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強調(diào)在藝術領域要“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jīng)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當幼兒還不能完全用語言表達審美體驗時,通過美術卻能傾訴出對五彩繽紛的世界的感受。從以往的教學中,我們感受到,幼兒很容易對美術活動表現(xiàn)出熱情,但具有不穩(wěn)定性,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兒童學習、發(fā)展的巨大推動力,只有幼兒對活動產(chǎn)生濃厚興趣,積極參與,才能獲得良好的活動效果。因此,我們在進行美術活動時,要善于把幼兒的興趣引申并提高到動機水平上,使之成為美術活動積極主動的參與者,那么,激發(fā)幼兒美術的興趣,設計讓幼兒真正喜歡的美術活動就非常重要,我們在小班幼兒喜歡的美術活動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嘗試,從充分選擇讓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內(nèi)容,選擇的創(chuàng)作材料要豐富有趣,活動過程中要有豐富有趣的情節(jié)等方面,談一些體會。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教;美術
一、充分選擇讓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內(nèi)容
興趣與好奇緊密聯(lián)系,好奇是興趣的先導,沒有好奇的心理就不會產(chǎn)生興趣。剛進入小班的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都較弱,對幼兒園的學習生活還是適應階段,幼兒園的各項活動要以引起他們的興趣為重點,讓他們盡快喜歡上幼兒園,喜歡參與幼兒園的美術活動,同時幼兒又受其認知發(fā)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經(jīng)驗較少,他們往往只對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熟悉和感興趣的物體有繪畫或制作的興趣。因此我們在選擇小班美術活動內(nèi)容時,就要選擇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題材,一句話,就是要讓每個孩子都樂意動起來。幼兒喜歡涂涂畫畫,在玩中認識色彩對幼兒來說是一種不可抵擋的誘惑,于是我們就讓幼兒先從玩色開始,在玩玩做做中,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如:每個幼兒一開學,就有一盒蠟筆,第一次美術活動,我們就和幼兒進行了“和蠟筆寶寶做朋友”的活動,把蠟筆盒設計成蠟筆屋,告訴幼兒這是蠟筆寶寶的家,里面住著12個孩子,分別是紅色寶寶、綠色寶寶……,它們出來玩的時候,就會有漂亮的畫出來,我們選擇幾幅漂亮的畫讓孩子們欣賞,還要求幼兒帶蠟筆寶寶出來玩后,一定要把寶寶送回家……。小朋友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嘗試著用蠟筆在紙上畫起來,過后,都小心翼翼將蠟筆放入盒子,再放回到自己的物品筐中,以后,他們就把蠟筆盒,當成了自己的寶貝了。
小班的孩子小肌肉發(fā)育不夠平衡,有的孩子不能把握蠟筆,玩色游戲,就彌補了這些不足,不僅提高了孩子的興趣,同時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例如: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這一節(jié)日蘊涵著許多我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間藝術,我們想抓住中秋月餅這一資源,開拓適合小班孩子活動的美術素材。我們帶孩子參觀超市的月餅展示區(qū),琳瑯滿目的月餅及月餅包裝,讓孩子特別喜歡。我們還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品嘗月餅,說說關于中秋節(jié)的故事,使孩子對月餅有了豐富的感受。在此基礎上我們設計了水彩拓印游戲“送給狗狗吃的月餅”讓幼兒用海綿滾筒,將顏料涂在刻有月餅圖案的“月餅”底版上,然后拓印到準備好的紙盤中,端給“狗狗”吃,為了吸引孩子,我們設計的底版圖案,多為小動物和一些漂亮的花紋,很吸引孩子,他們個個都熱情參與而且都成功完成了操作,這對剛剛進園近一個月的孩子來說,真不容易。手指添畫:“娃娃的頭發(fā)”也是一個讓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美術活動,小班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很強,應鼓勵幼兒大膽地選擇多種顏色作畫,不要用單一的色彩表現(xiàn)畫面,不要用生活中固定的顏色框架去局限幼兒的思維。于是我們?yōu)橛變禾峁┒嗌伭?,讓幼兒為娃娃添上各種各樣的頭發(fā),這就給幼兒多了一些創(chuàng)作空間,小班孩子的創(chuàng)作,真讓我們刮目相看,有短頭發(fā)長頭發(fā),有稀疏的濃密的,有扎辮子的,有象洋蔥頭的,有單色的,多彩的……,真是豐富多彩。以前小班有畫毛線團的活動,現(xiàn)在的生活中,毛線團已經(jīng)不常見了,于是我們設計了“轉(zhuǎn)圈圈的棒棒糖”,那螺旋花紋的棒棒糖,讓孩子愛不釋手,在吃吃玩玩中,我們讓孩子完成了練習畫螺旋線的技能。
二、選擇的創(chuàng)作材料要豐富有趣
