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功能對等之英漢互譯中及物性管窺

      2012-11-01 09:15:14
      關鍵詞:小句英漢物性

      常 暉

      (吉首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張家界427000)

      基于功能對等之英漢互譯中及物性管窺

      常 暉

      (吉首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張家界427000)

      及物性;過程類型;翻譯;功能對等

      基于功能對等理論,從小句層面對翻譯進行剖析,指出翻譯過程中及物的保留及轉換,尤其是物質過程和關系過程之間的轉換,并且對造成這種保留及轉換的原因進行了概略分析。

      一、關于及物性和過程類型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家韓禮德認為:“語言的性質決定人們對語言的要求,即語言所必須完成的功能?!保?]他的關于語言的純理功能或元功能包括三方面內容:(1)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2)人際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3)語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湯普森把概念功能又分為經驗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和邏輯功能(Logic Function)“經驗功能指的是人們用語言來談論他們對世界的經驗(包括內心世界),用語言來描述周圍所發(fā)生的事件或情形。人際功能指的是人們用語言來和其他人來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際關系,用語言來影響別人的行為,同時用語言來表達對世界的看法甚至改變世界。語篇功能指的是人們在使用語言時怎樣把信息組織好,同時表明一條信息與其他信息之間的關系,而且還顯示信息的傳遞與發(fā)話者所處的交際語境之間的關系,邏輯功能指功能語法中表明小句與小句(有時也指更小的單位)的之間關系的機制。”[2]經驗、人際和語篇這三個純理功能主要涉及到小句意義的表達,而邏輯功能則主要是表示小句意義之間的關聯(lián)情況的。及物性分析屬于經驗功能分析,在小句(或小句復合體)這個級階上進行。黃國文指出“及物性指的是描述小句的系統(tǒng);一個小句的及物性是指小句的過程類型。要對一個小句作及物性分析,需要了解的四個方面是:(1)這是什么過程?(process)(2)過程中有幾個參與者?(participant)(3)參與者在小句中起什么作用?(4)小句是否有環(huán)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它(們)表示那方面的意義?”[3]此外,還要確定環(huán)境成分?!罢Z言的經驗功能主要是對人類活動和自然界各種事件的描述,所以可以根據(jù)活動和事件性質區(qū)分出六類不同的過程類型?!保?]這六種過程類型為:(1)物質過程(material process);(2)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3)關系過程(relational process);(4)言語過程(verbal process);(5)行為過程(behavioral

      process);(6)存在過程(existential process)。奈達指出“所謂翻譯,是指從語義到語體在譯語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xiàn)原語信息。”[4]翻譯的功能對等原則和功能語法的純理功能思想都以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語言觀為原理,這使翻譯從功能語法角度分析具有可行性。筆者認為在英漢互譯過程中既有對于小句及物性的保留(其過程類型沒有發(fā)生改變),也有及物性的轉換(過程類型隨翻譯發(fā)生改變)。進而指出發(fā)生過程類型轉變時,最顯著的是體現(xiàn)在物質過程和關系過程這兩種過程類型之間。及物性性的保留與轉換都體現(xiàn)了功能對等原則。

      二、及物性的保留與轉換

      英漢互譯被視為信息的轉換過程,而這個轉換過程的最基本單位是小句,其次是語篇。以下的示例從小句著手過渡到語篇層現(xiàn),分析英漢互譯過程中及物性的保留與轉換。從而得出:大多數(shù)情況及物性保持不變,當發(fā)生轉變時,最顯著的是體現(xiàn)在物質過程和關系過程這兩種過程類型之間,這也是對功能對等原則的最好體現(xiàn)。

      譯例1:

      譯例2:

      譯例3:

      譯例4:

      不僅在小句層面是這樣,及物性的保留還體現(xiàn)在語篇層面。從整個語篇來講,過程類型仍然保持不變。

      譯例5:

      故宮是中國現(xiàn)存最好、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占地面積達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由大小數(shù)十個院落組成,房屋九千多間。

      譯例分析:原文由幾個關系類型的小句組成:…是…,…達…,由…組成。體現(xiàn)了漢語關系過程的表達方式。譯成英語后仍然保持其關系過程類型,用的是:…is…,…made up of…,…h(huán)as a space of…。在英語互譯的整個過程中語篇的過程類型并沒有發(fā)生改變。

      以上五則譯例都是在英語互譯過程中及物性都保持不變的,充分體現(xiàn)了奈達的功能對等原則。那么,如果及物性發(fā)生了改變是否就違背了功能對等呢?答案是否定的。以下幾則示例正是通過過程類型的轉換才能更好的反映原語和目的語之間的差異,更好地表達原語的意境。這種轉換最多的體現(xiàn)在物質過程和關系過程之間[8]。

      譯例6:

      Those old apple trees that were cut down last winter will give us wood for fires most of this winter.

