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左傳》的尚奇與實錄

      2012-08-15 00:53:48楊金波
      關(guān)鍵詞:左傳戰(zhàn)爭細節(jié)

      楊金波

      (哈爾濱師范大學期刊社,黑龍江哈爾濱150025)

      淺談《左傳》的尚奇與實錄

      楊金波

      (哈爾濱師范大學期刊社,黑龍江哈爾濱150025)

      歷代學者對《左傳》提出批評的“誣”或“浮夸”,具體指向可以歸結(jié)為兩個方面,一是認為《左傳》記了不真實的事,二是指《左傳》對于某些事件的描述有所虛構(gòu)夸張。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我們也可以認為《左傳》的這種尚奇表現(xiàn)是另一種實錄,即對春秋時代人們觀念形態(tài)的表現(xiàn),包括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等。也就是說,用今天的角度看待《左傳》,其敘事方式是尚奇與實錄的結(jié)合。以《左傳》的戰(zhàn)爭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作為考察對象,對《左傳》的尚奇與實錄做以簡要闡釋和描述。

      《左傳》;尚奇;實錄

      尚奇與實錄同為《左傳》敘事的重要特點,是中國古代文化由巫官文化向史官文化演進的重要體現(xiàn)和佐證,廓清《左傳》敘事中尚奇與實錄的關(guān)系,是正確認識《左傳》的文學性與史學價值,進而全面探討《左傳》與中國敘事文學之間聯(lián)系的基本前提。

      實錄問題的提出,最早見于《漢書·司馬遷傳》:“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1]這是班固對于《史記》的評價。而實際上,秉筆直書、美惡并舉早就被奉為史學家的美德而歷來為做史者所重視,如《左傳》宣公二年借孔子之言而勝贊董狐的“書法不隱”。至于《史記》的實錄,后人對其尺度和敘事尚奇的問題則多有討論。當然,我們這樣講絕不是說《史記》不秉承實錄的原則,而是要說我們?nèi)绾稳タ创@個原則的問題,就像今天我們?nèi)绾慰创蹲髠鳌返纳衅媾c實錄間的關(guān)系一樣。

      關(guān)于我們說尚奇和實錄是《左傳》的具體敘事方式以及《左傳》中尚奇和實錄的關(guān)系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

      一、尚奇與實錄在《左傳》戰(zhàn)爭描寫中的體現(xiàn)

      戰(zhàn)爭描寫是《左傳》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春秋時期周王室力量已十分衰弱,各諸侯國之間戰(zhàn)爭頻繁,而且如孟子所說:“春秋無義戰(zhàn)”,春秋時期引發(fā)戰(zhàn)爭的原因多種多樣,而《左傳》對春秋時期戰(zhàn)爭的描寫,很多都帶有一定的道德化傾向和神秘色彩。

      《左傳》記錄了大大小小幾百次戰(zhàn)爭,城濮之戰(zhàn)、崤之戰(zhàn)、邲之戰(zhàn)、鞌之戰(zhàn)、鄢陵之戰(zhàn)等大戰(zhàn)的描述歷來被人們贊不絕口,不計其數(shù)的小戰(zhàn)役也寫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動?!蹲髠鳌穼憫?zhàn)爭,不僅局限于對交戰(zhàn)過程的記敘,而是深入揭示戰(zhàn)爭起因、醞釀過程及其后果。同時,《左傳》戰(zhàn)爭描寫中還加入了不少對奇聞趣事及奇智異策的敘述。

      1.《左傳》戰(zhàn)爭描寫中的奇聞趣事

      戰(zhàn)爭是“國之大事”,所以《左傳》的戰(zhàn)爭描寫相對獨立且大多敘述完整,能夠體現(xiàn)《左傳》最基本的敘述方式。我們來看《左傳》的戰(zhàn)爭描寫的奇聞趣事,這里僅舉幾例。

