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銳穎
“媒介審判”是一個舶來品,之前北京廣播學院王軍認為,媒介審判是指“新聞媒體在報道消息、評論是非時,對任何審判前或?qū)徟兄械男淌掳讣?,失其客觀公正立場,明示或暗示,主張或反對處被告罪行,或處何種罪行,其結(jié)果或多或少影響審判而言”。有學者認為媒介審判大致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司法案件中的媒介審判,另一種是媒介道德審判。相比之下,前者更加直接具體,正如著名新聞傳播法學專家魏永征認為,媒介在司法之前對案情做出判斷,對當事人做出定性定量以及勝訴或敗訴等結(jié)論;而后者則更為隱蔽,媒體往往做出片面且夸張的報道,打著“正義”、“人文關懷”的旗號,用煽情的文字激起社會輿論對當事人憎恨或同情,并有意無意地壓制相反意見。在刑事案件的審判中,二者共同的潛在后果是形成一種輿論氛圍,使審判失去應有的公正性。
從以上的定義和描述不難看出,新聞學界對媒介審判的否定態(tài)度,認為媒體的不當渲染讓不明真相的社會輿論發(fā)出偏激的聲音,進而會影響司法公正。這也不無道理。在少女周巖毀容案中,就可以看到“媒介審判”的影子。最初有報道稱陶汝坤屬于“富二代”,這激發(fā)了公眾的不滿情緒,使輿論開始片面煽情的“審判”。
但所謂“媒介審判”是輿論的聲勢,它其實無法影響審判。第一,媒介和公眾的聲音是言論自由的體現(xiàn),這是公民不容置疑的基本權利。輿論是社會公眾對司法審判結(jié)果的評價和公正與否的檢驗,是民主文明中的合理現(xiàn)象,并非對法庭的干預。改革開放后,媒介不再是單純的宣傳工具和政府喉舌,民主建設要求它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第二,媒介審判無法影響司法審判。其一,是法律和法官來決定司法公正與否,而不是大眾媒介。其二,司法審判是制度規(guī)定,而媒介和輿論是自發(fā)性議論,兩者并不在同一個軌道上。因此,司法審判中存在問題其責任并不在“媒體審判”。
首先,“媒介審判”體現(xiàn)了大眾傳播媒介對社會輿論的引導作用以及對國家權力的監(jiān)督作用。輿論監(jiān)督是運用大眾傳播媒介幫助公眾了解政府事務、公共事務和一切涉及公眾利益的活動,并用輿論的力量促使它們沿著法制和社會生活共同準則的軌道運作的一種社會行為。自施拉姆提出這一功能以來,它是新聞學中公認的媒體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之一。顯然,作為公共權力機關,司法部門理應置于媒體和公眾的監(jiān)督之下。尤其是在網(wǎng)絡媒體發(fā)達的今天,媒體通過吸引社會公眾關注,對司法審判者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壓力,這能保證社會對司法的有效監(jiān)督。
事實上,媒介使司法更公正,使案件判決更合理,從而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2009年5月,李昌奎將王某掐暈后實施強奸,之后用鋤頭猛擊其頭部致死,又將其弟摔向鐵門致死。李昌奎一審被判死刑,立即執(zhí)行,二審被改為死緩。改判后,受害者家屬通過申訴、上訪的形式引起媒體關注,最終云南高院經(jīng)再審改判為死刑立即執(zhí)行。與藥家鑫相比,李昌奎實施強奸且殺害兩人的罪行更惡劣,社會一片聲討。當然,李昌奎的改判完全依法進行,媒介沒有失去理性地“綁架”司法。雖然,李昌奎的生死在社會輿論影響下被最終確定,但這并非“媒介審判”,也決不是以公眾狂歡式的方法來判處一個人死刑。輿論監(jiān)督在本案中有著關鍵的作用,這是媒介和公眾輿論的貢獻。
其次,雖然,大眾媒介報道的失職可以影響司法執(zhí)法,但導致司法不公正的絕不是媒體的“審判”和輿論的態(tài)度。認為媒體引導輿論使司法與執(zhí)法不公正,是過于片面的看法。相反,很多時候,媒介之所以影響司法,是因為其自身的缺陷和漏洞。所以,媒體堅持話語權,對維護法律尊嚴有重要意義。
媒介和公眾的聲音會促進司法部門的思考,防止法律的僵化。2006年震驚全國的許霆案即是如此。因取款機出現(xiàn)故障,許霆多取出了十七萬余元,一審中,他以盜竊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判決一出,社會輿論為之轟動,媒體的報道更多地傾向于公眾的觀點,不認同這一判決結(jié)果。這樣的輿論最終引起了司法部門的關注,最終許霆被改判為有期徒刑五年。從無期到五年,這個判決嚴重暴露出法律的僵化和法官對法律把握的問題,輿論促使司法部門重新審視法律的執(zhí)行。媒介對一些案件的關注不僅能促進個案審判的公正,也能推動整個社會立法和司法的進步。2003年,湖北青年孫志剛因為沒有暫住證被收容、遣送,最終被毒打致死。在媒體報道的持續(xù)關注與表態(tài)下,一部嶄新的更加合理的法律取代了原來的“惡法”。媒介促進了法律的完善,保護了無數(shù)個像孫志剛一樣的人。
總而言之,司法一定而且必須是獨立的,而隨著媒體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媒介對司法的影響必將會越來越大。不僅是藥家鑫、陶汝坤和許霆,還會有無數(shù)個案件被媒介大力關注,也還會有無數(shù)個當事人的命運在輿論中被決定或改變。與其說這是“媒介審判”,不如說這更多的是媒介對司法的監(jiān)督。司法要維護自己的權威,媒介是必不可少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