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觀察家報》2月16日文章,原題:中國艱難應對“空氣末日” 意識到可以通過空氣顏色來分辨和家的距離后,胡立(音)的心沉了下來。上周她驅車從天津返回北京,隨著清澈的天空變?yōu)樯罨疑臒熿F,她不由得屏住呼吸。這名39歲的女商人已在北京生活10年之久。她說過去的一個月是她見過空氣污染最嚴重的日子。丈夫因此干咳不止,7歲的女兒也被迫困在家中。她說:“如果有選擇,我們會逃離北京。” 上月的嚴重污染于上周宣告回歸。被網友戲稱為“空氣末日”的污染已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對本國有毒空氣的看法。稱其為“空氣末日”并不夸張,有一天的空氣污染指數達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認定安全水平的30倍。航班被取消,道路被封鎖。有報道稱,北京東部一家醫(yī)院收治了數百名患呼吸道疾病的患兒。在今年1月的大部分時間里,北京的空氣質量甚至比機場吸煙區(qū)還糟。 在中國,空氣污染的意義已不僅止于健康危害,它已變成公眾對政府經濟增長優(yōu)先戰(zhàn)略不滿的象征。無可奈何的感受已讓位于恐懼、憤怒及全社會要求改變現狀的壓力。 于上周日開始的春節(jié)假期通常會有清澈蔚藍的天空,估計有900萬輛汽車離開首都,工人放假也讓不斷噴涌排放物的工廠停工。但就在周三,煙霧“強力回歸”。環(huán)保機構向市民群發(fā)短信,敦促克制燃放爆竹以減輕污染。媒體報道稱市民們聽取了建議,爆竹銷量與去年相比下降37%。 北京市政府也已采取多種措施抑制污染,暫時關閉工廠、限制公車上路。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中國環(huán)境問題專家黛博拉·塞利格索恩說:“令我感到樂觀的是污染恰逢其時,將敦促中國采取盡可能多的措施。”但改變可能需要時間。她說:“若北京周邊的城市能與北京動作同步,就不會有問題??涩F實卻并非如此?!? 從 北京中心驅車出發(fā)不久,便是滿目灰塵的平原地帶,農民們燒煤取暖,而這些地區(qū)的小工廠通常能夠逃脫環(huán)保機構的監(jiān)測。▲(作者喬納森·凱曼,伊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