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書
酌一杯包谷酒,清香四溢。品一塊煙炕的血豆腐,濃濃的鄉(xiāng)土味灌滿心間。
那一夜,我開始痛飲。有意識地忘掉了195毫米汞柱的高血壓對我生命的威脅。
那一夜,我嗜酒如命。仿佛青春四射,二十幾歲般的剛烈,高唱永不言敗。
三十多年前的童年好友,不期而遇,一張小桌被八個大漢圍住,純情使它搖搖欲墜。我們讓神仙不解,讓鬼神發(fā)愁,一口氣干掉了十二斤包谷酒,二十大盤血豆腐。
那一夜,我們尋著兒時足跡,登上一座高山,邀來往昔明月……
我們醉了,明月在笑。
花燈戲從唐朝走來,正月里,家鄉(xiāng)人臉上綻放的笑容,紅紅火火,仿佛是年味濃濃的春聯(lián)。鄉(xiāng)人站在“中山亭”下仰望歷史。歷史被拉得很近,很近。我分明看到,一派豐收的景象,還有歲歲平安。
李冬陽,一個家鄉(xiāng)的藝人,學(xué)會了川戲,竟然把它嫁接在花燈的樹上。于是,“燈夾戲”在一方水土開始鮮活,芬芳四溢……
戲前戲后,香與紙的裊裊青煙,步履沉重。
上帝啊,笑落了一滴淚。它劃過時空的弦,彈奏漫天春雨。
一座山,平疇千里見巍峨,謂之“奇”也;巉巖石骨亂凌空,謂之“險”也;古木云天蔭蔽日,謂之“幽”也;廟閣飛檐山水秀,謂之“美”也;歷史悠悠文化重,謂之“貴”也。此乃“五絕”,風(fēng)騷獨(dú)領(lǐng)古今,聞名遐邇。
一條石徑彎曲而上,仿佛行走著遠(yuǎn)古的傳說。
刻在石壁上的詩,被風(fēng)雨剝出幽香。
那裊裊青煙,燃燒著信徒的虔誠。誰能聽見,天庭在說些什么。
悠悠的鐘聲,是一種語言的獨(dú)白。
古木與巉巖不語,只沉睡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