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群
(廣西梧州市第二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廣西梧州 543002)
新課標下學生體育學習評價初索①
黃燕群
(廣西梧州市第二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廣西梧州 543002)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課程評價,學校體育教育應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以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宗旨。學生學習評價的改革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改革過去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終結性學習評價,而忽視對學生過程性學習的評價。從真正關心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角度來教育培養(yǎng)學生。
課程標準 體育學習 評價
學生學習評價的改革是本次新課改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課改能否取得成效,最終順利實施的關鍵。評什么、怎樣評,事關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因而改變舊的評價體系,建立新的學習評價體系,才能適應新課程發(fā)展的趨勢,也才能為培養(yǎng)我國高素質的健康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本文就此對如何改變學生學習評價的方法提出一些看法。
由于運動能力受遺傳、環(huán)境、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在運動能力表現(xiàn)上有很大的個體差異,特別是與體能有關的項目,有的學生不用怎么練習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成績,有的學生無論怎么學習和練習都無法達到較好成績。以高一男生為例,引體向上項目,成績十三個以上的占20%,成績五個以下的占10%,成績最好的可達到二十一個,成績最差的則只有三個。體育成績變得與學生學習努力的直接關系越來越不明顯,這在某種程度上使體育考試失去了意義,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挫折,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
現(xiàn)行的學生學習成績評價基本上以教師的評價為主,學生的參與幾乎為零。
教師根據體育委員統(tǒng)計的出勤分及自己對學生的印象分為10%的那部份分數打分,而這個分數往往是扣得最少的。然后教師再依據運動成績進行折算打分,如本人任教的高一年級第一學期 第一項體操 第二項俯臥式跳高,第三項耐久跑。
從這樣的評價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始終處于消極的被評價地位,基本是成績由老師說了算。
終結性評價嚴重傷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終結評價是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績進行等級評定,采用這種方法原本是使學生認識自己的成績和不足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然而這種方法是階段學習或學期結束時進行,因而失去了評價的有效反饋功能,對激勵學生學習,提高教學效果以及幫助改進教學作用不大。由于它更多體現(xiàn)的是甄別作用,結果 ,導致了考試成績好的同學沾沾自喜,盲目自大,不追求進步和發(fā)展;考試成績差的學生則灰心喪氣、動搖意志,失去體育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發(fā)展。淡化原有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關注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發(fā)展中需要,突出評價的激勵和調控的功能,激發(fā)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內在發(fā)展動力。促進其不斷進步,實現(xiàn)自身價值。新課標下,體育教育己經由過去比較單純的技能式體育開始向“為了健康的體育”轉變。使學生掌握必要的體育與衛(wèi)生保健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增強體育鍛煉與保健意識。提高自主鍛煉,自我保健能力,為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繼續(xù)學習與創(chuàng)造奠定基礎。
絕對評價與相對評價相結合,我們既需要對學生的體育情況做出絕對性的評價。如“某某同學的身體素質好”、“某某同學做的動作最好”等;也要給予學生以相對性的評價,如“某某同學做的動作比原來大有進步,真好”;“某某同學的身體素質經過刻苦鍛煉,比以前好多了”,“某某同學雖然全部達標了,但參加鍛煉并不積極,應該繼續(xù)努力”等。在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中,以相對的觀點來評價是決不可少的。因為體育成績受天生遺傳因素的影響遠遠大于智力學習的成績,如果沒有相對評價,就會使一些學生放棄努力,放棄進取。
即從過分強調量化逐步轉向關注質的分析與把握。以前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評定一個人的發(fā)展狀況時則表現(xiàn)出僵化、簡單化、表面化的特點。學生發(fā)展的生動活潑和豐富性,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生的努力和進步要被泯滅在各組抽象的數據中。過度的數據化會使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變得模糊起來,有時加出來的數字還會使我們對某個學生的整體感覺與基本認識大相徑庭,甚至相左,我們既要對學生的體育情況做出定量性的評價,如精確的給出“某某同學的體育成績?yōu)?6.5分”,也要給予同學們以某種定性式的評價,如“某某同學這個學期的體育是優(yōu)秀的”。建立好個人健康成長記錄袋。
學習評價的內容應多元化,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體育 學習的綜合評價,真正體現(xiàn)評價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000年新的《中等職業(yè)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試行)》教學目標明確指出:使學生掌握必要的體育與衛(wèi)生保健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增加體育鍛煉與保健意識,了解一定的科學鍛煉和娛樂休閑方法,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按新綱要的要求,教師對學生體育理論與健康知識的評定主要包括:考察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的認識,體育與健康對人、社會和價值的重要性;要掌握體育與健康相關的知識并能運用于實踐的情況。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不能單靠問答的方式進行,應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情況,以及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變能力,要看知識的積累是否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是否真正做到對理論基礎的掌握和運用。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體能的評定,一是與運動技能相關和體能評價,如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等,二是與健康有關的體能評價,如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其中應該側重對與健康有關的體能評價。全面貫徹“學校教育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通過田徑、球類、體操、武術等基本技能練習,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技巧激發(fā)學生體育興趣,提高學生在體育實踐中的能力。對身體運動能力評價主要包括:情緒穩(wěn)定、自我控制力強,完成動作質量高;能承受來自鍛煉中運動量,強度等符合的壓力;鍛煉認真、刻苦、有恒心、有毅力。
體育學習主要指學生對待體育課的學習與學習態(tài)度,在課程學習中和鍛煉活動中的行為表現(xiàn)。對學生進行體育學習態(tài)度的評價指標包括:能否自覺地參與體育活動?在體育活動過程中能否全身心地投入?能否積極思考,為達目的而反復練習?能否認真接受老師的指導?
如何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進行評價是一個新的課題,評定指標,評定標準,內容及方法等諸多方面,還有待于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我們期待既符合新綱要的要求,又被廣大一線教師認可的、科學的、簡便易行的新評價體系早日誕生,必須有更好地指導教師實現(xiàn)教育觀念的轉變,改變長期以來傳授“三基”為目標的片面教育,克服單純地追求近期目標的“功利主義”思想。
將學生的個人情況,進步狀況,不足之處,存在問題,及時改進的情況等作為評價的依據。
現(xiàn)行教學評價理論把學生作為評價的核心,是社會進步 和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但不能因此而忽視教師的地位作用,任何教育理念只有通過教師的實踐活動才能轉化為現(xiàn)實結果,體育教學評價理念論只有廣大一線教師接受和理解才能夠獲得真正的成功。
[1]體育教學[J].2004.
[2]體育與健康[J].遼寧大學出版社.
[3]走進新課程[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G803
A
2095-2813(2012)04(a)-0095-02
黃燕群:科研處主任,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