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白璧德論中國道家思想

      2012-08-15 00:51:46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5期
      關鍵詞:人文主義盧梭儒家思想

      謝 晶

      (湖南女子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歐文·白璧德 (Irving Babbitt)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新人文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是著名的文化批評家。白璧德一生著作八部,他的第一部論著 《美國的文學與大學》被認為是美國新人文主義的開山發(fā)軔之作,詮釋并捍衛(wèi)了人文主義的經(jīng)典傳統(tǒng)[1]24;另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著作是 《盧梭與浪漫主義》,文中通過對西方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進行尖銳犀利的批判,呼吁節(jié)制情感,恢復人文秩序。

      在中國,白璧德以其對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而載入中國思想文化史冊。與其他對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外國學者不同的是,白璧德的人文主義思想主張有著濃郁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他期望通過對東方經(jīng)驗,特別是中國經(jīng)驗進行細致的思想梳理和現(xiàn)代詮釋,以發(fā)掘其對于西方思想文化研究的意義。

      白璧德與中國古代傳統(tǒng)思想最主要的關系表現(xiàn)在他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高度評價上。另一方面,白璧德也討論道家思想,幾乎與白璧德對于孔子儒家思想的闡釋方式一樣,即在與亞里士多德人文思想的比較中肯定儒家思想的人文價值。白璧德對于早期道家思想的揭示與批評,也是在與西方浪漫主義傳統(tǒng)的比較中展開進行的[1]110。

      一、白璧德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淵源

      談到白璧德對中國道家思想的評判,離不開談論白璧德與中國文化的淵源,而這主要體現(xiàn)在白璧德與儒家思想的關系上。白璧德稱孔子為偉大的人文主義者,像西方的亞里士多德一樣。細究白璧德的人文主義思想主張,確實可以發(fā)現(xiàn),他與儒家思想有著驚人的相似,比如儒家重 “修身”,儒家經(jīng)典 《大學》里將 “修身”作為一個核心的觀念來對待,一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論述之后,最后歸結到了 “修身”: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保?]3這種內在制約以致人格完善的觀念也是白璧德人文主義思想的核心觀念。所謂內在制約是指人應當要有一種自我調控的能力,以達致一種平衡,實現(xiàn)人格的完善。同時,儒家強調中庸,白璧德也認為:“適度的法則乃是人生最高的法則,因為它限制并囊括了所有其他法則?!保?]17

      白璧德人文主義思想與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思想的 “借鏡”,更為確切地說,孔子及儒家思想,已經(jīng)滲透在白璧德對于西方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批判之中了。在白璧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盧梭與浪漫主義》中,借助東西方古典傳統(tǒng)思想的力量,對于以盧梭為源頭的泛情浪漫主義進行了揭露和批判。正是在批判盧梭時,白璧德考慮到了中國的道家思想。白璧德論中國早期道家思想只有一篇不長的文章,叫《中國的原始主義》,附于 《盧梭與浪漫主義》一書之后。這一安排本身即說明問題。在文章的開篇,白璧德即指出:“歷史上最接近于以盧梭為重要的領袖人物的運動或許是中國早期的道教運動?!保?]237白璧德在這里混淆了一個概念,即把先秦時期道家思想與漢朝才出現(xiàn)的道教混為一談了。不過,從白璧德的相關文獻中可以看出,他所討論的道家思想,集中在早期道家,即 “大約指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220年這一時期”[1]110。

