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2點,溫州市民杜女士駕車經(jīng)過溫州甌海區(qū)郭溪街道浦東公交站,突然從路邊躥出一名男子擋在杜女士車前,爬上車蓋對著前擋風玻璃猛拍。杜女士打開車門想逃,但這名男子又從杜女士身后撲過來,發(fā)瘋了一樣把她撲倒在地,并對著她的臉一通亂咬,只是片刻,杜女士的臉就被咬得血肉模糊,鼻子嘴唇嚴重受損。直到派出所民警趕到后,啃臉男子才被控制住。
據(jù)稱該男子之所以啃臉,是因為事發(fā)前喝了一斤白酒,醉酒導致咬人。此前一個月,美國邁阿密剛剛發(fā)生了啃臉男事件,溫州啃臉男的出現(xiàn),讓很多人質疑為什么要啃臉?又為什么要裸身?原因只是因為喝了白酒嗎?
最終查明是喝了白酒,無涉毒品,可見啃臉情節(jié)令人緊張。
裸體、暴力
5月26日,美國邁阿密,31歲男子魯?shù)稀び冉?(Rudy Eugene),裸體后襲擊了一個65歲的流浪漢,啃食他的臉部,最終造成這名流浪漢面部75%被毀。隨后接受采訪的魯?shù)稀び冉鸬耐瑢W、朋友、母親都證實了他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人,是什么讓他突然變得如此兇殘?據(jù)邁阿密警方稱,罪魁禍首是一種被稱為“浴鹽”的新型毒品。
6月14日,繼魯?shù)稀び冉鹗录?,美國紐約州曼斯維爾又爆出一起裸體襲人的新聞。該女子名叫帕梅拉·麥卡錫(Pamela McCarthy),她赤身裸體奔跑街頭,追打并企圖掐死自己年僅3歲的兒子。據(jù)警方稱,帕梅拉·麥卡錫裸體襲人乃是服用新型毒品“浴鹽”所致。
綜合美國媒體近期的報道,全美各地警方公布的與“浴鹽”有關的家庭暴力和襲擊事件直線上升。肯塔基州有位吸食“浴鹽”的獄警擅離職守,在兩個城鎮(zhèn)犯下數(shù)種暴力罪行,警方最終不得不用電擊槍將其制伏。邁阿密一名無家可歸者吸食“浴鹽”后威脅要咬食兩名警察,他被制伏后,如同電影中的食人者漢尼拔一樣,被戴上了防咬面具。
美國一位醫(yī)生表示,吸食“浴鹽”的人,會有嚴重幻覺,扭曲現(xiàn)實、有自殺念頭,覺得其他人都對自己不利,甚至咬人,或連家人都不認得。有人割傷自己臉和肚皮,事后自己都不知為何這樣做。
“浴鹽”究竟是什么
昨天,當我們還在為外國發(fā)生如此駭人聽聞的事件而驚奇時,今天,這樣恐怖的事情就猝然發(fā)生在了我們身邊。“浴鹽”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毒品,可以產(chǎn)生如此嚴重的后果?
