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明
(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教務處,河北承德067000)
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管理舉措
李海明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教務處,河北承德067000)
課程建設;管理舉措;研究與實踐
課程建設是高職院校專業(yè)建設的核心要素之一。課程建設管理要以科學的理念為指導,制訂有效的管理舉措并實施,調動教師開展課程建設的積極性,使學校的課程建設工作上水平并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作者對此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課程是實現(xiàn)教學目的進而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載體,課程建設是高職院校最重要的教學基本建設,對保證人才培養(yǎng)質量,具有長期性、基礎性的重要作用。課程建設管理措施得當對促進和推動高職院校對課程建設常抓不懈,調動大批優(yōu)秀教師開展精品課程建設,深化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正確認識課程建設與管理工作內涵
2003年4月《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號),正式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其目的是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004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補充規(guī)定的通知》(教高廳[2004]13號)中,明確指出“精品課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與手段、一流教材及一流教學管理為特點的具有鮮明特色和一流教學水平示范性課程。一所學校課程建設質量的高低,是決定學校人才培養(yǎng)和教學質量的基本因素,也是衡量學校教育質量高低和體現(xiàn)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標志。
課程建設管理就是要為學校課程建設工作提供指導、服務與保障,制訂政策措施,激發(fā)和調動廣大教師參與課程建設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校對課程建設工作常抓不懈。對于學校課程建設管理部門只有深刻領會課程建設的內涵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才能真正使學校課程建設工作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學校深化教學改革,共享優(yōu)質教學資源,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學校的競爭力。
(二)準確把握課程建設的導向
從2007年起,高職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標準貫徹教高[2006]16號文件精神,課程建設理念發(fā)生重大變化。教育部16號文強調課程建設要根據(jù)技術領域和職業(yè)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yè)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積極與行業(yè)企業(yè)合作開發(fā)課程,共同開發(fā)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工學結合校本教材;重視優(yōu)質教學資源和網(wǎng)絡信息資源的利用;不斷推進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
高職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重點逐漸由過去的基礎課和專業(yè)基礎課過度到體現(xiàn)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和高職高專辦學定位的專業(yè)特色核心課程,同時兼顧職業(yè)化特色鮮明的基礎理論課程。要求具有工學結合的鮮明特色,體現(xiàn)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
作為學校課程建設管理部門必須準確把握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導向變化,仔細剖析評審指標體系,才能正確指導學校的課程建設工作。
(三)明確工作思路
學校課程建設管理部門必須確立明確的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高職院校在課程建設與管理工作實踐中要深刻學習領會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6年16號文件)關于課程建設的有關精神,不斷加強對《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的學習,深化對精品課程內涵的認識,把握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導向變化趨勢,最終形成指導本校課程建設與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我校在課程建設管理上形成了以教育思想觀念轉變?yōu)橄葘?,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中心,以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手段改革為核心,以教學條件建設為保證,以教學資源庫建設為成果載體,以管理科學化為手段,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的工作思路。
(一)轉變教育思想觀念為先導
課程建設與改革首先體現(xiàn)一種先進的教育思想,精品課程的科學性和先進性首先體現(xiàn)在對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出了特別的要求。精品課程的教學不是簡單地用計算機、多媒體取代黑板、粉筆等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而是對傳統(tǒng)教學觀念與教學理念的更新。一些高職院校的教師教學理念落后,質量意識淡薄,缺乏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認識。高職院校開展課程建設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廣大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學校的課程建設工作上水平就無從談起。
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涉及廣大任課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學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導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開展先進高職教育理念的學習。我校在教育思想觀念轉變中,為教師購買了大量學習資料,利用教研活動時間以主題發(fā)言的方式開展專題討論,聘請姜大源、吳泉泉等國內知名專家來校講座,請校內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交流經(jīng)驗,共同提高;組織一大批課程負責人和教學管理骨干參加趙志群、張治中教授的課程開發(fā)培訓。這些做法對幫助廣大教師轉變高職教育理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推動學校課程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建立組織領導機構指導課程建設
