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性及相關路徑

      2013-02-15 22:00:32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13年8期
      關鍵詞:愛國主義公民大學生

      董 晶

      (通化師范學院 人事處,吉林 通化 134002)

      黨中央、國務院頒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特別提到,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對大學生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導大學生培養(yǎng)愛國情懷.高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課堂、主渠道,必須始終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基礎和出發(fā)點,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國家主權教育、國家安全教育、改革開放觀念教育、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育、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教育等,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fā)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他們的愛國主義覺悟,堅定他們?yōu)樽鎳衽d而奮斗的信心和決心.

      1 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承擔著為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重要作用,而高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則對于“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試想一個人如果不愛國,再有才其為社會所作的貢獻也是有限的.大學是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故此,加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就顯得尤為必要.

      首先,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可以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熱情,起到精神激勵作用.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tǒng)的偉大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多少先賢前輩為中華之崛起而奮發(fā)圖強的事跡閃耀著熠熠光輝.前不久播出的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毛澤東等一批青年為了振興中華之理想而勤奮讀書,正是這一作用的最佳體現(xiàn).電視劇播出后,在廣大大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許多同學都深受激勵鼓舞并下定決心以前輩為榜樣,勤奮學習,努力實踐,為以后走向社會積蓄知識和力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可見,由愛國主義而發(fā)的內(nèi)在精神動力是如此之強大.

      其次,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摒棄那些狹隘的、庸俗的觀念,使其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確立熱愛祖國的政治目標、政治信念、政治立場和政治態(tài)度,培養(yǎng)為祖國利益而奉獻的精神,同時,以熱愛祖國、熱愛自己民族作為自覺遵循的政治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正確處理好個人與民族、與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激發(fā)大學生樹立以為人民服務、為祖國奉獻為榮的正確的價值觀,這不僅是對人在道德上的要求,也是我們社會主義建設對人才的要求.

      最后,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形成和諧穩(wěn)定的校園氛圍和社會風氣.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在多種文化、思想相撞擊的今天,對在校大學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都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通過愛國主義教育,教會成長中的大學生,如何在泥沙俱下、光怪陸離的思想文化中區(qū)分真善美和假惡丑,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防止思想發(fā)生傾斜和錯位,始終堅持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正是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校園思想基礎,也是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的一個重要因素.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翁,他們的素質(zhì)如何,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加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結構已經(jīng)和即將發(fā)生的深刻變化,社會利益關系更為復雜,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各種各樣的,大量的矛盾在某種情況下會集中出現(xiàn),中國社會正在經(jīng)歷一個重要而關鍵的轉型時期.這些變化必然會影響到愛國心切而又涉世未深的中國大學生,既可能帶來壓力和動力,也可能會使一些人產(chǎn)生困惑和迷惘,這些新情況、新變化為高校的愛國主義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2 當代我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面臨著新的問題與挑戰(zhàn)

      中宣部、教育部和團中央曾針對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組織過調(diào)查,研究結果表明:當代青年大學生胸懷遠大理想,勇于自立自強,樂于接受新生事物,他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高度認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賴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充滿信心.這表明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但并不代表就盡善盡美了.

      首先,大學生雖然從小就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應該如何愛國,但是受多年高考指揮棒影響,使其實效性并不明顯,大學生在思想上還存在著模糊的認識,并且由于理想與現(xiàn)實、所學與所見之間的差異以及市場經(jīng)濟與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沖擊而產(chǎn)生了很多困惑.所以,雖有愛國熱情,但容易受到影響和動搖,具有盲目性、極端性,又有不穩(wěn)定性.

      其次,現(xiàn)代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就被豐裕的物質(zhì)所環(huán)繞,像洪戰(zhàn)輝等畢竟是少數(shù),所以生長環(huán)境帶來的優(yōu)越感使得很多人在價值觀念上趨向利己主義、實用主義,不太容易關心理解他人,集體主義觀念淡泊,愛國還只停留在語言上,很難付諸行動.

      最后,現(xiàn)在的大學生很少關心政治和時事,對于全球的經(jīng)濟格局以及我國所處的發(fā)展階段沒有清醒而全面的認識.由于視野擴大,他們看到了一些發(fā)達國家的進步,對比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對落后的現(xiàn)實,使其容易忽視我國發(fā)展所取得的成績,而對國家民族的前途信心不足.

      面對著社會的變革與當前大學生的思想變化新動態(tài),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也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高等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亟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其癥結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高校對愛國主義的重視程度不夠,存在形式主義.隨著就業(yè)壓力的增加,一些高校將教學的重點轉到提高畢業(yè)生就業(yè)率上來,所以在課程的設置上以就業(yè)為導向,加大考級考證等的力度,使原來就不足的思想政治課更加弱化了,只是礙于規(guī)定,不得不開設而已.

      第二,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信心不足.許多高校中教師的工資是與課時掛鉤的,由于學校的忽視而使課程的減少,拉大了專業(yè)課教師與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收入差距,同時,由于不受重視而使其發(fā)展空間小,更加不利于調(diào)動其教學的積極性.

