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海
(南京市攝山中學)
淺談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
◆王征海
(南京市攝山中學)
本文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行了探索,提出在教學手段、教學情景、教學藝術、教學氛圍等方面的科學、藝術性處理,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理想的效能。
思想品德課 學習興趣 教學效果
在當前課改的新形勢下,教學是教和學相互配合的雙邊活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資源、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痹鯓硬拍芗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呢?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再加上教師獨特的教學藝術,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能。
多媒體能將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和動聽的旋律呈現(xiàn)給學生,給學生以極大的感覺刺激,為教學增添靚麗的色彩,能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為思想品德課注入新的活力,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真正達到教與學的和諧。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導入新課的環(huán)節(jié)中使用音樂、歌曲等多媒體手段,能使學生產(chǎn)生耳目一新的感覺,能迅速吸引其注意力,調動其興趣,為新課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如在講“子女對父母的責任”時,先放一首《常回家看看》,接著讓學生思考:這首歌能深受歡迎,除了優(yōu)美的歌聲和旋律之外還有什么因素?子女對父母有哪些責任?這樣的導入形式新穎,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進行下面的學習。
漫畫不僅生動、形象、幽默,而且包含豐富而深刻的道理,發(fā)人深思,令人回味無窮。在教學中恰當利用漫畫,會使學生興趣倍增。如在講“環(huán)境問題”時,展示一組根據(jù)古詩改編的漫畫:“遠看山有色(森林被砍伐后顯出荒山的黃色),近聽水無聲(污水使魚蝦滅絕),春去花還在(樹枝上掛著各色塑料袋),人來鳥不驚(只能在展覽館看到鳥的標本)?!蓖ㄟ^欣賞漫畫使學生明白了我國環(huán)境問題的表現(xiàn)及危害,懂得了環(huán)境形勢已相當嚴峻,保護環(huán)境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基本國策。
在教學中,恰當應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能有效的改變教學中枯燥空洞的說教模式,利用其直觀形象的特點使教學活動變的生動有趣。如講“一國兩制”時,先讓學生回顧香港問題的由來,然后再通過視頻播放“鄧小平關于‘一國兩制’的講話”、“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以及“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等片段,使學生一方面加深了對“一國兩制”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感到思想品德課學習很有趣,因而能積極主動的學習。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情景教學注意激發(fā)學生無意識心理活動的參與,并與有意識得心理活動相統(tǒng)一,能減輕和消除學生心理壓力,發(fā)揮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進入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
為此,根據(jù)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了小品激趣、課堂辯論激趣、游戲激趣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情景,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那么整堂課將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達到理想的效能。
教師圍繞教學內(nèi)容通過自編或讓學生創(chuàng)編一些微型小品,由學生來表演,用于新課導入或知識點的探索等。這種方式直觀性強,氣氛熱烈活躍,能讓學生樂學善思,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如在講“善于斗爭”時,設計了這樣的劇情:“某初中生遇到兩名小混混的勒索,這時他可能采取的四種不同的對策及產(chǎn)生的結果。”在表演該小品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思考:“其中哪種對策最好?為什么?”學生的發(fā)言很積極,很自然的引出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使學生明白了:當自己受到歹徒侵犯,在雙方力量對比懸殊時,在幾種對策中,只有對策四才是上策。然后,老師再講善于斗爭的其他方法,自然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遇到有爭議又是感興趣的話題,可以讓學生開展課堂辯論。只要教師事先確定好雙方的人員和辯題,講清有關要求,為了戰(zhàn)勝對手,他們自然會積極做好準備。通過精彩的課堂辯論,學生的興趣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了,可以使靜態(tài)的知識動態(tài)化,使全體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的接收知識,受益無窮。如在講“網(wǎng)絡是把雙刃劍”時,請學生圍繞“青少年上網(wǎng)利大還是弊大”展開辯論,經(jīng)過雙方激烈的辯論使大家對青少年上網(wǎng)的利和弊兩個方面都看的清清楚楚。
在教學中適當開展游戲活動可以給學生更多的心靈自由,使其學的更加積極,如在講“團結力量大”時,就開展了師生拔河比賽的游戲。設置不同的情況,讓學生有輸有贏,然后再讓他們思考為什么單打都敗,組隊就勝?很容易就理解了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是取得最佳教學效果的藝術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要善于激勵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激發(fā)其求知欲。
教學中教師巧用幽默的技巧會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激發(fā)其興趣,使枯燥乏味的學習變成一種愉悅的精神享受。一次在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時,忽然變天了,幾個學生趕緊去關窗,其他學生也向窗外看去,這時我故意停下了講課,說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只可惜剛才沒有聽到讀書聲,聽到的只是霹靂啪啦的關窗聲。”下面笑聲一片。這時我又乘熱打鐵,“如果改為風聲雨聲關窗聲,還符合詩意嗎?”學生搶著發(fā)言,此時不要老師指點,他們也從中領會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學生,要努力學習,排除干擾,才能承擔起社會責任的道理。
事實勝于雄辯,鮮活的事例往往勝過空洞的說教,教師要善于從社會生活中收集現(xiàn)實材料,結合社會熱點把鮮活的例子帶進課堂,以擴大學生的視野,調動其興趣。如講到“我國勞動者素質低”時,介紹蘇寧電器集團招聘員工時遇到的尷尬:要招400名電器維修人員,只有66人來應聘,而只招10名保潔員卻有833人來應聘。通過舉例,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他們的興趣,幫助他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當然,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遠非以上幾種,如:續(xù)編故事、課堂討論、寓言典故等都是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手段。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詹姆士曾用實驗證明,通過激發(fā)興趣,人的積極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如此看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
因此,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認真鉆研教材,勇于探索,善于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實際的手段,就能使思想品德課上得生動活潑,充滿藝術魅力,從而一定能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能的目的。
[1]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
[2]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教學用書.
[3]法制與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