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紅巖 高炳豪 蔣德濤 趙景平
(大連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肛腸外科,遼寧 大連 116021)
外傷性小兒顱內血腫的護理體會
寧紅巖 高炳豪 蔣德濤 趙景平
(大連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肛腸外科,遼寧 大連 116021)
目的總結外傷性小兒顱內血腫的護理體會。方法對87例外傷性顱內血腫的小兒臨床觀察及護理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密切觀察患兒臨床特點,護理過程未出現傷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結論小兒因外傷致顱內血腫病情變化較快,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并及時診治、加強患兒術后的護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
外傷性;小兒顱內血腫;護理體會
顱內血腫是顱腦損傷中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而小兒外傷性顱內血腫臨床表現變化快,發(fā)病急,若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我院自2007年8月以來共收治小兒顱腦外傷87例,現就其護理特點做一回顧性分析。
本組共87例,男54例,女33例,,年齡4個月~14歲,其中<2歲22例,3~5歲15例,6~16歲50例;血腫類型:硬膜外血腫42例,占48.2%;硬膜下血腫26例,占29.8%;腦內血腫29例,占33.3%,其中多發(fā)性血腫13例,占15%。經CT檢查或手術探查確診的顱內血腫為56例。致傷因素:高處墜落傷52例,車禍傷18例,打擊傷11例,產傷6例。其中閉合傷75例,開放傷12例。
2.1 意識狀態(tài):傷后一直清醒21例,傷后短暫昏迷19例,傷后清醒但逐漸昏迷7例,有中間清醒期者9例,傷后意識模糊者10例。
2.2 其他癥狀:哭鬧17例,拒乳22例,頭痛52例,嘔吐48例,抽搐18例,癲癇7例,昏迷70例。
2.3 生命體征:出現腦疝患兒6例。
2.4 囟門飽滿6例。
2.5 合并癥:顱底骨折5例,肺內感染3例。偏盲1例、反復窒息發(fā)作1例,消化道出血2例,水、電解質紊亂3例、腦積水1例等。
3.1 意識障礙分類:有三種類型——中間清醒期、意識好轉期、腦疝。
3.2 一般癥狀[1]:小兒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抽搐等,嬰幼兒主要表現為哭鬧、拒乳等。
3.3 生命體征變化快:患兒發(fā)生顱內損傷,短時間內可出現血壓下降導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常伴有腦水腫,使顱內壓升高,致腦疝發(fā)生,還會出現神經定位體征。
3.4 瞳孔變化[2]:出現晚,持續(xù)時間較短,臨床上大多被忽視。
3.5 囟門張力:小兒腦外傷后呼吸道梗阻、呼吸中樞衰竭時CO2積聚(高碳酸血癥)引起的腦血管擴張,均可引起顱內壓增高。但顱腔代償容積較大,腦疝表現多不典型,但一旦代償失調,則病情迅速惡化,預后兇猛。
4.1 一般護理:在經過密切的臨床觀察中懷疑有顱內血腫形成時,要立即在最短時間內向醫(yī)生報告,并積極做好術前準備?;颊邞P床休息,保持安靜,減少搬動。如因特殊情況(急診檢查及手術治療等)需搬動患者,應保持頭部固定。對于昏迷患者應置于側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正常呼吸功能,防止出現呼吸道感染。因為有意識障礙者易出現呼吸困難,若呼吸道阻塞可加重腦缺血和腦水腫,導致顱內高壓。要注意及時行口腔護理。遇顱內壓增高并已出現腦疝時,需按照醫(yī)囑應用甘露醇和呋塞米脫水降顱壓。同時糾正電解質紊亂,保證每日正常尿量。監(jiān)測腎功、離子、血糖、紅細胞壓積等,同時心電血壓血氧監(jiān)測。
4.2 術后護理:顱內血腫開顱清除引流[3]術后的護理相當重要,.要加強對引流管的護理,隨時擠壓引流管以保持引流管通暢,詳細記錄引流液的性狀,引流量等。保持呼吸道通暢,若在短時間不能清醒的需要行氣管切開。加強術后營養(yǎng),滿足小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做好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使患兒消除焦慮和恐懼心理。
小兒外傷性顱內血腫是顱腦損傷中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其中硬膜外血腫最常見。國內文獻報道為45%~60%,略高于國外報道。本組硬膜外血腫占48.2%,與報道相符,考慮國內患者數高于國外可能與國內大型醫(yī)院患者較為集中,CT、核磁應用較多有關。顱內出血又稱為出血性腦血管病或出血性卒中,系因腦血管破裂使血液外溢至顱腔所致。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小兒顱內出血,其臨床表現有頗多相似之處,但預后則視不同病因而有很大差異,且診斷與治療是否及時也是直接影響預后的關鍵因素。小兒外傷性顱內血腫發(fā)病急,臨床表現變化特別快,病情迅猛,但如果術前術后加強嚴密觀察和護理,早期發(fā)現病情變化并及時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治療手段,可使患兒順利通過危險期,達到順利康復的目的。預防意外造成的顱腦外傷,尤其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兒;預防產傷和缺氧造成的新生兒顱內出血;提倡母乳喂養(yǎng),生后常規(guī)補充維生素K劑,以預防晚發(fā)性維生素K缺乏癥;做好預防接種工作,積極防治各種感染性疾病等。小兒顱內血腫治療原則是迅速控制出血、適時進行外科手術治療,預防并發(fā)癥與后遺癥。及時準確的手術治療固然重要,但需要完善的術后護理相配合。高熱時應及時降溫。如頭痛、煩躁者,可給予適當鎮(zhèn)靜藥。注意保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及足夠的熱量供給。對新生兒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應注意糾正低血壓,將血壓提至適當水平,須謹防因血壓回升而至新的出血。
[1] 陳靜華,李佩萱.小兒外傷性顱內血腫138例臨床特點及護理體會[J].河北醫(yī)學院學報,1995,16(2)∶112-113.
[2] 岳武.兒童外傷性顱內血腫某些臨床特點[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1984,4(5)∶211.
[3] 黃衛(wèi)江.淺談兒童顱腦損傷治療中的幾個問題(附48例臨床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1995,11(4)∶245.
R473.72
B
1671-8194(2013)13-03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