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王平祥
孔子學院是中國為發(fā)展與外國的友好關系,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fā)展,加強與世界各國的教育文化交流而建立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它一方面迎合了世界各國人民對漢語學習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增進了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
泰國是目前“漢語熱”很典型的國家之一,又是中國在漢語教學方面重點支持的幾個國家之一。從2005年開始,經過6年的時間,在中國國家漢辦、泰國皇室、泰國政府和泰國人民的支持下,泰國共建立了12所孔子學院和11個孔子課堂,詳見表1:
表1:泰國孔子學院/課堂的基本情況
續(xù)表
近年來泰國孔子學院發(fā)展迅猛,尤其是在漢語教學和漢語教師培訓兩方面。在漢語教學方面,大部分泰國孔子學院開設了一系列漢語課程,如漢語口語、初級漢語、高級交際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文報刊閱讀、美學理論、中國書法和漢語聽說等。很多泰國孔子學院還同時承擔一部分本科中文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如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承擔本科生漢語口語、中文報刊閱讀的教學,同時也承擔研究生的漢語詞匯與文化課程?;侍蟠髮W孔子學院承擔的本科中文專業(yè)課程有30 門,如初級漢語、漢語口語等。宋卡王子大學孔子學院也專門為中文系學生開設了特色課程,如中文諺語和俗語、漢語論談、飯店漢語等課程。再比如東方大學孔子學院開設漢語日常對話班、商貿漢語會話班、HSK 漢語水平考試輔導等。
泰國孔子學院在承擔中文專業(yè)和開設漢語課程的同時,也開展?jié)h語教學和漢語教師培訓,如農業(yè)大學孔子學院承擔泰國留學中國總會舉辦的“泰國漢語教師培訓班”的部分教學工作,開設《漢語語音》和《報刊閱讀》課程①國家漢辦網站:http://www.hanban.edu.cn/。;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開設泰國王宮官員漢語培訓班、教師漢語培訓班和泰國國家移民局官員漢語培訓班等;清邁大學孔子學院的主要培訓活動有:開展HSK 考前培訓工作,開設泰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委員會中小學教師漢語培訓課程以及教師漢語培訓班等②國家漢辦網站:http://www.hanban.edu.cn/。。
泰國孔子學院漢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泰國學生獲得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教師培訓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師教學技能及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為漢語傳播服務。
孔子學院是中國軟實力的核心項目,泰國孔子學院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泰友好交流。大部分泰國孔子學院利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及法定節(jié)假日舉辦春節(jié)文化活動、中秋節(jié)活動和國慶文化活動等一系列文化活動。有代表性的活動如: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在2009年舉辦了留學中國宣講活動、詩琳通公主與泰國中文教育發(fā)展座談會、“詩琳通杯”泰國大學生漢語演講比賽等,各類活動參加人數(shù)達1 837人。皇太后大學孔子學院最為出色、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文化特色活動是“熊貓與科技”活動,參加人數(shù)達27 000人,另外還舉辦了其他一些文化特色活動,如講座、座談和報告會等。東方大學孔子學院最為突出的方面在于舉辦了中醫(yī)健康保健咨詢、中醫(yī)養(yǎng)生講座等方面的活動,參加人數(shù)達900人。
孔子學院是一種重要的中泰合作辦學模式,然而目前泰國孔子學院的合作辦學力度仍然較為薄弱。開辦孔子學院的主要是泰國著名大學,且僅局限于大學,而且多為開設了中文系的高校。
筆者針對以上問題擬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泰國孔子學院在辦學過程中應當加強與泰國教育部的溝通與合作,這樣就能吸收更多的學生到泰國孔子學院學習漢語。2.泰國孔子學院在合作辦學過程中要加強深度和廣度。這里的“深度”是指孔子學院不應只建在大學和中學里,還要擴展到小學和幼兒園?!皬V度”指的是泰國孔子學院不僅要建立在曼谷和曼谷郊區(qū),還要擴大到泰國各個府,這樣才能保證泰國孔子學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泰國孔子學院在迅猛發(fā)展的同時,也遇到了教師、教材和教法等方面的問題。在教師方面,隨著中國文化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泰國人學習漢語的需求日益增多,但許多學校缺乏專業(yè)漢語教師。派往泰國的漢語教師志愿者雖然可以暫時緩解泰國漢語教師匱乏的問題,但不是長久之計。在教材方面,由泰國教育部牽頭編寫且已完成的漢語教材有《創(chuàng)智漢語》、《快樂漢語》等,但這些教材在內容上存在著落后于時代、忽視跨文化交際原則等問題。孔子學院非常需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編寫符合泰國人漢語學習規(guī)律的、具有時代氣息的優(yōu)秀教材。在教法方面,泰國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師多為由國家漢辦派出的志愿者,其中有些教師缺乏足夠的教學經驗,在教學方面不夠專業(yè)。
