李長征,余海松,鐘光明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人體解剖學教研室,福建福州 35008;.中山大學中山醫(yī)學院人體解剖學教研室,廣東廣州 50080)
由于胎兒骨骼的組成成分上,有機質大大超過無機質,胎兒保留骨骼的血管鑄型標本制作,比常規(guī)的保留骨骼鑄型標本難度大。為了清楚地顯示胎兒、胎盤脈管系的立體構造和整體性,以及胎兒血管與骨骼的毗鄰關系,我們在前期成功制作胎兒全身血管鑄型標本的基礎上[1],選擇妊娠晚期的胎兒標本,用改良自凝牙托材料為填充劑[2],飽和Ca(OH)2的乙醇堿液腐蝕[3],制作了保留骨骼的胎兒全身血管及胎盤血管聯合鑄型標本,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妊娠32周的引產胎兒胎盤標本(臍帶未剪斷);自凝牙托粉、自凝牙托水、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枸櫞酸鈉、生理鹽水、飽和Ca(OH)2的乙醇堿液;止血鉗、手術刀、手術剪、鑷子、腐蝕槽、玻璃插管、塑料注射器和適量的紅、藍油畫顏料等。
將胎盤胎兒置于盛水的方盤內,沿著臍帶,在近胎兒處分離臍靜脈,在近胎盤處分離2條臍動脈中的其中1條,并分別朝向胎兒和胎盤方向雙向插管。剪開胎盤邊緣血管,向臍靜脈插管處灌注5%的枸櫞酸鈉生理鹽水沖洗,直至臍動脈插管處及胎盤周緣流出的液體較清澈為止,結扎胎盤周緣剪開的血管。根據胎兒血液循環(huán)特點,往臍動脈插管處灌注藍色自凝牙托材料填充劑,臍靜脈插管處灌注紅色自凝牙托材料填充劑。
標本灌注好后,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以保持胎兒的正常形態(tài),待填充劑充分固化后,把胎兒腹部、背部、臀部、頸部的皮膚均勻劃破,將標本放在有孔的有機玻璃板上,平行置于飽和Ca(OH)2的乙醇堿液,6~8 h后取出沖洗,再放入堿液中腐蝕,反復沖洗、腐蝕,直至將軟組織全部腐蝕,再放入10%福爾馬林溶液與5%過氧化氫混合液中漂白固定。用酸液中和、晾干,用10%福爾馬林溶液封瓶保存。
胎兒、胎盤血管的完整性和連貫性好,立體感強,充分顯示了胎盤、胎兒血管的走行途徑;頭面部、頸部血管鑄型清晰,部分填充劑滲漏至腦室;手部和足部的血管鑄型稀疏;內臟器官的血管被充分鑄型出來,輪廓清晰,鑄型支細密;胎盤及臍帶的血管被充分鑄型出來;胎兒股骨、脛骨、腓骨、肱骨、橈骨、尺骨、掌骨、跗骨、下頜骨被完整保留下來。椎體靜脈叢、肋間動脈鑄型清晰,椎骨、肋骨及枕骨保留完整,見圖1。
圖1 保留骨骼的胎兒全身及胎盤血管聯合鑄型
妊娠16周以上的胎兒標本即可制作胎兒全身血管的鑄型標本[1],但妊娠16周胎兒大部分骨骼尚未硬化,不宜制作保留骨骼的鑄型標本;妊娠32周除頭骨外,胎兒大部分骨骼已經硬化發(fā)育完全,故保留骨骼的胎盤胎兒血管聯合鑄型標本應選擇胎齡32周以上終止妊娠且臍帶未剪斷無破損的胎盤胎兒標本。
在臍帶根部,2條動脈之間通常有一交通支,且胎兒、胎盤血管的行程較短,灌注的阻力較小,故插管只需在臍靜脈和其中的1條臍動脈雙向插管[1];動、靜脈插管點不要在同一橫斷面,錯開插管,在近胎兒處行臍靜脈雙向插管,在近胎盤處行臍動脈雙向插管,這樣腐蝕后插管處不需再粘接即可保證胎盤與胎兒的整體性和連貫性。若需要重點顯示頭頸部的血管,可在頸總動脈和頸內靜脈分別插管[4]。
胎兒動靜脈血借靜脈導管、卵圓孔及動脈導管直接相通,灌注時動、靜脈容易串色,且胎兒腦部、臟器血管壁較薄,若灌注量太多,易造成動、靜脈鑄型同一顏色,使整個鑄型較密,且易造成肺部血管、腦血管、靜脈竇破裂,導致填充劑滲入肺部、腦部組織,影響標本質量。因此,灌注時宜臍動、靜脈插管同時灌注,防止動靜脈鑄型同一顏色,以32周胎兒標本為例,通??偟墓嘧⒘考s為180 mL。
保留骨骼的腐蝕方法可選用自然腐蝕法和堿液腐蝕法[5],自然腐蝕法對骨質損傷小,骨骼保留完整,標本制作的周期較長,通常需1.5年以上,易造成工作環(huán)境的污染;堿腐蝕法制作標本的周期縮短,易破壞骨骼。由于胎兒的骨骼尚未完全硬化,單純的堿腐蝕法對胎兒骨骼會有較大程度的破壞。用飽和Ca(OH)2的乙醇堿液的方法進行腐蝕,其中乙醇對脂肪分解消化,有效降低了皂化物的生成,提高了堿腐蝕速度;加入飽和氫氧化鈣溶液后,可保護骨骼不受堿腐蝕,堿液與骨質反應生成的Ca(OH)2能沉淀在骨表面,形成Ca(OH)2保護膜,阻止OH-對骨質的破壞,保護骨骼。此外,亦可結合堿液腐蝕的自然腐蝕法[6],制作保留骨骼的胎兒血管鑄型標本,即將標本先期用堿液腐蝕5 h后,用流水沖洗掉腐爛組織,用弱酸中和后置于盛水的槽中進行自然腐蝕。
[1] 李長征,張家棟,謝永財,等.胎兒全身血管鑄型標本的制作[J].解剖學雜志,2009,32(4):560.
[2] 李長征,石 瑾,易 劍,等.改良自凝牙托材料在肢體管道鑄型中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2003,36(1):104.
[3] 聶 政,謝擁軍,李 磊,等.胸腔原位心肺聯合鑄型標本的制作[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0,19(6):536-537.
[4] 馬玉祥,楊 銘,周曉輝,等.胎兒全身動脈和頭頸部靜脈聯合鑄型標本的制作[J].解剖學雜志,2010,33(3):320.
[5] 李忠華,王興海.解剖學技術[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173.
[6] 肖釗明,李澤宇,劉 暢,等.結合堿液腐蝕的自然腐蝕法[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0,28(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