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梅,馬麗娜,齊曉英
目前,我國脊髓損傷發(fā)生率已經達到發(fā)達國家的水平(60/百萬人口/年)[1]。脊髓損傷患者是各類人群中一個特殊的社會弱勢群體,就其總體而言,由于存在著生理上的障礙,容易導致各種心理問題,如抑郁、焦慮、強迫癥、敵對、偏執(zhí)、人際關系敏感等[2]。脊髓損傷后心理調適對整體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其治療的方法主要是以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為主[3]。以太極拳、柔力球等運動方式進行心理治療已經被很多脊髓損傷患者接受[4]。其中關于太極拳與脊髓損傷康復的相關研究趨于成熟。本研究旨在觀察“十式”輪椅太極拳對脊髓損傷患者心理健康干預的影響。
1.1 對象 選取天津市殘疾人康復中心1例脊髓損傷男性患者,年齡42歲。試驗前無任何太極拳練習經歷。
1.2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被安排在天津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完成所有的檢測和測試。并采用個案研究與心理測量被試實踐。
1.2.1 測量法 采用臨床癥狀自評量表(SCL-90)在試驗前后對被試進行心理測試。該量表包含90個項目,分為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性、憂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睡眠及飲食狀況10個因子。量表的每一個項目均采取5級評分標準,從1分代表無癥狀到5分代表癥狀嚴重,依次遞進,表示程度越來越重。
1.2.2 太極拳練習法 被試練習“十式”輪椅太極拳[5],每次90 min,每周3次,共10周。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分析。對被試試驗前后SCL-90測試值進行Wilcoxon符號秩檢驗(Wilcoxon's Sign Rank Test)和百分比檢驗。
2.1 SCL-90總分 被試的Wilcoxon符號秩檢驗結果顯示,試驗后SCL-90量表測試的10個因子的分值均低于前測分值(Negative Ranks:n=10),沒有一個因子后測值高于前測分值(Positive Ranks:n=0),負秩號等級(Negative Ranks)和為55,等級均值為5.5,秩號等級(Positive Ranks)和為0,等級均值為0。見表1。
表1 Wilcoxon符號秩檢驗結果
2.2 SCL-90量表試驗前后變化狀況 被試試驗前后總分、陽性項數以及各癥狀項數發(fā)生變化,其中無癥狀項數、很輕癥狀項數和中等癥狀項數數量有所增加,而偏重和嚴重癥狀項數數量有所減少。見表2。
2.3 各因子具體表現前后對較 被試練習后SCL-90量表10個因子分值均顯著或非常顯著低于練習前,尤其對睡眠飲食、軀體化的干預效果非常明顯,其次對敵對、精神病性、偏執(zhí)和強迫癥有明顯的積極干預效果。干預效果由大到小的排序是:睡眠飲食、軀體化、敵對、精神病性、偏執(zhí)、強迫癥、恐怖、焦慮和人際關系敏感。陽性項數試驗后降低35.29%,總分分值試驗后下降50.63%。見表3。
表2 被試前后SCL-90量表試驗前后變化
表3 被試前后SCL-90測試的各因子均分、陽性項數、總分比較
脊髓損傷患者由于意外原因而造成在生理等方面的缺陷,往往容易在心理上產生很多困惑和障礙,他們在心理方面的問題檢出率與健全人相比更高。有研究表明,脊髓損傷患者中74.4%有焦慮情緒,77.9%有抑郁情緒[6]。劉風花采用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SDS)對98例臨床確診為脊髓損傷患者抑郁狀況調查發(fā)現,存在抑郁者93例,發(fā)生率94.9%[7]。毛方敏采用SCL-90量表對47例脊髓損傷患者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評,并將測評結果與正常人常模數據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脊髓損傷患者的軀體化、強迫、抑郁、焦慮、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評分明顯較正常人高[8]。何旭等采用SCL-90量表對38例確診為脊髓損傷所致的截癱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評,同樣將結果與正常人常模數據進行比較,結果顯示,由脊髓損傷導致的截癱患者SCL-90因子中的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性、恐怖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分與常模相比存在顯著性差異[9]。趙艷春等應用SCL-90量表對70例脊髓損傷患者進行測試,結果顯示,脊髓損傷患者有明顯的心理問題,最突出的表現是抑郁,約32.9%的脊髓損傷患者抑郁癥狀達到中度及中度以上水平[10]。
研究表明,太極拳與其他體育活動一樣,長期練習對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狀態(tài)有顯著的調節(jié)作用,還有利于調節(jié)和緩解敵對、精神病性等不良心理癥狀。呂曉標等運用心理測量、實驗測量和數據統(tǒng)計等方法,對太極拳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影響的機理進行實證性研究發(fā)現,進行太極拳鍛煉可以延緩中老年心理健康衰退,其心理和社會健康維度效果明顯于生理健康維度[11]。國外一些研究機構認為,中國太極拳是目前一種較好的能通過形體運動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的運動形式。另有研究顯示,通過給大學生為期3個月的干預練習,太極拳的效果在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方面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12]。為什么練習太極拳對人的身體有如此的益處呢?研究建議,將伴隨深而有控制性的呼吸,緩慢、優(yōu)雅、放松、精簡而又延伸的動作提供給整個身體,這樣會促進肌肉放松,血液循環(huán)。自然、緩慢而優(yōu)雅的動作(要求肌肉快而有力的收縮)對身體的緊張程度比快而急的動作低,并且使肺更放松從而吸入更多的氧氣。練習太極拳可以減輕緊張的程度,提高睡眠質量,減少頭疼[13]。
