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沈璟《義俠記》與《金瓶梅詞話》

      2012-11-14 05:49:09徐大軍
      關(guān)鍵詞:詞話西門慶潘金蓮

      徐大軍

      (杭州師范大學(xué) 古代文學(xué)與文獻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36)

      文學(xué)研究

      沈璟《義俠記》與《金瓶梅詞話》

      徐大軍

      (杭州師范大學(xué) 古代文學(xué)與文獻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36)

      沈璟《義俠記》和《金瓶梅詞話》皆是在《水滸傳》廣泛、深入流播背景下的創(chuàng)作,兩者皆取材于《水滸傳》武松殺嫂的故事,并按照各自的意圖對其作了適當(dāng)?shù)母脑?,其中有五處改造存在著具體的對應(yīng)。參照《詞話》在當(dāng)時文人群體中的流播情況,《義俠記》的這些相對于《水滸傳》的變化之處乃原于《詞話》的首創(chuàng),后又被《義俠記》加以熔煉;同時也說明沈璟確曾閱讀過《金瓶梅詞話》,而且其中的情節(jié)給他以深刻的印象,使他在編創(chuàng)這部取材于《水滸傳》的戲曲時自然而然地引入了《詞話》的材料和藝術(shù)構(gòu)思。由此可進而管窺《詞話》對明代戲曲創(chuàng)作的影響之跡,以補助認識《詞話》對當(dāng)時及后世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啟發(fā)、澤溉之功。

      《義俠記》;《金瓶梅詞話》;影響

      《金瓶梅詞話》雖然吸收了大量戲曲材料和藝法,但在戲曲改編上的境遇卻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大為不同。據(jù)吳曉鈴《關(guān)于〈金瓶梅〉戲曲》所述,現(xiàn)知取材于《金瓶梅詞話》(以下簡稱為《詞話》)的戲曲只有四部(雜劇《傲妻兒》,傳奇《雙飛石》《奇酸記》《金瓶梅》);[1](PP.248-251)它們皆為清代作品,而無明代作品,且少有名家涉足,少有名作出現(xiàn)。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詞話》的故事題材特點所致。其實,《詞話》在當(dāng)今影視改編方面所遇到的問題與困惑,當(dāng)時就已出現(xiàn)。雖然《詞話》的出現(xiàn)讓當(dāng)時的文人大為驚異贊賞,但其情色渲染上的特異還是影響了人們對其社會批判主題的注意、認識和接受;而戲曲編演既注重題材奇異又強調(diào)關(guān)乎風(fēng)化的取向,確實會讓戲曲作家在涉及《詞話》題材時難以取舍,也會讓民眾在公眾化戲曲傳播中難以認同其社會批判的屬性和價值,因而使得《詞話》題材很難以單獨面目出現(xiàn)在戲曲領(lǐng)域之中。但它在戲曲領(lǐng)域的影響或可借助其他題材的戲曲編演得到體現(xiàn),而最容易接納其影響者就是與之有血緣關(guān)系的水滸題材的戲曲了。比如湯顯祖《南柯記》第四十四出“情盡”,就受到《詞話》最后一回“普靜禪師薦拔幽魂”情節(jié)的影響,[2](P.178)清初佚名《雙飛石》傳奇則在水滸情節(jié)中摻入了《詞話》的情節(jié)和人物。明人沈璟所編水滸戲《義俠記》亦是如此,但手法更為隱蔽和藝術(shù),從中我們可略窺《詞話》對明代戲曲創(chuàng)作的影響之跡。

      《義俠記》和《金瓶梅詞話》皆是在《水滸傳》廣泛、深入流播背景下的創(chuàng)作,而且都翻寫了《水滸傳》武松打虎、遇兄、殺嫂的一段故事。本文即參照《水滸傳》的武松打虎、遇兄、殺嫂這段情節(jié),理析《義俠記》《詞話》之于《水滸傳》的相關(guān)變化之處,以探究兩者之間存在的情節(jié)、人物、敘事結(jié)構(gòu)方面的影響關(guān)系。

