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多語多方言地區(qū)高校語言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以賀州學院為例

      2012-08-15 00:47:17楊璧菀
      賀州學院學報 2012年1期
      關鍵詞:賀州漢語言語言學

      楊璧菀

      (賀州學院 中文系,廣西 賀州 542899)

      多語多方言地區(qū)高校語言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
      ——以賀州學院為例

      楊璧菀

      (賀州學院 中文系,廣西 賀州 542899)

      賀州市位于湘粵桂三省區(qū)交界處,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地區(qū)。賀州學院的生源主要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大部分學生的母語為少數民族語言或漢語方言。我們以賀州學院為例探討研究多語多方言地區(qū)漢語言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發(fā)揮學生的語言優(yōu)勢,培養(yǎng)語言學人才。

      多語多方言地區(qū);地方高等院校;漢語言人才培養(yǎng)模式

      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就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必須大力提升人才培養(yǎng)水平,二是必須大力增強科學研究能力,三是必須大力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四是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賀州學院是位于湘粵桂三省區(qū)交界處賀州市的地方本科院校,生源主要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不少學生的母語為少數民族語言或漢語方言,有語言優(yōu)勢。我們以賀州學院中文系為例探討研究多語多方言地區(qū)語言學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

      一、賀州學院漢語言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及其實施情況

      (一)現行漢語言人才培養(yǎng)模式評析

      現行高等院校本科學習階段漢語言文學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比較籠統(tǒng),沒有專門培養(yǎng)漢語言人才的模式?,F行高等院校本科學習階段的漢語言人才培養(yǎng)涵括在整個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里面,按就業(yè)方向分為現代文秘和師范教育兩類;學科上,目前總的情況是重文學輕語言學,文學類課程學分是語言學類課程學分的兩倍多,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主體。以賀州學院2009級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為例,2009級師范班的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課程共有12個學分,沒有語言學概論課程,而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和中國古代文學共有23個學分,外國文學4個學分。09文秘班的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課程共有12個學分,沒有語言學概論課程,而中國現代文學(含當代文學)和中國古代文學共有18個學分,外國文學4個學分。2009級師范和文秘專業(yè)的“語言與文化”和“方言與方言調查”都是限選課,分別安排在第4和第5個學期。針對這種情況,建議除了按就業(yè)方向分類外,還應該按將來人才深造的學科專業(yè)分為語言學和文學兩個方向。大學生三、四年級是本碩學習的過渡階段,可借鑒高考文理分科和物理、化學、計算機等各學科再分班的經驗,以及重點高校本碩連讀生培養(yǎng)的經驗,按學生的興趣,開設語言學興趣班和文學興趣班,幫助欲考研深造的學生盡早接觸專業(yè)知識,以利于個人將來學術事業(yè)的發(fā)展。

      (二)現代漢語言人才培養(yǎng)方案執(zhí)行情況分析

      二、賀州學院漢語言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反思與調整

      (一)現行漢語言人才培養(yǎng)目標分析

      現行高等院校本科學習階段一般沒有專門培養(yǎng)漢語言人才的目標,漢語言人才培養(yǎng)目標涵括在整個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里面。例如《中文系2009級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師范教育方向)人才培養(yǎng)方案》培養(yǎng)目標是主要培養(yǎng)具備系統(tǒng)的漢語言文學知識、文學理論基礎和語文教育素養(yǎng),能在中小學從事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專門人才,同時為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新聞、文藝、出版部門和教育科研機構輸送文學評論以及文化宣傳等實際工作的專門人才?!吨形南?009級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現代文秘方向)人才培養(yǎng)方案》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系統(tǒng)扎實的漢語言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的秘書學理論、知識,了解和掌握現代化辦公手段,具備秘書所需的各種基本技能,能從事秘書和管理的實踐型高級專門人才。畢業(yè)后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從事管理、文秘等工作。同時為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新聞、文藝、出版部門和教育科研機構輸送文學評論以及文化宣傳等實際工作的專門人才??梢?,現行漢語言文學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比較籠統(tǒng),需要結合學科分類再細化為語言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文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語言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應以語言學類課程為主,培養(yǎng)語言學人才;文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應以文學類課程為主,培養(yǎng)文學人才。

      (二)培養(yǎng)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漢語言專業(yè)人才的目標構想和探索性轉變

      我們認為,賀州學院培養(yǎng)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漢語言專業(yè)人才的目標設想是:除培養(yǎng)基礎教育師資、文秘人員等外,應著重培養(yǎng)漢語言人才,為學生進一步深造考研打下堅實的專業(yè)基礎。希望將來每年有二十名左右的學生能考取語言學的研究生,成為研究廣西地方語言文化的新生力量。這個目標設想是基于以下原因考慮的。

