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古文字學導論》中的俗字

      2012-08-15 00:42:55陶美玲
      文教資料 2012年34期
      關鍵詞:正字文字學俗字

      陶美玲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一、簡介

      唐蘭先生仿照顧炎武先生的《音學五書》,將自己有關古文字學的著作命名為《古文字學七書》,其中《古文字學導論》為民國二十三年所寫,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主要是從古文字學的立場去研究文字學,下編則是闡明研究古文字學的方法和規(guī)則?!豆盼淖謱W導論》是文字學方面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對學習文字學作用至關重大,在閱讀該書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里面有許多與規(guī)范漢字字形不一的俗字形。俗字研究是文字學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筆者對該書中的大量俗字進行了收集、整理,并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希望可以對文字學的學習有所幫助。

      二、定義

      唐蘭先生指出:“其實中國文字既以形體為主,訛變是免不了的,由商、周古文字到小篆,由小篆到隸書,由隸書到正書,新文字總就是舊文字的簡俗字。明以后刻本,俗字漸少,但在詞曲小說里還保存著,下層社會也還流行著,一直到現在。”①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字現象,俗字幾乎是伴隨著文字的產生而產生的,而且一直流行在人們的書寫中,既然如此,俗字就應該和正字一樣受到應有的重視。

      我們研究俗字首先必須要了解俗字的定義,明確了俗字的定義以后才能把握住研究的基本范圍,在查閱了相關工具書資料以后發(fā)現,對于俗字的定義,各家都有各自不同的表述?!掇o?!罚ㄉ虾^o書出版社1999年版)將“俗字”定義為:異體字的一種,舊稱流行于民間的大都形體簡化的漢字,別于正字而言,區(qū)分正和俗的標準,往往隨時代而變遷?!掇o源》(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定義為:在民間流行的異體字,別于正體字而言?!稘h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版)定義為:俗體字,舊時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合規(guī)范的漢字,別于正體字而言。張涌泉先生將俗字定義為:漢字史上各個時期與正字相對而言的主要流行于民間的通俗字體。黃征先生則將漢語俗字定義為:漢字史上各個時期流行于各社會階層的不規(guī)范的異體字。

      由此可見,雖然大家的定義不太一致,但是一些基本的范圍還是可以界定的。首先,不管將俗字定義為異體字還是通俗字體,它都與正字相對,也就是說俗字還必須有與它對應的正字存在;其次,俗字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發(fā)展,每個時期都有相對應的俗字產生、發(fā)展;最后,俗字是流行于各個社會階層的。

      三、類型

      談到俗字,可能有人會覺得它們是一堆雜亂無章的文字,是由于書寫的任意性造成的,因此毫無理據,不可分析。但是,表面上看起來毫無章法的俗字之所以能夠流傳,被人們習用,這絕對不是偶然,任何能被社會大眾所認可的事物,必定有他存在的理由,俗字也不例外,它們可以根據成因、字形特點等角度,被細分為不同的類型。筆者對《古文字學導論》中的俗字進行整理以后,發(fā)現其中的俗字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減省,二是改換。

      (一)減省

      漢字在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總是趨于越來越簡便,人們總是為了簡便,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減省,這可以說是造成俗字的一大原因。在《古文字學導論》中通過減省的方式產生的俗字,又可以細分為減省筆劃和減省偏旁兩類,具體如下:

      1.減省筆畫

      筆畫是指構成漢字各種形狀的點和線,如橫 (—)、豎(丨)、撇(丿)、點(丶)、折(乛)等。 減少筆畫,是指書寫者為了省事便利,減少筆畫中的一些點或線,從而產生了俗字。

      (1)省點

      該書中省去點畫的俗字,主要是省去筆畫末筆的一點,或是字頭部或字中部的一點,或是省去字形中唯一的一點。例如,將“然後”②的“然”寫作,“小篆”的“小”寫作,“就是”的“就”寫成,“流行”“流俗”的“流”寫作,“疏證”的“疏”寫作,“即使”的“即”寫作,“代表”的“代”寫作,“淘汰”的“汰”寫作等。