      沈璟《義俠記》在故事題材上被歸類為水滸戲,一般認為它的故事情節(jié)乃全本于《水滸傳》敷衍而成。[3](P.245)但事實上,沈璟在此劇中并非謹按《水滸傳》“武十回”原有情節(jié)鋪敘,而是注入了自己的構(gòu)思,進行了相應(yīng)的改造。除了依循傳奇戲曲之生旦離合體制而增設(shè)的武松未婚妻賈氏一線,以及作者出于思想表達的需要而增添的吳下賢人葉子盈情節(jié),沈璟更有意義和意味的改造是對傳統(tǒng)武松殺嫂故事原有情節(jié)的變動,尤其是將人物情緒、情節(jié)發(fā)展與節(jié)令轉(zhuǎn)換結(jié)合起來,明顯見出作者構(gòu)思的精細。

      此劇共三十六出,分上下兩卷,武松打虎、遇兄、殺嫂這段情節(jié)占據(jù)了上卷的十八出;就此段情節(jié)敘述而言,它在情節(jié)設(shè)置和結(jié)構(gòu)布局上的改造較《水滸傳》更顯細膩協(xié)調(diào)。劇作在整體上改變了故事演進的時間序列,有序地把武松打虎、殺嫂等事件安排在從暮春到深秋的季節(jié)轉(zhuǎn)換中(《水滸傳》是十月到次年三月初),并借助節(jié)令的轉(zhuǎn)換有效地烘托了人物的行動和情緒,比如它把“戲叔”一節(jié)放在盛夏,讓夏日燥熱的天氣襯托著人物躁動的心情(《水滸傳》把“戲叔”安排在十一月的冬日雪天,以爐中熊熊燃燒的火苗來烘托武松心中的燥熱和潘金蓮那按捺不住的欲望);又如它把武松自京城返家的時間安排在深秋,讓蕭殺的秋景襯托出武松突然失去兄長的痛苦以及發(fā)配孟州路上的凄涼。另外,《義俠記》在情節(jié)設(shè)置上也作出了一些合理自然的改造,比如“挑簾”一節(jié),《水滸傳》很突兀地讓西門慶出現(xiàn)在武大家窗下,無意間邂逅了潘金蓮,然后再敘述其與王婆的預(yù)謀設(shè)伏;《義俠記》則先安排西門慶在一個炎熱的六月天里來到王婆茶坊喝茶,談話間王婆許諾為他作一個好謀,因為這個鋪墊,他才會在之后的一個午后再次來到紫石街,因而被潘金蓮的挑簾竹竿打在頭上。這一情節(jié)安排要比《水滸傳》的設(shè)置更加合理、自然,顯示出劇作在情節(jié)構(gòu)思上的努力。

      由此可見,《義俠記》相對于《水滸傳》而言,確實存在著一些頗具創(chuàng)意的改造。這類改造在武松打虎、遇兄、殺嫂一段情節(jié)中最為集中,而且皆與《金瓶梅詞話》之于《水滸傳》的改造之處有著具體的對應(yīng)。*下文有關(guān)《詞話》的引文以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5年戴鴻森校點本為據(jù),有關(guān)《義俠記》的引文以傅惜華編《水滸戲曲集(二)》校訂的明萬歷年間繼志齋刻本為據(jù)。

      (一)潘金蓮嫁與武大的原因

      《義俠記》第五出“誨淫”潘金蓮上場自述身世:“奴家,武大的妻子。只因向年私通家主,被主母妒恨,逼勒嫁差了對頭。這武大身長三尺,家無一椽,貨房居住,賣餅為活……”[4](P.168)據(jù)此而知,潘金蓮被迫嫁與武大,乃因她與男主人私通,遭女主人嫉恨,而招致了女主人的報復(fù)。這一設(shè)置與《水滸傳》大異。《水》第二十四回敘武松兄弟相遇后,在介紹武大時帶出了潘金蓮——

      那清河縣里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小名喚做潘金蓮,年方二十余歲,頗有些顏色。因為那個大戶要纏他,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那個大戶以此恨記于心,卻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5](P.293)

