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張學良重視女子教育的舉措及原因

      2012-09-25 00:59:00丁立新王鈺慧
      關鍵詞:女學東北大學張學良

      丁立新,王鈺慧

      (1.東北大學資產(chǎn)管理處,遼寧沈陽 110819;2.東北大學檔案館,遼寧沈陽 110819)

      張學良主政東北期間,特別重視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他大幅增加教育投入,引進人才和西方近代教育體系,注重人才的全面發(fā)展,大力發(fā)展體育教育,提倡“學以致用”,培養(yǎng)實用人才,堅持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兼收并蓄”開放式的辦學理念[1],尤為值得稱道的是他還勇于突破傳統(tǒng)教育體制,重視發(fā)展女子教育。鑒于中國婦女長期受壓迫、受歧視的狀況,張學良認為,中國要獨立,社會要發(fā)展,就必須喚醒包括廣大婦女在內的所有民眾的覺悟。因此,他在戎馬倥傯之際,十分注重女學的興辦和女子教育。在兼任東北大學校長后,他主張給予女子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批準東北大學各系招收女生,這在東北高等教育史上開辟了新篇章。他于1927年10月捐資創(chuàng)辦同澤女子中學,并親自擔任董事長。本文將對張學良重視女子教育的舉措進行梳理,并對其原因進行深入探討。

      一、 主張男女平等,發(fā)展女子教育,引領東北女子教育新潮流

      1. 在東北大學各系招收女生,實現(xiàn)男女合校

      在張學良將軍就任東北大學校長之前,東北地區(qū)沒有女子大學,不僅東北大學不招收女學生,東北地區(qū)其他高校也都不招收女學生。東北地區(qū)從中等學校畢業(yè)的女學生只好到關內或國外的高校就讀。“民國都成立這么久了,為什么還在剝奪婦女受教育的權利?”東北社會各界人士對東北大學成立以來一直不招收女生的做法提出了批評,希望東北大學能夠取消這個不合潮流的規(guī)定[2]。東北大學第一任校長王永江是科舉出身,所受教育全系四書五經(jīng)的思想內容,他尤其重視理學,反對男女合校。他說:“男女授受不親,是至圣先哲的教誨,自古以來,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如今倒好,小伙子大姑娘非要往一塊兒湊合,成何體統(tǒng)!要男女合校,古訓可沒有這一條。我寧可這校長不當,也不能做這種對不起祖宗的事兒?!盵3]直到王永江校長因病回原籍休養(yǎng)東北大學不招女生的禁令仍未解除。第二任校長劉尚清到校后,對于輿論的呼聲拒絕得更為干脆簡單,他說:“這個問題,王(永江)校長不是早已作出決定了嗎!我就任伊始,怎好改變?”

      1928年8月,張學良兼任東北大學校長后,得知東北大學拒招女生的情況后,向時任東北大學副校長的劉風竹詢問:“東北大學拒收女學生,是誰決定的?為什么做這種決定?民國已經(jīng)成立十多年了,人們天天講‘男女平等’、‘婦女解放’一些時髦話,可是為什么做起事來還是這樣‘重男輕女’呢?我決定立即取消這條規(guī)定。東北大學應當成為真正實現(xiàn)男女平等的模范。”經(jīng)張學良校長決定,從1928年秋天開始,東北大學各學科均開始招收女學生入學。當時女學生入學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第一年報考教育、文、法各學科的女學生,占的比例還不是很高,1928年僅錄取50余名女生。據(jù)1929年《東北大學概覽》統(tǒng)計,各學院在校的男女生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1929年東北大學各學院在校學生總數(shù)、男生人數(shù)、女生人數(shù)及女生占學生總數(shù)比例表

      雖然女學生只占在校學生的6%,但這對于東北大學來說是個良好的開端。為了鼓勵女學生入學后努力學習,張學良還讓夫人于鳳至入東北大學政治系插班聽課,他說:“我妻子應該帶這個頭?!庇邙P至在回憶這段往事時說:“我在家務之外,盡量抽時間去沈陽的大學聽課,我要補充自己的知識,好有助漢卿(張學良)?!盵4]從那以后,入東北大學學習的女學生逐年增多,到1947年,顛沛流離的東北大學回到沈陽后,在校學生共2800余人,其中女生280余人,占全校學生總數(shù)的10%。

