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王 靖,冉寧培,王炳南,黃長城
我國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是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借助普通高校教育、科研、場地設備等優(yōu)勢,為國家培養(yǎng)新型的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運動員,提高我國競技體育科學訓練的水平,使我國大學生能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重大賽事,分擔著在國內國際大賽取得好成績的任務[1]。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教練員作為高水平運動隊運動員訓練的直接管理者和組織者,還承擔著提高運動員運動成績,促進運動員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任務。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滲透,普通高校運動隊科學訓練水平和運動成績的提高在某種意義上更依賴于科技力量的強弱。單一的主教練訓練已經不能適應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運動訓練復雜性的要求。為此,在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中構建學習型教練員團隊便顯得迫切和重要。構建學習型教練員團體既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理想團隊夢寐以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擁有“共同愿景”,即擁有共同的目標和理想。它是團隊工作的基礎,為團隊的發(fā)展提供動力和能量,使團隊中的所有成員能共同分享學習成果和經驗,形成強大的凝聚力[2]。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中的學習型教練員團隊要實現(xiàn)其夢想,也要將工作目標上升為整個團隊的共同愿景。
普通高校建立高水平運動隊的目的是:希望能借助普通高校特有的教育、科研和場館設施等資源,彌補傳統(tǒng)運動后備人才培養(yǎng)方式的不足,培養(yǎng)高學歷、高層次、高競技水平、能單獨組隊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優(yōu)秀大學生運動隊員[3]。所以,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要形成以普通高校的場館設施等資源為載體,以普通高校的科研成果為助力,依托普通高校的教育資源,實現(xiàn)科學訓練,通過對訓練的科學控制,更快、更深刻地認識訓練規(guī)律,進而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實現(xiàn)培養(yǎng)優(yōu)秀大學生運動員的目標。這就是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的總目標。
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的工作是以具體任務、具體目標為基礎的,所以學習型教練員團隊要有明確、具體的團隊目標。團隊目標的制定要依據(jù)高水平運動隊運動訓練的實際需要(比如比賽、訓練等的需要),主教練從訓練的角度將目標細化為訓練計劃、負荷安排等;科研人員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將目標細化為對對手技、戰(zhàn)術的分析、運動員競技能力診斷和技術改進等;醫(yī)務人員團隊將從運動醫(yī)務監(jiān)督的角度將目標細化為運動員的體能恢復與提高、傷病防治等。
現(xiàn)代運動訓練的發(fā)展證明,單一的主教練已經不能適應運動訓練復雜性的要求,需要不同門類與職責分工的助理教練協(xié)作完成訓練任務,由此一個運動隊的教練員要以團隊的形式組成[4]。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要充分借助普通高校的優(yōu)勢,根據(jù)教練員類別,將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細分為由主教練、領隊、助理教練(包括體能教練、技戰(zhàn)術教練等)、管理人員等組成的教練員團隊、由各類科研人員、信息員、心理咨詢專家等組成的科研團隊、由負責醫(yī)務監(jiān)督的隊醫(yī)組成醫(yī)務監(jiān)督團隊。
(1)科研和醫(yī)務監(jiān)督所需的儀器設備。當今的競技體育運動,已不再是運動員間單純技戰(zhàn)術的競爭。隨著科學的不斷發(fā)展,競技體育中對運動員的體力、身體機能狀況的診斷顯得尤為重要。昔日應用于病人和醫(yī)藥科研等方面的生化儀器,現(xiàn)在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運動員這個特殊群體的檢測、診斷當中,成為體育科研和醫(yī)務監(jiān)督必不可少的儀器設備[5]。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儀器設備的不斷更新?lián)Q代,越來越精密的生化儀器運用于體育科研。所以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能夠熟練運用體育科學研究的儀器設備、訓練監(jiān)控儀器和醫(yī)學儀器等,才能保障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運動員的科學訓練和訓練成績。
(2)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知識共享的技術支持。無論是什么形式的知識都必須在傳播中才會有生命力,知識如果不傳播和共享,永遠也得不到他人的認可和重視[6]。所以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的知識要在個人、團隊之間普及以達到更大范圍的知識利用。