      較之于《義俠記》,《水滸傳》中潘金蓮對男主人之私通要求的拒絕,頗顯純潔之質(zhì)、貞烈之性,也更能襯托出她被大戶強嫁與武大的委屈;但小說緊接著評說她嫁武大后“倒諸般好,為頭的愛偷漢子”,這一評語與她在大戶家所表現(xiàn)出的經(jīng)歷、性格未能很好地照應(yīng),頗顯突兀。而《義俠記》則讓潘金蓮在嫁武大之前就有不貞的經(jīng)歷,從而在品行上為后面的私通西門慶作了鋪墊,不似《水滸傳》那樣有前后脫節(jié)之嫌?!读x俠記》對潘金蓮身世的這一交代顯然是改動了《水滸傳》的相應(yīng)情節(jié),卻與同樣鋪敘武松殺嫂情節(jié)的《詞話》相同。

      《詞話》第一回在介紹潘金蓮時敘及清河縣張大戶家同時買了兩個使女,一個是潘金蓮,一個是白玉蓮。后白玉蓮死亡,只剩下潘金蓮,在她長到18歲時,張大戶想要收用她,又怕主家婆利害,不敢貿(mào)然行動。后乘主家婆外出之機,張大戶收用了潘金蓮,主家婆知道此事后,“與大戶攘罵了數(shù)日,將金蓮甚是苦打”,不容此女。于是,張大戶賭氣倒賠嫁奩將她嫁給租住自家房屋的武大,以方便他能繼續(xù)與潘金蓮趁機幽會。后來張大戶去世,主家婆最終將潘金蓮、武大趕出張家房屋。[6](PP.9-11)

      《水滸傳》中潘金蓮因拒絕與男主人私通而招致了男主人的報復(fù),而《詞話》則改為潘與男主人私通而招致女主人的妒恨、報復(fù)——從她被男主人無奈配嫁武大,到被女主人趕出張家房屋,都存在著女主人深切的妒恨、報復(fù)這一原因,即《義俠記》所說的“逼勒”。

      (二)潘金蓮進入大戶家的年齡

      《義俠記》第五出“誨淫”潘金蓮上場自報家門:“妾家陽谷城中住,小字金蓮潘氏女,芳年十五鬻豪門,主母無端生嫉妒?!盵4](P.168)語中所提示的潘金蓮初入大戶家的年齡信息在《水滸傳》中并不存在。潘金蓮在《水滸傳》第二十四回中一出場就是20余歲,且并未提及她進入清河縣大戶人家的時間或年齡:“那清河縣里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小名喚做潘金蓮,年方二十余歲,頗有些顏色?!盵5](P.293)至于潘金蓮此時的具體年齡,小說在她初見武松時的對話中有所涉及——

      婦人又問道:“叔叔青春多少?”武松道:“虛度二十五歲?!蹦菋D人道:“長奴三歲。叔叔今番從那里來?”[5](P.295)

      據(jù)此,潘金蓮在武松景陽岡打虎的十月份初見武松時是22歲,武松25歲。

      而《詞話》則以潘金蓮初見武松的時間為中心對潘的年齡作了新的編排。潘金蓮原本在9歲時被母親賣到王招宣府,習(xí)學(xué)彈唱,她“本性機變伶俐,不過十五,就會描鸞刺繡,品竹彈絲,又會一手琵琶”,后來王招宣去世,又被母親賣與張大戶家,“與玉蓮?fù)瑫r進門”,而此時“玉蓮亦年方二八”。后來長到18歲時被張大戶收用,從而招致了主家婆的妒恨,被逼迫嫁與武大。到她初見武松時,已經(jīng)25歲了(第一回)。[6](P.13)《詞話》的這些敘述較為清晰地勾勒出潘金蓮的成長系年,也為她以后的性格、品質(zhì)表現(xiàn)作了鋪墊,我們由此理解了她后來的品行之所以如此的前源。