輪椅太極拳是融中醫(yī)、氣功和太極拳于一體,依照下肢功能障礙患者的身體特點,使殘疾患者得以康復的運動方式[14]。最近幾年隨著國家進一步積極推進大眾健身需求,輪椅太極拳已經被廣大的下肢功能障礙者所接受,成為其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好方法,在殘疾朋友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特別是在一些大中城市,輪椅太極拳已成為全民健身日的表演項目。由于輪椅太極拳是根據肢體殘疾患者的身體特點所研制,即可以根據患者的殘疾程度來縮小或增大活動范圍,也可以根據場地的大小、器材以及人數的變化來練習,因此,輪椅太極拳具有廣泛的適應性,簡單易行,便于操作,適合于下肢功能障礙患者。
本研究采用的“十式”輪椅太極拳是由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Wang YT教授依據太極拳結合脊髓損傷患者的身心特點專門設計、改編而成,共有十式,已獲得美國脊髓損傷及傷殘人康復研究的基金支持,其宗旨是將輪椅太極拳運用到脊髓損傷及傷殘人康復中,通過身體與輪椅器材的有序配合,使練習者殘留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同時娛樂身心、陶冶情操、交流技藝、增進友誼。對脊髓損傷患者來說,“十式”輪椅太極拳與傳統(tǒng)藥物療法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通過患者主動、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實現自我治療,激發(fā)和提高對各項功能和心理狀況的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能力。
本研究顯示,“十式”輪椅太極拳對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有良好的干預效果,能有效地大幅度降低或消除患者心理健康問題的廣度和深度,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颊咴趯嵤└深A之后,SCL-90總分、陽性項數以及各癥狀項數發(fā)生了變化,尤其是睡眠飲食、軀體化兩個因子的干預效果非常明顯,有效地大幅度消除患者的睡眠飲食障礙,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增加食欲感。敵對、偏執(zhí)、精神病性、強迫癥狀因子呈現出有效而明顯的干預效果,較大程度地消除或降低患者自我強迫性思想、沖動和行為,以及敵對情緒和自我懷疑和消極心理,有效提高和改善患者合作意識和態(tài)度,調節(jié)和改善情緒,增加患者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能力;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因子也存在一定的干預效果。
長期練習“十式”輪椅太極拳運動不僅能夠降低脊髓損傷患者心理健康問題,而且能對人體產生良好的生理、心理效應。練習“十式”輪椅太極拳要求以意念領引動作,并注意呼吸、意念與全身肌肉的主動放松。通過脊髓損傷及傷殘者坐著練習太極拳,能夠在身體和心理方面獲得全面的鍛煉,從而達到努力改進脊髓損傷和傷殘個體的生活質量,提高服務部門醫(yī)療保健專家的知識和技能的目標。
[1]謝光科,何秋蘭,楊拯,等.聯(lián)合用藥治療脊髓損傷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1):46-47.
[2]Haskell WL,Lee IM,Pate RR,et al.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updated recommendation for adults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Med Sci Sports Exerc,2007,39(8):1423-1434.
[3]李盛華,郭平德.脊髓損傷的治療現狀與進展[J].甘肅中醫(yī),2010,23(2):75-78.
[4]劉大立,張俊,范永春,等.脊髓損傷后心理調適對整體康復的意義[J].中國傷殘醫(yī)學,2006,14(4):7-9.
[5]Wang YT,Chen SH,Liu J,et al.Tai Chi:An ideal body-mind harmony exercise for everyone[J].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Sport,and Dance,2000,36(3):38-43.
[6]唐小慧,王風琴.脊髓損傷焦慮與抑郁傾向調查及護理對策[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2,8(5):54-55.
[7]劉風花.外傷性截癱患者抑郁癥狀調查及護理對策[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7,13(1):95-96.
[8]毛方敏.脊髓損傷患者的心理健康特征調查[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13(17):2288.
[9]賀旭,林建華,洪軍.截癱患者的心理狀況調查與對策[J].中國臨床康復,2002,6(10):1447.
[10]趙艷春,辛美哲.外傷性截癱病人心理衛(wèi)生狀況的定量評價[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1995,10(5):228-229.
[11]呂曉標,志強,張萌萌.太極拳對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6,42(5):112-115.
[12]Wang YT,Taylor L,Pearl M,et al.Effects of Tai Chi exercise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J].Am J Chin Med,2004,32(3):453-459.
[13]Wolf SL,Coogler C,Xu T.Exploring the basis for Tai Chi Chuan as a therapeutic exercise approach[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7,78(8):886-892.
[14]栗小平.輪椅太極拳[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2: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