      東北大學招收女生,開了東北女子高等教育的先河,兼具女子文化啟蒙的作用。很多積極進取的女學生有機會學習深造,對東北的教育觀念和人們的社會觀念之改革都起到重要作用。在《東北大學六周年紀念增刊》中,楊予秀撰文道:“東北大學的女學生,似乎應當在這里重新索求人生的意義和讀書的動機?,F(xiàn)在的女權,雖有人提倡,然而事實上女子能否和男子平等,那在女子自身的努力。所謂理論須有雄辯的事實做背景,不然就是空泛的主張。所以我們希望今日的東北大學女學生,應當切實的提倡婦女運動,給未受教育的同胞以援助。對于自己不要看輕了,同時并不要自驕和狂大。并應深沉的求得社會的態(tài)度的變更,男女始有平等的希望”[5]。從此處可看出,東北大學已經(jīng)開始弘揚男女平等精神并倡導女性自強自立,女學生畢業(yè)后,不少分配在張學良的軍事總部,開了軍事機關有女職員的先例。

      2. 創(chuàng)建同澤女子中學

      1927年10月,張學良繼創(chuàng)辦奉天同澤中學后,又捐資創(chuàng)辦了同澤女子中學,并自任董事長,其夫人于鳳至亦為董事?!巴瑵伞币辉~語出《詩經(jīng)·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澤?!逼湟馐?誰說沒有衣裳穿?我和你同穿一衣。張學良十分喜愛該詩句,崇尚士兵們那種共赴國難的慷慨精神,以“同澤”為校名,意在激勵學子,培養(yǎng)桑梓子弟,共報國恨家仇,振興中華。在《同澤女子中學一覽》弁言中,他這樣寫道:“自文教東暨,人漸知女學之重,于是學校不足以容,試可而被擯者濟濟也。去冬余督師保陽,軍書之暇,延見鄉(xiāng)人,輒以吾省垣之大,而女校無幾,相為感喟。余在故京若陸軍大學、民國大學,經(jīng)費中斷,余一力資助;今桑梓之地,如何可忘?因定創(chuàng)辦女中之議”[6]。此文表達了張學良創(chuàng)辦同澤女中的目的,即改善家鄉(xiāng)女中因經(jīng)費稀缺而寥寥無幾的狀況,使婦女和男同胞一起接受文化教育,為推動社會進步和抵御外侮做貢獻。

      選擇校址校舍、組建校董事會、聘請校長等一系列事情,張學良在軍政大計的百忙中都一一親自過問。學校校址起初設在奉天大西門內腎陽縣胡同之公余俱樂部、軍署稽查處及軍務處倉庫管理部三處房舍。1928年11月,鑒于學校規(guī)模狹窄,校舍陳舊,張學良又撥銀元50萬,在學校原址上籌建教學樓和宿舍樓,請中國著名設計師楊廷寶設計。1930年新校舍竣工。南樓是教學主樓,總共三層,一樓為半地下,為設備齊全的體育館和健身房;二樓為古樸典雅的禮堂,兩側為教室和辦公室;三樓全部為寬敞明亮的教室。樓梯和墻圍由暗紅色木質鑲襯,墻壁潔白如玉,屋頂角線環(huán)繞,在當時可謂是超凡脫俗的建筑。

      該校于1928年3月正式開學,錄取學生80人,分為初中、補習兩個班。同澤女子中學的學制,實際上由補習班一年為基礎,初中等于四年。學校的組織機構中,董事會為最高機關,聘任校長統(tǒng)轄全校事宜。在校長領導下,設教務課、訓育課和總務課三課。在同澤女中,高中實行文理分科,數(shù)學、物理、化學教科書采用英文原本,由美國運來。當時沈陽各校學生的成績評分方法都是百分制,唯有同澤女中采取“超、良、中、可、劣”五等評分。圖書室有監(jiān)護人一名,衛(wèi)生室有護士一名。學校的經(jīng)費開支由張學良供給。創(chuàng)辦伊始,每月支領現(xiàn)洋2050元,作為經(jīng)常費用,領取辦法與同澤男中一樣,均從三四方面軍團部軍需處領取。1928年暑假后,因班級增多,教員增加,每月經(jīng)費增至現(xiàn)洋2928元。后因軍團部撤銷,該校經(jīng)費改由司令長官署處支領,遇有特別開支,則須呈請張學良批準后,再至軍需處領取。

