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華 郭永堅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qū)華佗醫(yī)院,526060)
高血壓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高血壓腎病是高血壓病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如何防治高血壓病腎損害,特別是早期腎損害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2008年1月~2010年12月,筆者采用養(yǎng)腎活血湯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高血壓病早期腎損害,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并與單用西藥治療的40例作對照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①符合高血壓病診斷標準[1],高血壓分級為1級、2級,危險分層屬低、中、高危;②血肌酐、尿素氮正常,常規(guī)尿蛋白檢測陰性,尿微量白蛋白(尿 mALB)>20mg/L和/或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0.3mg/L;③符合中醫(yī)腎虛血瘀的辨證標 準[2,3]。
排除標準:①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②原發(fā)性腎臟病、糖尿病腎病及其他原因的繼發(fā)性腎損害;③繼發(fā)性高血壓;④高血壓分級為3級,危險分層屬極高危;④尿蛋白定量≥300mg/24h。
符合上述標準的我院門診和住院患者82例,采用順序均衡隨機方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齡最小38歲,最大77歲,平均62.5歲;病程0~5年13例,6~10年24例,10年以上5例。對照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最小37歲,最大78歲,平均62.8歲;病程0~5年12例,6~10年23例,10年以上5例。兩組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入選患者進入試驗前停用其他藥物,給予低鹽、低脂飲食,戒酒、戒煙、限制總攝入量。兩組均口服纈沙坦膠囊(北京賽科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638)80mg,每日1次。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予養(yǎng)腎活血湯口服,藥用:黃芪30g,熟地黃、懷山藥、山茱萸、茯苓、川牛膝、丹參、玄參各15g,牡丹皮、赤芍、生大黃、澤瀉、川芎各10g,甘草6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療程8周。
觀察方法:兩組患者每周需檢測血壓,以治療前1周內(nèi)非同日3次血壓的平均值作為治療前血壓,以療程最后l周非同日3次血壓的平均值作為療效評定血壓,共觀察8周,并在治療前后檢查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 β2-微球蛋白 (血 β2-MG)、尿 β2-MG 和尿mALB以及安全性指標。
療效標準[4,5]:顯效:血壓降至正常或舒張壓下降20mmHg,尿蛋白消失或腎功能正常;有效:血壓降至正常,或舒張壓下降<20mmHg,或收縮壓下降>30mmHg,尿蛋白明顯減少,或腎功能改善;無效:血壓未達到上述標準,或蛋白尿、腎功能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42例,顯效19例,有效1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8.1%;對照組40例,顯效10例,有效19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72.5%。治療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P<0.05。
兩組血壓參數(shù)的變化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情況(±s)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情況(±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后治療組 42 153.1±15.6 122.4±9.5* 98.7±12.3 78.6±10.1組別 例數(shù) 收縮壓(mmHg)治療前 治療后舒張壓(mmHg)治療前*40 152.8±15.9 129.6±9.3 97.9±11.6 84.5±8.9對照組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血β2-Mg、尿β2-MG 和尿mALB比較見表2。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各項檢測指標比較(±s)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各項檢測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治療后mALB(mg/L) 29.3±2.8 13.6±1.2△* 28.7±2.6 18.7±1.0項 目 治療組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治療前△血β2-MG(mg/L)3.8±0.6 1.9±0.3△* 3.7±0.6 2.7±0.4△尿β2-MG(mg/L)0.46±0.15 0.17±0.1△* 0.44±0.17 0.32±0.14 BUN(mmol/L)6.2±1.4 6.0±1.1 6.4±1.2 6.2±1.0 Cr(mmol/L)88.3±12.8 82.1±10.3 86.5±13.0 82.3±11.2
不良反應(yīng):治療組、對照組各有1例出現(xiàn)輕度干咳,均可耐受。無患者因高血鉀、Scr顯著升高而退出治療。
目前西醫(yī)主要是運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和鈣離子拮抗劑等治療高血壓病腎損害,其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可以有效降壓并改善腎功能,但其對腎外的癥狀改善不是很明顯。中醫(yī)藥在降低血壓,保護和改善腎功能的同時,從整體上改善患者的癥狀。
中醫(yī)無高血壓病腎損害之名,但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多屬“腰痛”、“眩暈”、“水腫”等范疇。高血壓病腎損害的主要病機是肝腎陰虛、腎虛血瘀[5]。中藥治療予滋養(yǎng)肝腎、活血通絡(luò)法。養(yǎng)腎活血湯中以六味地黃湯為基礎(chǔ)方,加川牛膝、生大黃、川芎、黃芪、赤芍、丹參、玄參、甘草而成。其中熟地黃、山茱萸、玄參滋補肝腎;黃芪、山藥健脾益氣養(yǎng)陰;茯苓、澤瀉利水滲濕;丹參、川芎、川牛膝、赤芍、牡丹皮活血化瘀;大黃通腑瀉濁;甘草調(diào)和諸藥?,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六味地黃丸具有增強免疫、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擴張血管、改善血流變性、降低血黏度、促進腎臟對體內(nèi)代謝產(chǎn)物尿素的排泄,保護腎排泄功能等作用[6]。黃芪具有降低蛋白尿、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降低膽固醇作用[7]。丹參對腎小動脈硬化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8];川芎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抑制細胞增殖和改善微循環(huán)等作用[9]。
纈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可通過阻斷其受體介導的生物效應(yīng)降低腎血管阻力,擴張腎小球出入動脈,增加腎血流量,抑制系膜細胞的增殖和基質(zhì)蛋白的產(chǎn)生,防止腎小球硬化及腎間質(zhì)纖維化[10]。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高血壓腎病安全有效,既體現(xiàn)出一定的降壓作用,又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癥狀,消減蛋白尿,改善和修復損傷的腎單位,達到較為滿意的效果。
[1]葉任高,陸再英.內(nèi)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47.
[2]韓學杰.高血壓病中醫(yī)診療方案(初稿).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8,23(7):611-613.
[3]田德祿.中醫(yī)內(nèi)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36-268.
[4]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73.
[5]魏練波,劉冠賢,葉任高.腎臟病臨床備要.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198-204.
[6]朱瑄.六味地黃丸的藥理研究新進展.中醫(yī)臨床研究,2010,2(24):23-25.
[7]盧曉峰,黃海燕.黃芪治療腎臟疾病的藥理研究進展.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8,17(27):4369-4370.
[8]李樹青,劉曉梅,王維忠.丹參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腎小動脈硬化治療作用的實驗研究.中醫(yī)藥學刊,2006,24(2):224-225.
[11]閩福曼,羅榮敬.川芎嗪對血管及血液成分的影響.中藥材,2002,25(2):143-145.
[10]張立欣,余侃,卓健,等.纈沙坦對高血壓病患者血壓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影響.淮海醫(yī)藥,2008,26(6):49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