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闊 鄒允庚 鄭澤龍
骨肽聯(lián)合玻璃酸鈉治療40例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臨床療效分析
劉闊 鄒允庚 鄭澤龍
目的 觀察骨肽聯(lián)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80例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 例, 對照組給予骨肽注射液100 mg靜脈滴注1 次/d;治療組給予骨肽注射液100 mg聯(lián)合玻璃酸鈉(阿爾治)2.5 ml關節(jié)腔注射 1次/周, 5周為一療程。兩組均以5周為1 個療程。結果 治療組治愈10例, 顯效20 例, 有效8 例, 無效2 例, 有效率占95%。對照組, 治愈5 例, 顯效15 例, 有效12 例, 無效8例, 有效率占80%。 兩組VAS 評分及WOMAC指數(sh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結論 骨肽注射液聯(lián)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療效顯著。
骨肽;玻璃酸鈉;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
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介紹:OA(骨關節(jié)炎)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種很常見的骨關節(jié)疾病, 其特點是關節(jié)軟骨的退變和異位骨化[1]。導致骨關節(jié)炎的因素包括年齡、激素水平、生物力學等方面, 這些因素不僅與OA的臨床表現(xiàn)相關, 還與OA的進展程度相關[2]。據(jù)報道治療OA有教育、指導功能鍛煉、控制體重、藥物、手術干預治療等[3]。
1.1 一般資料 選擇吉林省人民醫(yī)院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門診和住院按就診的先后順序將原發(fā)性OA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治療組40例, 對照組40例。治療組,男26 例,女14 例;年齡60~71 歲,平均(65.61)歲;病程5.0~10 年,平均(8.85)歲, 對照組40例, 男24例 女16例, 年齡60~72歲,平均(52.86)歲, 病程5-10年, 平均9.21年,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骨肽注射液(長春博奧生化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H20054634)100 mg加入0.9%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滴注, 1次/d, 30 d為一療程;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用玻璃酸鈉(阿爾治)2.5 ml關節(jié)腔注射1/周 5周為一療程。 兩組治療1個療程后(5周)判定療效.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擬訂。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功能活動恢復正常;顯效:全部癥狀消除或主要癥狀消除,關節(jié)功能基本恢復,能參加正常工作和勞動;有效:主要癥狀基本消除,關節(jié)功能基本恢復或有明顯進步;無效:和治療前相比較,各方面均無進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 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兩組療效對比 治療組40例, 治愈10例, 顯效20 例,有效8 例, 無效2 例, 有效率占95%。對照組40例, 治愈5 例,顯效15 例, 有效12 例, 無效8例, 有效率占80%。
2.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WOMAC指數(shù)對比。治療組40例, 治療前 VAS (7.4±1.20) WOMAC (70.2±2.33), 治療后VAS (2.2±0.45) WOMAC (32.2±4.42)。對照組 40例, 治療前VAS (7.3±1.35) WOMAC (70.4±2.35) 治療后 VAS (5.2±0.63) WOMAC (51.3±2.77)。WOMAC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 與同組治療前對比,VAS: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WOMAC:P<0.01,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OA是導致老年患者下肢功能障礙的主要疾?。?]。許多因素參與OA疼痛的形成, 包括年齡、肥胖、生活條件、教育程度,但這些因素與疼痛程度不成正比。而OA導致的骨髓水腫(>1 cm)與疼痛有明顯的相關性, 但也不成正比[6]。骨肽對多肽類的生物因子具有誘導的作用, 對機體內(nèi)的骨源性生長因子有促進其合成的作用。骨源性生長因子對骨的形成與吸收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骨源性生長因子包括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BMPs)、Ⅱ型轉化生長因子(TGF-Ⅱ)、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等, 它們各自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 它們的主要藥物作用機理是促進骨細胞的分裂、分化、趨化、溶骨活性。其中BMP的骨誘導活性是高效的, 它是一種低分子量糖蛋白, 而間充質細胞向骨細胞分化的最初信號分子就是BMP, 它具有很強的誘導功能, 它能誘導血管周圍游動的間充質細胞轉化為不可逆性的骨細胞, 也就是促使形成骨痂, 形成和誘導新骨, 加快了骨折的修復;除此之外, BMP調節(jié)細胞外基質成分的功能與Ⅱ型轉化生長因子(TGF-Ⅱ)、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三者共同調節(jié)作用, 對新骨的形成更為有利。 膝關節(jié)液的成分主要是玻璃酸鈉, 也是膝關節(jié)軟骨基質的主要成分, 起到潤滑關節(jié)的作用, 減少關節(jié)軟骨間的摩擦, 緩沖關節(jié)軟骨的應力作用 。關節(jié)腔內(nèi)注射高濃度、高分子量、高粘稠、潤滑作用的玻璃酸鈉具有潤滑關節(jié)的作用, 還具有促進關節(jié)軟骨的再生和愈合, 保護關節(jié)軟骨, 增加關節(jié)活動范圍。本研究證實骨肽注射液聯(lián)用玻璃酸鈉對于原發(fā)性OA的療效好,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Corti MC, Rigon C.Epidemiology of osteoarthritis: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functional impact.Aging Clin Exp Res, 2003(15):359-363.
[2] Dequeker J, Aerssens J, Luyten FP.Osteoarthritis and osteoporosis: clinical and research evidence of inverse relationship.Aging Clin Exp Res, 2003(15):426-439.
[3] Lee SJ, Kim MJ, Kee SJ, et al.Association study of the candidate gene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in Koreans.Rheumatol Int, 2011.
[4] 鄭彼英.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02:349-353.
[5]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Prevalence and most common causes of disability among adults: United States, 2005.MMWR Weekly.2009,58(16):421-426.
[6] Sowers MF, Hayes C, Jamadar D, Capul D, Lachance L,Jannausch M, et al.Magnetic resonance-detected subchondralbone marrow and cartilage defect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pain and X-raydefined knee osteoarthritis.Osteoarthr Cartil, 2003(11):387-93.
130000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骨創(chuàng)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