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王家屏行實三論

      2012-08-15 00:44:16李宏哲
      關(guān)鍵詞:神宗金瓶梅萬歷

      李宏哲

      (南開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天津300071)

      王家屏 (1537~1604),字忠伯,號對南,明大同山陰 (今山西山陰縣)人。穆宗隆慶二年(1568)進(jìn)士,選庶吉士,授編修,與修世、穆兩朝實錄。萬歷十二年 (1584)入閣,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家屏性格耿直,遇事敢于直言,秉公持正,頗具立朝大節(jié),贏得了極佳的口碑。萬歷四十二年 (1614),針對當(dāng)時首輔方從哲的懦弱無能,御史錢春奏道:“臣嘗嘆陛下有為堯舜之資,而輔佐無人。僅得王家屏、沈鯉又俱不信用,其余大抵庸惡陋劣、奸回媢嫉之人。”[1]表達(dá)了對輔臣素質(zhì)日下、朝廷無人及對舊輔王家屏、沈鯉的推崇之意。清初萬斯同所編《明史》亦稱:“當(dāng)神宗朝,內(nèi)閣最賢,稱王家屏、沈鯉二人?!保?]本文就王家屏的一些事跡進(jìn)行一些論述或者考辨,以期我們對其人其事有進(jìn)一步地了解。

      一、潔身自好,誡子勿與會試

      王家屏一生為人坦蕩,正直無私。萬歷十二年,家屏以吏部左侍郎入閣,并未因自己居于輔相之末而唯唯諾諾,而是敢于擔(dān)當(dāng),知無不言。其 《上張滸東老師》一文表達(dá)了其心曲:“某自昔年在閣時,入?yún)h,有知未嘗不言,言未嘗不盡。事有未當(dāng),未嘗不相與評駁,寔不敢推事旁觀。然言之從與不從、評駁之可與不可,惟當(dāng)事者所裁斷,而某未嘗著一成心,狥一偏見也。退而省過私室,未嘗納一私交,出一私語,以禁中事外聞也?!辈⒄f:“昔人有言,吾獨立于世,顧影為儔,而不懼者,心無彼此于人也?!保?]這篇書信是家屏一生的行事原則的最好說明,他以“心無彼此”之念處世為人,時時反省自己,潔身自好,在當(dāng)時的朝政中聲望極高。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是其長子濬初在萬歷十三年鄉(xiāng)試,中解元,卻因避嫌,未讓其參加會試。顧炎武 《日知錄》記載道:“人主設(shè)取士之科,以待寒畯,誠不宜使大臣子弟得與其間,以示寵遇之私,而大臣亦不當(dāng)使其子弟與寒士競進(jìn)……至于國朝,此法不講。又入仕之途雖不限出身,然非進(jìn)士一科不能躋于貴顯,于是宦游子弟攘臂而就功名。三百年來,惟聞一山陰王文端子中解元,不令赴會試者。唐宋之風(fēng),蕩然無存?!保?]對王家屏不令子赴會試,給予了高度褒揚,認(rèn)為有明近三百年,只此一人。明清兩代是科舉極盛期,尤其是“非進(jìn)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nèi)閣”的明代,只有通過科舉這一條路,才能進(jìn)入中央的核心機構(gòu),達(dá)到人生的最大顯貴,故內(nèi)閣大學(xué)士之子亦不能免俗,紛紛參加科舉。而由于內(nèi)閣輔臣們位高權(quán)重,故其子參加科舉考試,爭議較多。如萬歷十一年 (1583)會試,輔臣張四維子甲徵、申時行子用懋皆及第,御史魏允貞上奏彈劾,論道:“自居正三子連登制科,流弊迄今未已,請自今輔臣子弟中式,俟致政之后始許廷對,庶倖門稍杜。”[5]為此,張四維和申時行上疏辨白,請歸,神宗不允,好言安慰,并詔責(zé)魏允貞言之過當(dāng),貶秩調(diào)外。盡管神宗對閣臣呵護(hù)有加,但王家屏以身作則,誡子勿與會試,展現(xiàn)了家屏坦蕩磊落,潔身自好的一面。

