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玲
【摘要】在現(xiàn)在的高考政策下,語文的重要性十分突出。語文是高中必學的科目之一,也是高考必考的科目,按現(xiàn)在只算語、數(shù)、英的成績來說,如果語文成績不好,想要考一流的大學,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學好語文是必須的。一個人的語文素質(zhì)對其以后的工作、生活,交際都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教師必須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對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進行了探究。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按目前的高考模式,就如同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一般,語、數(shù)、英也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勢,而對于文科生來說,語文更是三國中的巨頭老大,決定著學生的“生死”。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下語文教學界的熱門話題與關(guān)注焦點。那么何為教學的有效性呢?潘瑞金先生在《淺談新課程實施中教學的有效性》中指出: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是教師不懈努力的方向。
一、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
從古至今,凡成大事者必定是有明確的目標,然后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取得輝煌的成就,目標對于我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標就像是一個指路的明燈,我們前進的路上,有了明確的方向,那么我們還有什么好怕的呢?即使充滿荊棘也無所畏懼,至少我們不會走錯方向,若是沒有明確的目標,那么我們前進的道路前景一片迷茫,我們會擔心是不是半路會走入歧途。但是目標一定要有可行性才行,目標若是太大,想要一步登天那是人類無法完成的極限。所以有效教學必須具備一個有效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如果全班大部分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思想跟著老師的演講而時刻轉(zhuǎn)動著,積極開動腦子,認真的思考,那么這課可以算得上是效率很高的,比較成功的了。如果老師想要取得這樣的教學效果,那么就要求老師所定下的目標要符合實際要求,迎合學生的需要,老師必須要掌握學生的心思,要知道他們想從這節(jié)課中學到哪些知識,取得怎樣的成果。高中語文課堂,應該是以學生為絕對主角的,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不需要太大,主要是有可行性,如果自己真的努力了就可以取得,這樣慢慢地一步一步擴大我們的目標,腳踏實地地向前走,一點一點的進步,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得教學效率得到較大的提高。我們要尤其重視教學目標的有效性,不要說些不切實際的話,要制定一些清清楚楚、實際可行的目標。比如,在教授《逍遙游》可將教學目標分為:1.了解莊子其人及《逍遙游》的基本思想。2.理解本文借助豐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3.整體感知文言文,并積累常見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通過制定這樣明確的目標,使學生既能在語文課堂上熟練地掌握知識與技能,還可以學到許多道理并培養(yǎng)起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過程很多時候都是枯燥無味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就是“黑板+演講”,學生興致欠缺,上課昏昏欲睡,想要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是有些難度的,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我們就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民主的學習氛圍。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可以像朋友一樣,沒有間隙的討論問題,都有話語權(quán),老師應該充當學生的引導者、朋友,而不是指揮者,要給學生表達自我想法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更有助于老師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這樣的結(jié)果正是有效教學所希望的?,F(xiàn)在的社會,需要的不再只是按部就班、循規(guī)蹈矩,這是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它所需要的是創(chuàng)新精神,老師不應該恪守陳規(guī),不必強調(diào)每節(jié)課都按部就班,一成不變,而是應該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積極探索更多的教學方式,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高中階段學生的各方面都日趨完善,不斷地發(fā)展,這個時期的思維能力向多元化發(fā)展了,老師這個時候需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開展多向思維與發(fā)散性思維,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辯證理解與分析問題,而不是用那些所謂的標準答案,扼殺了學生寶貴的思維方式,這樣可以更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拓展與課文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比如在學習《雨巷》時,可以拓展講一講鄭愁予的《錯誤》,教師可以不必細細地講解、分析,而是領(lǐng)著學生緩緩地品讀,“三月的跫音不響/春闈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是個過客/不是歸人”。低沉幽怨地反復吟誦,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把自己想成那個倚窗盼君歸的寂寞女子抑或是那個身騎白馬,不是歸人的異鄉(xiāng)人,再或者是那個在千里之外的同樣飽受相思之苦的遠行客,孤獨游子。這樣獨特的學習方式,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被引發(fā)出來,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三、立足實踐
高中語文的內(nèi)容包羅萬象,內(nèi)涵十分豐富,雖然說課時相當于其他的學科以及算是最多的了,但是由于內(nèi)容多,時間還是比較緊迫的。但是語文這門學科與其他的學科相比,很是獨特,即使自學,只要認真也是可以取得好的成績的,因此,這就需要老師有能力把課堂內(nèi)外相聯(lián)系,這樣在課后學生也能很好的自主學習語文了。老師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來促使學生學習,比如,要求每個學生閱讀課外書,然后寫讀后感,按順序每節(jié)課有一個人到講臺前演講。
四、運用信息技術(shù)
如今是一個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得到廣泛運用,在這樣的發(fā)展趨勢下,各學校也緊跟時代步伐,紛紛將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引入到教學中。多媒體設備的引進使用,可以讓學生在通過多條渠道、多個角度學習到新知識,引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很多課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講解,往往老師費心費力卻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效果。采用多媒體后,我們可以播發(fā)視頻,插入圖片,還可以讓學生聆聽美妙的音樂,讓學生的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相結(jié)合。據(jù)研究,視覺和聽覺相結(jié)合記憶效果會比單純的聽講好很多。從視覺與聽覺上獲得審美的興奮和愉悅,更加深了學生對語文課的喜愛。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老師必須認識到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要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不斷地積極探索鉆研,改進教學方式,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可以在高考的時候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高素質(zhì)人才。
(責任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