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4)班 陳 婧
我喜愛那種落紅無數(shù)飄滿清清溪流的唯美意境,花瓣與流水的結(jié)合,總讓我覺得有一份愜意,一份如詩的心靈呼應(yīng)。
當年住在故鄉(xiāng)的老院時,我還小,總是愛用竹竿敲打樹上的花瓣,所以記憶里的老院總是滿地落花,我想,兒時的我是渴望接觸美的,這種渴望來自潛意識,來自不經(jīng)意。現(xiàn)在,稍稍大了一些,十七八歲的女生對美有一種獨特的感受。枝頭的一抹絢爛,讓我情不自禁地靠近它、感受它,卻不再似兒時那般淘氣,將花瓣敲落從而占為己有。更多的時候,我沉浸其中,體會那份文人詩句中的閑情逸致。
曾幾何時,我回到了老院,捧著一本書坐在院中的一棵老槐樹下,老槐樹粗壯而堅實,坐在它的根上有一種踏實心安的感覺,如此真實,讓我如此欣喜,這樣一種久違的幸福?!皦衾锘渲嗌佟保跁献x到這樣一句話,心里好似蕩起一層漣漪,輕輕,輕輕。我經(jīng)常夢到老院,老院里老屋的殘床破門,老院里花架上開滿繁花四溢,老院里的一個角落養(yǎng)了幾只母雞,母雞下蛋發(fā)出咯咯聲,老院里有一口井,倒瓢水進去,就可以打出一桶水,老屋的青瓜架子,老屋的一草一木、一枝一葉……
在城市的霓虹閃爍和車水馬龍中,很難找到像老屋那樣樸實的院子,也很難找到像老槐那樣粗壯高大的樹木,我也從未想過要在城市里找出這么個院落,畢竟那份質(zhì)樸自然與城市的燈紅酒綠顯得那么格格不入。但是,我卻總想著從老院帶些什么回來,比如現(xiàn)在,我的書頁里便夾著幾片葉子和一些碎花。
葉子是深秋時節(jié)后山的銀杏葉,花是入秋時月季的花瓣,花花葉葉,在時間的催促下,早已干枯,如夢醒般令人迷惘錯愕。生活總不似童話那般如夢如幻,太多的不如意夾雜其中,讓人頓感憔悴與無奈,選擇忍耐或是爆發(fā),都遠不及轉(zhuǎn)換一種心態(tài)來的真切、來的實際。沒有人的一生會永遠一帆風(fēng)順,也沒有人的一生會一直磕磕絆絆,雨后總會天晴,閉上眼睛,不只是黑暗,還有繽紛的夢。我常常對自己說,簡單就是一種幸福,平凡就是一種生活,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的心充滿陽光,充滿快樂,自信地迎接每一天。
一輪明月下櫻花緩緩飄落,耳邊響起了孩提時代的歌謠:睡吧睡吧,我夢中的天使,承載了我所有如花飄落的記憶,帶著一份內(nèi)心的牽掛,駛向銀河深處……
童年的那份純真的記憶,仿佛已經(jīng)化作秋日里飄零的落葉,深深地埋入我夢中的那方凈土,在歲月的打磨下,愈久愈香。一夢逝去,了無印痕,也總會留有一抹淡淡的花香縈繞在心田。
[點評]一篇好的散文,我認為應(yīng)該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有畫面感,即讀文也是賞畫;二是有接觸感,讓人能在字時行間感受到清涼或是溫暖,粗糙或是細膩;三是情緒的共通,即作者抒寫的情緒讀者也一定有,即使此時沒有,經(jīng)你的文字一撩撥,就會立刻從心間生起。這篇習(xí)作就是對以上三點的很好注解。文中那如詩般唯美而又讓人心生惆悵的意境,讓讀者徜徉其間,看作者所看、聽作者所聽,繼而也就想著作者所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