許多學校認為課程建設是各專業(yè)的事情,簡單地把建設任務分派給各個專業(yè),此種做法是不明智的。一門課程的建設涉及到眾多要素,如資金支持、師資調配、校企合作、網(wǎng)絡支撐平臺與實驗實訓條件建設等等。一個專業(yè)以一己之力無法協(xié)調各方與調動各種資源。因此課程建設首先就要求學校成立專門的組織領導機構進行科學化的管理。我校在課程建設管理實踐中成立了以主管校長為主任,由教務處長、各系(部、中心)主任及部分專家組成的課程建設委員會,并制訂了《校課程建設委員會工作條例》。條例明確規(guī)定學校課程建設委員會職責是制定學校課程建設規(guī)劃、為課程建設提供經(jīng)費支持、制訂政策保證措施、組織課程建設立項評審和課程評估驗收與推薦,協(xié)調調動各種資源,從宏觀到微觀上指導全校課程建設工作。
(三)制訂調動教師積極性政策措施
課程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性工程,涉及到人員、資金、網(wǎng)絡環(huán)境配置等諸多方面。課程的建設首先是在學校之內進行,無論從人員配給還是資金以及各種資源的保障上都不能脫離學校的支持,同時課程的建設不能脫離了該課程所屬專業(yè)的整體建設。因此我們認為,只有在學校的統(tǒng)一規(guī)劃與管理下,精品課程建設才能順暢發(fā)展并與學校建設相協(xié)調。比如“專兼結合教師團隊”的建設需要引進相關行業(yè)專家加入課程建設隊伍,這需要學校資金與政策的支持;“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改革需要涉及教學場所的布置調整;課程建設實施過程中需要任課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教學內容的規(guī)劃、教學方法的選取、教材的改良、課程網(wǎng)站和網(wǎng)絡教學資源庫建設等,如果學校不提供相關的保障條件與建設經(jīng)費,很難促動教師完成建設任務;“一流教學管理”更是要求學校建立科學的教學管理體系。課程的建設實施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校應建立制度化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積極參與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我校在課程建設管理方面設立了專項基金,專門用于支持課程建設和對課程組進行獎勵。制定了課程建設管理辦法和精品課程獎勵辦法等管理制度文件,明確了對國家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的獎勵標準。學校人事部門制訂了各級精品課程的課程組成員在職稱晉升、晉檔調級中量化計分標準,把教師參與課程建設與職稱評聘掛起鉤來,讓潛心鉆研教學的教師在課程建設中確實得到好處。通過政策激勵,吸引了大批高水平教師積極投身課程建設工作。
(四)組織好國家精品課程申報工作
學校課程建設管理部門必須掌握國家精品課程申報的相關信息和申報渠道。申報參評國家精品課程可通過省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各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高職高專校長聯(lián)席會議三條渠道。如2010年推薦參評國家精品課程指標指標分配如下:各省教育廳239門,各高職高專專業(yè)類教學指導委員會200門,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lián)席會議70門。掌握這些信息對組織好本校的精品課程申報有重要意義,能提高申報命中率。有些高職院校,每年遴選上國家精品課程的門數(shù)達到3門以上,正是掌握了這些信息資源,充分利用了上述申報渠道。評上國家精品課程并不是高校課程建設的最終目標,但對于一門課程的課程組成員是一中有效激勵,能體現(xiàn)自己工作的價值,讓教師體會到成就感。同時也展現(xiàn)了學校的課程建設水平,提高學校的社會認知度。
(五)對課程建設實施檢查、評估機制
我們在課程建設管理工作實踐中實施了課程立項建設,根據(jù)階段性檢查結果分年度下?lián)芙?jīng)費的辦法。即由課程組填寫課程建設立項申請書,經(jīng)學校課程建設指導委員會審核批準,對通過立項審核的課程,學校提供課程建設經(jīng)費。建設期內要求每門課程每年向學校提交年度成果報告,接受學校組織的階段性檢查評估,根據(jù)檢查結果下?lián)苣甓冉ㄔO經(jīng)費并兌現(xiàn)工作補貼。課程建設期滿后,由課程組提交校級精品課程驗收申請表,由教務處組織專家進行網(wǎng)上評審,驗收合格的授予校級精品課程稱號同時給予相應的獎勵,并擇優(yōu)推薦建設質量高的課程參評當年的省級或國家級精品課程。這樣的管理辦法有效地保證了建設進度,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
一門課程建設成為國家級、省級或獲校級精品課程,并不意味著這門課程永遠具備精品課程條件,也不意味著建設成果盡善盡美。獲得精品課程的稱號是完善精品課程建設和取得發(fā)展的新起點,課程建設的成果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凝練和固化,對此我們對精品課程后期建設管理還要實行評估檢查制度,對學校的各級各類精品課程開展淘汰、整改等管理活動。
高職院校課程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程,伴隨著教學技術手段、教學管理制度、教學理念的更新進步,各高校應從自身實際出發(fā),強化對課程建設和精品課程后期建設的管理,才能持續(xù)地推動課程建設,提高建設水平,從而最終實現(xiàn)共享優(yōu)質教學資源、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目標。
[1] 劉寧.對高職院校課程建設的反思與重構[J].教育與職業(yè),2011(11):122-124.
[2] 張勇,尹秦,鄒毓文.淺談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幾個問題[J].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1):14-15.
[3] 湯驊,趙麗,馬鴻雁.對教學管理與課程建設的思考[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0(3):44-45.
M anagement M easures of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acational Colleges
LIHai-ming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ffairs,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Chengde Hebei067000,China)
course construction;managementmeasures;research and practice
Course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in speciality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management of cours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under scientific notion and with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Teachers'initiative shall be motivated in order to upgrade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work and achieve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urse constructio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G642.3
A
2095-2708(2012)03-0101-03
20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