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豐慧據(jù)《中國青年報》)
關于我國勞動報酬個稅稅負是否過重,一直爭論不休。大多數(shù)勞動者一直呼吁降低稅負,但一部分學者特別是稅務學者,卻強調中國勞動報酬稅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致決策層在減稅上猶豫不決。筆者認為,4月中旬世界銀行發(fā)布的中國一季度經濟季報中提到的中國勞動者稅負問題可供參考。這份季報指出,2008年中國勞動者平均稅率為45%,遠高于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水平,甚至稍高于歐盟的平均水平;較之于澳大利亞、美國的平均稅率,則超出近一倍。該報告的計算項目包括:雇主實際負擔的勞動力成本和雇員實際稅后工薪所得(含政府福利項目取得的現(xiàn)金收益)之間的差額??倓趧映杀竞蛢艄べY收入之間的差額,涉及個人所得稅,也涉及社保費等內容。世行這個算法與大多數(shù)工薪階層的切身感覺基本一致。這就是許多工薪階層感覺賬面工資總額并不少,而實發(fā)到手的工資卻相差一大截的原因。
稅務總局坦承“只有一處勞務報酬所得項目且收入較低的人,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稅負偏重的問題”,這為下一步降低勞動報酬稅負奠定了基礎。然而,關鍵在于“坦承”之后,盡快采取降低勞動報酬稅負的實際措施。首先,勞動報酬稅負偏重且收入較低的人存在稅負偏重問題,這折射出我國稅負結構的不合理。其次,現(xiàn)階段減稅特別是減輕勞動報酬稅負過重的問題,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急迫性。啟動居民消費,除了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會保障外,另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大幅減輕百姓稅負,把消費潛力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