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中華民族具有獨特的文化現(xiàn)代中國的藝術設計必須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和精華,使中國藝術設計有中國自己的精神語言。同時也要讓中國藝術設計有更加深刻的內(nèi)涵。
【關鍵詞】藝術設計;民族文化;汲取營養(yǎng)
中華民族的藝術有悠久的歷史,在歷史中去挖掘經(jīng)驗,在經(jīng)驗中培養(yǎng)出新的藝術和文化。藝術設計不是一個憑空可以想象出來的東西,它是需要積累、沉淀最后才能厚積而薄發(fā)。一個沒有內(nèi)涵的藝術設計是悲哀的,一個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作品也是悲哀的。學習民族文化,從民族文化中汲取有價值的東西,這是當今中國藝術設計必須做的事情,也是中國藝術設計最快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徑??梢韵胂笠幌逻€有多少民族有中華民族如此深厚的積累和沉淀,而沉底下來的不是塵埃,是藝術的思想和藝術的精品。
一、中國當下的藝術設計
中國藝術設計應該走一條什么樣的道路?這是中國藝術設計幾代人在思考的問題,也是中國藝術設計必須要盡快解決的問題。在西方思想中對藝術就有著“復古精神”和“找尋真理”的紛爭。同時在西方的藝術中“復古精神”也是從來沒有停止過的。我們不應該學習的是西方藝術的表面,我們應該學習西方藝術對于古老文化的尊重,在歷史文化中找尋能夠符合當今藝術的理念。中國的藝術成就和歷史不比西方的任何一個國家差,我們要從我們最富有的文化寶庫中找到藝術的營養(yǎng)和價值,運用到當代藝術設計的運用中去,從而實現(xiàn)藝術來源于藝術和文化這一深刻的理念。
二、中國民族文化的特點
中國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五千年的積累之中,中國文化也表現(xiàn)出它獨特的性質,也就是由于中國文化這些獨特的性質才讓中國文化遺址出于世界文化中一個重要的位置。
1、中華民族文化的延續(xù)性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在文化長河中,一代代將文化的精髓得以延續(xù)。從仰韶文化的船型陶壺到中國當代的陶都瓷都。這是一個文化傳承的過程,經(jīng)過五千年的風霜洗禮,中國文化延續(xù)到今天這是一個文化的傳承所產(chǎn)生的。沒有文化的延續(xù)和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也不會如此的輝煌成就,也會不稱為世界的文化奇葩。中國文化的延續(xù)和傳承讓更多的寶貴經(jīng)驗和更多的藝術思想和理念得到了歲月的洗禮。那些能夠在歲月中積淀下來的藝術讓很多的中外藝術者崇拜,而我們是這文化的擁有這,不珍惜和學習那將如何讓文化得以延續(xù)。
2、中華民族文化的交融性
中華民族這個稱號有很大的爭議,但是從情感和文化的范疇可以把中國所有的民族稱為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主體是漢族,但是卻包含了其他55個少數(shù)民族。中華民族文化是所有56個民族的集合,中華民族文化是所有民族交融碰撞而產(chǎn)生的產(chǎn)物。每一個民族獨特的民族文化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56個民族就是56只花,56個民族共同匯聚的文化那是一個豐富的文化。在這里面絕對不會少了關于藝術的詮釋,也不會少了對于藝術的追求,以及對于藝術的藝術的理解。交融的文化氛圍讓藝術得到更加深遠的發(fā)展。這是中國藝術在世界杯寵愛的原因。也是中國所有民族的驕傲。
三、為何從民族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
“藝術設計的精神語言是指在藝術設計中凝結的民族文化精神,精神語言決定著藝術設計的品質,是中國藝術設計區(qū)別于其他藝術設計的本質之所在。精神語言不是藝術設計與生俱來的,而是在藝術設計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滲透進去的,并以視覺化的作品形式表現(xiàn)出來?!敝袊囆g想要從世界藝術中展現(xiàn)出來,那就要有自己的精神語言,而精神語言正是藝術設計中所凝結的民族文化精神。一件好的藝術作品要展現(xiàn)不光是作者自己的思想表現(xiàn),也是一個民族的思想表露。藝術設計需要的是精神語言,而中華民族這一個古老的民族為他的兒女提供了完全可以任意展現(xiàn)的民族文化精神。這個民族是古老而豐富的,也就說明這個民族有太多可以展現(xiàn)的民族精神。
作為藝術設計師,主要是依據(jù)視覺形象來表達設計意圖,所以很多人就容易忽略了精神語言在藝術作品中的重要性,而只是去注重了創(chuàng)造了藝術手段和表現(xiàn)形式。其實那些都只是一種外在的東西,藝術不是表面好看,和制作麻煩就可以稱作是藝術,藝術更重要的東西是更深的文化內(nèi)涵,也就是所說的精神語言。一個藝術設計師憑借著自己的想象和對藝術的追求是很難完成這一任務的,他需要看見的是作為一個人是什么樣的文化孕育了他,是什么樣的文化來塑造了藝術設計師如此的藝術思想。
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的深厚為我們提供了太重要的精神語言,五千年的延續(xù),民族的交融,宗教的神秘色彩這些東西如果放到我們的藝術設計中去,那是一個多好的藝術設計。當我們觀看那些中國文化積淀下來的藝術珍品的時候我們看見的不單單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語言也是時間的韻味,光陰的韻味。
中國藝術設計師一個邊緣的學科,其實這是一個十分有發(fā)展前途的學科,我們就守在一個豐富寶藏的洞口,只是我們忽視了這個寶藏,沒有對這個寶藏進行挖掘而已。如果中國藝術設計從民族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的話,那么中國藝術將會出現(xiàn)很多的藝術珍品,而藝術設計也會達到一個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齊思和,少數(shù)民族對中國文化的偉大貢獻[C],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民族關系史論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2]楊雪梅,道家思想在現(xiàn)代室內(nèi)設計中的運用[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08,(2)
[3]馬本和,禪宗與中國的藝術精神[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9,(2)
[4]都永浩,華夏-漢族、中華民族與中華人民[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0,(1)
[5]劉復生,五代十國政權與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
作者簡介:夏莉,江西制造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