      張學良重金從關內外名牌大學和留洋歸國學者中聘請教員,并聘請王捷先為校長。王捷先畢業(yè)于英國愛丁堡大學,愛國家,重教育,他寧肯放棄海外的優(yōu)越待遇,受張學良的委托來管理學校。王捷先校長上任后,銳意治理學校,成績卓著,經(jīng)幾個月的修整,學校初具規(guī)模,1928年7月8日,學校召開成立慶祝會,同時展示學生幾個月來的課業(yè)成績,表演體育節(jié)目。到會的各界名流、省城各學校領導深受鼓舞,交口稱贊,謂該?!伴_辦三月,成績斐然,進步之速,一日千里,專此謹祝,前途無量”。同澤女中成立周年校慶時,舉行了隆重的校慶典禮,張學良偕夫人于鳳至參加,由于鳳至剪彩。同澤女子中學不僅注重學習,還積極開展體育活動,除每周有固定的文體活動外,東北乃至全國的12次大型運動會都派有代表隊參加。1928年10月,在馮庸大學主辦的第一屆東三省聯(lián)合運動會上,同澤女子中學獲得七項女子單項冠軍獎杯、女子部總分第一的大獎杯,學校聲譽鵲起,張學良十分高興,嘉獎了校長和老師。

      二、 張學良重視女子教育的時代背景

      1. 張學良重視女子教育的思想基于“西學東漸”帶來的“興女學”運動的時代背景

      隨著鴉片戰(zhàn)爭后的“西學東漸”,西方傳教士入華之后,出于種種目的,興辦了許多女子教會學校,這對近代女學的興起具有一定促進作用,但并沒有真正促成女學的發(fā)展。1895—1898年,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戊戌維新派掀起了“興女學”運動。其中,梁啟超是維新男士中對女性最具人文關懷、鼓吹“興女學”最積極者。他譴責中國男權社會教男不教女是“守扶陽抑陰之舊習,昧育才善種之遠圖也”[7]。在《論女學》這篇文章中,梁啟超還運用近代科學知識及歷史事實來駁斥“男智女愚天生論”,并依據(jù)生物學的原理說明,凡直立行走者智力都不相上下,出現(xiàn)愚智差異在于是否得到后天教育的開發(fā)。嚴復也曾撰文指出,中國古代《烈女傳》等書籍鉗制、奴役女性思想,女性教育的嚴重落后為長期壓制所導致,而并非女性天生素質低于男性。嚴復、梁啟超等人對傳統(tǒng)性別歧視教育的駁斥為中國爭取教育性別公平打破了精神桎梏,在維新思想的影響下, 1898年5月31日,由中國人自辦的近代第一所女子學堂“經(jīng)正女塾”在上海誕生,它由上海電報局局長經(jīng)元善發(fā)起創(chuàng)辦,得到南洋大臣劉坤一支持和維新派人士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的幫助。該校初辦時招收年齡在8~15歲之間的女學生20余人,后又增設一所分校,學生增加70余人。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校管理等方面都采取近代西方教育方式。為與外國傳教士所辦教會女校相區(qū)別,后改為“中國女學堂”,這是中國人自辦女學的先聲,中國女子教育興起并得到長足發(fā)展,女子學堂逐漸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

      2.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男女同校、大學開女禁以及女子平民教育的推行極大促進了女子教育的發(fā)展

      張學良始任東北大學校長的時間為1928年,而20世紀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國內憂外患同時教育家、思想家群星璀璨的時代。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所涌現(xiàn)出的代表人物如羅家倫、劉半農(nóng)、蔡元培等都曾大力倡導婦女解放,并認為女子教育是婦女解放的關鍵所在,只有實現(xiàn)男女同校、推行女子平民教育才是改變女子社會地位低下的根本方法。李達曾撰文寫道:“我主張男女同校,自幼稚園而小學,而中學,而高等,而大學,都是可以同校的?!盵8]北京大學作為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中心,隨著中學男女生同校的實現(xiàn),順應女性要求大學開女禁而進入大學深造的呼聲,于1920年經(jīng)考試招收了首批女大學生,這一舉動被稱為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值得大書的一件事”,“為中國的男女同校----也就是婦女解放----開辟了一條大道的起點”[9]。與維新派的“興女學”運動以及辛亥革命時期的女子教育相比,由于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女子教育也由“貴族式”、“教會學?!鞭D向“平民女子教育”。張學良兼受中國傳統(tǒng)教育與西方現(xiàn)代教育影響,他掌校東北大學期間所采取的種種重視女子教育的舉措深受時代大背景的影響,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時尚之舉。

