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冰冰 高 翔
政黨的對外信息傳播無疑是最為有效的政黨公共外交形式之一,這既是政治信息傳播規(guī)律性的體現(xiàn),也是當今時代一個現(xiàn)代化政黨所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2011年,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9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我們黨開展的一系列自主對外傳播活動,圍繞建黨90周年和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主動回應了國際社會的關切,有效促進了國際社會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我們黨。這一段時間,黨的各部門開展的有關對外傳播活動,構成了一個與時俱進的現(xiàn)代化政黨開展公共外交的成功案例。
世界各國政黨特別是一些大黨老黨都高度重視自己的建黨紀念日,視其為對內(nèi)凝聚黨心民心、對外樹立自身形象的重要機遇。如歐洲一些老牌左翼政黨每年在建黨日期間都以舉辦黨報節(jié)等方式吸引民眾參與、募集活動基金、宣介政黨理念、擴大自身影響;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則以點燃火炬儀式開始慶典,并廣邀多國政黨代表參加。2011年,適逢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90周年,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注。我們黨開展的一系列自主對外傳播活動,圍繞建黨90周年和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主動回應了國際社會的關切,有效促進了國際社會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我們黨?;仡欉@一段時間黨的各部門開展的有關對外傳播活動,其中有很多做法、經(jīng)驗值得分析和研究。
圍繞建黨90周年,黨中央各部門充分發(fā)揮主動傳播意識,以不同方式開展了系列傳播活動,從不同角度展示了一個現(xiàn)代化政黨形象。
2011年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成員親自參與黨的對外交往活動,在會見外國政黨政要時深入淺出地闡釋我們黨成立90年的發(fā)展歷程、基本經(jīng)驗以及最新執(zhí)政理念和實踐,在率團出訪期間通過高層會見、發(fā)表演講、接受訪談等多種方式展示艱苦奮斗、與時俱進的中國共產(chǎn)黨形象,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反響。如李長春同志訪問肯尼亞期間,在內(nèi)羅畢大學發(fā)表演講,介紹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fā)展情況,并寄語非洲青年成為促進中非交流、傳承中非友誼的使者,引起了肯尼亞青年大學生的強烈共鳴。我們黨的領導人在一線直接開展高端傳播,為建黨90周年對外傳播發(fā)揮了積極引領作用。
與此同時,一些友好政黨領袖就我們黨成立90周年接受專訪或撰寫文章,通過不同視角描繪了新時期的中國共產(chǎn)黨形象。如印度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在接受新華社專訪中表示,印度國大黨與中國共產(chǎn)黨一直保持著卓有成效的對話和交流,她贊賞中國到處都是世界級的基礎設施以及快樂、自信和樂觀的人民,特別是年輕人,希望兩黨繼續(xù)推動兩國青年的交往。新加坡內(nèi)閣資政李光耀在接受中央電視臺訪談時表示,中國共產(chǎn)黨最大的成就是消除了中國的混亂,為中國帶來秩序、規(guī)則和進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教育水平,普及了全民教育,這些都是中共顯著改變中國的重要因素。他還進一步指出,西方社會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并不適合中國,中共應忽略這些所謂的“指責”,繼續(xù)自己的工作,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讓中國更加強大繁榮。這些客觀中肯的評價為國際社會更多地了解我們黨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在建黨90周年前夕,中央各部門相繼舉辦了“走進中央紀委”“走進中聯(lián)部”“走進中組部”開放活動,努力破除國際社會對我們黨的神秘感、不透明感,成為對外傳播活動的一大亮點。這些“走進”活動首次面向外國駐華使節(jié)和媒體打開大門,通過舉辦圖片展、工作流程展、交流座談、回答提問等方式,生動傳播黨的紀檢、對外交往和組織工作情況。100多位駐華使節(jié)、高級外交官和30多家境外知名媒體參加了“走進”系列活動。在“走進中組部”活動中,李源潮同志將干部選撥、干部培訓等黨的組織工作通過一個個真實案例予以展示,以“講故事”的方式讓駐華使節(jié)“聽懂”“聽好”,他還親自與使節(jié)交流,讓大家切實感受到我們黨的開放、透明和自信。
