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學云
化妝造型不是單純的技術性勞動,而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形象設計科學,它涉及心理學、美學、人類學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也涵蓋著服飾學、色彩學、化妝造型設計、身勢學等領域的內容。揚劇舞臺化妝是揚劇舞臺藝術的重要手段之一,揚劇化妝吸取了京劇、越劇及其它姐妹劇種的化妝技巧,并著重從現代化妝技術和影視化妝手法中進行有益嘗試,煥發(fā)了新的舞臺表現魅力。
“舞臺化妝”,顧名思義,就是演員和化妝人員,為適應劇中人物所要求的外貌特征,采用各種化妝技術手段(包括油彩、毛發(fā)、塑形材料、粘貼物等的應用),以達到可以使演員相應改變其面貌的能力。當然,戲曲化妝個人風格的形成是一個過程,需要人物的時代背景及多方面因素的積極配合。本人從事戲曲化妝工作二十多年以來,體會最深的就是:作為一名專業(yè)化妝師,應該和演員一樣,深入劇情,用心感悟,同時還應懂得形、色、韻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妙“手”生花,讓一個個完美的藝術形象展觀在戲曲舞臺上,從而激蕩觀眾的心靈。
在我國戲曲發(fā)展史上,為了使人物形象便于觀眾區(qū)別,不同的角色逐步形成了其固定的面部妝容與服飾,同時,為了突出特點,采用了夸張的表現手法,以大面積的色塊和圖案,固定化地表現人物的特點,這便是中國戲劇特有的臉譜。揚劇藝術中吸取了京劇等戲劇化妝手法,臉譜也成為揚劇化妝的主要表現手段。在揚劇中,臉譜的勾畫主要是為了加重膚色,突出與夸張眉、眼、鼻、口等各個器官部位。突出面部骨骼、筋絡、肌肉、紋理等。臉譜的產生主要是從生活中來,最早的用色就是黑、白、紅三色為主。通過藝術的創(chuàng)造,用顏色和線條形象地表現戲曲人物的面部。同時,又以說明性,象征性、象形性、性格性為指導思想。組織成各式各樣的面型、圖案、為每一個人物制定了一個固定的譜式。所謂花而有譜,這就是臉譜二字的由來。
近代各國戲劇藝術的進展,電影、電視藝術的蓬勃興起,使化妝造型藝術相應地得到了可喜的飛躍。油彩的革新,繪畫技法的提高,毛發(fā)制品、粘貼物、塑形材料、制作技術水平的突飛猛進,使化妝的地位得到了改變,從舞臺到銀幕,藝術成就極其顯著。
特別是肖像化妝和特征化妝,其真實、自然、逼真、可信的程度,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公認。特別劇場燈光照明技術的革新,演出作品的復雜,要求演員更加深刻地揭示人物性格,使用新的更加完善的化妝材料、方法和工具,給演員化妝,更好地塑造人物外部形象以及卸妝,保護皮膚等,提供了更為理想和更加方便的條件。
新的化妝產品的運用,革命性地推動了揚劇化妝技術的革新。傳統(tǒng)的戲劇化妝,面部主要以油彩與粉為主,持久度不高?,F代社會隨著化妝品種的豐富,眼影、胭脂、粉底、散粉、唇膏、唇彩、眉粉多運用到揚劇舞臺化妝中,這些產品相對于油彩,對演員的皮膚傷害相對也較小。傳統(tǒng)的假發(fā),比較生硬,現代假發(fā),在工藝上有了很大進展,更趨自然,有助于演員造型的自然多變,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
在此,我從揚劇化妝淺顯地談談舞臺化妝的作用
1.化妝能改變演員外貌,幫助演員面部表情,以符合劇中人物的需要,加強演出效果。任何一位演員的外貌都不可能與人物的要求完全一致。加之舞臺演出本身所具有的獨特性——即舞臺與觀眾之間的天然空間距離,這就要運用化妝方法來彌補;把演員本身不符合角色的缺陷加以掩飾、改變。另外把演員美的部分,以人物要求隱去或覆蓋起來,再從新勾畫出符合于劇中人物的式樣,使化妝真正起到“體現一個外在的形態(tài)”的作用。
2.在面部準確、自然、柔和的運用油彩,能彌補被強烈光線沖淡的部分。這樣既可使演員與觀眾之間的天然距離得到較好的調整——前排觀眾不會因化妝痕跡大而覺得虛假;后排觀眾也不會因座位太遠而看不清人物面部的基本特征和細致表情。這樣演員在穿上角色特定的服裝,配以恰當的燈光,整個舞臺畫面便可以和諧一致,完整無遺,預期的藝術效果就能油然而生。
3.成功的化妝造型,具有幫助演員近一步理解角色,探索形象的力量。盡管一個演員在各自的化妝實踐中體會有所不同。但類似的情況并不罕見?;瘖y時,演員對著鏡子,運用各種化妝技術、用品,精心刻劃人物的五官、肌肉、線條和明暗層次;穿上服裝之后對著大鏡子,帶著“戲”邊做邊看,不斷摸索……其目的就是為了發(fā)現化妝上不合乎人物要求的缺陷和不足,及時修正,進而達到“象”角色的境界。(當然,照鏡子也有發(fā)現并肯定好的、成功的方面。)這就證明:在形象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化妝造型上的任何細小發(fā)現,都將激發(fā)演員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熱情,都將增進演員對人物的信念和真實感,使角色創(chuàng)造的深度廣度得以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