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費希特的民族教育思想

      2013-02-15 05:36:03張寶梅
      關鍵詞:費希特德意志學子

      張寶梅

      (武漢工程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被認為是康德哲學的真正代言人和唯一正統(tǒng)繼承人,康德哲學的克服者和完成者。他被譽為19世紀最明亮的哲學巨星”[1]。此外,他還是一位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對德意志民族的演講》等著作里。費希特提出,若要使德意志民族擺脫目前所面臨的一切災難,唯有實施民族教育,通過教育和道德復興來為德意志的愛國主義開辟道路。他希望能通過民族教育來喚醒德意志人民的民族意識,從而實現(xiàn)德意志民族的獨立和復興。因此,他總結道:“一句話,我作為維護德意志民族生存的唯一手段提出的建議,就是完全改變迄今的教育制度”[2]。

      費希特的民族教育思想的形成與他所處的歷史時代有著密切的關系。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和之后拿破侖的軍隊對德意志的占領對費希特的思想變化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費希特從原來贊頌法國大革命轉變?yōu)橐暦▏蟾锩鼮榈蹏髁x的征服行為,從而產(chǎn)生了對法蘭西民族的仇恨。最終拿破侖的入侵使得費希特產(chǎn)生“教育興國”的教育思想。

      在費希特的思想里自由是最高原則。在法國大革命爆發(fā)之初,費希特支持法國大革命所提出的自由、平等等資產(chǎn)階級民主原則。費希特把法蘭西民族視為實現(xiàn)人類自由的代表,他曾寫道:“在我看來,法國革命對于全人類都是重要的?!▏锩且环P于人的權利和人的價值這個偉大課題的瑰麗畫卷”[3]。在費希特看來,法國大革命使法國人民獲得了自由,并鼓舞著其他國家還未獲得自由的人民去爭取自由。因此,費希特認為法國才是追求自由的人們的祖國。然而,當拿破侖率領的法國軍隊侵入德意志境內(nèi),摧毀德意志無數(shù)封建小邦國時,德意志開始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tài)。而又由于1807年的《提爾西特和約》使得德意志人民蒙受了“奇恥大辱”。這一切導致德意志的知識界開始出現(xiàn)與法國大革命相對立的民族主義情緒,在德意志人民那里反抗外來民族壓迫的情緒越來越高漲。由此,德意志的知識分子要求將保持德意志的民族特性作為文化界的重要任務。這時費希特對法蘭西民族感到失望,不再把法蘭西民族視為實現(xiàn)人類自由的代表。他把目光轉向德意志,開始尋找救國的道路。從此,以費希特為代表的德意志人民走上了尋求民族獨立的道路。

      在救國的道路上,費希特是走在德意志知識分子的前列。費希特不顧法軍的嚴密監(jiān)視,在“1808年他舉行了著名的演講《對德意志民族的演講》,其中他呼吁全體德國人團結起來以抵抗拿破侖”[4]。費希特認為,要用一種民族精神把德意志人民都組織起來,使他們?yōu)閭ゴ笞鎳慕y(tǒng)一而奮斗獻身。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要教育德意志人民認識到全民族的共同利益。因此,費希特希望通過演講來宣揚德意志的民族精神,以增強德意志民眾的民族意識。他在演講里總結道:“合乎理性的國家不能靠弄虛作假的做法,用手頭現(xiàn)有的材料建立起來,相反地要建立起這樣的國家,一個民族首先必須獲得文化素養(yǎng),教育水準必須得到提高。一個民族只有依靠腳踏實地的工作,首先解決了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教育課題,然后才能解決建立完善的國家的課題”[2]。費希特認為,在過去由于利己主義的自我毀滅,德意志民族已經(jīng)喪失了獨立性。如果德意志人民想要救亡圖存,那么就必須創(chuàng)造一個由理性支配的新世界。而要做到這一點,途徑就是發(fā)展民族教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新人。因此,對于德意志民族來說,“現(xiàn)在從長遠意義上列入議事日程的步驟是進行民族教育,培養(yǎng)完善的人”[2]。在這里,他明確地提出“教育興國”的思想。

      “普魯士人民所受的屈辱是他們教育及道德失敗的結果?!保?]因此,費希特提倡,要挽救德意志民族瀕于危亡,必須徹底改造舊的國民教育制度,實施“一種全新的、以前在任何民族中還從來沒有存在過的民族教育”[2]。而且民族教育應該以道德培養(yǎng)為主,因為只有通過徹底革新舊的國民教育制度,實行新教育來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新人,德意志民族才能實現(xiàn)獨立和復興。

      在費希特看來,徹底改革現(xiàn)有的教育制度是使德意志民族延續(xù)下去的唯一辦法。費希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新的國民教育制度上。他認為現(xiàn)存的德意志教育制度有缺陷,不利于民族精神的復興。因此,他倡議實施一種全新的教育制度。費希特認為,新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國民的道德品質,陶冶他們的道德情操。