目前國內(nèi)普遍報道“浴鹽”是一種新型的致幻劑,是卡西酮的高純度結晶,這種說法并不準確。
嚴格來說,“浴鹽”不屬于致幻劑的一種,而是屬于興奮劑(Synthetic Stimulant Drug)的一種,同類的還有安非他命(Amphetamine)。
“浴鹽”的成分十分復雜,包括多種同類衍生物如卡西酮(Cathinone,學名甲氧麻黃酮Mephedrone,俗稱喵喵)、MDPV(學名亞甲基二氧吡咯戊酮Methylenedioxypyrovalerone) 和Flephedrone等?;旌虾蟮乃幬镄Ч嘧?,也更危險,使用后會出現(xiàn)十分復雜的幻覺和攻擊行為。幾例案件中出現(xiàn)的裸體、啃咬等行為都是其典型反應。
在街頭搜查到的標注為“浴鹽”的毒品中,檢測過的成分還包括可卡因、MDMA(俗稱搖頭丸)等,這些成分都有相似的化學結構,它們最初大都是由卡西酮分離出來的,所以這類物質叫做人工合成卡西酮,在人腦內(nèi)可以產(chǎn)生類似興奮劑的作用。卡西酮本是一種天然產(chǎn)生的安非他命類似物,它最初來自于一種原產(chǎn)埃塞俄比亞廣泛種植于中東的植物卡塔(Khat),它只存在于植物的新鮮葉子中,咀嚼這種葉子是中東一些國家的風俗。
這種人工合成的新型毒品帶給人“欣快”的體驗比可卡因等傳統(tǒng)毒品更高,在最危險的情況下,專家形容其興奮功能比可卡因強13倍,使用者將其形容為“幸福的夢幻般的感覺”。
然而,“浴鹽”的毒性一點也不亞于它帶來的快感。使用者的生理副作用包括磨牙、頭暈頭痛、注意力渙散、雙眼無法聚焦、瞳孔放大、記憶喪失、意識改變、鼻痛出血、體溫上升、胸痛、惡心、嘔吐、關節(jié)變色發(fā)冷、心跳加快、顫抖、痙攣等。其導致的精神問題更為嚴重,包括行為怪異(如自殘、裸體)、焦慮、失眠噩夢、幻覺、妄想以及攻擊傾向(如啃臉)等。
“浴鹽”如何流行
“浴鹽”(bath salt)是美國流行的叫法,在歐洲更多地被叫做“肥料”(plant feeder、plant food),或喵喵(meow)、刀疤臉(scarface)。
人工合成卡西酮在20世紀70-80年代的前蘇聯(lián)就被濫用過,但并沒有流行起來。近年來首次有關卡西酮(“浴鹽”的主要成分之一)使用的報告出現(xiàn)在2007年的芬蘭。歐洲從2007年開始把“浴鹽”當做合法欣快藥物使用,在2009年,卡西酮曾經(jīng)成為歐洲第六大流行使用的藥物。2009年,卡西酮和其他人工合成卡西酮類物(例如MDPV、methedrone和methylone,均為“浴鹽”的主要成分)在美國市場被發(fā)現(xiàn)。英國2010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41%的人承認使用methedrone,高中和大學生里有20%的人至少使用過一次卡西酮。
從2007年在芬蘭發(fā)現(xiàn)第一例用膠囊服食喵喵開始,截止到2010年,全歐洲和周邊有31個國家出現(xiàn)了相關案例,而據(jù)美國毒物管制中心協(xié)會的數(shù)據(jù),美國收到有關“浴鹽”的查詢求助電話已由2010年的34個,飆升至2011年的6138個,可見其傳播之快。而到現(xiàn)在,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nèi)的全世界范圍都出現(xiàn)了“浴鹽”的蹤跡。
易于制作,成本低廉是其流行的主要原因。“一名化工專業(yè)學生就可以在廚房合成它。”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名教授說,“這與許多天然毒品,如可卡因、大麻、海洛因需要人工提純相比,簡單得多?!?目前在美國,“浴鹽”可以在街邊零售店和網(wǎng)上商店方便購買到,價格低廉,50克售價大約25至50美元。
中國藥理學會神經(jīng)精神藥理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徐江平教授更表示,“從感冒藥中便可提取麻黃堿,再做成浴鹽非常容易,僅三盒感冒藥便可滿足一個人次的量?!?br/> 由于“浴鹽”的成癮性和大量毒副作用,歐洲在2010年將其歸為限制類藥物。美國禁毒署也于2011年宣布禁止持有“浴鹽”、喵喵、MDPV等興奮劑,時限為一年,美國至今已有37個州禁止或限制使用此類興奮劑。
加拿大有關方面6月5日也聲稱,將對用于制作新型毒品“浴鹽”的主要成分MDPV發(fā)布禁令,禁止生產(chǎn)、擁有、處理和進出口M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