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SOLASII-1第28條“后退措施”和第29條“操舵裝置”有關非傳統(tǒng)操舵裝置(如Z推和噴水)的安全、部件設置、強度、操作性、動力、資料保存等方面,制定了統(tǒng)一解釋。
適用于2012年1月1日及以后申請發(fā)證的非傳統(tǒng)操舵系統(tǒng):或2012年1月1日及以后簽訂造船合同的新船。
為與UR Z1(經A.1020(26)修正的A.997(25)中識別出來的最低中間檢驗船級要求部分)協(xié)調,對10年以上船齡僅裝載干貨之外的、或非Z10.1、Z10.3、Z10.4或Z7.2要求船舶的貨艙區(qū)域的中間檢驗,提出了船級要求。
適用于2012年1月1日及以后開始的檢驗。
本次修訂對水下檢驗的能見度要求進行了具體規(guī)定,同時進行了編輯性修改,以便與經修訂的A744(18)相協(xié)調。
對SOLAS Ch.II-2 Reg.20.3.1.4.1條有關“從外部關閉通風系統(tǒng)的裝置”條款制定了統(tǒng)一解釋。規(guī)定下述通道可被視為“可以快速關閉”且“考慮天氣情況和海況”的,到達關閉通風系統(tǒng)控制裝置的通道:凈寬度應不小于600mm;當該通道橫穿甲板并暴露于風雨中時,應設有單個扶手或鋼絲繩救生索,鋼絲繩的直徑不小于10mm,由相隔不超過10m的立柱支撐;當通風系統(tǒng)的關閉裝置位于較高位置時,應設有適當?shù)妮o助裝置(如梯子或踏板)。
作為替代,可以接受從駕駛室或消防控制站進行通風系統(tǒng)的遙控關閉和位置指示器布置。
協(xié)調FSS規(guī)則第12章第2.2.1.3條的實施要求,使其與IMO制定的對MSC.1/Circ.1388中有關應急消防泵的要求的統(tǒng)一解釋相協(xié)調。主要修訂內容:對可能在勞動中遇到的所有橫傾、縱傾、橫搖和縱搖條件下吸入口能夠完全浸沒給出了解釋,并對應急泵吸入口和性能試驗、凈正吸入壓頭(NPSH)、遮蔽水域航行船舶等方面做出了統(tǒng)一規(guī)定。
對IBC規(guī)則第15.11.2條中的“襯里”作出如下統(tǒng)一解釋:“襯里”系指一種以固體狀態(tài)粘附于艙室或管系的,具有一定彈性的耐酸材料。
UR Z11增加了如下注解:油船或礦砂/散貨/油船可能不滿足MARPOL I/19要求(對1996年7月6日或以后交船的油船的雙殼體和雙層底的要求),但滿足國際或國家要求有關淘汰單殼的要求。
對風雨甲板以下的錨鏈管和錨鏈艙上的檢修孔要求進行了澄清,明確要求這些檢修孔的人孔蓋及其固定裝置(不允許采用蝶形螺母和/或鉸接螺栓)應能水密,或與各成員所在國家認可的水密人孔蓋標準等效。
根據(jù)各成員的經驗,對新的工作溫度低于-55℃的LNG和LPG泵浦增加了相關試驗要求(主要針對貨油泵的原型試驗和產品試驗)。
決議名稱 版本 通過日期 生效日期UR M53: Calculation of Crankshafts for I.C.Engines 2011-2-6 2012-1-1 UR M45:Ventilation of Machinery Spaces 2011-2-11 2012-1-1 UR I2: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for Polar Class Ships (Rev.2,Nov 2010) 2011-2-26 2012-1-1 UI SC179: Dewatering of forward spaces of bulk carriers (Rev.2 Mar 2011) 2011-3-1 2012-1-1 UI SC70: Cargo tank vent systems and sele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2010-10-28 2012-1-1 UR F44: Fore peak ballast system on oil tankers 2010-10-28 2012-1-1 UR I2: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for Polar Class Ships 2010-10-10 2012-1-1 UR Z24: Survey Requirements for Shell and Inner Doors of Ro-Ro Ships (Corr.1 July 2011) 2011-7-15 2012-1-1 UR L4: Closure of Chain Lockers (Corr.1, Aug 2011) 2011-8-23 2012-1-1 UR S8: Bow Doors and Inner Doors (Rev.4 Dec 2010) 2011-6-6 2012-1-1
對經驗應力集中系數(shù),CIMAC提出質疑,認為并沒有涵蓋某些現(xiàn)有的曲軸設計,因此修訂了M53,對曲柄臂圓角半徑,同意采用有限元作為等效替代方法
2012-1-1開始的申請對曲軸的設計認可
修訂主要內容:對哪一類的機器處所需要連續(xù)通風給予了澄清,以及為與SOLASII-1/35相協(xié)調,對標題進行了修訂(用machinery space替代了engine room).