      1.語言(方言)文化遺產保護的需要

      曹志耘指出:“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資源是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資源是一個國家、民族、社會所賴以健康、繁榮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是最典型、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1]2。在《漢語方言地圖集》發(fā)布會上,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指出,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中國傳統(tǒng)文化預計將大面積流失,方言文化的保存和保護已經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我們再也不能只坐在書齋里了。

      在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中,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F在外界媒體對鄉(xiāng)村的影響非常大,一些地區(qū)的農村已經沒有唱歌謠、講故事的環(huán)境和氛圍了。但是民間歌謠、故事里面往往蘊含了非常深刻的生活哲理,意簡言賅,懲惡揚善,在長期的傳統(tǒng)社會中是人們的精神支柱,因此才口口相傳,用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流傳。此外,某種語言或方言(如果不算太瀕危的話)未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還有人會說,但會唱當地歌謠和會說民間故事的老人可能很快就會老去。因此,在調查語言(方言)本體的同時,應尤其注意收集民間歌謠、故事等。例如,富川蝴蝶歌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瑤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它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但是現在會唱蝴蝶歌的人年紀都比較大,很少年輕人愿意學唱蝴蝶歌。因此,保護語言文化遺產的工作非常緊迫。

      現在國家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語言(方言)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目前中國語言(方言)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主要有兩項:一項是國家語委的“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建設”,于2008年啟動,按照科學、統(tǒng)一的規(guī)劃,調查收集當代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和帶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話的實態(tài)、有聲語料,并進行科學整理、加工和有效保存,為推進中國語言信息化、推廣普通話和社會文化建設服務。這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國家重大語言文字工程。第二項是2011年10月啟動的“中國方言文化典藏”?!爸袊窖晕幕洳亍表椖繉凑战y(tǒng)一規(guī)劃,采用科學方法和現代化技術手段,調查收集實態(tài)的中國方言文化資料,經整理、加工,編寫出版中國方言文化典藏系列圖冊和多媒體光盤(電子版),建設中國方言文化典藏網站和中國方言文化典藏數據庫,為保存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方言文化而努力。

      賀州市為多民族、多方言地區(qū),素有“族群大家庭”、“語言金三角”美稱。據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統(tǒng)計,民族有漢、壯、瑤、苗等。據一些教師研究,賀州市的語言(方言)小品種共計有9種,其中土話、粵語、客家話、西南官話(桂林話)、湘語(寶慶話)、閩語6種為漢語方言,壯語、瑤族勉語、標話3種為少數民族語言[2]。桂東語言、賀州方言研究已經在語言學界成為熱點。賀州學院近年獲得了幾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區(qū)教育廳等部門資助語言學方面的課題。如,2008年“語言接觸視角下兩廣交界處勾漏粵語研究”(08BYY012)獲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是賀州學院首個國家社會科學規(guī)劃一般項目。2011年團隊老師獲得三項研究項目:①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西部和邊疆地區(qū)青年基金項目“標話電子音像地圖集”(11XJC740004);②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青年項目“標話與周邊勾漏粵語詞匯比較研究”(11CMZ010);③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方言文化典藏”(11JZD035)子項目“廣東懷集方言文化調查”;④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湘、粵、桂三省區(qū)交界區(qū)域族群語言語音數據庫建設與研究”。

      2.加強重點學科建設、迎接賀州學院本科評估的需要

      小學低段是學生培養(yǎng)識字能力能力的重要階段,不過因為大部分學生識字教學的習慣還沒有完全養(yǎng)成,加之教師教學理念更新不及時或教學方法不科學,致使在新課改重要時期,小學低段學生的識字興趣與能力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識字教學還有很多問題存在。盡管新課程要求下的識字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習能力,不過應用于實踐中時,就會發(fā)現小學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問題。筆者將以編部版教材為例,針對小學低段學生的識字教學展開討論。