      宣公十二年記載楚國攻打并包圍鄭國之事。因為鄭國要事奉晉國的原因,楚國攻鄭,當時鄭國被圍已經(jīng)有17天,楚國的力量明顯強于鄭國,對鄭而言是打也打不過,跑又跑不了,陷入了一個絕境,鄭國要想化解這場災難,似乎也只有求助于上天了??刹敷叩慕Y(jié)果求和又不吉利,倒是在太廟里哭吉利,于是城里的人在太廟里大哭、守城的將士也在城上大哭。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當時“城外盡是黃金甲”,城里是“滿城的眼淚在飛”的滑稽景象!結(jié)局呢,結(jié)局是“楚子退師”,大約楚軍被這么宏大的嚎哭場面嚇傻了吧,楚國退兵了。對當時代是否有為“大哭”而占卜習慣,未做考證,所以認為鄭人能有這么優(yōu)秀的想法和舉動,實在是“太有才了”!

      除了哭,《左傳》還描寫過戰(zhàn)爭中的罵。昭公二十六年記齊魯炊鼻之戰(zhàn),先是記錄了子囊?guī)曌又g對罵,然后更是借冉豎之口描述了一個應該是《左傳》中最特別的一個君子表現(xiàn),善于罵人,原文為“有君子白皙,鬒須眉,甚口”。這當是“君子動口不動手”的最原始的雛形了!楊伯峻先生《春秋左傳注》引杜注認為這場戰(zhàn)爭中所以罵是言“齊無戰(zhàn)心”,但無論如何,戰(zhàn)爭以這種方式來表現(xiàn)都不能說是不奇特了。

      《左傳》在敘述影響戰(zhàn)爭成敗的因素時還有一件很奇特的“結(jié)繩而報”的事。見于昭公十九年:

      秋,齊高發(fā)帥師伐莒。莒子奔紀鄣。使孫書伐之。初,莒有婦人,莒子殺其夫,已為嫠婦。及老,托于紀鄣,紡焉以度而去之。及師至,則投諸外?;颢I諸子占,子占使師夜縋而登。登者六十人??P絕。師鼓噪,城上之人亦噪。莒共公懼,啟西門而出。七月丙子,齊師入紀。

      我們看到,這里說的“結(jié)繩而報”的“報”同宣公十五年所記的“魏顆俘秦力士杜回”時的“結(jié)草而報”的“報”完全是兩回事,結(jié)草而報是為了報答,而莒之婦人的結(jié)繩而報則是為了報復。這段文字說的是齊國打敗莒國的事,所以能攻克莒國,直接原因是一個丈夫被莒國國君殺死的老婦人從莒國的城墻上扔下和城墻高度一樣的繩子而使齊人得以登上城墻,文中對老婦人“紡線搓繩量了城墻的高度而收藏起來”的描述則表明這位老婦人對所做的事是有預謀的。順便提及,這也是一段運用補敘手法的文字。

      此外,《左傳》中也有對戰(zhàn)爭只是一帶而過重點寫奇聞趣事的。如宣公八年所記載的“夏,會晉伐秦。晉人獲秦諜,殺諸絳市,六日而蘇”。這段文字對于白狄會合晉國攻打秦國戰(zhàn)斗的過程完全省去,而重點描寫了所抓獲的秦國的間諜被殺六天后死而復生的奇事。這里對戰(zhàn)爭中間諜的記錄,在中國關(guān)于間諜記載的資料中占有一個什么樣的位置,我未做考證,但《左傳》中這樣的記錄確實很少,僖公三十三年所記的鄭國商人弦高路遇秦軍后的“且使遽告于鄭”同間諜的做法似乎有相象之處。

      2.《左傳》戰(zhàn)爭中的奇智異策

      《左傳》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確有“合禮則興”、“正義必勝”的傾向,但《左傳》同樣注意記錄戰(zhàn)爭中謀略的作用,而且《左傳》所記述的謀略有些還比較奇特。

      先看定公十四年所記錄的吳越之間的一次戰(zhàn)爭。

      吳伐越。越子句踐御之,陳于槜李。句踐患吳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動。使罪人三行,屬劍于頸,而辭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歸死?!彼熳詣q也。師屬之目,越子因而伐之,大敗之。

