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九龍縣玉米高產綜合栽培技術

      2012-12-29 00:00:00徐康林
      新農民 2012年5期


        [摘 要] 玉米是九龍縣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我縣農業(yè)生產和糧食組成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本文從玉米生長發(fā)育與農業(yè)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出發(fā),從播種期、技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入手,探索玉米由低產向中、高產穩(wěn)定發(fā)展的綜合栽培技術。通過選用良種、配方施肥、玉米地膜覆蓋、適時收獲等配套措施來提高玉米產量。
        [關鍵詞] 玉米;豐產;栽培技術
        一、基本情況
        九龍縣位于甘孜州東南部,貢嘎山西南,地勢北高南低,高差懸殊,形成明顯的立體氣候。年平均氣溫8.8℃,積溫2070℃,無霜期184d左右,年降水量890mm,降水量集中在6至9月,日照1920h,最低海拔1440m,最高海拔6010m。面積6770km2。
        全縣轄1鎮(zhèn)17鄉(xiāng),2010年全縣總人口62133人,農業(yè)人口53796人,年末耕地56877畝,人均占有耕地1.16畝。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65000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0000畝。主產糧食作物有玉米、洋芋、麥類等。其中玉米是九龍縣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全縣18個鄉(xiāng)鎮(zhèn)均可種植。常年播種面積35000畝,占全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55%左右,常年總產量8339t,占全縣糧食作物總產量的54%~62%。它既是我縣農牧區(qū)人民的主要糧食之一,也是發(fā)展我縣畜牧業(yè)的優(yōu)質飼料。在我縣農業(yè)生產和糧食組成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在八十年代前,由于當時我縣交通、通訊相當落后,信息閉塞,農民沒有科學種田意識,耕作粗放,農業(yè)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玉米平均單產在145~168kg。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我縣交通、通訊的改善,農民接受新方法,吸納新技術的意識不斷增強,加之各項農業(yè)增產技術在我縣逐步推廣應用。玉米種植方式從當初原始粗放種植,逐步發(fā)展到現在的精耕細作。玉米品種以本地“七匹早”為主逐步被雜交玉米良種取代,玉米單產逐年提高。為進一步提高我縣玉米平均單產,增加總產,筆者通過多年基層農技推廣,逐步摸索總結出一套適合九龍縣玉米豐產的綜合栽培技術,對提高全縣玉米單產,增加總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F就具體栽培技術作一敘述。
        二、因地制宜,選用良種
        良種是增產的內因,實踐證明,在相同的栽培條件下,由于采用品種適合,可增產25~35.2%。在選擇品種時,應根據當地的地力水平,水肥供應條件,氣候條件等進行選擇。九龍縣位于甘孜州東南部,貢嘎山西南,橫斷山系東北緣,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復雜,高差懸殊,形成了明顯的立體氣候。因此在品種選擇上,高山、半高山宜選擇早熟抗病,高產品種,如阿單9號,矮山地區(qū)宜選用高產、抗病、抗倒伏、中熟、優(yōu)質的高產品種,如川單15號、正紅2號、正紅311號、沈單10號等。