      關(guān)于顧氏這段記載,清代吳玉搢卻說:“王山陰子中解元,是神宗山西乙酉鄉(xiāng)試,元已定閻國寵,晚始得王晉錫卷,欲冠多士。閻房師,教官也,擲紗帽于地求出??脊傥{(diào)停,閻居第六,榜出嘩然,達(dá)于都下。山陰令其子了不會試,非得已也。此說似為文端后人所誑,不足據(jù)。”[4]吳氏所據(jù)不知何本,但據(jù) 《山西通志》載,是科閻國寵并非第六,而是名列第二。[6]吳氏又云“榜出嘩然,達(dá)于都下”,亦不知何據(jù)。萬歷乙酉科山西鄉(xiāng)試,王濬初雖中解元,家屏卻未受到言官彈劾,這在明代張居正之后,閣臣動輒得咎的情況下顯得極為特殊。再看萬歷十六年順天鄉(xiāng)試,申時行婿李鴻中舉,王錫爵子王衡中解元,受到言官高桂和饒伸的彈劾,為此,錫爵、時行并杜門求去。[5]這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也說明家屏的聲望之高與此次鄉(xiāng)試的公平。

      再考察此科的主考官王教其人。《(道光)濟(jì)南府志》卷五十云:

      王教字子修,號秋澄,淄川人。嘉靖甲子舉于鄉(xiāng),辛未成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矣现魃轿髟?,得王濬初等六十五人。拆卷知王為山陰相公子,眾引嫌欲亞之,教曰:“若閱卷時,知為相公子乎?未知為相公子而錄之,與知為相公子而抑之等私耳!我以文衡不為嫌低昂也?!保?]

      萬歷乙酉鄉(xiāng)試主考官王教為人正直,后因得罪宦官離職,絕非阿諛徇私之人。由此可知王濬初的中舉憑的是深厚的學(xué)養(yǎng)。

      王濬初本人,除“耽經(jīng)史”外,還著有 《薇垣小草》、《恒岳志》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濬初愛好詩文,于文學(xué)創(chuàng)作亦有獨到之詣。如 《全明詞》錄其詞四首,讀來清新雅潔,為一典型文士風(fēng)格?!缎踊ㄌ臁せㄏ陋氉谩吩疲?/p>

      春光逗漏林曉。一抹凌煙籠樹杪。池塘側(cè)畔青青草。燕子銜泥趁早。東皇恰與花神好。桃杏李、一時放了。賞心樂事人知少。且自拈杯醉倒。[8]

      此外如 《南鄉(xiāng)子》云:“家住在南洲。煙樹云山映碧流。”又 《風(fēng)入松》云:“不羨東山名重,只愁北海尊空?!本从沉宋娜诉h(yuǎn)離官場、怡然自得的情趣。

      二、深明遠(yuǎn)慮,一去定國本

      “爭國本”是萬歷朝爭議最大的一件事。萬歷十年 (1582),宮女王氏生下皇長子常洛,雖因此被封為恭妃,卻并不得寵。而神宗寵愛的鄭貴妃于萬歷十四年 (1586),生下皇三子常洵,神宗有意立常洵為太子,遂故意拖延立儲一事。朝臣們紛紛上疏,請求及早冊立常洛為太子。萬歷十八年,神宗在閣臣的請求下,口諭王家屏,將于萬歷二十年 (1592)舉行冊立。后因工部主事張有德以冊立期近,疏請備辦儀物,神宗以此為借口再次拖延立儲時間。但言官們并不甘心,希望事有轉(zhuǎn)機。萬歷二十年春,給事中李獻(xiàn)可疏請豫教 (即令皇長子出閣讀書),神宗欲黜之。王家屏封還御批,神宗大為不悅,降旨切責(zé)。家屏遂上疏求去。凡五上,乃得允回籍。

      表面看來,王家屏是因疏救言官而得罪皇帝,不得不引去。時人及后人均對此不甚理解。當(dāng)時退職家居的前首輔申時行就說:“王山陰諍留一諫官,掛冠而去,以一閣老易一諫官,朝廷安得有許多閣老?名則高矣,曾何益于國家?!保?]清代朱彝尊在 《靜志居詩話》中也說“文端立朝,侃侃不阿,因一諫官,力爭去位,風(fēng)節(jié)固不可及?!保?0]那么,王家屏的離京,僅僅是“因一諫官”嗎?