幼兒運用工具的過程,不僅是技能的訓練,也是繪畫興趣培養(yǎng)的有效手段。當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材料時幼兒會為材料而吸引,自然會主動地操作材料,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去。小班幼兒由于小肌肉發(fā)展還不完善,動手操作的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且能使畫面產(chǎn)生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兒既能對美術活動產(chǎn)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而畫面也會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拓印游戲“給小狗吃月餅”的活動中,我們就選擇了海綿滾筒,讓孩子在拓印底版上滾色,這比讓孩子用毛筆涂色,更有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小朋友們特別喜歡。以往我們會讓孩子把底版拓印在紙上,為了更加吸引孩子,激發(fā)他們的活動興趣,我們讓孩子將“月餅”拓印在孩子常吃的蛋糕紙盤上,這可以讓孩子更加身如其境,好象真端上了一盤甜甜的月餅。
自然界的事物是與幼兒密切相關的,這需要我們老師去引導他們對周圍事物的關注。金秋時節(jié),桂花飄香,早就吸引了愛聞香味的孩子們,由此,我們設計了讓幼兒選擇桂花樹葉和桂花樹葉的柄頭,進行小組合作樹葉印畫“香香的桂花樹”。在一棵已畫好的桂花樹枝上(2開紙),幼兒把桂花樹葉印上綠色顏料,拓印到畫面的樹枝上,然后用桂花樹葉的柄頭,蘸上黃色顏料,點畫出桂花。完整的一棵桂花樹完成了。為了吸引孩子,突出香香的桂花,我們在顏料中,放入了一些香料,作品完成后,遠遠地就聞到了好聞的香味,小朋友都開心極了,特別是他們還嘗試了集體合作,還體驗了集體中的快樂,此次活動的效果真是非常好。
豐富有趣的活動材料就是要讓小班幼兒覺得繪畫原來就是“玩”游戲,繪畫是件快樂的事情。假如一直選擇單一的繪畫紙,幼兒會覺得枯燥無趣,而創(chuàng)作以后能讓孩子再玩起來的材料,幼兒會更喜歡。例如:塑料袋彩繪“大氣球”,就是選擇一個食物保鮮袋,和一個飲料吸管,將吸管綁在袋口,讓幼兒用棉簽蘸上顏料先在袋上進行作畫,完成后,吹氣,氣球鼓起來了,這時候的小朋友別提有多高興了,他們一會兒輕輕把氣放了,一會兒又把它吹飽,不時地和小朋友比,誰的漂亮。由此,我們還設計了手套娃娃,讓小朋友在手套上用水彩筆作畫,完成后,套在手上,娃娃就動起來了,小朋友們真是百玩不厭。我們把這些材料,放在美工區(qū)域中,一直是小朋友青睞了。我們還讓小朋友在水果上,螃蟹殼上作畫,都是小朋友們喜歡的。
三、活動過程中有豐富有趣的情節(jié)
小班幼兒好動、好模仿,行為受情緒的支配。對于小班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創(chuàng)設富有生活氣息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當美術活動與孩子們?nèi)粘I钕嗦?lián)系,能為生活增添色彩時,活動就會變得歡樂有趣。賦予幼兒適當?shù)慕巧?,運用游戲的情境來感染和調(diào)動幼兒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是良好的活動方式。在水彩拓印游戲“送給小狗吃的月餅”中,我們設計了中秋節(jié)請小狗做客的情景,非常適合小班的孩子,整個活動,他們都融入到了情景中,為了更具形象性,我們特別讓幼兒把月餅拓印在吃蛋糕的紙盤中,作品完成后,有的孩子一定要端著“月餅”給小狗吃,讓“小狗”的嘴巴碰著他做的“月餅”,還問好吃嗎?把玩具狗的嘴上都沾滿了顏色,真是可愛極了。在樹葉印畫:“香香的桂花樹”中,我們在一張范例上,貼上一對眼睛和一個會變化的嘴,讓一棵樹成為了樹寶寶,一開始放上生氣的嘴,讓小朋友想想猜猜,這棵桂花樹為什么生氣,奧!原來它太孤單了,它想有許多朋友在一起,成為一片桂花樹林,請小朋友來幫助它,一下子小朋友進入了角色,對操作有了目的性,做起來可來勁了,為了更加吸引孩子,我們在顏料中,特別加入了香料,小朋友聞到了香味,更深入其境了。作品完成后,我們將孩子的作品和范例放在一起,然后把生氣的臉換上笑臉。小朋友都為自己的杰作而歡呼雀躍起來。豐富有趣的活動,真正讓他們覺得繪畫原來就是“玩”,繪畫是件快樂的事情,有趣的事。
我們利用小班幼兒強烈的好奇心來設計生動有趣的開場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良好的情緒基礎。例如:我們設計了添畫“小兔和大灰狼”的活動,開始就利用故事《小兔乖乖》的故事吸引幼兒,然后讓小朋友看畫紙,上面有一只兔子和一只大灰狼,讓小朋友想辦法保護兔子,他們就會想到把大灰狼打死、趕跑,或把它關進籠子里,小朋友就用橫線豎線添畫出籠子。把大灰狼關緊了,小兔子就不害怕了,安心吃草了,小朋友又在兔子旁,添畫出小草,一幅完整的作品完成了。
雖然小班幼兒年齡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貼、畫、撕、捏等簡單的美術技能。只是這些美術技能是幼兒在邊做邊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的。因此教師在讓幼兒掌握這些技能時,結合一些游戲兒歌等,效果會更好。教幼兒畫臉,我們就結合一首兒歌:“圓圓的頭,大大的眼,鼻子在中間,嘴巴在下面,耳朵在兩邊,頭發(fā)不遮眼?!毙∨笥堰吥顑焊柽叢僮?,畫出來的畫面就基本成型了。我們還設置一些有趣的游戲。比如要讓幼兒掌握剪的技能,讓幼兒為娃娃家剪面條,為提高剪的能力,我們讓幼兒按紙的一頭剪,再用一根吸管,做成小拖把,讓幼兒在玩中熟練掌握了剪刀的使用。
總之,充分考慮幼兒的興趣而創(chuàng)設的活動,一定是孩子最喜歡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作者簡介:陸建華,平江區(qū)中心幼兒園,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