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后,國際上出現(xiàn)了更多關注中國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知名專家,他們希望直接與我交往,以進行深入研究。針對這一關切,中聯(lián)部在建黨90周年之際召開專題研討會,邀請來自美國、歐洲、新加坡等地的中國共產(chǎn)黨研究專家與中央紀委、中央政研室、中組部、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等部門負責人和高校專家,圍繞建黨90年來的理論與實踐、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等議題進行交流交融交鋒。會后,這些外國專家紛紛表示對中國共產(chǎn)黨有了新的認識,并隨后以不同方式從不同視角闡述對我們的認識和感受,使更廣泛民眾從這一獨特和重要的“輿論源”對我們黨有了更多的了解。
作為中國代表,我250多個駐外使領館身處對外傳播的一線。建黨90周年之際,各使領館也紛紛回應駐在國需求,因地制宜開展黨的對外信息傳播。各館分別舉辦了圖片展、《建黨偉業(yè)》電影招待會、公眾開放日等豐富多采的活動。此外,還通過大使演講、發(fā)表大使署名文章、接受媒體采訪等各種方式,切實將中國的聲音直接傳播到所在國政要、媒體和廣大民眾中,產(chǎn)生了積極而廣泛的影響。
2011年伊始,美、英、加等歐美大國和印、韓等周邊多國主流媒體就表現(xiàn)出對我們黨信息的極大需求。中聯(lián)部、外交部及駐外使領館對此進行了積極回應,以接受對方采訪、我方供稿等方式,圍繞建黨90周年,在外媒集中刊發(fā)了一系列有關我們黨的專稿、專版、專欄,意大利、南非、馬拉維等多國媒體還發(fā)行??瑥V泛傳播我們黨的前進歷程和發(fā)展成就。這些??瘜8?,成為2011年國際社會涉我們黨輿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國際社會了解我們黨的最新情況提供了重要渠道,進一步提升了我們黨的國際形象。
外國駐華使館一直是我們黨信息的重要需求者,對我們黨的重要議程高度關切。在紀念建黨90周年大會召開后,中聯(lián)部第一時間舉辦“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吹風會”,專門邀請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中央文獻研究室有關負責同志解讀講話的豐富內(nèi)涵和重要意義。110多個國家的160多名駐華高級外交官踴躍參加,在現(xiàn)場邊聽邊記,并爭相提問。與會外交官對中國共產(chǎn)黨在第一時間舉辦吹風會給予高度評價,特別對吹風會根據(jù)駐華外交官的具體關切內(nèi)容進行重點解讀給予充分肯定,普遍認為這是一個現(xiàn)代化政黨開展傳播的成功范例。
大會召開后,國際社會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未來我們黨的發(fā)展道路和發(fā)展理念,即“中國會向哪個方向去”和“中共會向哪個方向去”。歐盟總部、德國、英國等歐洲地區(qū)和哈薩克斯坦、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等一些周邊國家專門舉辦研討會,希望我組團參加,介紹這方面的情況。針對這一關切,中聯(lián)部會同中央有關部門在“七一”后,向這些關注比較集中的國家派出多批交流團組,進行交流宣介。參團的中央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學者與往訪國議會、政黨、媒體、智庫、高校等關注我們黨的高端受眾廣泛接觸,深入交流,生動傳播我們黨90年發(fā)展歷程、深入解讀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有效增進了往訪國及所在地區(qū)對我們黨的了解和理解。可以說,此次交流宣介活動,是把我們的對外傳播直接引入對方國家,得到了外方的積極反響,也收到了最大化的傳播效果。