      (一)關于道德教育

      費希特認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所要培養(yǎng)的完人首先是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所謂德行也就是要培養(yǎng)德意志國民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他認為一切教育都應該以培養(yǎng)堅強的品性為宗旨。他說:“新教育必須按照一種確實可靠、普遍有效的規(guī)則,培養(yǎng)這種堅定不移的意志;……在人心中培養(yǎng)堅定不移的善良意志的這樣一種確實可靠、深思熟慮的做法,應當是我所提倡的那種教育方法,而這就是這種教育方法的首要特征?!保?]

      費希特強調(diào),要進行道德教育,首先就是對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培養(yǎng)。其中,培養(yǎng)國民的愛國心是教育的第一要務,因為“在他的心中,對整體、對國家和對祖國的愛永世長存,他是這整體中的一員,這種愛消滅了任何其他自私的沖動”[2]。費希特曾指出,他演講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教育來培養(yǎng)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操。因為當時德意志的國民考慮更多的是個人利益,在德意志違反理性的利己主義已經(jīng)發(fā)展到極端。因此,在國難當頭時,他提倡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耙磺械赖碌母亲晕铱刂?、自我克制,是將自己的自私的沖動從屬于整體的概念。”[2]而費希特所理解的“愛國主義”就是“那種需要加以培養(yǎng)的精神本身直接體現(xiàn)了對祖國的高度熱愛,它把它的塵世生活理解為永恒的生活,把祖國理解為這種永恒生活的載體,它如果要在德意志人當中建立起來,就會把對德意志祖國的愛理解為自己的必然組成部分,在自身直接體現(xiàn)出來,從這種愛中自然會產(chǎn)生出保衛(wèi)祖國的勇士和安分守己的公民”[2]。通過民族教育,把每一個德意志人培養(yǎng)成從內(nèi)心里自認為是德意志的一分子。費希特強調(diào),這是德國要通向人類理性的“自由王國”的必經(jīng)之路。這樣,民族教育就與愛國主義互相結合起來了。關于民族精神的培養(yǎng),費希特認為,它應該是重振民族精神。因為德意志民族本身就是具有高尚精神的優(yōu)秀民族,只是由于人們自私自利的追求,才使這種民族精神泯滅,以致遭受到外族入侵的民族災難。所以,現(xiàn)在需要重振德意志民族精神。在費希特的全部演講里,可以說都是在宣揚德意志的民族精神。他闡述道,德意志民族精神是一種具有無限創(chuàng)造力的精神,它將會是指引德意志民族獨立和復興的源泉與動力。因此,費希特希望能通過民族教育來振興民族精神,培養(yǎng)學子對自己民族的愛,這才是復興德意志民族的根本要旨。

      在費希特看來,培養(yǎng)道德屬于順乎人類天性,能使得人類達到完整的人格。完整的人格就是屬于人性完善發(fā)展的人。要做到這一點就在于發(fā)展學子的認識能力,而這是通過激發(fā)學子的自主活動來實現(xiàn)的。因為被動學習只會獲得死知識,甚至會扼殺學子的認識能力。另一方面,費希特認為,發(fā)展智育的目的也是為了德育,發(fā)展學子的認識能力只是屬于培養(yǎng)他們道德的手段。另外,他主張需要有社會團體例如學校作為培養(yǎng)學子道德的條件。

      (二)關于精神教育

      提到精神教育,費希特大力提倡宗教和詩歌。他在演講中說道:“達到真正宗教的教育是新教育的最后一項任務?!薄白诮淌侨送耆珨[脫一切外來束縛的解救和解放,所以,宗教畢竟對人負有教育責任,是人應該不抱任何其他目的,而直截了當?shù)氐玫降哪撤N東西?!保?]在這里,費希特認為為全民族爭取自由是一種宗教生活。在他的眼里,惡人實在是太多,而這并不是依靠法律所能制裁的,只有通過提倡宗教,從而來感化他們,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對于詩歌,費希特認為它是使全體國民的生活都洋溢著精神教育的最好方法?!霸趯l(fā)端于個人生活的思維引入公共生活的手段當中,最出色的是詩,因此,詩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第二個主要部門?!保?]正因為有了詩,“因而整個生命,直至其最終的感性基礎,看來都沉浸在新的光芒之中,可以感到愉悅和愜意,而且不知不覺地給人以一種能自己變得高尚起來的幻覺——這就是真正的詩要做的事情”[6]。而且費希特認為只有在活生生的語言里,才擁有這樣的詩,而在一種僵死的語言里不可能有什么詩。由于德意志民族的語言一直保持著來自自然的那種純潔,所以費希特把這種語言稱為“活語言”,“在具有活生生的語言的民族那里,精神文化影響著生命;在不具有這種語言的民族那里,精神文化與生命則各行其道,互不相干”[2]。

