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把玩笑當真、類似于監(jiān)守自盜的故事。沒有特別高深的計謀,只有大膽背后的竊喜。
從2006年開始,北京市植物園的一名普通出納黃浩利用在單位負責結算工資的便利,在4年間給自己虛開了400余萬元工資。
在外人眼中,黃浩是個再普通不過的青年,有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雖然有點虛榮心,喜歡揮霍,畢竟算不上啥大毛病?!暗珒H僅是這一點就足以毀掉一個青年,也徹底打亂了一個幸福家庭?!?月30日,辦案檢察官在接受《方圓》記者采訪時表示。據了解,黃浩的父母為了給黃浩籌措巨額資金填補單位的損失,已陷入了賣房的難堪境地。
漏洞
北京市植物園是隸屬于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的事業(yè)單位。1999年,黃浩從北京市海淀走讀大學大專畢業(yè)后到北京市植物園溫室實習,從2001年起,黃浩一直留在植物園的財務科擔任出納,日常工作主要負責記日記賬,做工資,記差旅費明細賬,審核報銷、打印授權支付憑證等事項。
財務科共八人,由一科長兩出納四會計和兩名返聘人員組成。與黃浩同一辦公室的出納員李潔負責現(xiàn)金和銀行支票。
黃浩說,從2003年開始,他接手制作單位工資表,熟悉了制作工資表的流程:每個月25號,植物園的勞資科會將一份員工考勤紙質表交給他,他拿到表后輸入到財務系統(tǒng)工資軟件里。如果工資有變動,黨辦和勞資科會把干部的工資變動和人員變動情況通知黃浩,他再根據變動后的單據匯總成工資表,然后把工資總數提供給出納員李潔。李潔根據工資總額開支票,最后由郵局向植物園各員工的銀行卡里撥發(fā)工資。
整個轉賬過程中,最大的漏洞是出納員在制作工作表過程中沒有人來仔細核對,也沒有領導審批程序。黃浩回憶,當初,他剛接手出納工作時,單位曾派人監(jiān)督他填寫考勤表,但也只是“怕新手不熟悉流程,弄錯數額”。
2006年的一天,植物園的幾個同事聚在一起閑聊,其中財務科的一個同事跟黃浩開玩笑說,工資表沒人管,你要多開一點誰也不知道。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黃浩覺得這位同事說得很有道理,“自己匯總工資表,從來沒人來監(jiān)督過。”于是,黃浩抱著試試的心理,在同年9月份,第一次給自己虛加了工資4125元。
至于怎樣虛開工資,黃浩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制作工資表的過程中,先修改工資匯總表的數據,在工資系統(tǒng)計算出來的工資總額上虛加金額;然后把虛加后的工資總額告訴負責填發(fā)支票的出納李潔。這樣,黃浩給郵局的工資明細中相應地會增加了幾筆工資,等郵局把虛加出的工資打入黃浩賬戶之后,他就把這些錢取出來據為己有。
2006年,黃浩小心翼翼地通過虛開工資僅僅獲得2.3萬元,第二年給自己多開了15.6萬元工資,到2008年,黃浩覺得往自己身上多加十幾萬的工資容易被人察覺,于是采取另一種更大膽、來錢更快的方式:他從網上找了一個專門賣身份證復印件的人,花了10塊錢買了6個人的身份證掃描件,然后拿著打印出來的身份證掃描件到郵局開了6個戶,辦了6張銀行卡,黃浩在單位工資表里加了6個虛擬身份的工資明細。這樣一個人相當于領了七個人的工資。
揮霍
黃浩稱自己怕有一天東窗事發(fā),也曾經想過收手,但與前女友文麗麗的交往中,他需要不斷地花銷,讓他無法從單位里“偷錢”中剎車。
黃浩23歲的前女友文麗麗也是北京女孩,大專畢業(yè)后曾在北京某高校當文員。因為一次在網吧玩網絡游戲紅警的經歷,黃浩與文麗麗認識,兩人的關系既像戀人又像玩伴。
黃浩給自己買了一輛價值63萬的路虎牌越野車和一塊9萬多元的寶珀表,給文麗麗買了一輛高爾夫牌轎車。此外黃浩送給她一件1萬7千元的登喜路大衣,一塊2萬多的翡翠掛墜。
除了花錢買紅顏一笑,攜帶巨款的黃浩并沒有其他更長遠或者更有意義的打算,“錢都買了貴重東西,要么就是到處旅游。”據黃浩交代,2008年,黃浩一個人去了趟馬爾代夫,花了6萬;2009年到2010年,黃浩同妻子或同女友先后四次去香港游玩,每次都是兩三萬的花銷;2009年8月,黃浩一個人去過一次西藏,花了3萬多;2010年6月,他與文麗麗一起去了一趟麗江,花了3萬多。