      第三,受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我國高校對愛國主義教育研究不夠.由于機制和制度的不健全,在高校中從事愛國主義教育研究的條件得不到保障,使得目前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滯后于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面對巨大的社會變革而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3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方法及途徑

      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針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生活實際和心理需求等特點,結合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專業(yè)特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唱國歌、升國旗、參觀有關歷史遺跡、討論會等多種形式開展教育活動.其重點在于結合時代特征和歷史經(jīng)驗教訓深入分析愛國主義的本質(zhì)特征,糾正學生的認識偏差;要緊扣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激發(fā)廣大學生獻身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熱情,要引導學生認準當前愛國主義實踐的必由之路,積極擁護和投身于改革開放實踐活動.

      (1)加強歷史教育.“欲明大義,必先知史”,知史方能愛國,愛國方能報國,從史入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合乎情理與順理成章的.我們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我國幾千年歷史中的精華部分,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條途徑,同時結合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紀念館以及重大歷史事件紀念等活動,多種方式相結合,使大學生了解自己祖國的歷史.古代史的學習,可以讓大學生了解祖先的豐功偉績,油然而生出民族自豪感,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懷;通過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史、現(xiàn)代史的教育,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發(fā)展歷程,了解我國各族人民對人類文明的卓越貢獻,了解我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和壓迫,反抗腐朽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前赴后繼,浴血奮斗的精神和業(yè)績,特別是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全國人民為建立新中國而英勇奮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輝業(yè)績,從而明確自己的責任,樹立和鞏固愛國主義信念.

      (2)加強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豐富,底蘊深厚,我們必須很好地利用.傳統(tǒng)的物質(zhì)文化主要表現(xiàn)為古代的遺跡、文物,以及大量的保存于歷史著作當中的文字記載,其中蘊藏著中華民族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巨大貢獻,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勤勞與智慧,這些均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在傳統(tǒng)的精神文化中,有許多優(yōu)秀的東西維系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得以延綿幾千年,這些東西集中體現(xiàn)為民族精神或民族魂.這其中包括的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厚德載物的兼容精神,腳踏實地的務實作風,崇德敬業(yè)的高尚風范,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等.我們一定要把它們有機地融匯在教學當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喚起年輕一代自尊心和自豪感,努力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提高他們的愛國主義覺悟.

      (3)加強國情教育.沒有對國情的清醒認識就不可能有深沉的民族責任感,就不可能找到報國之路.當代大學生只有深刻認識我國國情,才能實現(xiàn)報國之志.我國正處在發(fā)展的黃金期和矛盾的凸顯期,大學生是不斷成長的一代知識新人,對社會發(fā)生的變化和國內(nèi)外發(fā)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關注度,我們必須適時的加強引導,并以此為契機,對大學生進行現(xiàn)實的愛國主義教育,使其了解我們國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發(fā)展的現(xiàn)狀,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學會如何正確分析和評價這些變化,從而樹立對祖國和民族發(fā)展的信心,堅定他們愛國主義信念,增強為祖國和民族振興而奮發(fā)的決心.

      (4)進行公民教育.我國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剛頒布不久,公民道德建設正在實施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就規(guī)定了公民享有勞動權、休息權、受教育權等內(nèi)容,還規(guī)定了公民的各種義務,包括:“有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保衛(wèi)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有依法納稅的義務”,等等.把公民教育納入學校教育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拓展渠道.“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不僅是一項普通的道德標準,而且也是一項公民生活規(guī)范,也應該是一種信念規(guī)范,一種法律規(guī)范.公民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加大公民教育的研究力度,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并且將其作為正規(guī)課程教育進入學校課堂.要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公民意識和公民責任感的教育,使他們明確公民權利和責任,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責任公民”,即,具有愛國主義精神,能對國家盡到責任與義務的公民.

      參考文獻:

      [1]周園園.當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探析[J].青年科學,2010(1).

      [2]王娟,楊少波.社會思潮多元化背景下的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J].社科縱橫,2009(2).

      [3]田正學.談我國快速發(fā)展背景下的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J].教育探索,2009(10).

      [4]王文義.創(chuàng)新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模式探索[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

      [5]蘇寶芳.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新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猜你喜歡
      愛國主義公民大學生
      論公民美育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創(chuàng)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40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隱私保護也是公民一種“獲得感”
      十二公民
      電影(2015年4期)2015-11-29 07:32:17
      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2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中國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1
      公民選舉權的平等保護
      阿克陶县| 边坝县| 徐州市| 阿瓦提县| 稻城县| 自治县| 滁州市| 武穴市| 正蓝旗| 喀喇| 成都市| 武汉市| 清新县| 油尖旺区| 东阿县| 叙永县| 德江县| 武强县| 兴文县| 东平县| 双城市| 大化| 古蔺县| 贵南县| 垦利县| 通辽市| 剑阁县| 太和县| 奉新县| 泌阳县| 土默特左旗| 凤凰县| 乐至县| 普安县| 加查县| 樟树市| 和平县| 大兴区| 平乐县| 城步|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