      根據(jù)《詞話》所述潘金蓮的這段成長史,她不到15歲就學(xué)成了后來為人稱道的藝能,在16歲時進入張大戶家,由此走上了一條性格扭曲、生活墮落的道路。無論小說、戲曲如何地編排,潘金蓮踏入這個大戶家的遭遇,對她后來的性格養(yǎng)成、人生經(jīng)歷都起到了轉(zhuǎn)折性的影響,所以《詞話》《義俠記》都對此特作交代;而且比《水滸傳》更細致的是,兩者皆提到了潘金蓮進入這個大戶人家的具體年齡,其間當(dāng)有一定的淵源關(guān)系。應(yīng)是《義俠記》采納了《詞話》關(guān)于潘金蓮身世的設(shè)置。

      (三)潘金蓮面對西門慶勾引時提出的要求

      《水滸傳》中西門慶挑逗潘金蓮的描寫是個非常經(jīng)典的情節(jié)。王婆設(shè)計請潘金蓮來做送終衣服,在西門慶到來后又特意設(shè)酒答謝潘,并推說酒少而離席買酒,這時,西門慶依王婆所授之計故意將筯拂落地上,并趁伏身拾筯時輕捏潘金蓮腳以為試探——

      西門慶連忙蹲身下去拾。只見那婦人尖尖的一雙小腳兒,正蹺在筯邊。西門慶且不拾筯,便去那婦人繡花鞋兒上捏一把。那婦人便笑將起來,說道:“官人休要羅唣!你有心,奴亦有意。你真?zhèn)€要勾搭我?”西門慶便跪下道:“只是娘子作成小生?!蹦菋D人便把西門慶摟將起來。當(dāng)下兩個就王婆房里,脫衣解帶,共枕同歡。(第二十四回)[5](P.318)

      在這段描述中,潘金蓮在西門慶求歡時并沒有向西門慶提出什么要求,也未表現(xiàn)出任何的顧慮,而是很順從地答應(yīng)了西門慶。而《義俠記》第十四出“巧媾”一節(jié)并沒有讓潘金蓮在“你有心,我有意”之后像《水滸傳》那樣順從地與西門慶二人“脫衣解帶,共枕同歡”,而是要求西門慶先對天發(fā)誓,然后才依從:“官人,你有心,我也先有意了。你對天罰了誓,我就依你?!盵4](P.185)這一改動使得人物的言行更合邏輯,也符合潘金蓮的當(dāng)時心態(tài),畢竟潘與西門慶還屬于初次私會。與這一變動相對應(yīng),《詞話》也在此處作了改動:

      這西門慶連忙將身下去拾箸,只見婦人尖尖趫趫剛?cè)缜“霋K一對小小金蓮,正趫在箸邊。西門慶且不拾箸,便去他繡花鞋頭上只一捏。那婦人笑將起來,說道:“官人休要啰唣!你有心,奴亦有意。你真?zhèn)€勾搭我?”西門慶便雙膝跪下說道:“娘子,作成小人則個!”那婦人便把西門慶摟將起來說:“只怕干娘來撞見?!蔽鏖T慶道:“不妨。干娘知道?!碑?dāng)下兩個就在王婆房里,脫衣解帶,共枕同歡。(第四回)[6](P.46)

      《詞話》的改動,較之《水滸傳》多了潘氏的“只怕干娘來撞見”一語,顯示了潘初臨此境下的顧慮,更符合人物當(dāng)時的心理。

      (四)潘金蓮擔(dān)憂西門慶移情別戀,并因西門慶約會來遲而斥責(zé)打罵

      在《義俠記》中,潘金蓮與西門慶私通后,即有對西門慶移情別戀的憂慮。這在武大捉奸前的那次幽會等待中就已有表露。第十六出“得傷”潘金蓮有言:“喬才虛謊,好教奴心中暗傷。料應(yīng)他別戀歌樓,這時節(jié)還不到茶坊!”而當(dāng)西門慶匆匆來到時,潘金蓮非常生氣:

      (凈上)心慌路遠腳兒忙,一日如同隔幾霜。娘子拜揖!(小旦不回禮,打凈掌科,凈跪科)(小旦)你這薄倖的賊,昨夜中秋,想又在東街張惜惜家醉了?今日這等來遲。(凈)今日有新到廣東客人,說道來賣生藥,等得他久了。小人若是說謊,生個碗大的疔瘡。(小旦扯起科)既如此,里面去說話罷。[4](P.188)