2012-1-1開始的建造合同日期。
對原有錯誤和不清晰的地方做了更正和明確,同時修改了個別公式。適用于2012-01-01簽訂造船合同船舶。
上一版的第2.4要求從干弦甲板以上能用手動閥(根據(jù)SOLAS Reg.II-1/12.5.1的要求該閥一般應裝在首尖艙中)處理前尖艙的液體,此外SOLAS Reg.XII/13.1又要求散貨船上該閥還可用來吸/排首尖艙內的壓載水或艙底水。但就SOLAS Reg.XII/13.1中有關“作為SOLA Reg.II-1/12規(guī)定的閥的替代措施”方面的要求比較含糊,因此作了修改和澄清(可接受滿足SOLAS Reg.XII/13.1要求的遙控操作)。適用于2012-01-01簽訂造船合同船舶。
簽訂造船合同日期。協(xié)調油船貨油艙通風口附近危險區(qū)域的劃分標準在SOLAS公約和IEC 60092-502標準的要求的不一致性,最后采用了危險區(qū)域2是超出危險區(qū)域1以外2m距離的要求。同時Rev.3也對以前的修訂中人為造成的文本無意中的疏漏進行了糾正。
簽訂造船合同日期。為了協(xié)調IEC60092-502與SOLAS標準中有關危險區(qū)域劃分的術語及要求的一致性,具體要求涉及油輪前尖壓載藏艙通風口與點火危險源的距離等要求。
簽訂造船合同日期。編輯性修改。
由于某些滾裝船沒有配置裝車輛跳板(使用岸基設備),因此對2.1條的定義作了修改。
重新恢復了上一版本中誤刪除的錨鏈管關閉裝置的例子。
1.明確舷門和尾門操作保養(yǎng)手冊中不需再包括船級、法定證書的副本。
2.對8.1.2b條的編輯性修改,使之與經MSC.194(80)修正的SOLA 2005修正案相協(xié)調。
?
根據(jù)IMO的討論結果,對SOLASII-1/29.1的解釋進行了更正,如船舶配備了多套操舵系統(tǒng)(如Z向推進或噴水等推進系統(tǒng)),當每套操舵系統(tǒng)有自己專用的操舵裝置,則認為滿足SLOAS要求。
適用于2012-1-1及以后簽訂造船合同的船舶。
明確舷門和尾門操作保養(yǎng)手冊中不需再包括船級、法定證書的副本。
由于以下內容實為法定內容,因此從船級要求中作了刪除:有關禁用石棉;船舶識別號;有關非CSR船的專用海水壓載艙涂層維護修復記錄等要求。
根據(jù)外審時對臨時性修理并簽發(fā)短期備忘/條件證書的討論,為靈活處理該問題,IACS決定修改URZ中有關要求,當臨時性修理能確保損壞部分能得到妥善處置且船舶的結構完整性不受損害,允許采取如下措施:進行適當?shù)呐R時性修理以確保水密或風雨密,并根據(jù)PR35要求簽發(fā)有特定期限要求的短期備忘/條件證書。
適用于2012年7月1日及以后開始的檢驗。
根據(jù)外審時對臨時性修理并簽發(fā)短期備忘/條件證書的討論,為靈活處理該問題,IACS決定修改URZ中有關要求,當臨時性修理能確保損壞部分能得到妥善處置且船舶的結構完整性不受損害,允許采取如下措施:進行適當?shù)呐R時性修理以確保水密或風雨密,并根據(jù)PR35要求簽發(fā)有特定期限要求的短期備忘/條件證書。
適用于2012年7月1日及以后開始的檢驗。
簽根據(jù)外審時對臨時性修理并簽發(fā)短期備忘/條件證書的討論,為靈活處理該問題,IACS 決定修改URZ中有關要求,當臨時性修理能確保損壞部分能得到妥善處置且船舶的結構完整性不受損害,允許采取如下措施:進行適當?shù)呐R時性修理以確保水密或風雨密,并根據(jù)PR35要求簽發(fā)有特定期限要求的短期備忘/條件證書。
