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媛
(廣西民族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6)
試論失敗恐懼對學生成績的影響
汪媛
(廣西民族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6)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化,失敗恐懼現(xiàn)象也更加普遍,它會影響人們的成就行為,造成許多消極的生理和心理反應,需要我們對其進行研究,以便更好地預防和干預。近年來,研究者們開始廣泛關注該領域,他們開發(fā)出測量失敗恐懼的較為成熟的工具,并探討了失敗恐懼的成因及其對成就行為的影響。國外對失敗恐懼成因的研究多關注于后天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于失敗恐懼對人的認知、行為所產(chǎn)生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研究較少。因此,有關失敗恐懼對于學業(yè)成績影響的探討,將有助于學生、教育工作者和家長認識到失敗恐懼的危害,從而認識到干預失敗恐懼的重要性。本次研究是通過問卷法來實施,并嘗試探討失敗恐懼對于學業(yè)成績的影響及失敗恐懼的來源,從而使教育工作者和家庭能正確對待學生的恐懼心理,并認識到預防和干預失敗恐懼的重要性。
失敗恐懼;學生成績
失敗恐懼概念是從成就動機研究中發(fā)展起來的?!霸缭?938年Murray的研究就發(fā)現(xiàn)回避失敗是大學生或同年齡段青年的一種突出需要”[1]。
隨后,McClelland和Atkinson(1953)提出“失敗恐懼概念作為成就動機中成功希望的對立面,成功希望是一種期待獎勵的趨近動機,而失敗恐懼則是預期到可能的懲罰的回避動機?!盵2]隨后阿特金進一步將失敗恐懼描述為,“一種在成就情境中回避自我表現(xiàn)和意志努力的傾向或一種感知失敗帶來的恥辱和羞愧的能力。”[3]Birney,Burdick和Teevan(1969)在其著作《失敗恐懼》(Fear of Failure)中從失敗造成的后果的角度來解讀“失敗恐懼”概念,他們認為失敗通常被定義為沒有達成某種成就標準,而個體在覺察到自己可能達不到成就標準的時候,就可能產(chǎn)生恐懼感,即為失敗恐懼。[4]Conroy認為,“當個體從事成就活動且外界環(huán)境發(fā)生某些改變的時候,個體會根據(jù)發(fā)生了的環(huán)境變化和自己的能力,估計自己能否完成個人目標,這就是產(chǎn)生動機的認知評價”;[5]行為者期望成功的結果,那么失敗或不能達到想要的結果對他來說就是令人沮喪的,因而是一種威脅,隨之產(chǎn)生恐懼的感覺。簡而言之,失敗恐懼就是個體在從事成就活動時因預期自己可能達不到某種目標而產(chǎn)生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
本研究主要是考查失敗恐懼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影響,在此,我們選取了廣西的南寧、桂林、梧州、賀州四市的200名學生,其中高中生150名,本科生50名,男、女各100名,城鎮(zhèn)學生與農(nóng)村學生各有89人、111人。發(fā)放問卷200份,每份由2個量表組成,回收問卷196份,其中有效問卷180份,有效率為90%。
具體方法包括問卷調查法,同時兼有訪談法。我們對200名學生發(fā)放了失敗恐懼問卷,由2份量表組成,分別是:考試焦慮量表和失敗表現(xiàn)評估量表,成績?yōu)楸緦W期期末考試成績。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為Spss13.0。項目分析顯示問卷各條目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整個問卷在結構、平均數(shù)等方面的穩(wěn)定性也很高。兩個量表都經(jīng)過我們一定程度的修訂,使之更為適合本調查研究。
表1 :卡方檢驗結果顯示表
表2 :相關檢驗結果顯示表
考試焦慮與失敗評估都和成績有顯著的相關性,可以說明失敗恐懼對學生成績有較大影響。失敗恐懼雖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逼迫人們?nèi)幦『玫慕Y果,但同時會讓人產(chǎn)生高焦慮,降低動機水平和缺乏心理彈性,造成習得性無助,形成防衛(wèi)性悲觀和自我妨礙兩種認知障礙。所以我們應當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將失敗恐懼控制在一個最佳水平,注意并盡量減少失敗恐懼在教育、學術等領域造成的消極影響。
根據(jù)我們的調查以及對問卷數(shù)據(jù)的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產(chǎn)生考試恐懼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學生自身的壓力