        三、精細整地,施足底肥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發(fā)達,分布范圍廣。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的土壤環(huán)境條件,對玉米生長發(fā)育十分重要。在土地平整,土層深厚,結構良好,疏松通氣,保水保肥比較好的土壤環(huán)境下,容易達到苗勻,苗壯,有利于獲取玉米高產。因此春播玉米地,從秋收以后到次年春播前有一段較長的冬閑時間,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進行冬前深翻,使土壤有較長時期的熟化過程,也有利于蓄雨、雪,春播前再進行翻耕。夏播玉米地,播種時由于正值“三搶”(秋收,秋播,秋耕),農事多,一般來不及深翻。但無論是春播玉米地還是夏播玉米地,在播種前均應清除地中雜草及深翻。但無論是春播玉米地還是夏播玉米地,在播種前均應清除地中雜草及作物殘茬,特別是殘留的廢舊地膜,達到無大的土坷和石礫,畝用1750—2000kg腐熟農家肥,30kg復合肥,均勻撒在地上,在翻耕的同時將其翻入土中,然后將地耙平。
        四、種子處理
        農作物種子處理技術是近年發(fā)展起來的一項高新技術,具有成本低,技術簡單實用,可操作性強,安全間隔期長,防治效果好等特點。在實施過程中,應針對不同區(qū)域的玉米病蟲發(fā)生情況采取相應的處理技術:
        1.在玉米病害單發(fā)生區(qū),可用25%可濕性粉銹寧粉劑100—150g,兌水適量拌種50kg或用2%立克秀30g拌種10kg,拌后陰干播種。
        2.在玉米病蟲混發(fā)生區(qū),可用玉米種衣劑,按藥種比1:50—60將種衣劑與種子同時倒入干凈干燥的容器內,混合攪拌均勻,待干燥后使用,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并具有防病治病作用。
        五、適時播種
        根據我縣氣候特點,春播玉米在4月5日至4月10日播種為宜,播種過早,容易遭受晚霜危害,影響幼苗生長,播種過遲,玉米不能充分成熟,造成減產。夏播玉米,應在小春作物收獲后及時播種,一般應在5月15日至25日全部播完。播種深度要適宜,深淺要基本一致,一般以5—6cm為宜,粘重的土壤可適當淺播至4—5cm,疏松的砂質土壤可深播至6—8cm,但玉米播種最深不能超過10cm。
        六、地膜栽培
        1.選膜
        目前我縣一般選用厚度為0.01mm和0.008mm,寬為2m的透明塑料薄膜。土地平整,礫石少的地方,最好選用0.008mm地膜,可節(jié)省用膜量,降低生產成本。
        2.蓋膜
        (1)把好蓋膜質量關。這是玉米地膜覆蓋栽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蓋膜前先將土地耙平,蓋膜時將地膜拉緊,拉展,鋪平,鋪勻,膜的四周各開一條溝,然后順壟轉動膜卷,把地膜用土壓緊,壓嚴,切忌土塊相間壓膜,以防大風吹掉地膜(最好是上午蓋膜為好,因上午風相對較小,容易操作),壓土時,膜邊壓土不宜過多,以最大限度保持膜面寬度,擴大采光面。播種后如發(fā)現地膜破損,應及時用土封上。蓋好膜后,要防止牲畜踩踏,損毀膜面。
       ?。?)播種。在最初開始進行玉米地膜栽培時,當時普遍采取分膜覆蓋,等行種植,既將2m寬的地膜從中一分為二,播種后蓋膜,玉米出苗后破膜放苗,這樣不僅費工,而且常出現放苗不及時發(fā)生“燒苗”現象。通過多年探索實踐,后改分膜覆蓋為整膜覆蓋,改選播種后蓋膜為先蓋膜后打孔播種,改等行種植為寬窄行錯窩點播。寬窄行錯窩點播規(guī)格為:寬行行寬2m,窄行行寬0.2—0.3m,寬行內春玉米播4行,規(guī)格為行距0.45m,株距0.3m,夏播玉米3行,規(guī)格為行距0.6m,株距0.4m。窄行內間作小白菜、天須、黃豆等作物。實行寬窄行錯窩點播后,改善了群體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了玉米大、小斑病的危害。在播種的同時澆入水分,并撒上除草劑,確保了苗齊、苗壯。
        地膜覆蓋能加速養(yǎng)分轉化,能加快玉米生長發(fā)育進程,具有明顯的增溫、保墑、保肥、保全苗,抑制雜草生長,減少病蟲害,使植株生長健壯,籽粒飽滿,早熟、增產的作用。
        在同等條件下,地膜栽培玉米比露地栽培玉米提前出苗4d左右,畝產486—490kg,比露地栽培玉米增產130—136kg,增產45%—54%。近兩年來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在我縣得到廣泛推廣應用,為全縣糧食增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七、田間管理
        1.適時間、定苗
