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
這是一款同時裝有電動機和汽油機的車,但它只用電動機驅動,可又不必擔心充電問題,因為只要能加到汽油,電波就永遠不會消逝
對于未來,純電動車一定會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不過現(xiàn)在,它仍處在發(fā)展中的初級階段。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單單一個續(xù)航里程問題就能讓絕大多數(shù)人對它望而卻步,活動半徑太小是當下純電動車的致命傷,可人們買車的很大一個初衷就是要擴展生活范圍。
既然如此,混合動力和增程電動車便成為純電動春天到來之前的兩個解決方案,它們既有環(huán)保、節(jié)油的明顯效果,又不必受到續(xù)航里程的羈絆。但它們又是兩種不同的技術方向,明白點說是適合不同的人群:混合動力以汽油機為主,離不開汽油卻無需充電裝置;增程電動則以電動機為主,不依賴汽油可要想達到最佳使用效果就必須有充電裝置。
雪佛蘭沃藍達作為全球首款增程電動車是后者的代表,它的動力系統(tǒng)由3部分組成,分別是主電動機、副電動機和1.4升汽油機。主電動機功率輸出151馬力,扭矩卻高達370牛?米,相當于帶有渦輪增壓器的2.0升柴油機。75馬力副電動機的主要用途是發(fā)電,特定條件下也能和主電動機一起驅動。而汽油機只在蓄電池空虛的時候負責將汽油的能量轉化為電能。
鋰離子電池呈T字形安裝在底盤偏后的位置,這有利于平衡車頭的重量。不像有些電動車需要380伏動力電,家用220伏電源就能給沃藍達充電,惟一的要求是需要有地線保護,比如一般的空調專用插座就沒問題。并且它需要的充電時間不算長,當我把耗盡電力的沃藍達接上充電線后,儀表顯示6個小時后電池能充滿。要是在實行階梯電價的地區(qū),還可以設定在凌晨的低價時段才開始充電。
電池容量為16千瓦時,意味著完全充滿它需要消耗16度電。先讓我們來算筆賬:北京電價約0.5元/度,假如沃藍達能跑到廠方給出的最大電池續(xù)航里程——80公里,那么花費約為8元。跑同樣的里程,普銳斯大概需要25元(由廠方綜合油耗4.3升/100公里,北京92號汽油7.31元/升計算),差距還是很明顯的。要是比較對象換為普通汽油車,省錢效果至少還能翻番。
開沃藍達你是有可能做到一輩子都這么省的,前提是家里有充電條件和只用它上下班。像我,家和單位處在北京市區(qū)的對角線上,往返近60公里,就算途中參加個聚會或者去超市拐個彎,也不至于喚醒汽油機。不過,想跑到廠方宣布的最大電池續(xù)航里程幾乎不可能,因為電動車也像汽油車一樣,續(xù)航里程和路況以及駕駛方式息息相關。
在為期3天的測試中,我感覺沃藍達在每小時60~80公里的速度下最省電。其中有一“箱”電是在路況暢通的狀態(tài)下跑完的,72公里:偶爾小堵車,多數(shù)時間車速處于上述區(qū)間;駕駛方式也和平時開自己的車沒什么兩樣,基本上很平順,偶爾大力加速和剎車,惹得液晶屏上的小球上躥下跳并由綠變黃,提示我不要浪費。另一“箱”電只跑了61公里,這其中有一多半路程是在早晚交通流量高峰期,一步一停地挪出來的。
當然,如果只考察沃藍達的耗電狀況便失去了對“增程”這一半的測試意義。我在3天中盡可能多地去嘗試了暢通、堵車、城市、郊區(qū)、高速、山路等各種情況,總共跑了441.3公里,耗去兩“箱”電和27.8升油,平均油耗為6.3升/100公里。再提供一組使用汽油機下的數(shù)字:測試中最省的一段發(fā)生在郊區(qū)加高速的路況下,行車電腦顯示百公里油耗5.2升;最費的數(shù)字上升到百公里10.7升,路況為中等流量城市加激烈駕駛的上山路段。
有意思的是即使電量耗盡了也可以一滴油都不用,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就是這種情況,20多公里的下山路油耗為零,剎車能量回收系統(tǒng)產生的電力足夠維持空調、音響、車燈以及時不時踩上腳加速踏板的需要,根本用不著汽油機介入。但或許是回收系統(tǒng)的效率太高了,造成剎車不那么平順,腳上覺著帶上勁兒了,可速度卻下不來,多用些力氣,車又會點頭。
加速過程倒是極為平順,因為沃藍達使用的是電子調速器,而不是存在擋位的變速箱。行駛中猛然加速的感受非常奇妙,用不著等待降擋或者轉速升高,瞬間就給人很渾厚的加速力道。而且沃藍達的加速度基本保持恒定,不像混合動力車總需要看看電量是否充足才能確定敢不敢搶前面的當子。
用電池行駛的沃藍達顯得格外安靜,在車內聽不到半點雜音,因此,乘客對汽油機介入工作會比較敏感,聲音和振動立刻能被感覺到。由于電動機和汽油機都安裝在車頭,沃藍達并不是款擅長靈活操控的車,入彎的速度稍快些就能引發(fā)轉向不足的趨勢,好在有準確和順滑的轉向系統(tǒng),指揮起行駛軌跡來還能從容不迫。城市路和高速是它的強項,畢竟重量集中在下盤,很穩(wěn)。
在我的試車生涯中,沃藍達是受關注度最高的經(jīng)歷,追著看的人數(shù)超過了超跑,甚至很多人還特意過來問東問西。我想,除了車門上“增程電動車”的字樣外,吸引他們的還有沃藍達頗具未來感的造型設計。但當我告訴他們售價49.8萬元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眼神中立刻失去了光彩。確實,這個價格能換來輛科邁羅還有找。其實我對沃藍達也很動心,只是要是我買,現(xiàn)在車上的BOSE音響、帶有30G硬盤的多媒體系統(tǒng)、安吉星等等真的不是必需品。給我輛接近美國市場、售價約合22萬元人民幣(美國起價41000美元,政府另補貼7500美元)的“乞丐”版,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