      吳國主動攻打越國,自然是有備而來的,所以軍隊非常嚴整。這讓越子句踐非常擔心,從文中的“使死士再禽焉”的“再”字和所出動的軍隊的層次“死士”上我們可以看出,越國應該是為吳國軍隊的嚴整付出過代價甚至吃過敗仗的,但“死士”的進攻仍然沒有取得效果。于是越子句踐使用了一個很奇怪的辦法:派罪犯排成三行,慷慨陳詞然后都自刎而死。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吸引了吳軍的注意力并讓越國乘機大敗吳軍。對越人的集體自殺行為,原文記述吳軍的反映為“師屬之目”,這種“屬之目”的延伸即是越子之策所起到的巨大的震撼、威懾和擾亂軍心的作用。

      順便提及,我們都熟悉越王句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并對句踐很欽佩,《左傳》中也簡單記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但故事的主角是吳王即“臥薪嘗膽”中的反面人物夫差。事情發(fā)生在上述這次戰(zhàn)役之后。在這次戰(zhàn)役中吳國除了戰(zhàn)敗之外,當時的吳王闔閭也受傷死掉了,對此,夫差派人站在院子里,當自己進出時專門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己的父仇,并在上述戰(zhàn)役的三年之后向越國報了仇。夫差的這次復仇是否就是“臥薪嘗膽”故事的開始,作者不曾考證,只想說的是,在我們大談“以史為鑒”的時候,許多歷史的巧合也許曾經(jīng)或就是正在發(fā)生。

      《左傳》所描寫的大型戰(zhàn)役多發(fā)生在野外,而出于我們對戰(zhàn)爭實際過程的了解和想象,這類戰(zhàn)役中像上面提到的奇策的使用機會畢竟不多,所謂的策略實際上更多的只是排兵布陣(所指面對面的戰(zhàn)役,不包括前期準備等)。但同樣是面對面的戰(zhàn)爭,在攻城上,奇計妙策出現(xiàn)的機會似乎更多一些。

      先看襄公二十六年所記的齊攻魯高魚之事。戰(zhàn)爭發(fā)生在齊國在郟地筑城那年的夏天,當時齊國的烏余逃亡到晉國,其間襲擊并攻占了衛(wèi)國的羊角,然后乘機襲擊魯國的高魚。對戰(zhàn)爭過程的記錄比較簡單,天下大雨,烏余的將士是從城墻的排水孔鉆進城內(nèi)進入武器庫并進而登城占領(lǐng)高魚的?!蹲髠鳌匪浀木唧w戰(zhàn)爭方式有“單車挑戰(zhàn)”(宣公十二年晉楚之戰(zhàn))、類似于游戲的“對射”(詳見昭公二十一年文)等,但像這樣棄門而鉆洞“不按套路出牌”的戰(zhàn)爭情況不多。

      要說的另一個例子發(fā)生在昭公三十年。這一年,徐國為吳國所滅,吳國滅徐的戰(zhàn)爭方式《左傳》記錄為“防山以水之”。即堵住山上的水灌入徐國。對于“水攻”的過程,《左傳》未做詳細的描述,遠沒有《三國演義》中“關(guān)云長水淹七軍”所述的精彩,但這當是中國戰(zhàn)爭史上關(guān)于“水攻”比較早的記錄。

      除“水攻”外,《左傳》中還有關(guān)于戰(zhàn)爭“用毒”及動物參加戰(zhàn)爭等的記錄。這場當是中國最早的“生化戰(zhàn)”的戰(zhàn)爭發(fā)生在襄公十四年,當時晉國匯合諸侯攻打秦國,在諸侯渡過涇水的時候“秦人毒涇上流”,致使諸侯的軍隊多有死傷。動物參戰(zhàn)的事情發(fā)生在定公四年的吳楚之戰(zhàn)中,楚人迫使尾巴上點火的大象沖入?yún)擒?。這兩例戰(zhàn)役我們同樣可以在《三國演義》的戰(zhàn)爭描寫里找到類似的影子(七擒孟獲)。