1.內(nèi)心深處的需求。人性深處的需求從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和進化心理學的觀點來看,追求成功、實現(xiàn)自我是人們的基本需求之一。然而在追求成功的同時也往往會體驗到潛在的失敗給個體帶來的消極影響,就這樣,人們在回避失敗帶來的消極后果的同時也相應產(chǎn)生了回避失敗傾向,那么一種對失敗的恐懼感也就應運而生了。
2.心理暗示的作用。“暗示是一種特殊的心理現(xiàn)象。暗示就是指在無對抗條件下,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向被暗示者提供信息對其心理行為產(chǎn)生影響,使其接受一定的意見或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達到與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6]如果學生在面臨考時總是想到自己會失敗,會受到批評教訓,就會形成消極的自我暗示,導致他們的恐懼心理增強;反之,如果一直堅信自己一定能考好,形成積極的自我暗示,那么學生在考試時就會充滿信心,考試的焦慮就會大大地降低。
(二)來自學校的壓力
當前的社會教育,存在一種錯誤思想認識,即學校對學生好壞的評價主要是根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高分即高能;反之,則是“差生”、“低能兒”。如果他們不能爭取到好的成績,達不到老師對他們的期望,就會產(chǎn)生一種自卑感,這種自卑感如果不能在這個時期得到很好地解決,他們就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包括學習的能力、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以及與他人進行交往的能力,進而形成自卑的性格,不敢面對困難的挑戰(zhàn)[7],產(chǎn)生考試失敗的恐懼感。
(三)源自家庭的壓力
1.Krohne強調父母的約束和受到與自己成就行為不一致的、消極的反饋會促進失敗恐懼特質的形成(如取得好成績父母卻沒有給予鼓勵)[8]。家長認為,孩子現(xiàn)在的學習成績與未來的前途是息息相關的,因此他們只注重孩子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而“Sarason等強調父母過高的成就期望、孩子害怕不聽話所帶來的體罰或沒有獎勵等懲罰、孩子對重要他人又愛又恨所造成的內(nèi)心沖突、害怕追求自己興趣會帶來懲罰并服從父母的意志與失敗恐懼特質形成有關”[9]。因此為了孩子更好的發(fā)展,父母應對其有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
2.單親家庭或是父母雙方有缺失的孩子具有相對強烈的失敗恐懼心理?!癝ingh認為同性父母(父-子/母-女)的缺失,特別是由于亡故造成的缺失,會影響孩子具有更高的失敗恐懼特質”。[10]
防治措施——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即將失敗恐懼感控制在一個最佳水平,以免其對自身造成負面影響。但當其程度過輕或過重時,則應采取正確的解決方式。
學生應該樹立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合理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積極的信仰,正確的心態(tài)。轉變心理暗示的內(nèi)容。進行積極的暗示,朝著積極心理暗示的方向去行動,可以降低考試焦慮的心理,從而使學生能夠以一個更為正確的態(tài)度來對待考試,使其在考試上能正常發(fā)揮,減少考試恐懼對考生考試成績的影響。為了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學?;驁F體組織的活動來愉悅身心,以加強體質,緩解學習壓力或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特長。根據(jù)皮格馬利翁效應和羅森塔爾效應以及斯金納的強化理論,我們應該及時對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給予肯定,達到強化的作用,以使其逐步建立信心。要多與身邊的人交流,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性格。通過與身邊人的交流,可以分享彼此的經(jīng)驗與心得,建立友好的關系,從而建立正確的競爭氛圍,降低考試恐懼心理。
同時,學校制定合理的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考核、評價。注重教師的素質培養(yǎng)。《心理學大詞典》“教師”詞目:教育系統(tǒng)中知識經(jīng)驗的所有者和傳授者。其職能在于把人類社會積累的經(jīng)驗知識傳授給教育系統(tǒng)的接受者——學生,從而使他們獲得一定的知識、技能和行為規(guī)范,形成一定的心理結構。”所以在學校教育系統(tǒng)中,學生受到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影響來自于教師。[11]