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內的顯性知識的共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數(shù)據(jù)庫、報告和研究成果等形式實現(xiàn);學習型教練員團隊中的隱性知識可以通過團隊合作、經驗交流等方式使個人知識在團隊中獲得放大和擴散。因此,為了實現(xiàn)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的知識共享,要保證計算機、書籍等基礎條件的支持。
在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中,教練團隊、科研團隊和醫(yī)務監(jiān)督團隊均承擔著不同的任務,要根據(jù)重大賽事和運動員個體的需求,為團隊中的每一個小團隊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
教練團隊的組成包括本運動隊或運動項目的主教練、助理教練、領隊,也可以視需要不斷擴展,可能包括專門的體能教練或技術教練等。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教練的主導地位逐漸確立并強化,時至今日,盡管運動訓練只靠教練的個人力量已經很難起作用,但是教練的主導地位并未改變。教練團隊的主要任務是制定目標、制定并實施訓練計劃、訓練運動員的體能和技戰(zhàn)術等、調配資源、策劃與組織管理等。所以該團隊中的任何一名教練如果在該項目的訓練中遇到難題,都可以通過與其他教練集體會診的方式選擇和確定訓練計劃。
由于許多體育學科是邊緣性的交叉學科[7],所以在運動訓練中要借助于其他學科相關領域的成果和研究方法。因此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中的科研團隊,要邀請普通高校中與運動訓練相關的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加入,比如心理、生理、計算機等專業(yè)的研究員。普通高校學習型教練員團隊中的科研團隊主要是反饋運動員訓練中和訓練后的訓練效果,以及相關項目儀器設備的研制與開發(fā)、潛在對手的相關情報等??蒲袌F隊不僅要研究本隊隊員、潛在對手的訓練情況,保障高水平運動員的正常參賽,還要學習研制與開發(fā)相應項目的器材設備等。
醫(yī)務監(jiān)督隊伍主要負責高水平運動隊運動員的身體健康,以及日常營養(yǎng)、運動后疲勞的恢復和運動損傷的治療等任務。為了更好地服務于高水平運動隊運動員的科學訓練,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要吸納普通高校中醫(yī)學領域的相關研究者進入本團隊,共同探討和完成本團隊的研究任務。
在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中,教練團隊要與科研團隊、醫(yī)務監(jiān)督團隊保持網絡式的聯(lián)系,就訓練中某階段的某個問題與科研團隊和醫(yī)務監(jiān)督團隊共同合作、學習。在合作關系上團隊之間更趨于平等,科研團隊和醫(yī)務監(jiān)督團隊要時時向主教練報告運動員的訓練效果,教練團隊要根據(jù)科研團隊和醫(yī)務監(jiān)督團隊的報告適時地改變訓練計劃,形成團隊之間的良性交流。
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構建學習型教練員團隊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強有力的促進機制和保障機制[8]。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的構建過程中,要凸顯主教練的核心地位,引導好團隊的前進方向,帶領團隊持續(xù)的學習與發(fā)展;要保障學習型教練員團隊中的每位教練員均有機會參加培訓。除此之外,還要嘗試將教練員團隊改造成自我管理的團隊,真正授權于團隊,讓團隊自我管理,留有充分的自由空間。
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為了適應競技體育發(fā)展和運動員運動成績提高的需求,不僅要樹立終身學習、全員學習、全過程學習、團體學習(強調合作學習和群體智力的開發(fā))的學習理念[9],還要確立工作就是學習、學習就是工作的觀點,即在工作中學會總結和積累知識,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工作的實踐中。
學習型組織理論強調組織結構柔性化、扁平化,組織運行機制富有彈性。具有組織人員善于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組織內實行自主管理等特點。因此,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構建學習型教練員團隊除了理論引導、領導帶頭外,還必須構建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的各種保障機制、學習機制和知識傳播的平臺,以促進各項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形成學習型教練員團隊建設的氛圍[10]。
(1)領導者角色的轉變。普通高校中分管高水平運動隊的領導是構建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的領軍人物,他們對創(chuàng)建學習型教練員團隊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領導者不僅要制定構建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的戰(zhàn)略,還要做好“教師和公仆”,做好學習的榜樣,做好為教練員服務的榜樣。
(2)保障、監(jiān)管體系。長期以來,教練員團隊往往采用科層式管理的組織機構。這種形式容易造成流動的不通暢,難以形成強有力的創(chuàng)新精神[11]。在構建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的過程中,要健全各項保障和監(jiān)管措施,設立必要的獎懲制度。學習型教練員團隊不僅要采用扁平的管理結構,以提高工作效率,還要將團隊的學習成果與教練員的獎勵、晉升等掛鉤,以調動教練員的積極性。