      近年來,賀州學院主動適應廣西新發(fā)展和賀州市經濟社會文化建設的要求,在賀州族群文化研究、方言研究、教師教育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優(yōu)勢和特色。漢語方言研究是賀州學院的科研特色,是賀州學院一張亮麗的名片。賀州學院語言學教學與研究團隊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正確的教學理念。20世紀70年代開始就有著名語言學家劉村漢、肖偉良教授曾先后執(zhí)教于此。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與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教學實體,始終把語言教學和研究作為自己的崇高使命,以教學為主導,以學術為基礎,以創(chuàng)新為動力,團結向上,自強不息。近年來,賀州學院的漢語方言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國內有一定的影響。賀州學院漢語教學團隊是2009年廣西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教學團隊;賀州漢語方言研究團隊2010年獲廣西文科中心資助15萬元。本團隊教學隊伍年齡與知識層面結構合理,團隊協(xié)作精神強、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較高。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業(yè)是賀州學院第一批重點學科?,F代漢語是賀州學院院級精品課程。2007年3月,由全國漢語方言學會主辦、我院承辦的“第四屆土話平話學術研討會”共有來自全國及境外二十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50多位語言學家出席,提高了廣西語言學研究在全國的地位,擴大了賀州學院的影響。特色專業(yè)是高校本科評估一項重要的指標。因此,為了迎接2013年賀州學院本科評估工作,為了賀州學院的長遠發(fā)展,賀州學院要發(fā)展特色專業(yè)、特色研究,加強漢語方言特色研究。

      3.學生考研和個人發(fā)展的需要

      社會發(fā)展需要大量高學歷層次的人才,考研可以緩解大學生就業(yè)的壓力,為個人發(fā)展謀出路。其次,賀州學院是一所新升本科地方院校,要抓本科教學的質量,必須鼓勵和幫助學生考研,提高學生畢業(yè)論文寫作的質量,迎接本科評估工作。另外,賀州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目前的現狀是,學生普通話水平普遍較低,難以考取對外漢語方向的研究生;相對而言,由于有復雜的語言背景,考取方言學方向的研究生則比較有優(yōu)勢。但是雖然許多學生有多語言多方言的背景,如有的學生會說壯語、官話、粵語、客家話等幾種語言(或方言),由于他們對語言學有畏難情緒,不愿意學習語言學,不愿意撰寫語言學論文,他們天生的語言資源無法加以利用,語言優(yōu)勢就無法發(fā)揮出來。因此,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學興趣,為大學生進一步深造考研打下堅實的專業(yè)基礎。一方面,語言學專業(yè)的教師要對學生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興趣,發(fā)現語言奇才,鼓勵、指導學生寫語言學方面的畢業(yè)論文和考研。另一方面,學生要取己之長,補己之短,對自己的語言或方言優(yōu)勢加以利用,寫語言學方面的畢業(yè)論文,寫出的畢業(yè)論文才真實生動;努力考取語言學的研究生,這樣在將來人生的發(fā)展中更得心應手。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發(fā)掘和保護廣西東部豐富的民族語言和漢語方言資源,傳承廣西東部語言文化遺產,必須大力培養(yǎng)漢語言專業(yè)人才,利用區(qū)域族群語言資源,建立桂東語言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為語言教學和研究提供平臺、為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方言研究服務。賀州學院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有責任對廣西東部的民族語言和漢語方言進行發(fā)掘和研究;否則,就放棄了廣西東部人民的一份寶貴財富,也失去了語言學科存在的應有價值,失去了語言學科發(fā)展的一個好契機。賀州學院中文系應抓住機遇,發(fā)揮地緣優(yōu)勢,利用賀州市及周邊地區(qū)的語言資源,做好桂東語言的調查和研究工作,開展方言業(yè)務培訓,引導和鼓勵學生學習語言學,大力培養(yǎng)語言學人才,成為桂東語言學專業(yè)人才的搖籃。

      三、創(chuàng)新型漢語言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思考

      (一)課堂教學改革措施

      1.全體學生母語背景的摸底調查。調查中文系學生母語背景、語言使用情況,便于因人施教,因材施教,鼓勵有多語言方言背景的學生從一年級新生入學開始就以語言學為自己將來努力的方向。2011年11月我們就完成了中文系全系母語背景、語言使用情況的普查工作,并統(tǒng)計了相關數據。

      2.在講授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等語言學課程時,應結合周邊語言(方言)的實際,把方言的研究成果應用于語言學課程的教學和研究中,把活生生的方言實例融入語言學理論講授中,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語言學理論,培養(yǎng)學生用語言學理論分析方言實例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古代漢語音韻學講到《廣韻》有“東董送屋”小韻,“東”是平聲,“董”是上聲,“送”是去聲,“屋”是入聲?!拔荨睆V州話的發(fā)音是有舌根音韻尾的韻母[ok5],發(fā)音短促。讓略懂廣州話的學生自己發(fā)音,體會“屋”發(fā)音短促的特點,學生從而體會到什么叫入聲和入聲韻。指導學生尋找方言與普通話的對應規(guī)律,用《漢語方言調查字表》聲韻調例字調查自己的母語,用國際音標記錄下來,整理音系,說明母語與普通話的語音特點的一致性與差異。