      其實,早在萬歷十七年家屏抵京后,看到朝政日非,政事日益懈怠,加之閣臣們屢屢勸諫又均無效時,已萌退意。遂在萬歷十八年,寫下了那封著名的 《庚寅自劾請罷疏》,借天災(zāi)以言人事,將近來災(zāi)異頻見、四境不安、士風(fēng)日下,歸結(jié)為自身的“輔理無狀”,借此引起神宗警覺,以有所匡救,無奈神宗執(zhí)迷不悟,“疏入不報”。

      當(dāng)然,王家屏離去的最重要原因還是立儲一事屢爭無果。明代言官特有的耿直使他們不畏皇帝權(quán)威,先后有二十多人因此而受到責(zé)罰,或貶謫,或除名,最輕的也是罰俸。即使如此,關(guān)于立儲的奏疏還是源源不斷。閣臣許國、申時行也先后因此離去,朝廷人心惶惶。這種情況下,家屏感覺難以回天,遂欲以一去而堅神宗早日立儲之心。

      萬歷二十年 (1592)正月,家屏上 《為輔理無狀尸素可羞乞恩亟賜罷歸以全臣節(jié)事》以求去,疏中稱“道路之猜疑橫生,宮闈之讒構(gòu)交作”,在這種情況下,多留已屬無益。二十九日,復(fù)上疏求去。二月,辭讀殿試卷。三月,得到神宗允許,離京回籍。這一去,既有不得已的因素在內(nèi),亦有家屏對朝政極度失望,以求遠(yuǎn)禍的心理。連皇帝都指責(zé)他“故激主怒”,家屏雖一再辯解“皇子于皇上,父子之親也;冊立與豫教,典禮之大也。言涉至親,不宜有怒;事關(guān)典禮,不宜有怒。臣與諸臣但知為宗社大計慮,以盡言效忠而已,豈意激皇上之怒哉?”[11]但還是不被神宗理解,而后來的有關(guān)王家屏的傳記也以“戇直”概括王家屏的個性為人。那么,何為“戇直”?

      “戇”,《說文·心部》謂:“戇,愚也。從心,贛聲?!薄皯咧薄保庵^迂鈍而剛直,不知變通。其實,綜合史料分析,家屏“直”不錯,“戇”未必。與王家屏相知、后任內(nèi)閣首輔的沈一貫在 《神道碑》中稱其“為人溫厚和平,喜慍不外見”。于慎行 《少保王文端傳》亦稱“公為人長身豐頤,魁然岳立,器局博大,喜慍不形而操履端嚴(yán)。”家屏的性格是溫厚寬容的,遇事頗識大體,只是多年的宦海歷練,使他已經(jīng)看清了萬歷朝政的無可為,長久呆下去,尸位素餐,勢必招致諫官的攻擊與皇帝的不解,與其自取其辱,不如及早身退。

      再看家屏之后的內(nèi)閣大臣們的遭遇。繼任首輔趙志皋性格懦弱,屢受攻擊;王錫爵被征召至京,因三王并封事,惹得言官上門對質(zhì),狼狽不堪,聲名大損;沈一貫、沈鯉內(nèi)訌不斷,最后雙雙離職。這些事實正好說明了王家屏的政治遠(yuǎn)見。對此,后來的首輔王錫爵于萬歷二十一年復(fù)出后,辦事屢受掣肘,遂在一封書信中與家屏訴苦:

      比來閣臣輕塵弱草,人皆思以撼之。即如劉詹事何攻之急,而詞之煩一至于是?弟之知詹事實不如老丈之深,然使此議發(fā)于翁,則人必贊服奉行,當(dāng)不至動相詬罵至此也。[12]

      因為立儲一事,而使閣臣權(quán)威大降,即使混跡官場多年、老練嫻熟的王錫爵再次入閣后,遇事亦感棘手,哀嘆不斷。同時,極其羨慕家屏的潔身而退及在閣臣中的威望,希望其能再次出山。他在與王家屏的另一封書信中說:

      我丈早高飛遠(yuǎn)引,拔足風(fēng)塵澒洞之場,而不孝乃一出墮名,再出滋垢,以及于今。則天怒神恫,一身剝喪無余,而萬事已矣。譬之失群哀鳥,徒羨翔鴻,敢尚掛時事于齒牙,理折角之如意哉?[12]

      因“三王并封”事,王錫爵處境窘迫,聲名大毀,這封書信表現(xiàn)了其極度悲觀之心情,并對王家屏能及早退身的政遠(yuǎn)見表現(xiàn)了欽羨。

      明方弘靜云:“裴晉公云臣若不去,天下謂臣不知廉恥;臣若不言,天下謂臣有負(fù)恩寵。其言痛于賈生之哭矣。百世之下,讀之猶有生氣。近者許新安、王山陰之去,忠矣。”[13]這番話可謂是王家屏的知音之語。家屏的去位,并不是僅僅“因一諫官”,亦非迂腐固執(zhí)之舉,正是因為對神宗的忠心耿耿,才使得他決定以一去來堅定神宗早日立儲的決心。

      三、文以載道,力行振士風(fēng)

