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巖 孫謀義 李 峰
1.山東省平陰縣中醫(yī)醫(yī)院,250400 2.山東省平陰縣皮膚病防治所
紫外線已經(jīng)成為治療皮膚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311、312、313nm的紫外線(NB-UVB)是紫外線治療皮膚病的最有效成分[1]。2003~2008年我們采用311nm NB-UVB治療玫瑰糠疹60例,取得了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60例患者均為門診就診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16~47歲,平均30.5歲;病程15d~23個月,平均11.2個月。皮損主要分布于胸部、上臂、腹部及臀部等,嚴重者下肢及手足亦有皮疹。皮疹形態(tài)多為黃豆大小的褐色斑片,有少許細小鱗屑,圓形或者橢圓形,邊緣呈鋸齒狀,多沿皮紋分布。所有患者均無光敏性疾病史,如紅斑狼瘡或多形性日光疹等。無嚴重的肝腎疾病及心血管疾病。
使用上海希格瑪公司生產(chǎn)的SS-05B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儀,使用TL-01B管照射,頻譜為311nm紫外線。照射前檢查患者肝腎功能,以后每月復查一次。初始劑量根據(jù)患者皮膚類型確定,一般為0.6~0.8J/cm2,每周照射2次,每次增加(0.1~0.2)J/cm2(約20%),最大劑量可達(2.8~3.6)J/cm2。照射時注意保護眼睛和生殖器部位,照射后如患者感覺皮膚明顯干燥或者脫屑時,要及時涂抹尿素脂以保濕皮膚。在皮損消退80%以上時,改為每周照射1次,并維持原劑量。6次以后如果皮損無反復,病情趨于穩(wěn)定狀態(tài),改為2周照射1次,照射劑量每次遞減20%。3次后改為每月1次,連續(xù)2個月后進行療效評定。
評分標準:根據(jù)皮疹面積、發(fā)作頻率、瘙癢程度及全身癥狀的嚴重程度,采用0~3的4級評分標準,以1、2、3分別代表癥狀和體征的輕、中、重,以皮疹、瘙癢作為評分的主要指標。皮疹面積>體表面積40%為3分,<20%為1分,20%~40%為2分;瘙癢嚴重反復搔抓為3分,瘙癢較嚴重能忍受、可控制搔抓為2分,瘙癢輕可不搔抓為1分。按同一標準評分并計算療效指數(shù)。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總分值-治療后總分值)/治療前總分值×100%。
療效評定標準:痊愈為癥狀體征全部消失,療效指數(shù)為100%;顯效為癥狀及體征消退≥60%,療效指數(shù)為60%~99%;好轉(zhuǎn)為癥狀及體征消退不足30%,療效指數(shù)<30%;無效為未達上述標準者。
結(jié)果:痊愈47例(78.33%),顯效5例(8.33%),好轉(zhuǎn)7例(11.67%),無效1例(1.67%)。
不良反應:60例中13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占21.67%。其中皮膚潮紅、灼熱6例,占10.00%,均發(fā)生在治療開始后最初2周內(nèi),囑涂抹少量自制曲安奈德乳膏再照射并維持前一次照射劑量,直至不良反應消失后再增加照射劑量;8例患者干燥、瘙癢加重,給予潤膚止癢的自制尿素脂外涂,均未中斷治療。所有患者治療結(jié)束時均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于停止治療后45d左右逐漸恢復正常。有3例出現(xiàn)頭暈、惡心,可能與所處的幽閉環(huán)境以及紫外線產(chǎn)生的臭氧有關(guān)。
311nm-UVB治療皮膚病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紫外線誘導皮損內(nèi)浸潤細胞凋亡,與其他細胞相比T細胞接受紫外線照射更易發(fā)生凋亡,窄波(311nm)UVB因其穿透力較強更能誘導皮損內(nèi)的T細胞凋亡[2]。研究表明,NB-UVB 療法療效顯著高于寬波(BB-UVB),與光化學療法(PUVA)相當,且副作用明顯小于PUVA,不大于BB-UVB[3]。
玫瑰糠疹是一種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的輕度炎癥性發(fā)疹性疾病,其特征為橙紅色丘疹、斑疹,初發(fā)為散在性,但可融合。單個斑片為卵圓形或環(huán)形,其上面的表皮干燥,有細小皺紋,且常脫屑,留下領(lǐng)圈狀鱗屑。組織學上急性病例可有海綿形成,真皮血管周圍有輕度淋巴細胞浸潤。紅斑量的紫外線照射能使皮膚損害退化,隨后出現(xiàn)表皮脫落。在Leenutaphong等人的對照研究中,用焦耳的UVA作為“安慰劑”照射非治療側(cè),以此作為對照,另一側(cè)用UVB治療,結(jié)果治療側(cè)的嚴重程度有了明顯的改善[4]。
本文研究結(jié)果表明,NB-UVB治療玫瑰糠疹具有很好的療效,治療中病人可耐受性強,未見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可以作為玫瑰糠疹治療的常規(guī)療法之一加以推廣。
[1]楚瑞琦,王冬云,譚升順,等.銀屑病的光學及光化學療法研究進展[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4,18(1):54-55.
[2]Honigsman H.Phototherapy for psoriasis[J].Clin Exp Dermatol,2001,26(4):343-350.
[3]單曉峰,張福仁.窄譜中波紫外線在皮膚科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4,20(2):156-159.
[4]Leenutaphong V,Jiamton S.UVB phototherapy for pityriasis rosea:a bilateral comparison study[J].J Am Acad Dermatol,1995,33(6):996-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