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妮
(第三軍醫(yī)大學護理學院 基礎護理學教研室,重慶400038)
澳大利亞福林德斯大學護理教育特色的分析
楊燕妮
(第三軍醫(yī)大學護理學院 基礎護理學教研室,重慶400038)
2011年7-10月,筆者于澳大利亞福林德斯大學護理與助產(chǎn)學院訪問學習。該大學位于南澳洲首府阿德萊德,其護理與助產(chǎn)學院建于1975年,是澳大利亞最早開展護理教育的3所大學之一。學院提供包括本科、碩士、博士等多種層次的護理教育,其護理研究涉足范圍廣泛,特色項目包括老年護理、災害護理、初級保健護理和精神護理等。該學院1/4的學生為國際留學生,其中35%來自中國。在該校學習的3個月期間,筆者重點選修了臨床護理與護理研究的本科課程,并跟班聽課;與多名該護理學院管理者、老師和本科學生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作為中方領隊,全程參加第三軍醫(yī)大學護理學院及重慶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8名學生赴福林德斯大學進行為期2周的“學習與文化交流”項目。通過多層面的交流和考察,筆者對福林德斯大學在教學方面的特色進行總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高靈活度的入學途徑 福林德斯大學的入學途徑十分靈活多樣,任何時候,只要學生有想就讀護理專業(yè)的意愿,且有能力支付學費,在福林德斯大學就可以找到合適的就讀方式。以獲取護理學士學位的本科教學為例,就包括4種入學途徑:第一種為普通三年制本科課程(BN Pre-registration program),與國內四年制本科相比,入學條件不要求應屆畢業(yè)生,且無年齡限制,很多學生有護理員的經(jīng)歷;第二種為針對已有其他專業(yè)本科學位的(BN graduate entry)二年制本科課程;第三種為主要針對海外已注冊護士的一年制本科課程;第四種為可獲得健康科學和護理學雙學位的四年制課程。。
1.2 綜合及模塊化的課程設置 福林德斯大學的課程設置綜合性非常強并且完全模塊化。帶來的好處一是課程總量很少;二是與靈活的入學途徑呼應,便于課程組合,使獲取學位的方式非常靈活;三是節(jié)約教學資源。以三年制護理本科為例,必修課共計22門,選修課共計13門(每名學生只需選修1門),平均每學期只有3~4門課,一般每門課的上課頻次為1~3次/周,單門課程一學期的開課時間為10~13周。大多數(shù)學生一周只需安排2~3個半天來校上課,其他全部為自學時間。自學地點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多在圖書館或家中。課程設置方面,專門設置的人文社科類課程較少,而只是將其內容整合到其他專業(yè)課程之中。國內護理本科所開設的護理學導論、護理學基礎、護理管理、社區(qū)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科護理、兒科護理、康復護理、社區(qū)護理、老年護理等專業(yè)課程及診斷、健康評估等基礎課程[1]在該校被整合為“護理1~6”共計6門課,每學期修1門。這種課程設置模式在澳大利亞護理學院很常見[2-3],但與美國護理學院比較有較大差異[4]。其最大優(yōu)點在于可以充分保證學生的自學時間,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引導式教學的開展。同時,該校還將課程設置完全模塊化,18個學分為1個模塊,大致相當于一個學期的課程,非常便于學生自主組合。比如,三年制本科學生可以通過標準的共計108學分的學習獲得護理本科學位,也可先學18個學分的課程獲得一個畢業(yè)證書(graduate certificate),工作一段時間后再學18個學分的課程獲得一個學歷證書(graduate diploma),相當于大專文憑,沒有學位,但這些學分及證書在其以后攻讀學士或碩士學位時均能得到認可,單科成績的有效時間為成績獲得后的5年內。課程設置的模塊化使得一門課程的課堂內可同時有三年制、兩年制或一年制的學生,因此有利于節(jié)約教學資源。
1.3 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教學設計 福林德斯大學的課程教學設計處處反映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循證實踐習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每門課程的教學都由單個的教學組負責完成,教學組長主持教學設計,內容主要包括學習計劃、主題明細、必讀的教程活動3個部分。學習計劃和主題明細的對象包括國內課程標準、教學設計和教案等,內容非常清晰明確。學習計劃以周為單元,詳細羅列了本周的學習目標以及達到學習目標需要聽哪些課、看哪幾本書中哪些章節(jié)、閱讀哪些文章和網(wǎng)站、在線學習引導、預習內容與課堂活動的關系等。主題明細對學習計劃中的一些重要內容進一步進行了詳細描述,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如何做學習前的準備,包括總的課程內容、學習方式和具體實踐的安排,告知學生課程需使用的教材、參考書目、學習資源、在哪里以及怎樣獲取相關學習幫助和支持、怎樣獲取學校圖書館資源及怎樣查閱電子數(shù)據(jù)庫等;另一方面主要是針對學生的作業(yè)任務,包括作業(yè)的具體內容、完成要求、提交方式、提交時間、評價方式及其在課程總成績中所占比重等。