適用于2012年7月1日及以后開始的檢驗。
根據(jù)外審時對臨時性修理并簽發(fā)短期備忘/條件證書的討論,為靈活處理該問題,IACS 決定修改URZ中有關要求,當臨時性修理能確保損壞部分能得到妥善處置且船舶的結構完整性不受損害,允許采取如下措施:進行適當?shù)呐R時性修理以確保水密或風雨密,并根據(jù)PR35要求簽發(fā)有特定期限要求的短期備忘/條件證書。
適用于2012年7月1日及以后開始的檢驗。
根據(jù)外審時對臨時性修理并簽發(fā)短期備忘/條件證書的討論,為靈活處理該問題,IACS 決定修改URZ中有關要求,當臨時性修理能確保損壞部分能得到妥善處置且船舶的結構完整性不受損害,允許采取如下措施:進行適當?shù)呐R時性修理以確保水密或風雨密,并根據(jù)PR35要求簽發(fā)有特定期限要求的短期備忘/條件證書。
根據(jù)外審時對臨時性修理并簽發(fā)短期備忘/條件證書的討論,為靈活處理該問題,IACS 決定修改URZ中有關要求,當臨時性修理能確保損壞部分能得到妥善處置且船舶的結構完整性不受損害,允許采取如下措施:進行適當?shù)呐R時性修理以確保水密或風雨密,并根據(jù)PR35要求簽發(fā)有特定期限要求的短期備忘/條件證書。
根據(jù)外審時對臨時性修理并簽發(fā)短期備忘/條件證書的討論,為靈活處理該問題,IACS 決定修改URZ中有關要求,當臨時性修理能確保損壞部分能得到妥善處置且船舶的結構完整性不受損害,允許采取如下措施:進行適當?shù)呐R時性修理以確保水密或風雨密,并根據(jù)PR35要求簽發(fā)有特定期限要求的短期備忘/條件證書。
根據(jù)外審時對臨時性修理并簽發(fā)短期備忘/條件證書的討論,為靈活處理該問題,IACS 決定修改URZ中有關要求,當臨時性修理能確保損壞部分能得到妥善處置且船舶的結構完整性不受損害,允許采取如下措施:進行適當?shù)呐R時性修理以確保水密或風雨密,并根據(jù)PR35要求簽發(fā)有特定期限要求的短期備忘/條件證書。
1.對IMO Res.MSC.81(70),Part 2, Ch.5.3.4的適用范圍作了明確,僅適用于將艇鉤作為主要釋放裝置的自由降落式救生艇(FFLB)。
本次主要修訂內容:
制定了測試活動監(jiān)控有效性和評估適任能力的標準;考慮如何將活動監(jiān)控作為一個過程從而使其更為有效,并對公司和被監(jiān)控的人員增值,使得活動監(jiān)控對所有有關方更有意義。同時給出了可作為最佳實踐的流程示例。
適用于2012-7-1及以后簽訂造船合同的船舶。
對SOLAS Ch.II-1 Reg.3-6(有關進入油船和散貨船貨物區(qū)域處所的通道和該區(qū)域處所內/前部的通道)做出了統(tǒng)一解釋,對貨物區(qū)域前部的處所如燃油艙和空艙,如果無近觀檢查要求,可提供一條供全面檢查的通道即可。
適用于2012-7-1及以后簽訂造船合同的船舶。
明確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存放高度的計算不必考慮縱橫傾的影響。適用于2012-7-1及以后簽訂造船合同的船舶。
修正了原版本中干舷小于B型船的船舶干舷甲板設計載荷的公式錯誤。適用于2012年7月1日及以后簽訂建造合同的船舶。
