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喜雅拉圖
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yī)藥學院10級研究生,內蒙古 通遼 028000;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yī)院心胸外科,內蒙古 通遼 028000
食管癌是我國常見的消化道腫瘤,手術仍是目前治療食管癌的首選方法[1]。1913年Torek[2]成功施行了世界第1例經(jīng)左胸胸段食管癌切除術,當時采用的食管重建方法是用膠管連接腹部胃和頸部食管并置于胸腔外,患者經(jīng)口進食且生存了13年。手術中最核心的部分并不是腫瘤的切除,而是病變食管切除后食管的重建,食管重建常用的替代器官有胃、空腸和結腸,其中胃的使用率最高,但傳統(tǒng)的全胃代食管進行消化道重建的手術方法存在術后胃潴留、胃擴張而影響心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等缺點。而管狀胃成形術重建后的上消化道更符合生理和解剖,更利于患者術后的康復,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胸外科醫(yī)師應用管狀胃作為替代物進行食管重建。管狀胃重建食管由于對食管癌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3],現(xiàn)就管狀胃的相關內容做一文獻綜述。
在管狀胃的成形術上各家報道不一,但總的方法極為相似。如:宋平平等[4]從距幽門2~3 cm胃小彎處 (保留胃右動脈近幽門血管2~3分支)開始至胃底設計與胃大彎相平行的曲線,平行線距大彎側距離為3~5 cm,用直線型切割縫合器自胃底向幽門方向沿平行線連續(xù)切割縫閉小彎側胃體,切除賁門、部分胃底、胃小彎及小彎側脂肪淋巴組織,檢查縫合面有無滲血,滲血處及切割交界處予全層8字縫合;俞永康等[5]以切斷胃左動脈、胃網(wǎng)膜左動脈、胃短動脈和胃右動脈近端的2、3支,保留其余的胃右動脈分支、胃網(wǎng)膜右動脈及靜脈,在其外側切斷大網(wǎng)膜,從胃角開始與胃大彎作一平行曲線,平行線距大彎側距離為4~5 cm,用強生公司75 mm或國產(chǎn)常州80 mm切割縫合器制作,閉合胃壁,切除賁門及小彎側組織,注意保留胃底部,以便保證管狀胃的有效長度。用絲線間端縫合漿肌層,完全包埋管狀胃切口緣,包埋前常規(guī)用生物蛋白膠涂于胃壁縫合緣,作成管狀胃;王樹軍等[6]以充分游離胃至幽門,必須保留胃網(wǎng)膜右血管及血管弓。在保證充分的腫瘤標本切緣的前提下,一般取胃小彎胃角處為起點,始于距幽門2~3 cm處,只保留分布于幽門管的胃右動脈的分支,以直線型切割縫合器沿胃小彎側與大彎側平行,逐步切割縫合。平行線距大彎側距離為4~5cm,切除胃小彎側網(wǎng)膜及胃壁組織、賁門和部分胃底,切緣再用1#細絲線間斷全層縫合,起到止血和減張作用,不必進行漿肌層包埋。管狀胃成形后,內徑約2.5~3.0 cm,與食管直徑相近。以上裁制方式可謂逆行法,也可以同法自胃底向胃角切除,稱為順行法。綜上所述,以上操作方法大致一樣,也在臨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吻合口瘺、吻合口狹窄、胸胃綜合征、胃排空障礙和胃食管反流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了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據(jù)文獻報道食管癌術后胸胃綜合征發(fā)生率為0.92%~4.9%,而反流性食管炎發(fā)生率高達36.0%,嚴重降低食管癌患者手術后的生存質量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7]。據(jù)國外有關學者報道認為以管狀胃代替食管可明顯減少瘺的發(fā)生[8]。吻合口的血供是引發(fā)吻合口瘺的主要因素,術中制作管狀胃,于幽門附近始切除多余胃小彎以及所有小網(wǎng)膜組織,將胃制作成直徑約3~5 cm的管狀胃,使胃網(wǎng)膜右動脈更集中供應“管狀胃”,有助改善吻合口血供。因此降低了吻合口瘺的發(fā)生;管狀胃符合重建消化道后生理解剖的要求,減少因胃潴留而引起胸胃綜合征[9];管狀胃制作過程當中切除胃酸分泌腺,減少胃泌酸的面積,從而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發(fā)生率。
隨著醫(yī)療技術和設備的不斷發(fā)展,食管癌手術方式也在不斷完善和改進,手術適應癥不斷擴展,人們也逐漸開始注重術后生活質量,以追求更為合理的手術方式,從而爭取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改善術后近遠期生活質量。而管狀胃這種新型的術式改進了多項舊式全胃代替食管的諸多弊端。通過管狀胃與全胃代食管對食管癌切除術患者進行文獻對比研究,目前國內外仍沒有規(guī)范的食管癌切除術,學術界對各種手術方案優(yōu)劣的爭議一直不斷。近年來有不少專家學者致力于在手術層面努力,希望能提高食管癌切除術的預后。而管狀胃代食管應用于食管癌切除術,是在原有全胃代食管術式基礎上的技術革新,完善了舊式全胃代替食管的諸多弊端。
[1]毛友生,赫捷,程貴余.我國食管癌外科治療的現(xiàn)狀與未來對策[J].中華腫瘤雜志,2010,32(6):401-401.
[2]Torek F.The firstsuccess fulresec tionof the tho-racic portion of the esofhasus for carcinoma.JAm Med Assoc.1913;60(20):1533..
[3]郭海周,王建軍,周福有,等.管狀胃對食管癌切除術后并發(fā)癥的改善作用[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1,14(1):65-66.
[4]宋平平等.直線型切割縫合器行管狀胃成形在胸段食管癌手術中的應用[J].山東醫(yī)藥,2009,49(52):53-55.
[5]俞永康等.食管癌切除術中管狀胃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1,11(21):3958.
[6]王樹軍等.管狀胃在食管賁門癌各種術中的應用體會[J].安徽醫(yī)學,2011,7(32):970.
[7]陳保富等.管狀胃在食管癌微創(chuàng)手術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醫(yī)學雜,2011,(27):1999.
[8]De Giacomo T,F(xiàn)rancioni F,Venuta F,et al.Completemechanical cervical anastomosis using a narrow gastric tubeafter esophagectomy for cancer[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4,26(5):881-884..
[9]陳樹群,張業(yè),伍傳新,等.管狀胃在食管癌切除術中的臨床應用:69例報告[J].中國綜合臨床,2005,21(4):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