      在費希特眼里,精神教育對學子的貢獻將會是很大的?!安还軐W子們從教育獲得的知識的總和有多大或有多小,學子們肯定從中獲得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在他們的整個一生都能把握他們必然要認識的任何真理……”[6]

      在如何開展新教育的問題上,費希特受到康德等人思想的影響。他大力推薦教育家約翰·海因利?!づ崴固┞妪R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并把他和馬丁·路德作為德意志民族的救星。費希特希望能通過國民教育的方式來實施他所主張的道德教育和精神教育。國民教育是教育和民族感情的緊密結合,它可以分為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兩個部分,并提倡學者教育和大眾教育。

      費希特認為過去舊的教育僅僅在極少數(shù)人中間實施,而新的教育則要普及到德意志的全體國民。因此,費希特在講演中詳盡地闡述了他的國民教育計劃。首先,費希特提出,全民教育意指教育應該在德意志全體國民中實施。他說:“把新的教養(yǎng)施給一切德意志人,以致這種教養(yǎng)不是成為一個特殊階層的教養(yǎng),而是不折不扣地成為這個民族本身的教養(yǎng),并且毫無例外地成為它的一切單個成員的教養(yǎng);……按照這種方式,就在我們當中決不會形成民眾教育,而是會形成特有的、德意志的民族教育?!保?]只有當全體國民都接受這種民族教育,才能使德國形成一個緊密聯(lián)系的新整體,才能塑造能夠擔任德意志民族振興的一代新人。因此,費希特特別指出:只要我們認真地貫徹落實他所提倡的全民教育戰(zhàn)略,那么“所有各經(jīng)濟領域,不要很長時間,也不要很多麻煩,便可達到空前的繁榮昌盛,如果需要進行核算的話,國家所獲的利益將超過它最初投資的千倍”[7]。在以后的歷史長河中果然驗證了這一預言。

      對于全面教育來說,它是對個人而言的。費希特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受到道德、智力等全方位的培養(yǎng)。費希特主張不但要把智育與德育互相結合,而且還要把教育和生產(chǎn)勞動結合起來。學生應該在課余時間里從事生產(chǎn)勞動,從而養(yǎng)成他們自食其力的生活態(tài)度。那是因為發(fā)展智力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途徑,而智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要通過學生的理智訓練發(fā)展其理性,從而促進他們道德的發(fā)展。因此,費希特提議:“在學子們組成的共同體里,除了有學習方面的精神發(fā)展,也還有體育鍛煉,有機械的,但在這里已變?yōu)楦呱欣硐氲霓r(nóng)業(yè)勞動,以及各式各樣的手工業(yè)勞動?!保?]這樣,對學子進行智育、德育和體育的培養(yǎng)都是為了幫助培養(yǎng)他們的自由意志,塑造他們的堅毅性格,從而最終把它都應用于改造當時整個敗壞的社會中。

      在教育目標上,費希特把它劃分為學者教育和大眾教育。學者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子的自由學術能力,而大眾教育則是培養(yǎng)學子將來生活的能力。費希特從振興德意志民族出發(fā),主張大學應該實施“學者教育”,培養(yǎng)國家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也就是“學者”。費希特在耶拿大學發(fā)表了《論學者的使命》的演講,他詳細論述了學者的任務和作用。費希特所指的“學者”是屬于具有特殊使命的階層:一部分人主要是為社會服務;另一部分人主要是把提高全人類的道德風尚作為己任,從而達到促進整個人類完善的目的。費希特認為對于學者而言,“他的進步?jīng)Q定著人類發(fā)展的一切其他領域的進步;他應該永遠走在其他領域的前頭,以便為他們開辟道路,研究這條道路,引導他們沿著這條道路前進”[8]。因此,他大力主張大學要進行“學者教育”。在費希特看來,以前的德國大學沿襲了中世紀大學的舊傳統(tǒng),學校不重視培養(yǎng)學子發(fā)現(xiàn)知識的能力,他們?nèi)狈?chuàng)新精神,這樣的大學是無法滿足德國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的。費希特所設想的新式大學應是培養(yǎng)學子能夠科學運用其理智的學府。因此,費希特對學生和教師都提出嚴格的要求,主張用考試與做論文等方式來取代以前的演講制。國家應該為大學提供足夠的經(jīng)費,所有學生都無需繳納學費,這樣,他們就不必為衣食問題而分心,從而可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上,把大學變成純粹的學術機關。費希特的教育思想給德國大學的發(fā)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爸惺兰o時建立的大學,基本上都遵照柏林大學的經(jīng)驗,先后被改革成為現(xiàn)代的大學。”[9]