      3. 民國初年沈陽地區(qū)女學獲得了初步發(fā)展,民眾對女子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提高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沈陽先后出現(xiàn)了基督教女子學校,如奉天慎德女校、奉天坤光女校等[10]。受維新思想的影響和教會女學所取得成績的激勵,在清末新政期間,沈陽民間開始興辦女子教育,1905年,沈陽地區(qū)出現(xiàn)了東北第一所私立女子學校----淑慎女子學堂,郭松齡的夫人韓淑秀就曾在此就讀。這一時期,女學類型多樣,女子小學教育蓬勃發(fā)展,小學堂的建立為沈陽女性提供了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通過培養(yǎng)女子讀書識字的能力,女性的視野開始突破家庭的局限,打破“三從四德”、“夫為妻綱”的精神枷鎖,向更廣闊的天地尋求發(fā)展空間,了解外面的世界。由于小學教育的發(fā)展,師范教育在沈陽地區(qū)相應地發(fā)展起來。1906年,奉天女子師范學堂建立,設女子師范學堂和體操專修科。1915年在盛京(今沈陽)設立奉天省立女子師范學校,屬于女子師范的高等教育,女子師范生畢業(yè)后主要任教于初等小學堂和中學堂,這樣使高等師范女校的建立帶有明顯的職業(yè)教育的性質。女子師范教育對沈陽地方女學的發(fā)展、民智的開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女性開始讀書、識字,與社會實現(xiàn)溝通與互動,民眾對女子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因此,東北各界對于高等教育領域開女禁的呼聲很高,對東北大學不招收女生的行為持批評的態(tài)度,沈陽地區(qū)這一時期自身女學的蓬勃發(fā)展也是促成張學良在東北大學招收女生的客觀原因。

      三、 張學良重視女子教育的個人原因

      1. 張學良的教育思想具有時代性和超前性

      張學良不僅接受過良好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而且也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想的熏陶,中西文化交融在他身上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11]。他重視中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又借鑒日本現(xiàn)代化過程中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的可取經(jīng)驗,也同樣注意吸取歐洲、美國的西方式現(xiàn)代教育的經(jīng)驗。日本在推翻幕府后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教育方面一是著手實行業(yè)務教育,二是興辦高等教育,培養(yǎng)科技人才,先后創(chuàng)辦東京大學等高等教育機構,還大量派遣留學生赴歐美各國學習,并邀請大量外國科學技術人員和大學教授來日本培養(yǎng)科技人才,梁啟超在《論女學》中這樣寫道:“西方全盛之國,莫美若;東方新興之國,莫日本若。男女平權之論,大倡于美,而漸行于日本。”張學良在日本觀摩學習后,對于日本興辦女學感觸很深,這是他主政東北期間借鑒日本成功經(jīng)驗,大力發(fā)展東北地方教育、女子教育的重要原因。由于年輕時參加網(wǎng)球俱樂部、基督教青年會活動,接觸了普賴德等歐美人士,受外國師友的影響更多。他認為教育系國本,主張女子也要接受高等教育,因為教育的普及、科技的發(fā)達是一個國家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重要動力,教育的普及也為整個民族科學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創(chuàng)造條件,正是基于他教育思想中的這種超前意識,使其高度重視東北女子高等教育的發(fā)展。

      2. 強國保種,建設新東北

      20世紀20年代之后,日本帝國主義已把侵略的魔爪伸到東北的各個角落,獨霸中國的野心暴露無遺。在舊中國,“孔孟之道”占統(tǒng)治地位,“男尊女卑”思想極其嚴重。那時,女子上中學的很少,讀大學的更是寥寥無幾。張學良認為中國舊俗女子不讀書,以致現(xiàn)在社會“女校無幾”,嚴重影響女子平等就學,不利于中華民族的“強國保種”,應當學習西方“知女學之重”[12]。在張學良看來,只有大眾教育普及了,國家才能強大。張學良為《同澤女子中學一覽》寫的弁言表明:“嘗慨吾國舊俗,女子惟議酒食,習縫紉,而不讀書。其讀者,又惟學刺繡,工詞章,而鮮實用。今學校制度,蓋因時而制宜,諸生能循序而深造焉,則可以強國而保種,寧獨一人一家之計而已?!庇纱丝煽闯?“強國保種”為張學良著力興辦女子教育的宗旨,他認為女子不應只是學習刺繡填詞,而更重要的是學習專門的知識和技能,為國家、為民族、為建設新東北貢獻力量。這就把對女子教育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很高的層面,不僅體現(xiàn)了張學良破除男尊女卑,樹立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也體現(xiàn)了為實現(xiàn)強國大計,要使婦女并駕齊驅地躋身文化科技行列的無私愿望。