課程教學形式主要有4種:(1)講座(lecture),即大班理論課,所占比例較少,均有錄像資料保存,學生可以不去聽課,需要時可以隨時觀看授課錄像。(2)小班討論課(tutorial),在教學設計中所占課時比例最多,每節(jié)課可同時有多名老師授課,每班不超過30名學生;學生必須聽課,有考勤制度約束,且課堂表現(xiàn)是此門課程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3)實訓課(workshop),內容及儀器設備豐富,但對學生程序性技能的掌握要求不高,重點關注學生思維的啟發(fā)。(4)在線學習(flinders learning on-line,F(xiàn)LO),每個學生有登錄帳號及密碼,在線提供教學資料、互動答疑、作業(yè)等,其課程考核主要由出勤率、課堂表現(xiàn)和作業(yè)三部分構成。值得注意的是,該設計的實施必須有強大的網(wǎng)絡支持和圖書文獻資源支持,因為大量的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yè)必須以圖書館專業(yè)圖書及文獻閱讀為基礎;同時,必須有龐大的教師資源,因為每節(jié)討論課不能超過30個學生。該校的教師大部分為臨床非全日制教師,研究生也參與臨床教學,該校對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要求之一就是要有3年以上臨床工作經(jīng)驗。
1.4 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強制管理模式 福林德斯大學的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主要依賴其充足的教學資源及嚴格的管理模式。在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老師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引導學生學習,教會其如何更好完成學習任務,而學生要完成課堂討論匯報和課后作業(yè)等學習任務需要課前、課后閱讀大量的文獻,一旦完不成,將不能通過本門課程的考核。某些課程如果條件具備,會有1次補考的機會(補考的機會只給第一次作業(yè)分數(shù)為45~49分的學生,其余未通過考核的學生沒有補考或者重寫機會)。若補考的學生補考沒有通過,就只能重修該門課程,重修后仍不能通過就只能轉學或退學。值得關注的是,2012年,該校的學費標準為三年制20 900澳元/年,共8門課;1年制是23 100澳元/年,共7門課,平均每門課的學費高于2 500澳元/年。重修課程是需要重新繳費注冊的,而且重修課程的費用每年都會變化。一般按照課程的學分繳費,3學分重修課程的費用是2 500澳元,4.5學分或6學分的費用則高于4 000澳元。但是有些課程是連續(xù)的,如“護理(nursing)”這門課,只有過了“護理1”才能夠修“護理2”(以此類推);最后一學期學習“護理6”要求之前“護理1~5”的所有課程必須全部通過。所以,有些學生重修該類課程相當于留級1年。如果一門課程有太多學生沒有通過考核,學校會開設暑期學校。暑期學校就是在暑假連續(xù)上課2周左右,然后進行考試或交作業(yè),當然也要交重修費用。這種嚴格但不失科學的管理模式,促使每個學生都非常努力學習,希望所有課程能夠一次通過。
筆者認為,澳大利亞高校的主要教育優(yōu)勢體現(xiàn)在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良好的支持環(huán)境及嚴格的管理體制,因此能夠更好地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但學生的學習費用也會因此昂貴,這對于經(jīng)濟不是太發(fā)達的國家而言,是非常現(xiàn)實和具體的問題。同時,通過對在該校學習的中國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并不喜歡參與課堂交流及討論,故而某些教學理念是否適合中國的現(xiàn)狀、如何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與服務對象的需求進行借鑒學習,尚值得我們深思。
護理;高等教育;教學
[1]商臨萍,李潔.我國護理本科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護理研究,2008,22(6B):1508-1510.
[2]凌敏.澳大利亞大學護理教育課程設置與借鑒[J].護理研究,2010,24(7A):1178-1179.
[3]朱曉紅,李淑迦,李俊.澳大利亞迪肯大學高等護理教學方法及特點[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3):285-286.
[4]王虹,鄭顯蘭.國內外護理本科課程設置的對比分析[J].護理學報,2007,14(10):5-7.
2011-11-08
2012-03-16
楊燕妮,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護理教育及醫(yī)院感染研究
R47
A
1008-9993(2012)6A-0070-02
志謝:澳大利亞福林德斯大學護理學院資深講師肖東霞和本科學生范曉婧為本文撰寫提供了大量信息,特此感謝
沈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