      在學習內(nèi)容上,費希特強調(diào)學習哲學的重要性,因為其他學科都是從哲學中分化出來的。而在教學方法上,費希特提倡使用直觀教學法來進行教學,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探索;主張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費希特強調(diào)教授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要注重理解。在他看來,這個原則非常適用于學校里道德課程的教學。為了避免偏見,學生應該學會獨立思考。費希特寫道:“自己思維、自己判斷,這是人的特權,是人之為人的特權,不是性別的特權,它是人的幸福的最高源泉。”[10]費希特后來所取得的教學成就和他獨特的教學方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他是第一批不按照規(guī)定的教科書講課的教師之一。費希特在講演中曾印發(fā)過一張張自己的私人講演稿,目的就是為了讓聽眾不因做記錄而轉移注意力。

      最后,費希特希望通過依靠國家的力量來進行民族教育。由此“如果國家普遍實施我們建議的民族教育,那么,由于新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受到了這種教育,國家從此刻起就根本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軍隊了,而是在他們那里就得到了一支在任何時代都還沒有見到過的軍隊”[2]。

      總而言之,在費希特的民族教育思想里,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強調(diào)“國家就是一切”、“國家至高無上”。他以探尋德意志民族在戰(zhàn)爭中遭到慘敗的原因為出發(fā)點,認為教育是培養(yǎng)國民的民族意識的重要手段。同時,費希特所強調(diào)的教育是屬于全體國民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德意志人民的一種堅定不移的意志和民族精神。這樣,就把教育與民族意識、愛國主義三者緊密地結合起來了。對于德國來說,費希特強調(diào)教育在國家的獨立當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他所提倡的道德教育和精神教育,把德意志國民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之情都激發(fā)出來,從而把所有德意志人民團結起來,以反對當時法國侵占德意志,為德意志民族的復興開辟了一條光明大道。另一方面,費希特的民族教育思想極大地促進了19世紀德國教育改革的進程。德國之所以能夠在19世紀迅速崛起,這應該歸功于當時德國大學培養(yǎng)了大量新型的合格人才。同時,他的教育思想還對其他國家的大學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關于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能力的教學方法,至今還被各國的大學所采用。

      然而,費希特的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費希特強調(diào)德意志民族的獨特性,以期喚起德意志民眾的民族意識,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在宣揚過程中夸大了德意志民族文化的作用。其次,費希特通過實施民族教育,把德意志民族的復興和世界大同主義統(tǒng)一起來。這一思想被后來納粹的擴張主義所吸收,從而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最后,盡管費希特看到民族教育的強大精神力量,但是他卻忽略了當時德意志社會發(fā)展的經(jīng)濟基礎,從而使得他的民族教育思想缺乏實踐基礎。這是他的唯心主義世界觀的必然結果。

      [1]程志民.絕對主體的建構:費希特的哲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3.

      [2][德]費希特.對德意志民族的演講[M].梁志學,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

      [3]梁志學.費希特著作選集:第一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173.

      [4][英]伯蘭特·羅素.西方的智慧[M].賀 霖,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324.

      [5]James Bowen.A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M].London:Methuen,1972:257.

      [6]梁志學.費希特著作選集:第五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283-286,320-321.

      [7][德]弗·鮑爾生.德國教育史[M].騰大春,騰大生,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62.

      [8][德]費希特.論學者的使命[M].梁志學,沈 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38.

      [9]Abraham Fletner.University:American、English、Germa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316.

      [10][德]威廉·格·雅柯布斯.費希特[M].李秋零,田 薇,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19.

      猜你喜歡
      費希特德意志學子
      費希特知識學關于存在問題的主體哲學方案
      TüV 南德意志集團
      TüV 南德意志集團
      杏林組曲·學子賦
      黃河之聲(2020年22期)2020-03-16 03:41:00
      今朝學子喜登攀
      嶺南音樂(2016年5期)2017-01-17 07:44:54
      悠悠學子心,濃濃附中情
      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辯證法及其問題解析
      費希特的演說
      書屋(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
      關愛圓了貧困學子的大學夢
      中國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3
      在德意志的陽臺上
      小說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10
      武陟县| 永年县| 新乡市| 通州市| 德化县| 怀来县| 石景山区| 马公市| 库伦旗| 琼海市| 通海县| 封丘县| 内丘县| 济源市| 安宁市| 新平| 钦州市| 铜鼓县| 涪陵区| 健康| 通许县| 晋中市| 崇阳县| 上栗县| 韩城市| 神木县| 奉贤区| 偃师市| 芜湖市| 临泽县| 永州市| 浙江省| 上虞市| 贺州市| 鸡西市| 宁南县| 闽侯县| 凤庆县| 哈尔滨市| 威信县| 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