制訂科學的長期規(guī)劃是泰國孔子學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另一個保證。泰國孔子學院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應該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目標制訂長期計劃。對此,筆者認為:首先要充分認識到未來5—10年是泰國孔子學院發(fā)展的重要機遇期,因此泰國孔子學院需制訂出富有特色的、對實踐有指導意義的、詳細的科學規(guī)劃。其次,泰國孔子學院制訂長期規(guī)劃時必須充分體現(xiàn)出“多元文化”與“和諧世界”的理念,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認真研究和了解目前泰國孔子學院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
近年來泰國孔子學院一直不斷完善漢語教學和漢語教師培訓系統(tǒng),筆者認為,泰國孔子學院應該注重營造更富有趣味的漢語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漢語。在教學方面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滿足學生的要求,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應該了解泰國學生的個性,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師的作用和影響力;另外,教師應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意見。這樣才能使泰國孔子學院的漢語教學保持質量。
作為泰國人了解和認識中國的重要渠道,泰國孔子學院舉辦的很多活動都是為了讓泰國人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筆者認為,在這個傳播過程中,需要注意兩個潛在的問題:一個是要注重文化兼容并包,不要一味地強調中國文化的美好、偉大;另一個是要適應泰國當?shù)厣鐣幕?,切勿與當?shù)匚幕l(fā)生沖突,這才符合泰國孔子學院“和諧世界”的發(fā)展理念。
關于“三教”,筆者認為:1.在教師方面,泰國孔子學院和國家漢辦應該構建漢語教師的高層次培訓體系。中國國家漢辦今后在不斷擴大派出教師規(guī)模的同時,還需注意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培養(yǎng)層次。國家漢辦派出漢語教師目前分為幾類:一類是具有英語或者其他語種背景的漢語教師,他們能夠在漢語課堂上較好地與學生溝通;一類是非外語專業(yè)的教師,他們僅在赴泰國任教前接受過短期的泰語培訓,這類教師缺乏泰語溝通能力,因此在講授漢語尤其是針對初級水平的學生進行教學時,缺乏基本的泰語溝通能力,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非外語專業(yè)的教師應加強泰語或外語方面的能力。此外,赴泰執(zhí)教的漢語教師應該了解泰國的相關法律、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識。2.在教材方面,應針對泰國學生學習漢語的特點,編寫一套內容上不落后于時代、不忽視跨文化交際原則的教材。3.在教法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游戲、辯論、對話或者民俗活動,讓學生在比較放松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和日常交流,這樣才能取得更為顯著的效果,并拉近師生的距離。
目前孔子學院在泰國還處于建設的初期階段。在六年的發(fā)展過程中,泰國孔子學院得到了泰國皇室、泰國政府和泰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在迅速發(fā)展和壯大的同時,泰國孔子學院也面臨著很多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需要我們對孔子學院的發(fā)展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通過對泰國孔子學院發(fā)展現(xiàn)狀和問題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在孔子學院海外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上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國家漢辦網站:http://www.hanban.org/confuciousinstitutes。
李艷軍(2009)《孔子學院發(fā)展模式問題探析——以韓國忠北大學孔子學院為例》,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
吳應輝、龍偉華、馮忠芳、潘素英譯(2009)泰國促進漢語教學,提高國家競爭力戰(zhàn)略規(guī)劃,《國際漢語教育》第1輯。
趙睿祥(2009)淺談孔子學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安徽文學(下半月)》第12期。
吳應輝、楊吉春(2008)泰國漢語快速傳播模式研究,《世界漢語教學》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