順應時代潮流,通過網(wǎng)絡等新媒體進行傳播是當前公共外交的一個重要特征。我們黨目前與160多個國家的60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保持著不同形式的聯(lián)系和交往,每年超過200個各類政黨代表團應邀訪華。這些曾經(jīng)訪華的政黨政要都希望與我們黨保持密切聯(lián)系,特別是希望能夠不斷地獲取我們黨的第一手信息。為此,在新華社配合下,中聯(lián)部定期向其發(fā)送電子網(wǎng)刊,內(nèi)容涵蓋我們黨的時事消息、重要文件的深度解讀以及國際社會對我們黨的評價等?!捌咭弧焙?,中聯(lián)部又通過發(fā)專題電子郵件的方式,將胡錦濤總書記講話外文版、專家解讀、我們黨90年簡史、外國政黨政要致我們黨的賀電函等相關內(nèi)容發(fā)送給與我有交往關系的1500多位外國政黨政要和智庫學者,得到了這些政黨政要的積極反響。目前,電子網(wǎng)刊已日益成為外國政黨政要了解我們黨的一個權威快捷渠道。
建黨90周年期間,我們黨累計收到了142個國家263個政黨政要及組織機構發(fā)來的336份賀電(函)。其中,包括58位外國元首在內(nèi)的政黨和國家領導人來電322份,一些未建交國家政黨以及埃及、突尼斯等新近發(fā)生劇變國家的新生政黨亦來電致賀,凸顯了我們黨的國際影響力。這些來自不同國家,充滿喜慶色彩的賀電(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際社會眼中的中國共產(chǎn)黨,傳播出一個立體化和國際化的,可親可敬的中國共產(chǎn)黨的形象。
建黨90周年黨中央各部門開展的一系列對外傳播活動,構成了一個與時俱進的現(xiàn)代化政黨開展公共外交的成功案例。這其中反映出的一些特點,展示出黨積極回應國際社會關切的新姿態(tài)。
一是顯示出黨中央各部門不斷增強的主動傳播意識。建黨90周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重大議題。面對日益增強和深入的涉黨關切,中央有關部門沒有回避、沒有忽視,而是以積極主動姿態(tài)予以回應,并以多樣化的形式和手段設置豐富議程開展各種對外傳播活動。這客觀反映了黨中央各部門主動傳播意識的逐步增強,反映了我們黨的進一步開放。這些活動也鞏固并擴大了國際主流群體對我們黨的積極看法,推動了我們黨的國際形象進一步提升、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二是顯示出黨的各級干部在對外傳播中不斷增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一個現(xiàn)代化政黨開展公共外交必須通過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才能緊密貼近時代要求,這也是政黨對外傳播活動能不能“打動人心”的重要條件。建黨90周年對外傳播的全過程,切實反映了我們黨正在深入研究、努力把握這一傳播的重要規(guī)律。“走進黨的部門”系列活動、駐外使領館的專項傳播活動等,均開創(chuàng)了我們黨對外傳播“歷史上的第一次”。瑞典駐華大使感慨地說:“我從在華留學算起,在中國前前后后工作了33年,今天第一次走進了黨的核心部門,切實感受到了中共的開明開放”。
三是顯示出黨的對外傳播活動日益與國際政治信息傳播規(guī)律接軌。對外傳播要了解自己,更要清楚受眾,“看人下菜”才能真正提高傳播的實效和水平,建黨90周年對外傳播一系列實踐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政黨信息對外傳播“高、專、精、深”的特點?!案摺?,即抓住政治信息受眾主要是政府政黨政要、智庫和主流媒體等高端受眾這一特點,以區(qū)分針對普通公眾的一般宣講。“?!保聪盗谢顒佣挤从沉苏h傳播的專業(yè)化特點,把握了政治信息傳播的規(guī)律,以區(qū)別于一般的文化、經(jīng)濟、軍事、宗教等傳播?!熬?,即把外界最關注的黨的核心理念和實踐精華傳播出去,不搞大而全的泛泛宣講?!吧睢?,即在對外傳播過程中,把中國特色與世界潮流相結合,既了解我們黨的理念和實踐,又懂得西方的政治生態(tài)和話語體系,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去實現(xiàn)深入淺出。
在公共外交范疇中,政黨的對外信息傳播無疑是最為有效的政黨公共外交形式之一,這既是政治信息傳播規(guī)律性的體現(xiàn),也是當今時代一個現(xiàn)代化政黨所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一個政黨如何做好公共外交,特別是在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如何加強對外信息傳播,需要我們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加以探索。建黨90周年我們黨對外信息傳播的一系列實踐,正是中國共產(chǎn)黨公共外交中的一個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