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偉
【摘要】近年來,萬寧市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趨勢,如不及時加以控制和預防,將嚴重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以及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和科學發(fā)展。本文結合近年來我院已批準逮捕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對我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點和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預防對策。
【關鍵詞】萬寧市;未成年人犯罪;預防
With Hainan Province Wanning City as an Example on How to the Preven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LIU Xiao-we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Wanning City,juvenile crime is in the upward trend,if not promptly control and prevention,serious harm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minors,peoples personal and property safety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our college in recent years have approved the arrest of juvenile delinquency,juvenile delinquency in our c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are analyzed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 Wanning; juvenile delinquency ; prevention
近年來,萬寧市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趨勢,2008年以來,我院共批準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94人,占已批捕總人數(shù)的8.81%,基本上涉及全市各個鎮(zhèn)、農(nóng)場。我市未成年人犯罪問題越來越突出,卻并沒有引起各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對未成年人犯罪如不及時加以控制和預防,將嚴重危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以及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和科學發(fā)展。
一、近年來萬寧市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
(一)犯罪主體學歷低
我院批捕的94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學歷比較低。其中有1人為中專文化程度,有2人為高中文化程度,有77人為初中文化程度,有12人為小學文化程度,有2人為文盲。
(二)犯罪主體無業(yè)化
我院批捕的94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有20名為在校學生,有72人為失學在家的無業(yè)少年,平時無所事事,游手好閑,逐漸養(yǎng)成了好逸惡勞的惡習。
(三)犯罪形式團伙化
我院批捕的94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屬于團伙犯罪的有72人,占總數(shù)的76.6%,其中暴力犯罪的團伙性更加明顯。共同作案的未成年人多為同學、朋友或居住相鄰的同伴,這些人往往經(jīng)常在一起活動,拉幫結派,作案都是相約而行。如2009年6月27日晚,犯罪嫌疑人蔡某、覃某、翁某約50名同學一起到港北海聚會。蔡某在海邊被符某威脅,便對覃某、翁某等同學說了此事,蔡某便提議一起到海邊去尋找符某,恰好符某騎一輛摩托車載兩名女孩子從海邊駛來,蔡某、覃某、翁某等人也開摩托車追上去,將符的摩托車擠摔在地,符某被毆打后因傷勢過重死亡。
(四)犯罪類型暴力化
從上表犯罪類型來看,我市未成年人犯罪類型以故意傷害、爆炸、販毒、搶劫、強奸、殺人和盜竊為主。應引起注意的是,近年來未成年人犯強奸罪的人數(shù)有所增加。
(五)犯罪手段兇殘化
我市未成年人往往喜歡用暴力方式解決矛盾,而且在實施犯罪中多使用刀、棒等器械,甚至使用“山豬炮”、火藥槍等,其傷害他人時往往都不計后果,慘無人道,對被害人毫無同情憐憫之心,有不少是致人重傷的。
(六)犯罪誘因瑣碎化
絕大多數(shù)的未成年人犯罪都由小矛盾、小糾紛引發(fā),包括那些致人重傷甚至死亡的大案。如2010年1月8日,我市大同中學初二學生卓某跟同學蘇某發(fā)生糾紛,當晚卓某和方某等五位同學下晚修一起回家,遭到蘇某及兩個同伴對卓某等5人進行毆打,卓某等5人便還手毆打蘇某等人,將蘇的同伴溫某打至重傷。
二、近年來萬寧市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學校、社會等客觀因素,也有未成年人自身方面的主觀因素,而且這些因素并不孤立,是相互作用的?!盵1]可見,引發(fā)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大家比較認可的主要有家庭方面的消極影響、學校方面的消極影響、社會方面的消極影響和自身原因,萬寧市也不例外。
(一)家庭方面的消極影響