      王家屏存世文集名 《復(fù)宿山房集》,凡四十卷,以奏疏及師友間尺牘往來為多,其中存詩二卷。王家屏詩文均表現(xiàn)出強烈的濟(jì)世觀,《條麓堂集序》是目前能見到的惟一可以表現(xiàn)王家屏文藝思想主張的言論,其云:

      然藝以載道,道以經(jīng)世,軌轍固未始不相通也。自近世才藻士厭璞慕雕,爭以修古文詞相矜軋,時則不況于詣而競于擬,文摹西京以上,詩摹大歷以前,章剽句搜,偶獲片言之雋,朝披冊而夕摛篇,所展轉(zhuǎn)嬉弄于毫端者,直有數(shù)之綺語耳。材乏其充而猥求其備,無怪科依倣愈力,技愈單也。[14]

      要求為文要承載儒家的言志傳統(tǒng),有的放矢,切忌無病呻吟。王家屏的文藝觀在其詩文創(chuàng)作中可以得到證明。

      關(guān)于家屏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的成就,清初朱彝尊《靜志居詩話》中評價道“文端立朝,侃侃不阿,因一諫官,力爭去位,風(fēng)節(jié)固不可及。詩亦雍容和雅,不失正始之音?!保?0]“雍容和雅,不失正始之音”,強調(diào)了家屏詩歌創(chuàng)作的端正態(tài)度,這與其顯赫的政治地位、品性的操履端嚴(yán)有關(guān)。如《寒蠅嘆》、《盆菊吟》諸作,均可為代表。此外,集中雖多應(yīng)酬之作,但亦顯得氣格高華,感情真摯。如 《送劉子明給事謫蒲城》、《送李元甫乞假省親》等。

      家屏為文典雅,氣象開闊。尤其是其駢文創(chuàng)作,精工謹(jǐn)嚴(yán),用語整飭,在晚明駢文中堪稱代表。明沈德符 《萬歷野獲編》云:

      四六雖駢偶余習(xí),然自是宇宙間一種文字。今取宋人所構(gòu)讀之,其組織之工、引用之巧,令人擊節(jié)起舞。本朝既廢詞賦,此道亦置不講。惟世宗奉玄,一時撰文諸大臣竭精力為之,如嚴(yán)分宜、徐華亭、李余姚,召募海內(nèi)名士幾遍,爭新斗巧,幾三十年,其中豈少抽秘騁妍、可垂后世者?惜乎鼎成以后,概諱不言。然戊辰庶常諸君尚沿余習(xí),以故陳玉壘、王對南、于谷峰輩猶以四六擅名,此后遂絕響矣。[15]

      由此可知,家屏駢文創(chuàng)作在當(dāng)時的地位和影響。

      近年有學(xué)者從語言學(xué)的角度認(rèn)為 《金瓶梅》的作者可能是王家屏,漏洞頗多,僅從最早關(guān)于《金瓶梅》作者的五條記載中,就可知道,《金瓶梅》的成書與王家屏無任何關(guān)系。明人的五種說法如下:

      一是屠本畯 《山林經(jīng)濟(jì)籍》云:“相傳嘉靖時,有人為陸都督炳誣奏,朝廷籍其家。其人沉冤,托之 《金瓶梅》?!?/p>

      二是謝肇淛 《金瓶梅跋》云:“相傳永陵中有金吾戚里,憑怙奢汰,縱欲無度,而其門客病之,采摭日逐行事,匯以成編,而托之西門慶也?!?/p>

      三是袁中道 《游居柿錄》云:“舊時京師,有一西門千戶,延一紹興老儒于家。老儒無事,逐日記其家淫蕩風(fēng)月之事,以西門慶影其主人,以余影其諸姬?,嵥橹杏袩o限煙波,亦非慧人不能?!?/p>

      四是沈德符 《萬歷野獲編》云:“聞此為嘉靖間大名士手筆,指斥時事。如蔡京父子則指分宜,林靈素則指陶仲文,朱勔則指陸炳,其他各有所屬云?!?/p>

      五是 《金瓶梅詞話》萬歷四十五年 (1617)刻本欣欣子序首句云“竊謂蘭陵笑笑生作 《金瓶梅傳》”,末句又云“笑笑生作此傳者,蓋有所謂也”;廿公 《金瓶梅跋》首句云:“《金瓶梅傳》為世廟時一巨公寓言?!?/p>