      (2)省撇

      (3)省豎

      將字中間的豎畫省略。例如,將“再”中間的一豎直接空缺,寫成。 其他字像“水溝”的“溝”,“構造”的“構”,“講義”的“講”中類似“再”的部分,在書寫時也都省略了中間的一豎,寫成、、。

      (4)省提

      在筆畫中改提的一筆省略,這里的例證比較特殊,主要是一些言字旁的漢字,它們本該是繁體的,可是在實際書寫中卻是一半繁體,一半俗體,把言字旁的“言”寫成簡體的“讠”,并且還省略了最后的一個提鉤,寫成“”。例如,將“議論”寫作,“證據”的“證”寫作,“錯誤”的“誤”寫作,“詳細”的“詳”寫成,“句讀”的“讀”寫成,“也許”的“許”寫成,其它如“調”、“說”、“言乇”、“詩”、“記”、“謬”、“誰”“訂”等字,也都是將“讠”旁最后一提省略,寫成俗體。

      2.減省偏旁

      偏旁也稱部件,是由筆畫組成的具有組配漢字功能的構字單位。一個合體字一般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偏旁構成。上面討論的主要是減省筆畫形成的俗體,這里將討論減省偏旁問題,與上面不同的是它不是減省某一筆畫,而是在書寫過程中為了省事方便,在正字的基礎上直接將整個偏旁刪去,從而形成俗體。

      (二)改換

      改換主要是指將正字的某一個組成部件或是部件中的某一部分進行改換,從而形成俗字。

      1.改換部分

      將正字的某一小的組成部分更換成與它相似或相近的部分,從而產生俗字形。

      (2)將“口”改成“厶”

      (3)將“力”改成“刀”

      (5)將“方”改成“扌”

      第二,教育者可以基于中國個體化的社會現實,分析在當今社會弘揚集體及集體主義價值原則的重要意義。 90后大學生群體作為中國個體化進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對個體的自由及發(fā)展有著強烈的關注和追求。 在他們看來,強調和維護集體利益的集體主義價值原則是與社會發(fā)展趨勢相悖的道德說教,也是對個體自由發(fā)展的束縛。 誠然,個體化境遇下集體主義原則遭遇了種種挑戰(zhàn),但不能否認的是,個體化進程也為集體主義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及生長空間,賦予其新的時代價值。 因此,在開展集體主義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應充分了解大學生群體對集體主義的價值困惑,有針對性地展開教育。

      2.改換偏旁

      將正字的偏旁改換成另一個與它相近的偏旁,從而產生俗字。

      將“著者”、“著名”、“顯著”中的“著”寫成“箸”字。

      (2)雙耳旁(阝)與單耳旁(卩)換用

      (3)將建字底(廴)改成走字底(辶)

      (4)將“走”字底改成走字底(辶)

      四、特點

      以上就是唐蘭先生《古文字學導論》中俗字的概況,在整理過程中可能存在遺漏,但是以上這些俗字應該把書中的俗字基本包括在內了。因此,用這些材料可以說明全書俗字的特點,下面我們就來總結一下這些俗字的特點:

      首先,類型少。與學者們總結出的俗字類型,尤其是與黃征老師總結的十類四十一種的敦煌俗字相比,該書中的俗字類型并不算豐富。該書中大概只存在兩類,即由于刪減和改換產生的俗字,其它小類都是這兩大類下面的分支,構不成類。

      其次,正俗字并存。在這本書中存在正字與俗字同時并存的現象,有些字因為減省或是改換了偏旁部件而變成了俗字,但是這些字在其他時候又存在沒有發(fā)生變化,依然是正字書寫的情況;還有同類的字也沒發(fā)生相類似的變化,依然是正字書寫的情況。 例如 “調”、“說”、“詩”、“記”、“謬”、“誰”、“訂”等等這一類字,都是由于簡體言字旁(“讠”)最后一提沒提上去 (“”)而變成俗字,但是書中的 “議論”、“讀”、“說”、“訖”等言字旁的字,也有沒變成俗字的情況存在。

      再次,改換俗字比重大。就該書中總結的兩類俗字來說,改換俗字明顯比減省俗字的小類更豐富,尤其是改換正字的某一小部分而產生的俗字最多,這也說明改換小部件方法的俗字能產性較高。