令人吃驚的是,無論是黃浩的妻子還是前女友,她們對于黃浩的一擲千金都沒有認真地懷疑其出處。特別是有一次,當文麗麗心血來潮希望黃浩給他提供資金創(chuàng)業(yè)開一家美甲店時,黃浩二話沒說,將十幾萬元打入文的銀行卡里。
據查,從2008年9月開始,黃浩給虛加的6人每個人每月工資數額從幾千元到5萬多元不等。郵局根據他提供的工資明細,給每個人的工資賬戶打入工資之后,黃浩就拿這6人的工資卡把錢取出來。據檢察機關查明,2008年這一年,黃浩給自己虛開了56萬元,2009年,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黃浩又獲得140萬,到案發(fā)的前一年2010年,虛開數目已到達261萬。此時,單位賬目里巨大的虧空很容易讓人察覺。
2010年底,北京植物園勞資科查賬時,發(fā)現(xiàn)支付工資賬目比前一年整整多了一百多萬元,經過多次調查,最后鎖定問題出在掌管工資結算的黃浩。因為貪污巨款的嚴重性,植物園的書記、園長、還有財務科長曾先后找到黃浩談話,黃浩主動交代了自己侵吞公款的事實。案發(fā)后,黃浩家人向單位退賠了2010年虛開的261萬元。
案發(fā)以后
據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控,黃浩于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間,利用擔任北京市植物園財務科出納員并負責制作工資表的職務便利,采取修改工資表數據、制作虛假工資表等手段,以虛構的本單位職工歐毅、屈臣等6人支付工資及虛增自己工資的方式,騙取該單位公款470余萬元。已經涉嫌貪污罪。
在被問及作案動機時,黃浩向檢方透露,“覺得周圍的人生活都挺好,自己也想改變一下”。而改變的途徑是要盡快地獲取很多資金。
據了解,從小生長在北京的黃浩生活在一個幸福小康的家庭中,家里人大多都在北京市各景區(qū)工作,母親是北京市動物園退休員工,妻子是北京市植物園技術員,妹妹也是頤和園講解員。但自從黃浩涉案以來,家里人很惶恐,原本平靜小康的生活頓時被打亂。為了補上冒領植物園的幾百萬資金缺口,2010年12月,黃浩的父母把房子都賣了。
如今,得知黃浩以前常開豪華車的資本來自“偷來”的錢時,跟黃浩有過接觸的同事朋友多少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而他最親的家人也為此事叫苦不迭,除了賣房湊錢積極退款,黃浩家人想到能使年輕的黃浩減輕處罰的,還有法律上所謂的“自首”情節(jié)。
2012年5月9日上午,黃浩因涉嫌貪污罪在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受審。
上午10點的庭審現(xiàn)場,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組織了多個公園的財務工作人員旁聽了此案。庭審中的被告人,34歲的黃浩一頭濃密烏黑短寸發(fā)型,方正的臉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表情一直很平靜,積極地配合回答公訴人的每一個問題,并且承認了檢方的全部指控。黃浩說,“我已經認識到我的行為觸犯了法律,給單位和本人都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和影響。”
5月9日上午的庭上辯論時,控辯方對于黃浩是否自首存在爭議。公訴人在法庭上認為,黃浩的行為構成貪污罪,且數額特別巨大,建議在有期徒刑十三年至十五年之間量刑。
黃浩的辯護人表示黃浩是在檢察機關發(fā)現(xiàn)其犯罪之前,主動向單位領導坦白了其貪污公款的行為,應該屬于自首。
而公訴人反駁稱,黃浩是在單位已經掌握其犯罪事實和行為,并找他核實的時候,才承認其有貪污行為,但是,他只承認部分貪污事實,并未承認全部貪污事實。因此,黃浩的行為不符合自首的自愿性和主動性,不應按自首對待。
截至稿件刊出時,黃浩涉嫌貪污案尚未宣判。(注:除涉案人黃浩外,其他人名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