      通過梳理《水滸傳》的情節(jié)敘述可以看出,西門慶從未表現(xiàn)出對潘金蓮的薄倖,潘金蓮也沒有對西門慶移情別戀的擔(dān)心;西門慶沒有因在幽會時遲到而賠禮賭誓,也沒有受到潘金蓮的斥責(zé)打罵?!读x俠記》此處的敘述除了“東街張惜惜”這個人物來自《水滸傳》第二十四回外,[5](P.317)其他皆屬增設(shè)。

      但這些變動卻在《詞話》中有一些對應(yīng)情節(jié)?!督鹌棵吩~話》中明顯敘及了潘金蓮對西門慶不來看望自己的擔(dān)心和斥責(zé),第一次是在二人勾搭上兩月有余、接近端陽節(jié)的一天,潘金蓮見西門慶兩日未來,見面就罵他為“負心的賊”。[6](P.66)

      如果潘金蓮的這次斥罵還包含有打情罵俏的意味,那么,第八回“潘金蓮永夜盼西門慶”的那次則是明確的傷心和憂慮了。西門慶因娶孟玉樓以及嫁女兒,有一個多月未來潘金蓮處。潘氏苦心盼望,最后央求王婆請來了西門慶。潘金蓮指責(zé)他喜新厭舊,辜負了自己的情意;西門慶只是堅稱因忙于女兒出嫁而無時間來看望:

      婦人道:“你還哄我哩!你若不是憐新棄舊,再不外邊另有別人,你指著旺跳身子說個誓,我方信你。”那西門慶道:“我若負了你情意,生碗來大疔瘡,害三五年黃病,匾擔(dān)大蛆口袋。”婦人道:“賊負心的!匾擔(dān)大蛆口袋,管你甚事?”一手向他頭上把帽兒撮下來,望地下只一丟。(第八回)[6](P.88)

      在此,潘金蓮表達了自己對西門慶的擔(dān)心,說他“憐新棄舊”,“外邊另有別人”,并動手把他頭上的帽子打落在地下。

      (五)武松自京城出差返家的時間

      《義俠記》中武松自京城出差返家的時間是秋天,而非《水滸傳》所敘述的三月初。這一時間改變及其相應(yīng)的情節(jié)設(shè)置在《詞話》中業(yè)已存在。

      《水滸傳》把武松景陽岡打虎到殺嫂祭兄的時間安排在十月到次年三月。十一月的冬日雪天,潘金蓮撥火飲酒“戲叔”,致武松搬離哥嫂家。十?dāng)?shù)日后,武松因要出公差赴京城而前來辭別(第二十四回)。在西門慶等人合謀毒殺武大后,第二十六回敘武松自京城返回陽谷縣,“前后往回,恰好將及兩個月。去時新春天氣,回來三月初頭”。[5](P.335)

      《詞話》取用《水滸傳》武松殺嫂一節(jié)最為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節(jié)令時間的安排。它在敘述武松打虎到辭兄時還遵循《水滸傳》的設(shè)置,由十月到十一月——讓武松在十月天氣里走上景陽岡打死老虎,在十一月的冬日雪天讓潘金蓮戲叔,也讓武松在十一月領(lǐng)公差遠赴京城。但此后即以“白駒過隙,日月如梭,才見梅開臘底,又早天氣回陽”一句蕩開,把西門慶與潘金蓮的初遇時間由《水滸傳》的十一月冬日拉到“三月春光明媚時分”,讓二人的春心在這個季節(jié)隨著萬物復(fù)蘇而萌發(fā),所以小說在二人初遇一節(jié)后總結(jié)道:“只因臨去秋波轉(zhuǎn),惹起春心不肯休?!盵6](PP.24,26)這些材料的增添、描述的細致拉長了這段情節(jié),同時也拉長了這段情節(jié)發(fā)生的前后時間,比如武松自京城返家的時間即由《水滸傳》所說的三月初改變?yōu)榘嗽轮星锴啊?/p>