        間定苗一般在有3—4片可見葉時進行。以前我縣大都實行每窩留2—3苗,這樣造成群體密度過大,通風透光條件差,易透發(fā)玉米大、小斑病發(fā)生和全倒伏,造成減產。為改善群體間通風透光條件,近年來推行1苗2苗錯窩留苗。在我縣氣候和農業(yè)生產水平條件下,根據實踐,矮山種春播以3200—3500株/畝為宜,夏播3500—3800株/畝,栽培規(guī)格為行距0.6m,株距為0.4m;半高山種以4500—4800株/畝,栽培規(guī)格為行距0.55m,株距為0.35m;高山地區(qū)實行凈作,一般以5500—6100株/畝為宜,栽培規(guī)格行距0.45m,株距0.3m。
        2.合理施肥
        在施肥時,應按早施苗肥,重施攻苞肥,補施攻粒肥的原則。在幼苗有4—5片葉時,結合除草淺耕,追施攻苗肥,春播玉米畝施尿素10kg,夏播玉米畝施尿素15kg左右;在大喇叭期,結合中耕培土,重施攻苞肥,畝用尿素15—20kg,復合肥20kg左右,抽穗揚花授粉后,補施攻粒肥,一般畝用5kg左右尿素。地膜覆蓋栽培玉米在追肥時,在植株根部約5—6cm處打孔施入,或將肥料溶解在水中(兌水150—200kg),用追肥槍在離植株根部5cm左右處注入50—60mL。
        3.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根系呼吸,使根向下層深扎,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動,促進土壤有機質分解,增加速效養(yǎng)分,除滅各種雜草,減少養(yǎng)分和水分消耗,壟面干凈,可提高地溫,因此,中耕除草既抗旱又防澇,我縣一般在蓋膜下種前用200mL的乙草胺兌水30—40kg進行噴霧;二是蓋膜要嚴實,打孔下種苗根莖用土封嚴,破孔用土堵死,使雜草在不透氣的條件下窒息悶死。
        除蘗 一般雜交玉米分蘗力較強,特別是土壤肥力好的條件下,在拔節(jié)前后常有大量分蘗,如不及時拔除,與主莖爭水爭肥,影響主莖生長發(fā)育,從而影響產量。因此,必須隨時檢查,發(fā)現分蘗立即拔除。
        4.病蟲害防治
       ?。?)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大、小斑病是我縣玉米方根病害之一。一般6—7月份我縣降雨量大,氣溫高,是玉米大、小斑病多發(fā)期,當發(fā)現病葉率5%時,又遇連陰雨天氣,就有可能使玉米大、小斑病大面積發(fā)生。當病株率達到5—10%時,應及時防治,在防治時,先摘除植株根部1—2片病葉集中銷毀,用50%多菌靈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錳鋅800倍液,進行防治。
       ?。?)玉米螟。玉米螟也是我縣玉米常見蟲害。應經常注意玉米螟卵孵化進度和幼蟲為害情況,并抓住關鍵時期,對第一代玉米螟進行撒顆粒劑防治。防治方法:辛硫磷乳油制成顆粒劑、白僵菌顆粒劑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吶,殺死初孵幼蟲。
        (3)粘蟲。在高溫高濕年份,有可能引起粘蟲大發(fā)生,如發(fā)生蟲危害應及時防治。在幼蟲3齡前采用50%的敵殺死,地蟲凈,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
        八、適時收獲
        春播玉米可以在完熟后收獲,即植株和葉片變黃,果穗苞葉松散,籽粒內含物已完全硬化,用指甲不易掐破,籽粒表面有鮮明的光澤,用手可以輕易地把籽粒剝離果穗,剝離處有明顯的黑層達75%時,即可收獲。夏播玉米收獲后,一般要種小春,為了不影響小春播種,蠟熟后就可收獲。
        由于我縣所處地理位置特殊,氣候復雜,加上各鄉(xiāng)農業(yè)生產水平和地力差異,農民文化水平及吸收新方法、新技術差異較大,玉米栽培技術水平發(fā)展不平衡,各地玉米單產懸殊較大,近年來通過玉米豐產綜合栽培技術的不斷推廣應用,使我縣玉米產量不斷提高,品質不斷改善。玉米豐產綜合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使我縣玉米品種不斷更新換代,栽培技術不斷提高,對提高我縣玉米平均單產,增加總產,促進畜禽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桐梓县| 贞丰县| 运城市| 玛纳斯县| 安平县| 博湖县| 海安县| 成都市| 乐清市| 随州市| 赤水市| 肃南| 定边县| 澎湖县| 政和县| 信宜市| 四平市| 永胜县| 温泉县| 三都| 宣武区| 南丰县| 当阳市| 四会市| 鄂托克前旗| 隆昌县| 墨玉县| 雅江县| 孟村| 无棣县| 延吉市| 平度市| 巴林右旗| 甘南县| 石屏县| 江川县| 错那县| 邛崃市| 威宁| 宝山区|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