      其中,一四五條均云該書作于嘉靖年間之大名士手筆,與家屏當(dāng)時的身份不符。第五條提出該書為“蘭陵笑笑生”所作,這是今天 《金瓶梅》作者研究的聚焦之處,而在歷史上任何時期,山陰縣及其所轄范圍內(nèi),均無“蘭陵”之地名;而二三條則云作者為門客、紹興老儒,均否定了萬歷年間的王家屏作此書的可能性。另外,根據(jù)書中內(nèi)容,作者應(yīng)通曉元明戲曲,而關(guān)于王家屏的記載中,并無任何與戲曲有關(guān)的材料。

      《金瓶梅》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在文學(xué)史上占有極重要地位,其偉大性不容置疑;但亦有“壞人心術(shù)”的一面,“大抵市諢之極穢者”,[16]是一本典型的“市井小說”。而從前面的分析中可知,王家屏的詩文創(chuàng)作均講求雍榮雅致、工穩(wěn)從容,“雅馴”是其特色;另史載家屏回家鄉(xiāng)后,“課子弟,崇正學(xué),釐文體,正士風(fēng)”,[17]展現(xiàn)了一位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之文化思想與教育方式。故從王家屏為人處世、文風(fēng)特點等方面亦可斷定,這本有“誨淫”之嫌的小說是斷不會出自深受儒家傳統(tǒng)文化薰陶、講求“正學(xué)”的王文端公之手的。

      [1]陳鶴.明紀(jì) [M].清同治十年江蘇書局刻本,卷47.

      [2]萬斯同.明史.續(xù)修四庫全書 (史部第330冊)[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5.

      [3]王家屏.王文端公尺牘.四存全書存目叢書 (集部第149冊)[G].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647.

      [4]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欒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981,982.

      [5]夏燮.明通鑒 [M].北京:中華書局,1959:2646,2691-2692.

      [6]覺羅石麟修,儲大文纂.山西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542冊)[G].

      [7]王贈芳,王鎮(zhèn)主修.成爟,冷烜編纂.新修濟(jì)南府志 [M].清道光二十年刻本,卷50.

      [8]饒宗頤,張璋編.全明詞 [G].北京:中華書局,2004:1245.

      [9]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45.

      [10]朱彝尊.靜志居詩話 [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0:433.

      [11]王家屏.《王文端公奏疏》卷四,四存全書存目叢書 (集部第149冊)[G].濟(jì)南:齊魯書社,1997:531.

      [12]王錫爵.王文肅公文集.四庫禁毀書叢刊 (集部第7冊)[G].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566,588.

      [13]方弘靜.千一錄 [M].明萬歷刻本.

      [14]張四維.條麓堂集.續(xù)修四庫全書 (第1351冊)[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29.

      [15]沈德潛.萬歷野獲編 [M].北京:中華書局,1959:270.

      [16]李日華.味水軒日記 [M].民國嘉業(yè)堂叢書本,卷7.

      [17]劉以守.山陰縣志 [M].崇禎刻本,卷4.

      猜你喜歡
      神宗金瓶梅萬歷
      皇帝任性,狀元到手
      書坊與名士:萬歷年間戲曲評點興起的雙驅(qū)
      戲曲研究(2022年2期)2022-10-24 01:55:24
      侘寂美學(xué)于現(xiàn)代陶藝中的運用——以寄神宗美的作品為例
      玩具世界(2022年2期)2022-06-15 07:37:18
      皇帝任性,狀元到手
      《金瓶梅》里的水產(chǎn):餐桌上的游龍戲鳳(下)
      美食(2022年5期)2022-05-07 22:27:35
      從“影寫法”看《紅樓夢》對《金瓶梅》的繼承與超越
      明清小說從欲到情的動態(tài)演變*——從《金瓶梅》到《紅樓夢》
      皇帝任性,狀元到手
      百家講壇(2018年2期)2018-09-04 04:11:46
      論萬歷朝播州楊氏土司之覆滅
      日本藏萬歷世德堂刊傳奇《水滸記》考述
      中華戲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8:44
      安义县| 蓬溪县| 安丘市| 陇川县| 彰化县| 利辛县| 兰考县| 黔西县| 桂东县| 伊宁县| 乐平市| 南丰县| 古交市| 永宁县| 泰来县| 江华| 蒲江县| 靖边县| 四平市| 平乡县| 新乐市| 呼伦贝尔市| 青神县| 海阳市| 商洛市| 宜良县| 新民市| 长春市| 驻马店市| 益阳市| 武威市| 黄浦区| 肇庆市| 长春市| 辛集市| 齐河县| 泰安市| 昌乐县| 莱阳市| 漳州市|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