      去冬砍倒的那些老蘋果樹差不多夠今冬燒火用了。(選自《翻譯新論與實踐》[7])

      譯例分析:原文很明顯是屬于韓禮德過程類型的第一種,物質過程。該過程的兩個參與者分別是those old apple trees that were cut down last winter和wood。前者是行為者(Actor),后者是目標(Goal)。而在翻譯成漢語之后,原來的物質過程轉變成了關系過程。原來的行為者變成了被認同者(Identified),“冬天燒火用了”成了認同者(Identifier)。

      譯例7:

      He wore a silk muffler and gloves.—E Hemingway,The Killers

      他圍著一條絲圍巾,戴著一副手套。

      譯例分析:原文句子屬于關系過程類型中的修飾型關系過程。載體(Carrier)和屬性(Attribute)分別是he和a silk muffler and gloves。當譯成漢語后,關系過程變成了物質過程。原來的載體變成了行為者,屬性變成了目標。

      譯例8:

      A safety value is provided so as to allow excess pressure to escape.

      裝安全閥的目的在于讓超壓蒸氣外逸[9]。

      譯例分析:原文屬于物質過程類型,目標(Goal)是a safety value,沒有出現(xiàn)行為者。而譯文變成了修飾型關系過程?!把b安全閥”是載體(Carrier),“讓超壓蒸氣外逸”變成了屬性(Attribute)。

      既然有時及物性保持不變,有時發(fā)生變化,那么,有沒有什么規(guī)律可尋呢?根據(jù)筆者觀察實踐總結出這樣的規(guī)律;英漢互譯時多數(shù)情況及物性并沒有發(fā)生改變;當出現(xiàn)關系小句和物質小句時,常常發(fā)生兩者之間的轉化。試析以下譯例:

      譯例9:如今沒奈何,把你雇在隔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幾錢銀子,你又有現(xiàn)成飯吃,只在明天就要去了。

      There’s no way out but to set you to work looking after our neighbor’s buffalo.You’ll make a little money every month,and you will get your meals there too.You are to start tomorrow.(選自《翻譯新論與實踐》[7])

      譯例分析:這段翻譯的漢語原文由五個小句組成,每個逗號隔開一個小句。其中第一和第四個小句屬于關系過程小句,其余小句均屬于物質過程小句。在翻譯成英語后,仍然由五個小句組成。But前后各為一個小句,其余三個小句都由標點分隔開來。顯然,發(fā)生過程類型轉變的只有第四個小句:你有現(xiàn)成飯吃—You’ll get your meals too。將漢語的關系過程小句變成了物質過程小句。漢語小句有兩個參與者:“你”和“現(xiàn)成飯”。前者為載體(Carrier),后者是屬性(Attribute),體現(xiàn)了修飾型關系過程。譯成英語后變成了物質過程小句,載體變成了行為者(Actor),原來的屬性變成了目標(Goal)。

      不僅漢譯英是這樣,英譯漢仍然有同樣的規(guī)律。試析下例:

      譯例10:

      It was December1903,in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Strong wind beat the grass near the beach,and the smell of salt air came in from the Atlantic Ocean.A small group of men were standing near a strange flying machine.One of them,whose name was Wilbur Wright,began to push the machine along a rail,while another—his brother Orville—lay on the lower wing and grasped the simple controls.

      事情發(fā)生在1903年12月的美國東南部。大風吹彎了海灘上的小草,從大西洋撲來帶咸味的空氣。一小群人站在一架奇怪的飛行器旁邊。其中一個名叫威樂伯·萊特的人,開始沿鐵軌推動那臺機器,而另一個人——他的兄弟奧爾維則躺在下翼上,緊緊握住簡單的操縱桿。(選片《翻譯新論與實踐》[7])

      譯例分析:原文共有兩個關系過程小句,都是由was表達的;其余都是物質過程小句。在譯成漢語后,所有物質過程的小句其過程類型都沒有發(fā)生改變,只是關系過程的其中一個小句變成了物質過程類型。也就是第一個小句It was December,這個小句的關系過程在翻譯之后變成了物質過程類型“事情發(fā)生在…”。而另一個關系過程小句 One of them,whose name was Wilbur Wright,其過程類型也沒有發(fā)生改變。