      二、尚奇與實錄在《左傳》細節(jié)描寫中的完美結(jié)合

      上面從戰(zhàn)爭及人物描寫等方面敘述了尚奇與實錄在《左傳》中的表現(xiàn)和關(guān)系,而實際上,無論是描寫戰(zhàn)爭、“塑造”人物及記錄事件,《左傳》都很注重細節(jié)描寫,上面的論述也是多從這一角度出發(fā)的,我們說尚奇與實錄是《左傳》的具體敘事方式,根本原因是基于其細節(jié)描寫中尚奇與實錄的完美結(jié)合。

      章培恒、駱玉明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一般說來,史籍記載中,愈是細致生動的情節(jié),其可信程度愈低。因為這一類細節(jié),作為歷史材料的價值不大,在發(fā)生的當時或稍后,也不大可能被如實地記載下來。尤其所謂‘床第之私’、‘密室之謀’,更不可能是實錄。由此我們可以推想:《左傳》作者所依據(jù)的材料,雖主要出于史官記錄,但也有不少原來就是社會上以各種方式流傳著的歷史故事,其中已經(jīng)包含了若干虛擬的成分;在完成這部著作的過程中,作者又根據(jù)自己對歷史的懸想、揣摩,添加了不少內(nèi)容。當然,這種虛擬和揣摩,不同于小說、戲劇的虛構(gòu),它是完全依附于歷史的,是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歷史,并表現(xiàn)作者的歷史觀念。但不能夠說,這里就沒有追求一種‘故事趣味’以滿足作者自身和讀者的搜奇心理的潛在意識”。[2]

      對這段文字所要說明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定位基本觀點即細節(jié)的可信程度低;二是解釋細節(jié)可信程度低的客觀原因是由于材料的出處;三是指出細節(jié)可信程度低未必就沒有追求故事趣味性和迎合讀者搜奇心理的作者的主觀意識的作用。從對《左傳》細節(jié)描寫的研究探討上,我們不能不欽佩二位先生的真知灼見,尤其是其所談的“追求一種‘故事趣味’以滿足作者自身和讀者的搜奇心理的潛在意識”的論述,但顯然囿于所探討問題的出發(fā)點,二位先生并未對后一論述做更多的說明,所以沿著這一論述,我們對二位先生前面提出的關(guān)于《左傳》所用材料的可信度問題等還有所探討。

      首先,我們承認《左傳》中是包含有虛擬成份的,如“床第之私”、“密室之謀”等,但二位先生對于《左傳》作者對歷史的懸想、揣摩的揣摩,似乎沒有太多必要。第二,對于《左傳》所采史料的真實性問題,我們看到,在《左傳》中直接表明被引用的文獻資料就不下十幾種,有《周志》、《周制》、《周秩官》、《周書》、《周易》、《周禮》,有《夏書》、《夏訓》、《商書》、《鄭書》,還有《軍志》以及各種箴銘等等。唐人啖助等更稱左氏得“數(shù)國之史”,“又廣采當時文集故,兼與子產(chǎn)、晏子及諸國卿佐家傳,并卜書、夢書及雜占書、縱橫家、小說、諷諫等雜在其中,……比余傳,其功最高,博采諸家,敘事尤備,能令百代之下,頗見本末”[3]。所以,《左傳》所據(jù)史料及所用材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以史官記載和民間傳說來區(qū)分材料的真實性有過于武斷之嫌。我們的觀點是,其一民間傳說就未必不真實,其二史官記錄成為可用具體材料的價值不會很高,只可能成為敘事之綱而不能成為全部血肉,其三是史官記錄本身也存在真實性的問題。說到這里,似乎已經(jīng)將這個問題帶入了一個絕境,即《左傳》的真實性除了考古發(fā)現(xiàn)我們便再無所依靠。這就是我們要探討的第三個問題,如何去認識《左傳》的可信程度和真實性。其實這正像章、駱二位先生在文字中所講的,《左傳》的所謂虛構(gòu)“不同于小說、戲劇的虛構(gòu),它是完全依附于歷史的”,對于《左傳》的絕大多數(shù)記錄,從真實性的角度我們可以把其當作一種歷史真實來看待,而從記錄敘事方式上我們則可以把其當作尚奇寫作方式進行討論,這對于研究和繼承《左傳》,似乎更具有建設(shè)意義。