積極健康的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基石。但現(xiàn)在許多家庭都忽視了對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教育培養(yǎng),經(jīng)常向未成年人灌輸消極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拔闯赡耆撕闷嫘拇?,可塑性強,善于模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意志的能力較差,所以父母的不良言語和不良惡習,都會給子女以暗示和影響,并導致其模仿大人的不良行為行事,在其心中埋下違法犯罪的種子?!盵2]“上梁不正下兩歪”,家庭成員尤其是長輩是未成年人的首要模仿對象,長輩消極不健康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未成年人。家庭成員尤其是長輩道德敗壞的家庭里,家庭成員尤其是長輩對別人只講索取不講奉獻,永不滿足。他們自私、貪婪、吝嗇、欺詐、刁蠻,是典型的拜金主義者和享樂主義者。見錢眼開、唯利是圖是他們的本性,他們不斷教育和要求未成年人自私自利,甚至損人利己,未成年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嚴重扭曲,很容易在壞人的教唆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家庭里的長輩對孩子過分溺愛,嬌生慣養(yǎng),逐漸養(yǎng)成了孩子自私任性的性格,在過分索取中走上了犯罪之路。有的家庭里的長輩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野蠻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簡單,教育行為粗暴和高壓,兇暴使未成年人失去了家庭的溫暖,產(chǎn)生了緊張、恐懼、憂郁、自卑、抵觸、逆反、報復等心理,逐漸在虐待中學會了冷漠和暴力。
(二)學校方面的消極影響
學校是未成年人主要的社會交往場所,俗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绷己玫膶W校教育,可以使未成年人正確處理好與老師、同學和朋友之間的關系,學會如何與人和諧相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未成年人抵制和消除不良家庭和社會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市各個中小學和技校教育普遍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一是學校由于過分強調(diào)升學率和就業(yè)率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的學校的老師不但不以身作則,反而隨意踐踏學生的合法權益。二是學校管理混亂,這對于判斷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的未成年人來說是極其有害的。有的老師縱容很多學生逃課曠課、打架斗毆、混跡酒吧、早戀賭博。有的老師體罰、侮辱、歧視學生,學生的人格尊嚴受到傷害,喪失了進取心和自信心,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被迫輟學,流到社會形成不良群體,逐漸走上了犯罪之路。三是學校的法制教育幾乎為零,年幼無知、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矛盾和糾紛,不知道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往往選擇以暴制暴,往往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最終鑄成大錯,一失足成千古恨,鋃鐺入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社會方面的消極影響
社會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光明一面培育人,消極一面腐蝕人。未成年人判斷對錯和辨別是非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受到暴力、搶劫、偷盜、賣淫、吸毒、賭博等不良風氣的侵蝕。我市很多酒吧、網(wǎng)吧、迪廳、游戲廳等娛樂場所允許未成年人隨意出入,未成年人在燈紅酒綠、烏煙瘴氣的不良環(huán)境和高消費生活方式的誘惑下,在狐朋狗友的唆使下,漸漸誤入歧途,走上了犯罪之路。升學就業(yè)困難,貧富懸殊的忌恨等,產(chǎn)生著極大的社會負效應。我市工商企業(yè)少,未成年人技能培訓和就業(yè)渠道少,許多未成年人為生活所迫,往往會選擇違法犯罪的方式斂財。我市很多未成年人吸毒,未成年人吸毒成癮后,往往會不擇手段籌集毒資,最終走上違法犯罪之路。據(jù)統(tǒng)計,我市所發(fā)生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案件是因為未成年人染上毒癮后才實施的。
(四)未成年人自身原因
我市未成年人普遍缺乏法制意識,不懂得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加之判斷對錯、辨別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弱,缺乏理性,容易沖動,不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容易與人發(fā)生沖突,涉世未深、經(jīng)驗不足,容易受別人挑唆和引誘,走上犯罪道路。
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對策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國家必須負起責任,一是要加強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提高他們的道德素養(yǎng),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與人為善。二是要加強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讓他們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正確處理與老師和同學之間的矛盾糾紛。三是要營造一個文明健康的社區(qū)、學校和社會環(huán)境,減少“黃、賭、毒”等不正之風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四是要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制度,通過強化未成年人家長和學校的監(jiān)護責任、定期開展警示教育、開展未成年人職業(yè)技能培訓、完善社區(qū)矯正機制、嚴懲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等方式消滅引發(fā)未成年人犯罪的誘因,堵塞引發(fā)未成年人犯罪的漏洞。
