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寧夏隆德縣采用設施大(中)拱棚、地膜覆蓋栽培,使西瓜提早上市,實現平均每畝純收入5000元,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 拱棚;西瓜;栽培技術
一、間苗、定苗和補苗
西瓜的株行距比其他作為大,單位面積栽培株數少,因此必須力爭苗齊、苗全。在定苗時留大去小,保壯除劣,每穴一株,間苗時注意保持株與株之間的相互距離;田間缺苗一定要補種。補苗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浸種催芽補種,一種是用幼苗移植補栽。
二、追肥
1.壅肥
在西瓜伸蔓開始,一次壅完,以后不再施肥。這種施肥的目的主要是防基肥肥力不足,后期脫肥早衰。
肥料可選用炕土或其他優(yōu)質農家肥混入二胺20kg/畝,或三元復合肥35kg/畝。在距根部10-15cm以外、深度15-20cm,施肥后立即灌水。
2.根外追肥
一般2-3次。第一次在3-5片真葉時進行,濃度為:磷酸二氫鉀0.3%、尿素0.2%,時間以下午5時以后為宜;第二次在幼瓜拳頭大小時進行,第三次在瓜碗口大小時進行,濃度及時間同第一次。
三、灌水和排水
1.灌水
西瓜喜干燥、耐干旱,所以在灌水時間和次數上一定要適時、適量。
灌水標準:在中午1:00鐘左右觀察田間葉片,如瓜葉暫時處于萎焉狀態(tài),早上和晚上能恢復正常,并用手試搓土壤,不能捻成較光滑的薄片,此時可進行灌水,反之不灌水。追肥后灌水量要掌握田間濕度,如土壤不缺水可適當輕灌,切不可大水漫灌。
在雌花開放前5-7d內一般不灌水,以防止蔓葉徒長引起落花落果;果實接近成熟時,控制灌水。
2.排水
如遇大雨拱棚內進水行間有積水或灌水時水量過大積水,一定要排出,否則會造成土壤缺氧,導致瓜秧死亡。
四、整枝、壓蔓
1.整枝
整枝是為了協調植株各器官之間正常生長發(fā)育,因此,整枝一般在蔓尖處當第一雌花所形成的幼瓜長到直徑1cm大小時進行。
早熟品種在栽培密度大、地力差的情況下可留一蔓;在肥力足、密度小的情況下,可留二蔓,即每穴兩蔓兩瓜。
2.壓蔓
西瓜結合整枝同時還要進行壓蔓。方法:在壓蔓處先松土、整平,右手拿瓜鏟橫插入土中,向里壓出20-23cm長,7cm深的窄溝,左手將瓜蔓拉直順放入土中,秧尖留13-17cm長,再抽出瓜鏟,把溝土擠壓緊實。
主蔓一般可壓三次,第一次壓在瓜前2片葉處,第二次壓在瓜后4片葉處,第三次壓蔓要做到深壓、緊壓。側蔓一般可壓2-3次,方法與主蔓相同。
壓蔓時要注意:在結瓜處的前后兩片葉不能壓;早上不壓,待中午11:00時以后開始壓蔓;一般2-3d壓一次,避免將瓜蔓放成荒條。
五、人工授粉
西瓜是異花授粉作為,要靠昆蟲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時間一般在早上7-9時最為適宜。選擇大朵雄花給初開的雌花一對一授粉,如雄花數少時,一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
六、溫度管理
拱棚西瓜溫度管理是重點。放風通風應根據天氣情況靈活掌握,無風晴天要早放、放大、晚閉,陰雨低溫天氣應晚放、放小、早閉,寒流天氣可閉而不放,大風天氣如果天晴也要通風,須注意:如刮南風可將拱棚南端開小,北端開大;如刮北風可將北邊開小,南邊開大。棚內溫度過高時還要將拱棚兩側拉開通風降溫。一般情況下,每天放、閉風的時間通常在上午9:00時開始,下午5:30時左右結束,棚內溫度控制在25-30度較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