      所以說到這里,我們還要轉(zhuǎn)述章培恒、駱玉明在其《中國文學史》中的觀點:“從文學上看,《左傳》最值得注意的地方,還在于它記敘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時,不完全從史學價值考慮,而是常常注意到故事的生動有趣,常常以較為細致生動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的形象。這些都是顯著的文學因素?!保?]作為歷史著作,《左傳》戰(zhàn)爭過程、政治事件中的細節(jié)描寫完全可以不寫或從略,但如果這樣,《左傳》也就不成其為《左傳》了,尚奇和實錄,是《左傳》留給后世文學的巨大財富。

      看宣公十四年對楚國派往齊國的使者被宋國殺死導致楚國攻打宋國的記述。對此事《春秋》的記載為“秋九月,楚子圍宋”。《左傳》的解釋是:

      楚子使申舟聘于齊,曰:“無假道于宋?!币嗍构玉T聘于晉,不假道于鄭。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曰:“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p>

      王曰:“殺女,我伐之?!币娤?。及宋,宋人止之,華元曰:“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殺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蹦藲⒅3勇勚?,投袂而起,屨及于窒皇,劍及于寢門之外,車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圍宋。

      比之《春秋》經(jīng),《左傳》多了對“楚子圍宋”原因的解釋,并加入了楚王得知使者申周被殺后所表現(xiàn)出的憤怒的細節(jié)描寫,一甩袖子站了起來,到達庭院的時候(隨從)才送上鞋子,到寢宮門外才送上佩劍,到街市上才坐上車子。對于楚子這一連串表現(xiàn)的真實性,我們無從考證,但楚子拂袖而起及近乎失態(tài)的表現(xiàn),讓我們感受到了其憤怒的程度,也更深刻體會了“楚子圍宋”這一事實的真正起因,拂袖而起也成為后代表示憤怒的一個成語。

      再看定公十年對侯犯出走的一個簡短的細節(jié)描寫。侯犯以類似于“專諸刺吳王“的方式殺死魯之公若后帶領(lǐng)郈地的人叛變魯國,但由于處于齊魯之間生存艱難,又被駟赤用計逼迫,不得不逃亡。對侯犯離開郈地的過程,《左傳》記錄為:“每出一門,郈人閉之?!焙罘该孔叱鲆坏篱T,郈地的人就關(guān)上這道門。這一細節(jié)雖簡短,但生動地反映出郈地人反對侯犯但對其又十分懼怕的心理。同時我們閉目還原這一描述,似乎頗有點“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感覺,這同后世某些影視作品中出現(xiàn)的鏡頭也有相似之處。

      而且,如前面我們所說的,細節(jié)描寫同真實性之間并非表現(xiàn)出明顯的正相關(guān)的關(guān)系,《左傳》的部分細節(jié)描寫,其真實性及史學價值同樣是很大的,如襄公九年宋國發(fā)生火災,《左傳》對救火細節(jié)的記錄:

      九年春,宋災。樂喜為司城以為政。使伯氏司里,火所未至,徹小屋,涂大屋;陳畚挶,具綆缶,備水器;量輕重,蓄水潦,積土涂;巡丈城,繕守備,表火道。使華臣具正徒,令隧正納郊保,奔火所。使華閱討右官,官庀其司。向戌討左,亦如之。使樂遄庀刑器,亦如之。使皇鄖命校正出馬,工正出車,備甲兵,庀武守。使西鉏吾庀府守。令司宮、巷伯儆宮。二師令四鄉(xiāng)正敬享,祝宗用馬于四墉,祀盤庚于西門之外。

      這里我們可以拋開宋國對救火及相關(guān)事宜所做的委任、準備、調(diào)度的全面周到的評述,僅就救火具體細節(jié)而言,在火沒有到達的地方拆除小屋子用泥涂上大屋子,擺列盛土運土的器具,準備取水的繩索及瓦罐并預備盛水用具,估計工程的大小儲滿水塘、堆積泥土,同時巡查城郭修繕守衛(wèi)工具,而且立標記指明火的趨向。對于這段記錄,其真實性是無可懷疑的,這幾乎可以當作后代救火的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來使用了!