      二、盧梭的浪漫主義與中國早期的道家思想

      白璧德對中國早期道家思想的闡釋是在于盧梭的浪漫主義思想進行比較的情況下進行的。眾所周知,白璧德的新人文主義批判鎖定的是以培根為代表和以盧梭為代表的兩股文化思潮。白璧德在梳理西方自16世紀以來思想文化運動后指出:“此種自16世紀以來之西方運動,其性質為極端之擴張,首先擴張人類之智識于管理自然界之能力,以增加安適與利用。此近代運動,一方則注重功利,以培根為其先覺,其信徒之主旨,在注重組織與效率,而崇信機械之功用。一方面則注重情感之擴張,對人則尚博愛,對己則尚個性之表現(xiàn),此情感擴張運動之先覺,則18世紀之盧梭是也?!保?]在對盧梭的批判時,白璧德提出了 “自然主義”這一概念。盡管白璧德沒有對自然主義給出明確的概念界定,但是自然與人文毫無疑問是對立的。白璧德所謂的自然主義是指一種 “對原始的、自發(fā)與本能性事物的盲目崇拜”[3]123。顯然,盧梭的浪漫主義思想是一種情感上的自然主義,表現(xiàn)為一種以人的原初情感及自由意志為判斷一切價值的標準。在批判盧梭時,白璧德也同樣批判了中國早期的道家思想,兩者具有共通性。在《中國的原始主義》中,白璧德首先指出: “老子的 《道德經(jīng)》是一部只有寥寥數(shù)千言的高深莫測的著作,但其總的傾向卻顯然是原始主義的。……它鼓勵返歸本源,返回到自然狀態(tài)和簡單生活狀態(tài)?!保?]237從某個角度說,白璧德對老子的這方面闡釋是正確的。白璧德還談到了莊子:“實際上,就是在 《莊子》中,老子的學說發(fā)展出自己全部的自然主義和原始主義的含義。在東方或西方很少有作家像莊子那樣引人入勝的方式提出人們所謂波西米亞的生活態(tài)度?!匪萑祟悘淖匀幌蚍亲匀坏膲櫬溥^程,他所采取的方式非常完整地預示了盧梭后來在 《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及 《論科學和藝術》中所采取的方式。”[4]237可以看出,在老子和莊子那里,人從自然的狀態(tài)滑向非自然的狀態(tài)是被視為倒退的。因此白璧德之反對道家思想中的那種任自然、任逍遙的所謂無拘無束的狀態(tài),贊同儒家思想中重視人內在與外在的文化與規(guī)訓,以及人的行為要遵循適度和中道的原則,就可看做是人文主義對自然主義的批判。

      有關盧梭的浪漫主義與道家思想的共通性,在白璧德看來,不僅體現(xiàn)在人文主義對自然主義的批判上,而且還體現(xiàn)在兩者與藝術創(chuàng)造之間的天然關系上。白璧德曾指出,盧梭的浪漫主義與西方近現(xiàn)代藝術之間存在一種天然的發(fā)生關系,而道家思想與藝術創(chuàng)造之間也有著的天然關系。在 《中國的原始主義》一文中,白璧德說道:“道家學者都是富有想象力的,而且都屬于浪漫主義一線。我們不應該不注意到道家學說對李白以及唐朝的其他波西米亞詩人和喜歡飲酒的詩人的影響,或道家學說與幾乎在同時出現(xiàn)的偉大的風景畫派之間的關系。”[4]237眾所周知,道家思想對中國藝術史影響巨大。道家思想有反對塵世禮法對人的禁錮及主張個性解放的方面,同時,人應當融入自然,而這些正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源泉。在這一方面,道家思想與盧梭等浪漫主義者是不謀而合的。

      然而,細究起來,白璧德也發(fā)現(xiàn)了老子和莊子的思想主張于盧梭的思想主張的差異。盧梭的自然主義傾向于人的自然情感的權利,而道家的自然主義傾向于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白璧德說道:“也許我們應當補充一點:雖然老子宣稱軟優(yōu)于硬,并且宣揚一種應該能吸引西方的傷感主義者的學說,但在他以及其他道家學者身上,人們并沒有發(fā)現(xiàn)與盧梭的極端感情擴張相對應的東西。他們的一些文章,尤其是 《老子》中的一些段落,強調了集中和冷靜,這與東方的一般智慧是一致的;甚至是那些肯定具有原始主義和感情主義性質的教義,也常常不同于西方與之相對應的思想運動中的學說?!保?]239其實,如果說,盧梭的自然主義是傾向于人的自然情感的權利,是以18世紀法國思想革命主張人的個性解放為其思想背景的;那么,道家的自然主義主張的是返璞歸真,尊重人的自然屬性,提倡 “天人合一”觀念,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道家對人類文明的弊端有著深刻的認識,在這一點上它有反人文主義的一面,但縱欲和人的極端感情擴張卻是道家思想所反對的。