      3.開辦語言學講座、興趣班、方言調查實踐班。開設語言學系列講座,積極請國內、區(qū)內著名語言學專家來講學,傳授語言學調查和研究的理論、經驗和方法,使學生了解語言國情,理解語言學家的工作和意義,激發(fā)學生參與語言調查實踐、保護瀕危語言的熱情。把有志寫語言學方面論文的同學集中在一起學習培訓,先學基本的語音學、音韻學知識;再由有豐富方言調查實踐的老師引導學生聽音、辨音、記音、整理音系,組織課堂實踐,每次讓一個學生用自己的母語發(fā)音,教師演示用國際音標記音的方法,學生慢慢體會國際音標的發(fā)音,其他同學練習記音,掌握記音和整理音系的方法。要求學生能記錄自己母語的讀音。最后由老師帶隊下鄉(xiāng)參加方言田野調查實踐。

      (二)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1.舉辦學生語言學論文大賽。老師鼓勵、引導學生去發(fā)現母語中有趣的語言現象并寫小論文,組織語言學論文大賽,請專家評審,從物質和精神上對優(yōu)秀作者給予獎勵。

      2.引導學生處處留意身邊的方言例子,尋找母語與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的對應規(guī)律。鼓勵高年級學生以母語的某種語言現象為畢業(yè)論文的研究對象,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田野調查并完成語言學論文的寫作。

      3.寒暑假給語言學興趣班的同學布置作業(yè),收集當地的童謠、民歌、諺語等。

      4.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研究,培養(yǎng)學生進行初步科學研究的能力。中文系新聞編導、廣告編導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參與老師的課題,參與民俗風情、歌謠、故事等調查項目的攝像和視頻制作,從而得到實踐鍛煉。近年來,已有部分學生參與教師主持的科研工作,協(xié)助收集材料、錄入材料、校對、整理和外出協(xié)助調查等工作。

      5.培養(yǎng)學生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語言學教學與研究團隊有二位老師被聘為賀州學院大學生科研創(chuàng)新活動的課題指導老師,結合語言學研究的課題項目,將指導2個學生科研團隊,開發(fā)高水平的成果參加全區(qū)、全國“挑戰(zhàn)杯”競賽。他們將分別組建學生科研項目“蒼梧大坡話研究”和“賀州南鄉(xiāng)苗族語言與文化研究”,指導學生研究地方語言文化,培養(yǎng)學生科研能力。

      6.舉辦語言學晚會、沙龍等活動,幫助學生策劃表演方言類小品等有趣的節(jié)目,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開展各式各樣的講座、宣傳語言學研究的新形勢,動員學生以語言學為今后努力的方向。

      7.在賀州學院中文系網站(http://www.hzu.gx.cn/zwx/index.asp)“教學科研”欄目下設置“地方語言文化”專欄,把團隊老師調查南鄉(xiāng)江坪苗話的成果《賀州江坪“苗話”調查筆記》放在網上供讀者參考,為地方文化事業(yè)服務。

      (三)制度改革措施

      1.漢語教研室要規(guī)范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等課程語音學部分的教學和考試制度,把國際音標定為必教和必考的內容。在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案中把“方言與方言調查”定為必修科目,系統(tǒng)講授方言調查知識。

      2.在學校的層面上,為學生的助研活動提供政策支持。學生處和科研處建立學生助研制度,建立雙贏機制,使之制度化。學生參與到科研中去,可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自己的科研能力,同時應獲得物質(助研金)或德育獎勵(綜合測評加分)。

      (四)教材改革措施

      目前古代漢語教材涉及現代漢語的例子大多數是以普通話為基礎的,涉及漢語方言的比較少。而近幾十年南方漢語方言的研究成果累累,有些已獲得公認的新成果沒有很好地被教程吸收。如“古無輕唇音”,是音韻學重要的研究中古漢語的結論,但大部分的古代漢語教材(如郭錫良版和張世祿版)中都未能詳細講解“古無輕唇音”的結論。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某些專做古代漢語研究的學者不懂方言,因而很少把方言的研究成果應用于古代漢語的教學和研究中。因此,我們對教材的改革設想如下:制作一套適合廣西地區(qū)(以賀州為中心)語言學習的電子教案、課件和輔導書《廣西多語多方言區(qū)漢語學習輔導》、《廣西多語多方言區(qū)普通話學習教程》,《廣西多語多方言區(qū)漢語學習輔導》、《音韻學與方言調查》和《賀州的語言與文化》。其中,《廣西多語多方言區(qū)漢語學習輔導》分為上下兩編,上編配合《現代漢語》(黃伯榮版)使用,下編配合《古代漢語》(郭錫良,商務印書館)使用;《廣西多語多方言區(qū)普通話學習教程》配合《普通話培訓與測試(智能測試版)》(卞成林,廣西教育出版社)使用;《音韻學與方言調查》配合《漢語方言學》(李如龍,高等教育出版社)使用;《賀州的語言與文化》配合《方言與中國文化》(周振鶴、游汝杰,上海人民出版社)使用。