所以我們建議教師在傳授知識和經(jīng)驗的同時,一定要注重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做好表率作用。還要多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處于中學時代的學生,他們正處于青少年的“叛逆期”,正所謂“叛逆”是因為這時候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想法,在處理事情時,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而不是家長或學校的過多干預。因此,學校與家庭應當給予正確的引導。
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都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測量失敗恐懼特質。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失敗恐懼心理是由自身、家庭、學校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這也為學校、家長更好地了解并預防學生的失敗恐懼心理的形成提供了依據(jù)。有關失敗恐懼對防衛(wèi)性悲觀和自我妨礙兩種認知策略以及學業(yè)成績的影響的探討,將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認識到失敗恐懼的危害和預防或干預失敗恐懼的重要性。
盡管我們盡最大的努力,但仍存在以下不足:本研究抽取的被試都在廣西省內(nèi),研究結果是否適用于其它地域的被試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今后的研究中可考察在不同地域人群失敗恐懼的特點;同時,沒有具體探討性別、年齡、城鎮(zhèn)與農(nóng)村等因素的影響。另外,由于研究方法和現(xiàn)實中的一些問題,對于影響失敗恐懼形成的因素,本研究對個體在人生中碰到的各種各樣影響深遠的重大生活事件(如高考、求職等)則沒有涉及。上述不足之處有待我們在以后的研究中作進一步的完善和探討。
所以,盡管目前國內(nèi)對于失敗恐懼心理的研究不是很多,也缺乏相關的理論與實踐證明,但該研究領域的前途也是很廣闊的,具有非常大的前景。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競爭的日益激烈,失敗恐懼心理也會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應用的領域也會越來越廣泛。
總而言之,失敗恐懼對學生成績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對于它的研究能夠更好促進教育水平和學生自身素質的提升,因而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和重要的理論價值。
[1]阿特金森.J.W.動機是冒險行為的動力因素 [J].心理學評論,1957.64.
[2]阿特金森.J.W和利溫.G.H.成就動機和考試焦慮為動力趨向成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設想[J].雜志異常和社會心理學,1960.62.
[3]鮑邁斯特.R.F及謝爾.S.J.正常個體行為模式中的自拆臺腳:審查和分析常見的自我毀滅的傾向[J].心理公告,1988.
[4]包姆加德納,A.H.,&布朗利.E.A.社交障礙,期望失驗過程中的證據(jù)[J].個性與社會心理學,1987.52.
[5]Berglas.S.自我設限和自我跛足者:一個人際認知自我保護的行為歸因模式[J].人格透視,1985,(1):57.
[6]賀淑曼.成功心理與人才發(fā)展[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09.
[7]唐衛(wèi)海,劉希平.教育心理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01-02.
[8]卡溫頓.M.V.一個在大學學術生活的動機分析[A].R.P.佩里&J.C.斯瑪特.高等教育中的有效教學:研究與實踐[M].紐約:阿加出版社,1997.
[9]康羅伊.D.E,Poczwardowski.A,Hensehen.K.P.評估標準和后果與失敗對精英運動員和表演藝術家的成功的影響[J].應用運動心理學雜志,2001.13.
[10]康羅伊,德,柳樹,太平紳士,及梅茨勒,若多維測量對失敗的恐懼:性能故障評價量表[J].應用運動心理學雜志,2002.14.
[11]趙國忠.教師最需要的心理學[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