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威
政府該不該取悅于民
○史海威
《人民日報》8月22日發(fā)表石嚴的文章《重在以實踐取信于民》(以下簡稱《重》文),文章指出:“取悅”有討好之意,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該是通過自身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的實踐來取信于民。這個觀點沒錯。但文章通篇強調(diào)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當前利益訴求多元化的現(xiàn)實,著重“取信于民”,而對“取悅于民”頗有點不以為然。對此,筆者不敢茍同。
首先,從邏輯上來說,取信于民是取悅于民的應有之義,取信于民的目的應該指向取悅于民?!吨亍肺陌讶⌒庞诿窈腿傆诿窀綦x開來,強調(diào)取信于民這個手段而忽視取悅于民這個最終目的,顯然是不恰當?shù)摹?/p>
其次,從現(xiàn)代政治學來說,政府是人民選出來的,它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自然應該為民眾服務,讓民眾高興,而不管處于何種發(fā)展階段。好比演員盡力取悅觀眾、商家盡力取悅顧客一樣,政府應該盡力取悅民眾,都屬于常識。這是因為,如果觀眾不滿意不高興,演員就沒有市場;顧客不滿意不高興,商品就賣不出去;民眾不滿意不高興,政府就會垮臺。在現(xiàn)代西方民主體制下,沒有一個多數(shù)民眾反對的政府是可以長期執(zhí)政的。我們的國體、政體雖然與西方不同,但權為民所賦的權力來源本質(zhì)是一樣的,而且我們的政府更是代表最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無疑更應該博取民眾的支持和信賴。溫家寶總理說得好:“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壞的唯一標準?!睂嶋H上,多年來黨和政府也是一直這樣做的。
因此,政府應該取悅于民當不是問題,問題是該如何“取悅于民”?!吨亍肺牧信e了一些反面的例子,文章說:有些地方在發(fā)展經(jīng)濟及改善民生方面脫離實際亂許諾來取悅于民。確切地說,這不是“取悅”,而是欺騙群眾、忽悠群眾,群眾自然不會高興;又說:有些地方通過急于求成的民生工程來取悅于民。對此要辯證地看,多久才不算“急于求成”,一屆政府總要做點事,民生工程建好了自然會有利于民眾,但若是華而不實、大干快上、寅吃卯糧的政績工程,群眾終究也不會滿意;還說:有些地方為了息事寧人而一味迎合非理性不合理的訴求來取悅少數(shù)人。這無論如何不能說是“取悅”,分明是拿人民賦予的權力做交易,是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顯然大多數(shù)群眾也不會答應??傊?,文章所謂的這些“取悅”都不是真正的“取悅”。不過話說回來,這些政府也算是看到了群眾的呼聲、群眾的期盼、群眾的力量,總比那些對群眾呼聲不聞不問、群眾訴求不管不理有點進步吧,如果這算是個進步的話。
政府要真正做到取悅于民,沒有終南捷徑,也不能投機取巧,必須切實按照習近平同志所說,筑牢“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的執(zhí)政理念,堅持求真務實,既在“求真”上下功夫,更在“務實”上做文章,尤其做到講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唯有如此,民眾才會高興,政權才會鞏固。
(作者單位:中共湖南省委辦公廳綜調(diào)三處)
(責任編輯 譚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