      (五)其他條件

      賀州學院“廣西東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被批準為廣西高校重點建設人文研究基地,族群語言是其中一個主要研究方向,有經費資助。2012年8月,“廣西東部多方言區(qū)語言教學實驗中心”獲中央財政支持賀州學院發(fā)展專項資金資助,目前已購置了多套高配置電腦、攝錄機、高級相機、話筒、聲卡等田野音像采集必備的設備,將建立方言資料室,方便學生查閱紙質文本和電子材料。

      綜上所述,這個漢語言人才培養(yǎng)模式是在充分討論和普查的基礎上建立的,是適合賀州學院實際的,是可行的。在我們的初步實踐中,這種培養(yǎng)模式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陳才佳副教授指導的2007級畢業(yè)生柳財6次深入調查《送仙歌》,收集了寶貴的材料,他的論文《富川平地瑤梧州歌文化探究——以〈送仙歌〉為例》成為中文系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論文。又如,2011年5月-6月,團隊某老師帶領中文系2008、2009級幾位學生調查富川蓮山鎮(zhèn)田枧村“蝴蝶歌”、“梧州歌”,調查音系并逐句學習“蝴蝶歌”和“梧州歌”曲調,用國際音標記錄,進行高質量的錄音錄像。2008級學生楊苑君就以富川蝴蝶歌為畢業(yè)論文的研究對象,整理蝴蝶歌的錄音材料,與導師合作寫成論文《富川“蝴蝶歌”曲調的語音學分析》。

      [1]曹志耘.論語言保存[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9(1).

      [2]鄧玉榮,楊璧菀.賀州市的語言生態(tài)與語言保護[J].未刊稿.

      A Study on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Linguistics in Local Universities Located in Multilingual Area with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hinese Dialects:Taking Hezhou University as A Case

      YANGBi-wa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99)

      Hezhou city is located in the juncture of three provinces——Hunan,Guangdong and Guangxi,which is a multilingual area with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hinese dialects.The admitted students of Hezhou university are mainly from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The mother tongues of most of students are national languages or Chinese dialects.We discuss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linguistics in local Universities located in Multilingual area with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hinese dialects,tak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university as a case.

      multilingual society with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hinese dialects;local universities;talent training mode of linguistics

      G642.0

      A

      1673-8861(2012)01-0057-05

      2011-12-07

      楊璧菀(1980-),女,廣東懷集人,賀州學院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漢語方言及少數民族語言。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08BYY01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青年項目(編號:11CMZ010);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西部和邊疆地區(qū)青年基金項目(編號:11XJC74000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編號:11JZD035)。

      猜你喜歡
      賀州漢語言語言學
      游賀州紫云洞
      印象賀州
      黃河之聲(2021年20期)2021-02-24 02:48:52
      國家級一流專業(yè) 漢語言文學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簡介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我的家鄉(xiāng)最美之賀州
      吾城·吾鄉(xiāng)
      來華漢語言預科生學習焦慮考察
      語言與翻譯(2015年2期)2015-07-18 11:09:55
      試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必要性及策略
      消費導刊(2014年12期)2015-02-13 17:32:09
      語言學與修辭學:關聯與互動
      當代修辭學(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
      体育| 潢川县| 连州市| 常熟市| 平乡县| 长顺县| 密山市| 平阳县| 根河市| 武乡县| 新兴县| 栾城县| 威远县| 渝北区| 遵化市| 吉隆县| 楚雄市| 丹棱县| 类乌齐县| 阿尔山市| 醴陵市| 婺源县| 湘潭县| 柞水县| 巴青县| 南澳县| 松潘县| 荔浦县| 昌乐县| 翁牛特旗| 太仆寺旗| 迭部县| 竹溪县| 织金县| 礼泉县| 中牟县| 安仁县| 乌什县| 襄樊市| 高要市| 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