      三、白璧德關于道家思想闡釋的思考

      白璧德的儒家思想闡釋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握住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此價值在白璧德看來是我們時代最需要的一種價值。而白璧德對道家思想的闡釋,其著眼點卻在早期道家思想與浪漫主義或者自然主義的一致性上。這樣的一個角度影響到了他向學術縱深拓展的可能性。至少在一個中國學者看來,他沒有觸及到其核心價值。正如學者段懷清指出的:“他 (白璧德)在道家哲學的批判方面所取得成就,被認為遠不及他在對儒家人文傳統(tǒng)的闡發(f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保?]110縱觀白璧德的整個著作,以及他關于中國文化的言論,可以確認,他對中國文化的關注是抱著一種工具性的目的。中國的思想文化在西方的傳播中,白璧德是以非漢學家的形式出現(xiàn)的,漢學本身不是他的目的。事實上,他是在進行西方文化的考察和批判時,注意到了中國經(jīng)驗的。而這種經(jīng)驗給他提供了有力的學術支持。我們當然為白璧德的儒家思想闡釋而感到高興,也為其道家思想的闡釋感到遺憾。但這不是問題的根本,問題的根本在于中國文化的被工具性地闡釋這樣一種地位。因為這種工具性闡釋方式必然會帶來誤解和偏狹。用得好則能煥發(fā)出異樣的光彩,用得不好則不免會糟蹋這個工具。顯然,這種工具的地位不是一個平等對話的地位。如何擺脫這種工具性質的地位,則是學者們——尤其是中國學者所要努力的。

      [1]段懷清.白璧德與中國文化[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歐文·白璧德.文學與美國的大學:第1版[M].張沛,張源,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歐文·白璧德.盧梭與浪漫主義:第1版[M].孫宜學,等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5]胡先骕譯.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談[J].學衡,1922(3).

      [6]段懷清.新人文主義思潮——白璧德在中國[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人文主義盧梭儒家思想
      中國旅游發(fā)展筆談
      旅游學刊(2023年3期)2023-06-13 20:34:33
      民間資源、自然神性與人文主義立場——阿來小說論
      阿來研究(2021年2期)2022-01-18 05:35:24
      寧夏人文主義戲曲現(xiàn)代化探索之路
      戲曲研究(2020年2期)2020-11-16 01:21:06
      與盧梭的獅子相遇
      跟著盧梭去看原始派
      盧梭的思想實踐及其爭論
      儒家思想與書法
      丹青少年(2017年4期)2017-02-06 03:08:31
      盧梭《社會契約論》中的自由思想
      人間(2015年23期)2016-01-04 12:47:46
      從“三吏”“三別”看儒家思想在杜詩中的滲透
      人間(2015年23期)2016-01-04 12:47:46
      如何重構人文主義
      出版廣角(2015年6期)2015-05-30 23:34:09
      霞浦县| 平安县| 濉溪县| 个旧市| 白河县| 浦城县| 三明市| 灌南县| 若羌县| 四子王旗| 绥中县| 青铜峡市| 伊通| 威远县| 郧西县| 延安市| 武宁县| 通许县| 什邡市| 页游| 邵阳市| 东港市| 元氏县| 于田县| 高要市| 丰台区| 庐江县| 谷城县| 保定市| 六枝特区| 奈曼旗| 浏阳市| 禄丰县| 云林县| 新郑市| 南安市| 仙游县| 望奎县| 沈阳市| 临沧市|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