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厚道
(浙江省寧波市第二醫(yī)院,浙江 寧波 315010)
白術為菊科植物白術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莖,具有益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筆者近期在市場上發(fā)現(xiàn)了白術的兩種混偽品,經鑒定,一種為菊科植物菊三七Gynura segetum(Lour.)Mery的干燥根莖,另一種為菊科植物關蒼術 Atra ctylodes japonica Koidz.ez.Kitam的根莖。由于正偽品功效不同,會影響臨床用藥的正確性,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F(xiàn)將白術與菊三七、關蒼術的性狀、顯微及薄層色譜進行比較,報道如下。
白術:為不規(guī)則肥厚團塊或拳狀團塊,長3~13 cm,直徑1.5~7 cm。表面灰黃色或灰色,有不規(guī)則的瘤狀突起和斷續(xù)的縱皺和溝紋,并有須根痕,頂端有殘留莖基和芽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生曬術斷面淡黃色至淡棕色,略有菊花紋及分散的棕黃色油點;烘術斷面角質樣,色較深,有裂隙。氣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帶黏性[1]。
菊三七:根莖為不規(guī)則圓形團塊,長2.5~8 cm,直徑4~7 cm。表面灰黃色或土棕色,有瘤狀突起,頂端有殘留的莖基。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有不規(guī)則的纖維。烘干者斷面棕色,角質狀,無裂痕,無油點。氣特異,味淡、微苦。
關蒼術:根莖多為結節(jié)狀圓柱形。表面深棕色,有橫紋,斷面平坦,纖維性強。有棕紅色油點散在。氣特異,味辛,微苦。
白術:粉末淡黃棕色。草酸鈣針晶細小,不規(guī)則地聚集于薄壁細胞中。纖維黃色,大多成束,長梭形,壁甚厚,木化,孔溝明顯。石細胞淡黃色,類圓形、多角形、長方形或少數(shù)紡錘形,胞腔明顯,有不規(guī)則孔溝。導管分子較短小,為網紋及具緣紋孔。薄壁細胞含菊糖(圖1)。
菊三七:粉末類白色。菊糖甚多,呈透明不規(guī)則塊狀。纖維有兩種,壁薄者先端銳尖或鈍圓,具斜紋孔;壁厚者稍彎曲,孔溝不明顯。導管為網紋和具緣紋孔,紋孔排列較稀,具緣紋孔呈橢圓形或多角形狀加厚。木栓細胞呈類多角形,內含黃棕色物。棕色塊呈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黃棕色[2](圖2)。
關蒼術:粉末土黃色。無菊糖。油室碎片,棒狀針晶兩兩成對,排列于薄壁細胞中或散在。木栓細胞腔內成堆,充滿三角形砂晶。有較多石細胞,韌型纖維呈飄帶狀,末端具短分支或一端鈍圓,胞腔明顯,無孔溝(圖3)。
取各藥材粉末1 g,加5 mL正乙烷,冷浸24 h,過濾,濾液備用。用硅膠G,0.3%羧甲基纖維素濕法鋪板,100℃活化1 h。展開劑為正乙烷-乙酸乙酯(16∶4),直立上行展開10 cm。顯色劑為茴香醛-濃硫酸試劑,噴霧后烤5~10 min,顯出斑點,見圖4。
圖1 白術粉末特征圖
圖2 菊三七粉末特征圖
圖3 關蒼術粉末特征圖
圖4 白術及偽品薄層色譜圖
白術的混偽品來源于白術的同科植物,其相似程度較大,鑒別比較困難,但只要把性狀、顯微特征及薄層色譜結合起來,就可以正確鑒別。在臨床上要注意鑒別使用,以防對治療產生影響。
[1]唐廷國.中藥鑒定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198.
[2]閻文玫.中藥材真?zhèn)舞b定[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