      三、結(jié)語

      《左傳》創(chuàng)作的根本目的是為《春秋》作傳,從其與《春秋》經(jīng)的對應程度及與《春秋》其他二傳對比,我們認為其根本的寫作方式是實錄,我們完全可以用對待《史記》的態(tài)度來看待《左傳》的實錄問題以及其中的尚奇與實錄所具有的共存性。歷代學者對《左傳》提出批評的“誣”或“浮夸”等,可以歸結(jié)為兩個方面,一是認為《左傳》記了不真實的事,二是指《左傳》對于一些事件的描述有所虛構(gòu)夸張。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另一種實錄,即對春秋時代人們觀念形態(tài)的表現(xiàn),包括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等。也可以說,用今天的角度看待春秋時代的《左傳》,其寫作過程只能是尚奇與實錄相結(jié)合的過程。

      同時我們也看到,即便是在《春秋》中,也不是絕對的單純記錄歷史,《左傳》對《春秋》中有警惡獎善思想傾向的記述見于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圣人誰能修之?”此外,對于《春秋》中的隱諱《左傳》也有多處記載,如文公十八年對襄仲殺死太子惡和其弟弟視《春秋》記載為“子卒”,《左傳》解釋為是為了隱諱真相;襄公三十年對《春秋》不記載“澶淵之會”中的魯大夫《左傳》同樣解釋為隱諱等等。

      所以,我們看待《左傳》的尚奇與實錄的問題,應如錢鐘書先生《管錐編》中對《左傳》記言敘事評價的觀點,即“《左傳》記言而實乃‘言’與‘擬言’,謂后世小說、院本中對話、賓白之椎輪草創(chuàng),未遽過也”[4];“史家追敘真人真事,每須遙體人情懸想事勢,設(shè)身局中,潛心腔內(nèi),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幾入情合理。蓋與小說、院本之臆造人物、虛構(gòu)境地,不盡同而可相通”[4]。這應該是對《左傳》真實與生動即其釋經(jīng)之實錄與敘事記言結(jié)合豐富的材料且有虛構(gòu)成分的最清楚的解釋和最中肯及具有建設(shè)意義的評價了。

      [1]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2]章培恒,駱玉明.中國文學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3]孫綠怡.《左傳》與中國古典小說[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4]錢鐘書.管錐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責任編輯薄剛]

      book=76,ebook=41

      I206

      A

      2095-0292(2012)01-0076-05

      2011-11-09

      楊金波,哈爾濱師范大學期刊社編輯,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猜你喜歡
      左傳戰(zhàn)爭細節(jié)
      《左傳》“其無晉乎”補證
      江海學刊(2024年1期)2024-03-14 09:09:58
      未來戰(zhàn)爭我們最強
      心聲歌刊(2021年4期)2021-10-13 08:31:40
      《左傳》“攝官承乏”新解
      《左傳》疑難考辨一則
      《左傳》“譏失教也”句獻疑
      以細節(jié)取勝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被風吹“偏”的戰(zhàn)爭
      學生天地(2019年32期)2019-08-25 08:55:12
      留心細節(jié)處處美——《收集東·收集西》
      他們的戰(zhàn)爭
      細節(jié)取勝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19:59:58
      天全县| 浠水县| 万州区| 汽车| 清原| 郁南县| 永安市| 奇台县| 龙江县| 济阳县| 萍乡市| 中宁县| 遂宁市| 修水县| 天全县| 怀柔区| 高碑店市| 化隆| 岚皋县| 万源市| 萍乡市| 香格里拉县| 额济纳旗| 平利县| 洪洞县| 岢岚县| 岑溪市| 蒙自县| 开封县| 河间市| 建水县| 全州县| 英山县| 北安市| 福安市| 宁国市| 蒙阴县| 翼城县| 汉沽区| 历史|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