      在對這段故事演進的時間編排上,《詞話》最有意味的改動是把武松自京城返家的時間放在八月中秋前。第八回敘武松給武大寄來一封家書,說八月中秋前能回到家;第十回敘武松因誤殺李外傳而被發(fā)配到孟州,小說敘及武松發(fā)配上路時言:“正遇著中秋天氣?!蔽渌杉敝谥星锴摆s回家,本意是與兄長團圓,但就在這團圓節(jié)的氣氛中卻驚悉兄長無辜被害,而自己又因為兄報仇而被發(fā)配遠方。在此,我們可以通過團圓節(jié)的民俗氣氛與深秋的蕭殺景象體味小說所要烘托的凄涼情緒。小說兩次提到的八月中秋,說明小說把這段情節(jié)放在這一節(jié)令背景下是有特意考慮的,即以這一蘊含團圓之義的節(jié)令來襯托人物的行為和情緒。這正體現(xiàn)了小說作者在情節(jié)設(shè)置上的精細之思。

      這種節(jié)令景象與人物情緒的配合關(guān)系,正是《詞話》翻寫這段故事的創(chuàng)造之處,在此,《詞話》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改變:一是改動故事演進的時間(從潘金蓮挑簾到武松出差返鄉(xiāng)為三月初至八月中秋),二是改動節(jié)令時間的思路(與人物的行為和情緒相配合),三是改動節(jié)令時間的細節(jié)(武松自京城返家的時間為秋天)。這三個方面的改動同樣表現(xiàn)在《義俠記》的情節(jié)演述之中。

      由此可見,《義俠記》對于武松出差返家時間的改動及其思路皆與《詞話》相一致,尤其是其改變時間設(shè)置以烘托人物行為和心情的思路以及讓武松在蕭殺的秋景中走上發(fā)配孟州之路的細節(jié)設(shè)置,明顯來自于《詞話》。

      綜合上文所述,《義俠記》武松殺嫂一節(jié)相對于《水滸傳》的那些獨到、精細的改造之處,乃是來自同樣緣于《水滸傳》的《詞話》的創(chuàng)造與開拓。據(jù)此而言,《義俠記》所出現(xiàn)的這些變化之處與《詞話》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淵源關(guān)系,由此可以大致勾勒出沈璟與《詞話》的結(jié)緣情況。

      首先可以確認,沈璟看到的不是《金瓶梅詞話》的刊刻本,而是抄本。

      關(guān)于《義俠記》的著作年代,現(xiàn)存明萬歷四十年(1612)金陵陳氏繼志齋重刻本的卷首有一序,署有“萬歷丁未中秋日東海郁藍生題,壬子清明日陳大來手書重梓繼志齋中”的字樣。其中“郁藍生”是呂天成的別署,萬歷丁未即萬歷三十五年(1607),萬歷壬子即萬歷四十年。而呂天成此序明確指出:“《義俠》則半埜主人索去,已梓行矣。始先生聞梓《義俠》,貽書于予曰:‘此非盛世事,亟止勿傳?!榷唬骸辱饕?,必盡校其訛而后可行。’令予任校訛之役,愧不能精閱,而世聞是曲已久,方欣欣想見之,又何所忌諱而欲強秘也?”[4](P.160)據(jù)此,在呂天成此序?qū)懗芍辏读x俠義》早已刊行流傳于世。徐朔方先生曾據(jù)馮夢禎《快雪堂集》卷六十所載萬歷三十年(1602)九月二十五日蘇州看演《義俠記》的日記,指出此劇創(chuàng)作必早于此時。[7](P.315)郭英德先生亦據(jù)此材料判定《義俠記》當(dāng)作于萬歷三十年九月之前。[8](P.203)

