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心理素質教育中提升大學生人文素質的途徑分析

      2013-02-15 08:40:14黃大慶都三強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3年6期
      關鍵詞:心理劇教育課心理素質

      黃大慶,都三強,洪 霞

      (1.北京聯合大學 心理素質教育中心,北京 100101;2.唐山學院 學生處,河北 唐山 063000;3.解放軍316醫(yī)院 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北京 100093)

      人文素質主要包括人文知識、人文精神、人文行為三個方面[1]。人文素質教育不僅應該包括“知”——了解人文知識,更應包括“行”——踐行人文精神、修正人文行為,這樣才能符合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的科學內涵價值,幫助大學生在接受人文教育的同時能夠深入思考人生的本真,進而實現自我的升華。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課作為一門注重體驗、講究應用性與實踐性的課程,不僅有利于人文知識的普及,更有利于人文知識的實踐。

      一、心理素質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的可行性

      人文素質體現著一個人對自己、他人以及社會的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準則,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綜合體現。它的最高表現形態(tài)就是人文精神,主要是通過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格特征、審美情趣等體現出來。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人文素質教育與心理素質教育課是相通的。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課并非是心理學的專業(yè)課程,不以講授心理學專業(yè)知識為目的,而是根據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從教育與發(fā)展模式出發(fā),讓不同年齡的大學生了解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掌握處理心理問題的態(tài)度與方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精神需要,指導學生發(fā)揮自身潛能,最終獲得心靈的成長、學業(yè)的成功。

      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課的內容更多指向大學生關于自我意識、人格發(fā)展、人際關系、個人成長、生命等主題的意識活動。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意義就在于滿足大學生來自于精神層面的心靈追求,讓學生懂得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是促進社會和諧之根本;讓學生懂得唯有心靈的滿足,才是真正的幸福。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課體現了人文素質教育的靈魂——對人心靈的培養(yǎng),可以加強大學生對人生意義、生命價值的認識。因此,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課就成為了人文素質教育中最重要部分。

      二、心理素質教育中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途徑與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以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

      心理學家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指出人類生來就有學習的潛能,教育應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潛在能力[2]。因此,教師應以大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倡導人本主義的理念。首先,注意營造一種寬松無條件接納的課堂環(huán)境,使學生在教學情景中感到自信、輕松和安全。其次,當學習涉及信念、價值觀等內容,由于這些內容涉及學生的自我概念,會與學生的自我認識形成沖突,學生往往會采取防御抵制的態(tài)度。但如果在一種相互傾聽、理解、支持的環(huán)境里,與大學生進行平等的探討,他們就能夠在主動參與中識別與體驗不同的意義,并試圖把它們組合起來,價值觀念的教育就自然而然取得了進展。再次,真正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內部需要、動機、興趣、能力、知識經驗,讓學生主動地、負責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探究、自我發(fā)現、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評價。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成為“催化劑”。對涉及學生自身的情感、興趣、需要等學習內容,自我參與的學習效果最深刻、最持久。最后,構建真實的問題情境十分必要。為使學生由衷地認可某一觀念,就必須讓大學生面臨與他們自身的意義或價值有關的問題。切忌將問題概念化、與大學生的現實生活隔絕開來,要讓他們經歷將來會成為其真正問題的情境,以真實的問題情境來引發(fā)他們的動機,促使他們從內心尋求改變。

      2.依托團體活動,在活動體驗提升人文素質

      團體活動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是為吸引團體成員積極投入與參與,引發(fā)成員互動與成長而設計的活潑有趣的討論、游戲等活動。團體活動不僅注重活動過程中的參與,更強調活動結束后的交流與討論。通過鼓勵和引導成員分享多樣化的觀點和資源,產生思想的碰撞,獲得內心的感悟,從而達到澄清觀念、提升認識、改變行為、促進成長的目的。因此,運用團體活動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的載體,將某些人文主題設計成團體活動,將空洞的人文概念轉化為現實的體驗情景,通過團隊互動、活動、體驗、分享、討論等形式將人文知識內化為人文素質。以培養(yǎng)合作精神的團體活動為例。在團體活動中,將大家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完成某項任務,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關心、信任、支持、交流、協作,令大家感受到彼此的關心和尊敬,建立起直接的社會支持、共享的親密關系、關懷。通過活動中切實的感受將這種積極的體驗與關系內化為內心的信念、價值觀。

      3.善用心理劇,在角色扮演中提升人文素質

      人文素質屬于人文社會學科的內容,與自然科學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比如,社會對個體所承擔的角色提出了相應的規(guī)范與期望,即角色的權利和義務對角色行為范圍的限定。然而,在現實社會環(huán)境下,個體往往會根據社會文化、社會環(huán)境、時間等因素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行為選擇,因此,一種人文素質內容就可能產生多種的變式。這就給人文素質的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人文素質教育若不能體現出差異化,便容易導致內容空洞、高高要上、脫離現實。而心理?。╬sychodrama)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心理劇也稱社會劇,是一種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形式。讓個體扮演某種角色,使其重新經歷情緒沖突的體驗,在指導者的引領、支持和幫助之下,探索個體的人格特征、人際關系、心理矛盾等,使心理問題得到解決,心理劇中最主要的技巧是角色扮演。將社會中的現實人文問題演繹成為心理劇呈現在舞臺上,讓個體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把觀念、行為模式表達出來,與劇情產生共鳴,重新審視內心深層次的自我,從角色中受益。心理劇可以將人文問題變得更加形象化、生活化、深入化,能夠整合個體的認知觀念和行為模式,幫助個體建立正確的行為模式,形成健全的人格。

      人文素質教育應踐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將人文知識轉化為具體的行為、理念,達到人文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即人的全面發(fā)展。而心理素質教育中的理念、教育活動能夠成為人文素質教育的有力保障,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明確個人的社會責任、學會寬容與合作、樹立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1] 宋唯一.淺談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J].教育探索,2011(7):93-94.

      [2] Carl R.Rogers, H.Jerome Freiberg.伍新春,管琳,賈榮芳,譯.自由學習(第3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94.

      猜你喜歡
      心理劇教育課心理素質
      疫情是一堂特殊的教育課——開學之際,給孩子們的一封信
      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46
      校園心理劇助力農村初中“臨界生”心理強韌性的實踐研究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0
      校園心理劇的意義重構與功能優(yōu)化
      長江叢刊(2018年15期)2018-11-15 01:48:35
      校園心理劇對提高大學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討*
      校園心理劇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江蘇教育(2017年64期)2017-03-24 08:17:33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學改革研究
      一堂書法教育課
      激發(fā)學習興趣,培育心理素質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論新聞記者的心理素質與寫作思維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開展“解煩惱”活動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質
      中國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岫岩| 延长县| 军事| 河曲县| 女性| 红河县| 虎林市| 古交市| 阿拉尔市| 台湾省| 延庆县| 堆龙德庆县| 彭阳县| 宿州市| 铁力市| 宁河县| 柞水县| 梁河县| 云南省| 德庆县| 罗城| 定襄县| 临澧县| 凉山| 南漳县| 长治市| 治县。| 翁牛特旗| 黄陵县| 门头沟区| 洪湖市| 平谷区| 旌德县| 陆丰市| 江西省| 双鸭山市| 繁峙县| 噶尔县| 石河子市| 南投县|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