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偉鋒
(浙江師范大學國際文化與教育學院 浙江 金華 321000)
隨著教育國際化的發(fā)展,我國高校留學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根據(jù)教育部來華留學司統(tǒng)計,2009年共有來自19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38,184名各類來華留學人員,分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不含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的61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學機構中學習。此后,留學生的數(shù)量逐年在上升。留學生在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上和中國學生有很大不同,在管理上暴露的問題也很多。留學生安全管理問題一直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如何針對不同宗教背景的留學生進行安全管理是我們要長期研究的問題。
基于宗教視角的留學生安全問題一直是留學生管理工作的敏感和棘手問題。我們一方面,尊重不同國度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對一些別有用心地破壞性宗教活動予以警惕和制止。宗教問題事關國際關系,處理不好容易誘發(fā)一些重大矛盾和沖突,帶來一些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如何既能保證有宗教信仰的留學生正常的宗教活動,又能防止一些宗教勢力對校園和社會的惡意宗教滲透,是高校留學生校園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
加大對青年學生的宗教知識教育,通過開設宗教學、宗教發(fā)展史等相關的選修課程,舉辦相關的知識講座,正面疏導解答學生對宗教的困惑,宣傳國家的宗教信仰政策,消解由于無知、好奇而產生的盲目信仰和被迷惑利用的可能。加強日常教育還要充分發(fā)揮第二課堂的教育引導作用。要通過合理引導,利用社會實踐、社團活動、志愿活動等,增強對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把廣大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健康向上的實踐中,不給宗教滲透可乘之機。
通過日常教育,關心學生心理健康。有關研究表明,相當一部分被滲透、利用的學生誤入歧途是因為學習、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失意使然。非法宗教團體以提供物質資助、呵護脆弱心靈等手段為誘餌,吸引或者迎合部分現(xiàn)實學習生活中需要幫助的學生。因此,學生管理部門要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把管理變?yōu)榉?,主動放下身段、俯下身子,通過深入學生調研、召開學生座談等途徑了解學生需要,及時提供服務和幫助,以對學生真誠的心、誠摯的愛感動學生、感化學生,以服務個別學生這一“點”帶動強化思想政治教育這一“面”,這樣的教育效果自然會事半功倍,宗教滲透以此突破的圖謀自然不會得逞。
建立應急程序既是事前的應急準備,也是處理宗教滲透問題的前瞻性意見,還包括事后的善后、反饋、提高。事前的應急準備包括但不限于領導機構的建立、工作隊伍的建立完善、工作者業(yè)務素質的強化提升、日常教育的規(guī)范有效開展。宗教滲透事件發(fā)生后,要根據(jù)應急程序處置方案,及時發(fā)現(xiàn)上報、妥善應急處理,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避免事件給學校和社會造成危害。宗教滲透事件結束后,要把滲透這一“壞事”變成完善工作程序、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有效性的“好事”,形成“吃一塹長一智”的良性反饋結果。
在防止宗教滲透的同時,要尊重并保護留學生正常的宗教活動。不能因為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限制留學生正常宗教活動。同時也要學會辨別正常宗教活動和宗教滲透的區(qū)別,提高判斷力。
不同信仰的人群和平共處的重要方式就是互相了解,理解對方的文化,明了不同文化的差異,尊重與自己不同的信仰和文化。文明的沖突有人認為主要是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價值倫理體系之間的沖突,[1]雖然對此說爭議頗多,但是宗教至少是誘發(fā)文明沖突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在了解宗教知識的同時,也要向留學生傳播我們的文化,增強他們的文化適應,提高文化溝通和理解能力。
宗教背景下的學生往往有強大的精神價值體系,對異域文化環(huán)境難以融入和理解,特別是一些來自相對比較封閉國家的留學生,一直固守著穩(wěn)定的宗教價值,任何外來的影響都會導致他們過度敏感,因為他們生活在比較封閉的社會文化。當然生活在比較開放的文化環(huán)境中的留學生,比如歐美的一些學生,雖然也有宗教信仰,但是文化包容性比較強,有著很好的文化適應能力,因為他們所在社會文化結構比較松散,文化價值也比較富有彈性。
文化社會學理論認為,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相遇時,沖突和碰撞幾乎不可避免。特別是一個人在陌生的異域文化包圍之下,會出現(xiàn)對自己原有文化的本能捍衛(wèi)和對異質文化的普遍排斥。留學生來自世界各國,各自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難免會有碰撞。在日常管理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留學生為了慶祝各自的宗教節(jié)日而群體曠課的等情況,在不違反我國法律法規(guī)前提下,如何進行宗教活動管理,是留學生管理中一個難題。[2]
科學地實施跨文化管理,防止宗教信仰引發(fā)的安全問題是高校留學生管理工作應該考慮的重中之重。所謂跨文化管理,“就是化解因文化差異造成的組織內部的矛盾和沖突,實現(xiàn)組織中不同文化背景團組或成員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從而最大限度地排除文化差異對組織目標實現(xiàn)的外部干擾。 ”[3]
基于不同宗教背景的高校留學生跨文化管理意味著面對來自不同宗教信仰的留學生,在互動和交往作用過程中出現(xiàn)矛盾時,管理主體應通過考慮不同文化的差異,以積極的姿態(tài),從文化差異與跨文化的角度去理解發(fā)生矛盾的每個個體并找出引發(fā)矛盾的源頭,采取一些相關的文化整合措施,從而有效地解決這些由于文化差異引起的矛盾和沖突,維護正常的留學生教育秩序,確保學校留學生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
[1]趙林.趙林談文明沖突與文化演進[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2.
[2]陳怡.淺析當前我國高校留學生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J].太原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0):95-96.
[3]于淼,等.試論人文關懷視角下的高校留學生管理工作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7):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