      據(jù)現(xiàn)有材料,《詞話》最早刊刻于萬歷四十五年(即東吳弄珠客序本《金瓶梅詞話》,李時人認為這是其初刻本[9]),這要晚于《義俠記》的刊刻年代,但它以抄本形式在社會上流傳的時間卻要早得多。就現(xiàn)有文獻來看,袁宏道最早留下了關(guān)于《詞話》閱讀的文字記錄,其《與董思白書》曰:“《金瓶梅》從何而來?伏枕略觀,云霞滿紙,勝于枚生《七發(fā)》多矣。后段在何處?抄竟當(dāng)于何處倒換?幸一的示?!盵10](P.157)此信寫于萬歷二十四年(1596)。但在他之前接觸到這部小說的文士并不稀見。董其昌即早于袁宏道閱讀、抄錄了此小說,更早者還有王世貞、屠本畯,而且王世貞手中已有全書,據(jù)屠本畯《山林經(jīng)濟籍》記:“《金瓶梅》流傳海內(nèi)甚少,書帙與《水滸傳》相埒?!醮笏究茗P洲先生家藏全書,今已失散?!盵10](P.82)王世貞卒于萬歷十八年(1590),而屠本畯訪問王世貞的家鄉(xiāng)太倉在萬歷九年(1581)。[11](P.96)所以徐朔方先生《〈金瓶梅〉成書新探》認為,其成書年代當(dāng)是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與萬歷元年(1573)之間,下限至晚也是萬歷十七年。[11](PP.95,106)而沈璟在萬歷十七年(1589)退出仕途后才開始了他此后20年的戲曲創(chuàng)作生涯。[7](PP.288,307)據(jù)此,《詞話》的成書年代肯定要早于《義俠記》。

      而且,《詞話》的抄本早在沈璟之前就已在文人圈中廣泛流傳,沈璟前后的文人多有閱讀、抄錄此抄本者。除了上面所提到的王世貞、屠本畯、董其昌、袁宏道之外,當(dāng)時擁有、閱讀到這部小說的文士還有許多,著名者如湯顯祖、袁中道、徐文貞、馮夢龍、沈德符(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十五)、王肯堂、王稚登(屠本畯《山林經(jīng)濟籍》卷八)、文在茲(薛岡《天爵堂筆余》卷二)、謝肇淛、丘志充(謝肇淛《金瓶梅跋》)、李日華(李日華《味水軒日記》卷七)等。[10](PP.80,82,158,179,181)

      沈璟前后的文人有這么多都閱讀、抄錄過這部小說,而且王世貞、湯顯祖、馮夢龍與他還有過不同程度的交往,那么以沈璟的身份、閱歷,接觸、閱讀這部在文人圈中十分流行的小說抄本自非難事。當(dāng)然,當(dāng)時許多接觸過此書的文人并不一定會留下明確的記述(本人的記述或他人的記述),比如湯顯祖,從未在他的詩文尺牘中提及閱讀《金瓶梅》一事,時人亦未述及此事,只是明崇禎二年(1629)聽石居士《幽怪詩譚小引》中簡單提及“湯臨川賞《金瓶梅詞話》”一語,[12](P.235)但據(jù)徐朔方先生的考證,湯顯祖確曾閱讀過《金瓶梅》一書。

      另外,以《詞話》在當(dāng)時文人圈中的傳閱之廣,以及當(dāng)時眾多文人對它的贊譽,其對他們創(chuàng)作的影響肯定是存在的。但又因《詞話》在當(dāng)時社會上的“惡名”,文人們要承認或記錄其創(chuàng)作中有《詞話》的影響之跡,還是有所顧慮的,尤其是像沈璟這樣的以道統(tǒng)自任、耿直孤高、謹言慎行的文人。[13](P.316)

      據(jù)此而言,沈璟確有關(guān)于《詞話》的知識背景。他在當(dāng)時文人傳閱、稱賞《詞話》的環(huán)境中曾經(jīng)閱讀過它的抄本,而且其中的情節(jié)給他以深刻的印象,使他在編創(chuàng)《義俠記》這部取材《水滸傳》的戲曲時自然而然地引入了《詞話》的材料,化用了《詞話》在取材水滸故事基礎(chǔ)上的精巧構(gòu)思。所以,《義俠記》的這些相對于《水滸傳》的變化之處,乃原于《詞話》的首創(chuàng),而加以熔煉。因此,此劇上卷十八出的主干情節(jié)就因借鑒《金瓶梅詞話》而與《水滸傳》多有不合;相比較而言,下卷十八出的降伏蔣門神、十字坡認義等情節(jié)卻與《水滸傳》要吻合得多。相對于當(dāng)時文人對于《詞話》的贊賞、抄錄,沈璟在編創(chuàng)《義俠記》時對于《詞話》藝術(shù)手法的學(xué)習(xí)借鑒更有意義,因為他不但看到了《詞話》的藝術(shù)創(chuàng)新之處,還以自己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實踐予以傳承、發(fā)揚。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義俠記》見出《詞話》的文學(xué)影響,特別是《詞話》在成書之后對當(dāng)時文人戲曲創(chuàng)作的影響。湯顯祖的《南柯記》是如此,沈璟的《義俠記》亦是如此。由此可見,雖然《詞話》題材的特異性影響了它在戲曲這種大眾化文藝樣式中的呈現(xiàn),但它對戲曲的影響還是通過一種委婉曲折的方式表現(xiàn)了出來。