      四、 結 語

      張學良兼任東北大學校長后,曾運用各種先進的教育思想興辦東北大學,采取多種措施強化管理,其中,他重視女子教育的種種舉措是他掌校東北大學期間的一大亮點,開大學女禁、興辦女子中學都是順應歷史規(guī)律、推動中國教育發(fā)展的開明之舉,這其中有戊戌“興女學”、“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歷史大背景的影響,也有張學良教育思想中的遠見卓識以及他的愛國主義思想等個人因素的影響。他所倡導的男女平等思想、對女子受教育權的保障以及對女子教育的大力投入等舉措對現(xiàn)今教育性別公平仍有一定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邱秀華,章毛平. 張學良教育思想研究[M]. 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 2006:105.

      [2]丁曉春,魏向前. 張學良與東北大學[M]. 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 2003:36.

      [3]劉恩銘,薛景平,韓索林. 張學良將軍生活紀事[M]. 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0:28.

      [4]于鳳至. 我與漢卿的一生:張學良結發(fā)夫人張于鳳至回憶錄[M].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07:61.

      [5]楊予秀. 東北學風之現(xiàn)在與將來[M]∥東北大學六周年紀念增刊. 沈陽:東北大學檔案館, 1929:71.

      [6]張學良. 《同澤女子中學一覽》弁言(節(jié)錄)[M]∥畢萬聞. 張學良文集:第1卷. 北京:新華出版社, 1992:151.

      [7]韓廉. 戊戌“興女學”:中國近代爭取教育性別公平的先聲[J].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0(5):105.

      [8]李達. 女子解放論[M]∥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 北京:三聯(lián)書店, 1981:42.

      [9]鮑琴,張寅紅.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女子教育與婦女解放[J].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2):58.

      [10]任麗偉. 清末民初沈陽女學興起與發(fā)展初探[J]. 農(nóng)業(yè)考古, 2010(3):247.

      [11]章毛平. 張學良教育思想及其現(xiàn)代解讀[J].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9(2):161.

      [12]張力,曲香昆. 張學良研究[M].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2:309.

      猜你喜歡
      女學東北大學張學良
      無聲之聲:明末清初政統(tǒng)與儒教中的女學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6:54
      美育史料·民生女學藝術會
      美育學刊(2019年4期)2019-07-24 01:49:00
      張學良:新舊動能轉換絕非一日之功
      商周刊(2018年11期)2018-06-13 03:41:54
      做“微整服務”,女學霸為顏值走向深淵
      公民與法治(2016年1期)2016-05-17 04:07:53
      張作霖竟然這么帥,比張學良顏值更高
      東北大學成功實現(xiàn)“零污染”低成本制取金屬鈦粉
      新疆鋼鐵(2015年3期)2015-11-08 01:59:35
      張學良六愛
      海峽姐妹(2015年8期)2015-02-27 15:12:59
      A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 to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科技視界(2014年35期)2014-08-15 00:54:11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探索素質教育新模式
      晚清女學的視覺呈現(xiàn)——以天津畫報為中心的考察
      南召县| 阳城县| 安多县| 黑水县| 高阳县| 徐水县| 揭西县| 顺昌县| 礼泉县| 浏阳市| 措勤县| 米脂县| 华宁县| 盐津县| 田东县| 习水县| 游戏| 包头市| 胶南市| 潞城市| 民县| 伊宁县| 九龙县| 阿荣旗| 荥阳市| 塔城市| 丰城市| 南华县| 博罗县| 昂仁县| 钦州市| 安达市| 三河市| 武定县| 临沂市| 黑龙江省| 绥芬河市| 铁岭市| 夏津县| 汕头市|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