(一)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增強法律對未成年人的威懾力和預防效果
針對目前未成年人早熟和犯罪低齡化的特點,有必要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從而起到有效懲治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和挽救未成年人的效果。一些學者提出應當降低我國刑法中負刑事責任年齡的下限。其主要理由是:第一,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事實證明,我國已出現(xiàn)犯罪低齡化的趨勢,而且13周歲恰恰是違法犯罪的高峰年齡;第二,把負刑事責任年齡的下限改為已滿13周歲,有利于教育、改造和挽救已滿13周歲的不法少年;第三,從世界范圍來看,有的國家把負刑事責任年齡的下限規(guī)定為已滿10周歲、9周歲,甚至還有規(guī)定為已滿7周歲。因而如果我國將刑事責任年齡的下限由已滿14周歲降低一點,并非“標新立異”,并非違背人道主義原則。[3]
(二)建立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過失刑責制度,強化家長和學校的監(jiān)護責任
從法律角度講,家長是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學校在未成年人上學期間具有監(jiān)護義務,很多未成年人犯罪往往都是由于家長和學校沒有盡到監(jiān)護義務所造成的。按照目前的法律制度,未成年人犯罪,監(jiān)護人無需承擔刑事責任。本人認為這是不合理的,如果未成年人犯罪,監(jiān)護人在有監(jiān)護過失和“瀆職”的情況下,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只有追究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過失的刑事責任,形成“未成年人犯罪,監(jiān)護人難辭其咎”的刑事法律政策環(huán)境,才能有效督促家長和學校好好管教未成年人,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國家應當盡快出臺相關法律,追究家長和學校作為監(jiān)護人因為監(jiān)護過失放任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責任。
(三)完善學校教育機制,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質
學校是未成年人獲取知識、塑造人格、培養(yǎng)道德的重要場所,學校教育對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長起決定性作用。一是加強道德禮儀教育。提高老師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老師的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培養(yǎng)未成年人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開設文明禮儀課程,聘請專業(yè)老師,讓未成年人學會以禮待人,與人為善。二是加強法制教育。開設法制課,聘請專業(yè)老師,讓未成年人學會用法律解決糾紛、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三是加強心理疏導。學校要開設心理衛(wèi)生課程,聘請專業(yè)老師,為學生提供心里咨詢,講解心理學知識,進行心理疏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四是設立警務室。政府要在學校設立警務室,為學生正常生活和學習保駕護航,及時查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四)完善社會管理制度,消除誘發(fā)未成人犯罪的社會誘因
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較弱,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政府要站在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角度,堵塞社會管理漏洞,凈化社會文化風氣。消除“黃、賭、毒”等不正之風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嚴懲和關??v容未成年人出入的酒吧、舞廳、保健按摩院等娛樂場所,嚴懲教唆、引誘未成年人吸毒和違法犯罪的人,大力建設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場所,用健康向上的活動充實未成年人的業(yè)余生活,加強對未成人的就業(yè)技能培訓,幫助未成年人順利就業(yè),構筑一道道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防線。(五)完善未成年人刑罰制度,防止未成年人再次犯罪
對未成年人罪犯要貫徹“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關押未成年人罪犯的場所要定期開展教育和幫教措施,矯正其反社會品質和不良行為。取消刑法對未成年人科處刑罰的規(guī)定,而代之以保安處分等非刑罰矯正措施,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滅制度、未成年人刑罰執(zhí)行結束后視為沒有犯罪,從而減少未成年罪犯回歸社會的阻力和難度,給未成年人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創(chuàng)造條件,降低未成年人再犯可能性。
參考文獻:
[1]楊宗華.當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實證分析.[J].蘭州大學學報,2010,(1):16.
[2]馬劍光.和諧視野中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35).
[3]趙秉志.刑法爭議問題研究[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