      [1]王利器.國際金瓶梅研究集刊(一)[C].成都:成都出版社,1991.

      [2]徐朔方.湯顯祖和《金瓶梅》[M]//小說考信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董康,等.曲??偰刻嵋壕砦錥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9.

      [4]傅惜華.水滸戲曲集(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傳[M].北京:中華書局,1997.

      [6]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5.

      [7]徐朔方.沈璟年譜[M]//徐朔方集(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8]郭英德.明清傳奇綜錄[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9]李時人.談《金瓶梅》的初刻本[J].文學(xué)遺產(chǎn),1985,(2).

      [10]朱一玄.金瓶梅資料匯編[G].天津: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02.

      [11]徐朔方.《金瓶梅》成書新探[M]//小說考信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2]黃霖.金瓶梅資料匯編[G].北京:中華書局,1987.

      [13]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fā)展史(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ShenJing’sYiXiaJiandJinPingMeiCiHua

      XU Da-jun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ncient Literature and Document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wide circulation of theWaterMargin, Shen Jing’sYiXiaJiandJinPingMeiCiHuacame into being. Both works draw from theWaterMarginthe same story of Wu Song’s killing of his elder brother’s wife and make adapta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purposes. There are five corresponding adaptations. Concerning the circulation ofJinPingMeiCiHuaamong the literati, the adaptations inYiXiaJi, in comparison with theWaterMargin, is based onJinPingMeiCiHua, which, however, is creatively integrated into his work by Shen Jing. This explains that Shen Jing had readJinPingMeiCiHuawhich gives him a deep impression. So in his writing, he naturally borrows materials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fromJinPingMeiCiHua. Therefore, we can see thatJinPingMeiCiHua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opera creation in Ming Dynasty, which can also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s ofJinPingMeiCiHuafor the literary creation at that time and in later generations.

      YiXiaJi;JinPingMeiCiHua; influence

      2012-05-16

      徐大軍(1970-),男,江蘇贛榆人,文學(xué)博士,杭州師范大學(xué)古代文學(xué)與文獻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戲曲史和明清小說研究。

      I237

      A

      1674-2338(2012)06-0058-06

      (責(zé)任編輯:山寧)

      猜你喜歡
      詞話西門慶潘金蓮
      增山詞話
      中華詩詞(2022年6期)2022-12-31 06:42:32
      半夢廬詞話
      中華詩詞(2022年5期)2022-12-31 06:33:10
      如果武大郎沒有錯過潘金蓮的排卵期
      媽媽寶寶(2019年9期)2019-10-10 00:54:02
      西門慶與冬至餃子
      特別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20
      新詞話
      詞話三則
      對人性的重新審視與反思:論荒誕川劇《潘金蓮》
      西門慶的愛情觀淺議
      西門慶的愛情觀淺議
      西門慶與賈寶玉女性觀的比較
      滦平县| 江陵县| 武邑县| 古田县| 宁阳县| 梅州市| 龙里县| 昌黎县| 太康县| 磐安县| 宜川县| 廉江市| 昆山市| 南投市| 林西县| 武功县| 平南县| 兴隆县| 天全县| 沈阳市| 东海县| 怀仁县| 凤山县| 雅江县| 边坝县| 额济纳旗| 抚州市| 乐山市| 上林县| 淮北市| 松潘县| 锦屏县| 会昌县| 常熟市| 高州市| 寻甸| 浦江县| 七台河市| 莫力| 黄梅县|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