學習型組織的學習是互動性組織學習模式,也就是說每個組織成員都要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通過觀點之間的相互論證,形成組織成員都認可的不同于任何原有觀點的新觀點。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組織學習方式,如采取交談、討論、講座、深度會談、培訓等多種形式,并充分利用外部知識資源,如網絡、優(yōu)秀教練員的實踐經驗等,促進組織內部知識與外部知識之間的互動和整合。
知識在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內的交流和傳播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進行,比如備忘錄、報告、內部會議、培訓、內部出版物等。此外,還可以采取人員輪崗或與其他組織互派人員學習的方式來實現(xiàn)知識的交流與傳播。
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構建學習型教練員團隊要有正確的評價機制。評價學習成果是對構建教練員團隊的一個階段性的總結,也是下一階段的開始,而且是構建學習型教練員團隊更深一步的開始。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了解現(xiàn)狀,以利改進,所以評價的結果應透明化和公開化,要把評價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作為個人或團隊學習的論題進行研究[12]。
(1)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的共同目標是依托高校資源,培養(yǎng)高素質、高水平、能參加世界大學生比賽的優(yōu)秀大學生運動員,但其具體的實施目標要根據(jù)運動員個體和重大賽事等情況來確定。
(2)在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中構建學習型教練員團隊不僅要依靠高校有利的人力資源,還要有充分的物質保障。普通高校多數(shù)是綜合類院校,有許多各學科方面的專家,也有很多的場地設施,構建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有利的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
(3)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中主教練團隊、科研團隊和醫(yī)務監(jiān)督團隊既有各自不同的任務又有合作,要共同為高水平運動隊運動員運動成績的提高貢獻力量。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要形成以教練團隊為核心,醫(yī)務監(jiān)督團隊和科研團隊為兩翼的創(chuàng)新型團隊。
(4)為了各團隊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中的教練員要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和學習機制,要為教練員間知識的交流提供平臺。要通過各個團隊的共同努力和學習,共同完成某一項任務。
(5)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要有正確的評價機制,其最終目的是了解現(xiàn)狀,以利改進。只有制訂了合理、公平的評價機制,才能更好地、有力地促進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取得長足發(fā)展。
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學習型教練員團隊要根據(jù)教練員團隊這個特殊群體制定具體的評價標準。教練員團隊有別于其他的團隊,因為他們是非營利性的機構,管理起來更加困難,所以一定要制訂適合教練員團隊發(fā)展的評價標準。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在構建學習型教練員團隊過程中既要認識到學習型組織的理想型價值,又要意識到學習型組織的實際功效;既要認識到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的構建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又不能忽略階段性的成果。
[1] 陳云鵬.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存在的價值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1(4):461~463.
[2] 薛超.論學習型幼兒教師隊伍的創(chuàng)建[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
[3] 丁仁船,劉晨.高校高水平運動員培養(yǎng)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206~208.
[4] 祝英,楊宗群.生化測試儀器在體育科研中的應用[J].遼寧體育科技1988(1).
[5] 國秋華.我國傳媒學習型組織建設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0.
[6] 史兵.對體育科學研究若干問題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1).
[7] 趙陽.國家隊教練員組織學習——建立學習型教練員團隊的研究[D].山西大學,2006.
[8] 李海風.組織變革的結構保障[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63.
[9] 姚中.創(chuàng)建學習型企業(yè).培育知識型員工[J].中國培訓,2004(5):36~37.
[10] 李軼翼.構建學習型幼兒園的策略研究——以L軍隊S幼兒園為例[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1.
[11] 繆群道,呂久明.學習性院校創(chuàng)建研究[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