      最后,簡單化。簡單化在這里有兩層含義:第一,該書中的俗字屬于比較簡單的俗字。因為類型少,其俗字總體上也都屬于比較簡單的,沒有太復雜的或者難以辨認的俗字存在,所以在閱讀中基本上不存在閱讀障礙。這些俗字總體上來說都屬于常見類型,這也可能是它們出現在這本很重要的文字學作品中的一個原因,并不會給讀者帶來閱讀困難。第二,該書中的俗字朝簡單化的方向發(fā)展。從類型來看,該書中的俗字存在減省和改換兩類,減省將正字的筆畫和偏旁省略了,這樣形成的俗字無疑是比正字要簡化了;而改換除了將草字頭的字改成竹字頭的字是比原字復雜了以外,其他不論改換部分還是改換偏旁,改換以后形成的俗字比正字或者在筆畫上減少了,或者是筆畫雖未減少但書寫更簡便了,這里也可以看出該書中俗字是朝更加簡便的方向發(fā)展的。

      五、結語

      漢字從產生的那天起,就開始不斷的變化發(fā)展著,因此俗字的產生也是不可避免的。唐蘭先生是著名的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和金石專家,在他的作品中出現俗字,這正好也說明了俗字是無處不在的,俗字并不只是存在民間,存在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俚俗作品之中,即使是著名文字學家也會在自己的作品中寫些俗字。

      目前對俗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敦煌文獻及一些出土文物中俗字的研究,許多專家、學者都對漢語俗字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并作出相關的考釋。俗字研究是文字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在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俗字研究有助于古籍及一些出土文獻的整理、??焙统霭?。其次,在大型字典了補充俗字的詞條和例句,有助于豐富字典的內容。再次,研究俗字一個實用的好處就是幫助我們認識、學習漢語文字,了解漢字的發(fā)展趨勢,減少閱讀古文獻的困難。最后,學者們對俗字研究已經達成一種共識了,俗字不是任意妄為的“訛火”,而是一種有規(guī)律可循的文字現象,對俗字的整理分析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

      總之,研究漢語俗字意義重大,我們不僅要繼承前輩們的研究成果,還要努力鉆研學習,提高自己辨認、考釋俗字的能力。

      注釋:

      ①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58.

      ②本文書寫采用簡體漢字,而例字為了與原書中的字形一致,所以凡是例字均用繁體字.

      [1]唐蘭.古文字學導論[M].濟南:齊魯書社,1981.

      [2]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3]黃征.敦煌俗字要論[J].敦煌研究,2005(1).

      [4]黃征.敦煌俗語言學論綱[J].藝術百家,2010(2).

      [5]張涌泉.試論漢語俗字研究的意義[J].中國社會科學,1996(2).

      猜你喜歡
      正字文字學俗字
      清代文字學大師段玉裁
      中醫(yī)古籍“疒”部俗字考辨舉隅
      佛典疑難俗字補考
      《日用俗字》詞語考釋九則
      新出北朝墓志俗字例釋
      “文字學”術語的早期使用
      敦煌書法難僻字舉隅(十四)
      中國篆刻(2018年4期)2018-04-19 03:19:47
      敦煌書法難僻字舉隅(十一)
      中國篆刻(2018年1期)2018-01-18 06:58:29
      敦煌書法難僻字舉隅(九)
      中國篆刻(2017年11期)2017-11-24 06:41:20
      心正字正的柳公權
      长乐市| 太白县| 甘德县| 三都| 双柏县| 阳山县| 莱阳市| 扶余县| 延津县| 天等县| 荔浦县| 宜黄县| 怀远县| 彰化县| 都江堰市| 固镇县| 临江市| 马龙县| 新沂市| 南郑县| 芜湖市| 太谷县| 哈巴河县| 淄博市| 平遥县| 商洛市| 永吉县| 高密市| 河间市| 迁西县| 五家渠市| 平江县| 漳浦县| 松原市| 丰城市| 浦城县| 浠水县| 北碚区| 台中县| 贡嘎县| 凤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