修訂了對舵機在船舶最深航海吃水的情況下的航行試驗規(guī)定,要求舵機應盡可能在接近ISO 19019:2005第6.1.2節(jié)要求的滿負載排水量狀況下進行航行試驗,要求舵全部浸在水下且船舶處于可接受的縱傾狀態(tài),或者要求在特定的航行負載情況下舵機的負荷和扭矩已經過測算并能換算成全負載狀況下的負荷和扭矩。
對于主舵機試驗,船速在任何情況下均應對應于船舶最大設計螺距和主機的最大轉速。
對SOLAS Regulations II-1/29.3.2和29.4.2有關船舶在最深航海吃水以最大營運航速進行轉舵試驗的要求,當某些船型不能按此要求進行試驗時,作為UR M42。15(i)的替代,制定了新的UI SC246。
補充說明了需要滿足的SOLAS公約章節(jié)號。
主要對如下內容和要求作了修訂:
“涂層檢查員助理”、“最大的DFT試驗樣板”、無溶劑環(huán)氧涂層系統(tǒng)、可接受的其他的二次表面處理方法。
?
對SOLASII-2/10.2.1.4.1應急消防泵條款中的閥,A60分隔標準和適用范圍等給予了澄清和解釋。
制定了UR Z11所定義的散貨船、礦砂船和混裝船以外其他船型露天甲板上的貨艙艙口蓋、艙口轉板和關閉裝置的尺寸評估衡準。
就SOLAS Reg.II-2/13.1條“脫險通道”、對配備脫險通道的垂直艙口蓋,對鎖緊裝置的型式、打開所需要的最大力量、為減少打開所需要的力在鉸鏈一側的布置方面,IACS提出了相關解釋。
適用于2012-7-1及以后簽訂造船合同的船舶。
由于URZ7和URZ10s有關橫剖面的定義不一致,進行了協(xié)調,同時對表IX“船體狀況評估”中的引用作了更新。
由于URZ7和URZ10s有關橫剖面的定義不一致,進行了協(xié)調;對表VII“船體狀況評估”中的引用作了更新;附件II中“最小允許減少量”更正為“最大允許減少量”;修正檢驗要求與CSR中的要求相協(xié)調。
由于URZ7和URZ10s有關橫剖面的定義不一致,進行了協(xié)調;對表IX“船體狀況評估”中的引用作了更新;由于有關近觀檢驗區(qū)域的表在UR Z10.3第10版已被刪除,而UR Z10.3的表I僅指向UR Z10.1表I中標識為A-D的區(qū)域(在UR Z10.4表V中標識為1-7區(qū)),因此對UR Z10.3的表I作了補充。
由于URZ7和URZ10s有關橫剖面的定義不一致,進行了協(xié)調;對表IX“船體狀況評估”中的引用作了更新;修正檢驗要求與CSR中的要求相協(xié)調。
由于URZ7和URZ10s有關橫剖面的定義不一致,進行了協(xié)調;對表VII“船體狀況評估”中的引用作了更新;修正檢驗要求與CSR中的要求相協(xié)調。
由于近年來新設計的普通干貨船(雙殼)與傳統(tǒng)普通干貨船結構不同,能給予貨艙更好的保護且與集裝箱船構造類似,而在MSC.277(85)第1.6.1段中也對雙殼普通干貨船給予了區(qū)分對待,因此對UR Z7.1作了換版,對雙殼普通干貨船(裝貨區(qū)域整個長度和至上甲板高度范圍內設置雙殼)免除了相關要求。
適用于2013-1-1及以后開始的檢驗。
由于上一版的IACS UI SC140與OCIMF的SIRE VIQ Inspector Guidance notes在對SOLAS Reg.II-211.6.3.2(輔助透氣要求)的適用性和解釋上存在不一致,IACS對UI SC140進行了修訂。
2013-7-1開始的建造合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