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張 衛(wèi)
(1.開封美寶燒傷創(chuàng)瘍空分醫(yī)院,河南 開封 475002;
2.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感染是燒傷常見并發(fā)癥和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抗感染治療是燒傷治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既可有效控制燒傷病人的感染、降低死亡率,也可避免不良反應和耐藥菌株的產(chǎn)生。本文對開封美寶燒傷創(chuàng)瘍空分醫(yī)院2008~2010年燒傷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以期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參考和依據(jù)。
本文資料來源于2008~2010年我院燒傷科的用藥數(shù)據(jù),包括抗菌藥物名稱、規(guī)格、消耗數(shù)量、銷售金額等。限定日劑量(DDD)主要參考《新編藥物學》(第17版)[1]推薦的成人平均日劑量。利用Excel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采用銷售金額及年均增長率、用藥頻度(DDDs)、日均用藥金額(DDC)、排序比等作為分析指標,以此做出趨勢分析。
DDDs=藥品年用量/DDD,也稱為日用藥人數(shù),反映了某藥物的應用頻率,可說明該藥物臨床使用的傾向性大小;DDC=藥品年使用總金額/DDDs,指某種藥品按照限定日劑量用藥時每天的費用;對用藥總金額和DDDs排序,并求其排序比值,以此比值反映購藥與用藥人數(shù)是否同步,比值接近1.0時,表明同步性良好。
2008~2010年各類抗菌藥物銷售金額、構成比見表1。
由表1可見,2008~2010年我院燒傷科抗菌藥用藥金額呈逐年增長趨勢。由于藥價逐年下降,抗菌藥物用量增加,其中β-內酰胺類、其他類和喹諾酮的銷售金額排在2010年前3位。
表1 2008~2010年抗生素銷售金額及構成比
2008~2010年抗菌藥物銷售金額前10排序及排序比見表2。
表2 2008~2010年抗菌藥物銷售金額前10位排序及排序比(萬元)
由表2可見,頭孢他啶、頭孢哌酮-舒巴坦2008~2010年用藥金額上排列于前兩位,這與其抗銅綠假單胞菌作用強、不良反應少有一定關系。美洛西林的價格較貴,用量大,使其用藥金額基本穩(wěn)定在第3位。喹諾酮類藥物所占份額呈逐年下降趨勢,環(huán)丙沙星的銷售金額相繼退出前10位,該類藥物只有左氧氟沙星銷售金額仍處于前10位。
2008~2010年排序比前3位的藥物主要是β-內酰胺類的頭孢哌酮、頭孢哌酮-舒巴坦,硝基咪唑類的替硝唑以及喹諾酮類的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3年中銷售金額排前10位的抗菌藥物中,至少50%藥品排序比>1,說明50%的藥品銷售金額與DDDs同步性良好,抗菌藥物的使用較為合理。
2008~2010年DDDs、DDC排序前10位的抗菌藥物統(tǒng)計見表3。
由表3可見,頭孢哌酮-舒巴坦、頭孢他啶在2008~2010年中DDDs排序位于前二位,替硝唑2010年DDDs排于第三位。各年度DDDs居前10位抗菌藥物的DD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藥品價格逐年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DDC排序前3位的藥物為亞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羅培南、氨曲南。由于這3者藥價較高,故DDC也較高。
表3 2008~2010年抗菌藥物銷售金額前10位的DDDs、DDC排序
由表1、2、3可見,我院2008~2010年燒傷科抗菌藥物的銷售金額逐年增加??咕幬顳DDs增加,DDC下降是目前我院燒傷科抗菌藥物應用的基本狀況與趨勢。個別藥品的DDDs起伏變化較大,表明選擇用藥存在波動性,可能與感染性疾病類型的變化、病原菌耐藥、藥品不良反應及個別藥品的營銷方式有關。
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細菌的耐藥性問題越來越突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氏不動桿菌等對抗生素的耐藥率較高[2~3]。臨床應對燒傷患者進行微生物學檢測,明確病原菌,以藥敏試驗和產(chǎn)酶測定結果作為防治和選用抗生素的根據(jù),有針對性地選用窄譜抗生素和必要時應用廣譜抗生素,允許必要的聯(lián)合用藥[4],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減少耐藥菌的產(chǎn)生。
[1]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44-103.
[2]張林清,蘇芬,劉海英,等.燒傷病區(qū)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藥性調查[J].中華燒傷雜志,2007,23(5):349 -351.
[3]徐盈斌,利天增,祁少海,等.1993~1999年燒傷科細菌學調查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燒傷雜志,2002,18(6):159 -161.
[4]葛繩德.燒傷治療中合理應用抗生素的原則和策略[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5,30(3):183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