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克臣
軟抗稅,是相對于刑法中的“抗稅罪”而言的,在實際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是以各種各樣的借口拖延繳納稅款、逃避稅收檢查等方式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就是這里所說的“軟抗稅”行為。作為多年從事基層稅收征管工作的一名稅務干部,對此有著如下的思考:
稅收執(zhí)法中經常遭遇的就是會計不在這樣的情況,會計隨便找個地方不見非常容易,其他的人員就可以以會計不在為由拒不提供納稅檢查資料。
在稅務人員到達企業(yè),常常會被告知負責人不在,無法履行納稅義務,資金的收付都需要單位負責人的簽字,令稅務人員也是非常的無奈。
常見的軟抗稅表現(xiàn)還有以各種手段應付檢查的情況,比如,當你要求提供銷售資料的時候,會被告知銷售資料在銷售部門,今天銷售部門負責人不在拿不到;當你要求提供成本資料的時候,會被告知成本的原始資料在各車間成本核算員提供,如果你一定要求提供,得到的可能是無法說明問題的一堆原始統(tǒng)計資料等等。
隨著普法的進行,納稅人采用暴力、威脅手段抗稅的越來越少,于是轉而采取貓捉老鼠的方式逃避納稅義務,思想層面的原因就是相當比例的納稅人沒有將按時、足額的繳納稅款看做是納稅人的義務,而是將納稅看做是企業(yè)的負擔,納稅意識淡薄是軟抗稅存在的思想根源。
多年來,稅務機關一直都在加大對增強納稅意識的宣傳,在具體征管上也對于納稅人的信譽進行評級,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一部分納稅人積極足額的繳納稅款,但是就整體而言,納稅人納稅意識淡薄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軟抗稅隨之仍是處處可見。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fā)展,納稅人數(shù)量增長隨之迅速加快,相比之下,征管人員的數(shù)量有限,很難將納稅檢查覆蓋所有的納稅人,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存在沒有納稅也沒有受到處罰的納稅人存在,這就會使得一些納稅人存有僥幸心理,得過且過,形成軟抗稅。
思想的問題是最大的問題,只有納稅人自覺認識到如期、足額繳納稅款,稅收征管的春天才能真正到了,作為稅收征收機關應該繼續(xù)加大納稅政策宣傳,讓納稅人感覺到納稅是作為一個納稅人應盡的義務,讓納稅人感覺到依法納稅光榮、違法抗稅可恥,從思想上增強納稅意識,是解決軟抗稅的根本。
在增強納稅人納稅意識的同時,作為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切實提高對納稅人的服務意識,改變政府機關中存在的衙門作風,如果讓納稅人感覺到到稅務機關繳稅光榮的同時,能夠得到足夠的尊重,努力給納稅人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健康的納稅環(huán)境,促進納稅人自覺納稅積極性的提高。進一步加強稅收征管立法,加大違法成本,促使納稅人自覺納稅。
從稅收征管的角度看,目前對于軟抗稅的征管處罰無法可依,使得納稅征管一線人員無所適從,從文明執(zhí)法的角度不能打、不能罵,只能講道理、講政策;從處罰角度看沒有辦法對于這種軟磨硬泡的不配合態(tài)度進行處罰。所以強烈呼吁加強征管立法,讓處罰軟抗稅有法可依,建議對于納稅檢查遇到的軟抗稅行為給予從定性、定量方面規(guī)定其抗稅行為的成立。
從維護國家稅收利益角度看,之所以有一部分違法納稅人采用軟抗稅的形式逃避納稅義務,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稅務機關獨立辦案及處罰的能力難于施展,對違法行為的偵查取證和嚴重違法行為的認定處罰難以得到有關方面的密切配合。在此,筆者認為,應借鑒發(fā)達國家稅收司法保障體系的經驗,建立一支獨立的稅務警察隊伍,保障稅務人員在日常稅收執(zhí)法中能夠對稅務違法案件的調查取證犯罪認定和處罰有法可依,成立稅務法庭專門處理涉稅違法案件,真正體現(xiàn)稅法的剛性進而從根本上遏制各種涉稅違法案件的發(fā)生,維護國家的稅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