      從以上兩個譯例分析不難總結出,英漢互譯過程大多數(shù)小句及語篇的過程類型不發(fā)生改變,如果有發(fā)生改變的小句,那么,這種改變最顯著的表現(xiàn)在關系過程和物質過程的相互轉換。

      三、及物性轉換與保留的原因分析

      無論及物性在英漢互譯過程中的保留還是轉換,都體現(xiàn)了奈達的功能對等原則。奈達指出:功能對等就是目的語言的接受者能夠盡可能達到與源語接受者有同樣的理解[10]。但事實上很難達到真正絕對的對等,只是譯者應該努力從各方面保持語體和語義對等。保留譯文與原文的過程類型相同其實就是功能對等原則的運用與體現(xiàn),使得譯文結構和表達效果和原文相似或相近。正是功能對等原則的指導,使得英漢互譯中多數(shù)小句過程類型保持不變這樣的事實有理可據(jù)。

      既然過程類型保持不變是合乎邏輯的,似乎其轉變就無理可尋了,然而理論和事實仍然可以證明過程類型的轉變也是功能對能對等的運用和體現(xiàn)。前文指出過程類型的轉變最顯著的體現(xiàn)在關系過程和物質過程之間,引起這兩者之間相互轉變的原因是多樣的。比如譯者對源語語篇及目的語語篇有關知識的認知和理解,譯者對雙語語言知識的掌握及運用,以及源語和目的語語言的結構和文化差異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漢語多用動詞,而英語多用名詞。這就導致漢語的物質過程小句偏多,而英語多用關系過程小句。在英漢互譯過程中就要求譯者掌握這種規(guī)律,將漢語語篇中的物質過程小句與英語語篇中的關系過程小句相互轉換。這也正是對于源語和目的的對等體現(xiàn)[11]。

      [1]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系統(tǒng)功能語法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 Thompson.功能語法入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3] 黃國文.語篇分析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 蔡平.在譯與不譯之間—譯歌翻譯淺談[D].在“中國第四屆詩歌翻譯研討會”交流論文,廣州,2002.

      [5] 傅仲選.實用翻譯美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6] 方夢之.翻譯新論與實踐[M].青島:青島出版社,1999.

      [7] 杜建慧,楊金良,雷萬忠.翻譯學概論[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8] 常暉.英語因果修辭與翻譯[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9] William Croft.The Structure of Events and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M].London:Random House Inc.,2006.

      [10] 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11] 常暉.事件分析之陳述功能的翻譯探究[J].外國語文,2010(4)45-49.

      A Brief Survey of Transitivity in Translation based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CHANG Hui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of Jishou University,Zhangjiajie Hunan 427000,China)

      transitivity;process types;translation;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is essay based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from the manifestation of clauses discusses the reservation and conversion of transitivity in translation,particularly,explicates the transitivity existing between material process and relational process,to which the causes led analyzed as well.

      H315.9

      A

      2095-2708(2012)03-0137-03

      2011-12-01

      2011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1WLH45 2010湖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后續(xù)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0C1115

      猜你喜歡
      小句英漢物性
      R1234ze PVTx熱物性模擬計算
      能源工程(2022年1期)2022-03-29 01:06:26
      中韓天氣預報語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狀態(tài)方程在天然氣熱物性參數(shù)計算的應用
      煤氣與熱力(2021年6期)2021-07-28 07:21:30
      短語
      主述位理論視角下的英漢小句翻譯研究
      話劇《雷雨》的語氣研究
      低孔低滲儲層物性下限確定方法及其適用性
      商務英語翻譯中英漢褒貶義詞的應用探討
      淺談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方法
      英漢文化中的委婉語應用對比分析
      美姑县| 长顺县| 隆安县| 尚志市| 西平县| 大名县| 南安市| 寻甸| 雷州市| 丰都县| 修文县| 阳新县| 南皮县| 团风县| 衡东县| 佛坪县| 奉化市| 浮梁县| 开封市| 台山市| 咸阳市| 昌图县| 霞浦县| 东莞市| 开原市| 宁津县| 涟水县| 唐河县| 锡林浩特市| 苏尼特左旗| 杭锦旗| 葫芦岛市| 通道| 隆尧县| 桐梓县| 治县。| 遵义市| 禹城市| 嵊泗县| 永嘉县|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