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金蘭,楊立華 (山東省桓臺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恒臺 256400)
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趨勢,但是與此同時新的不安全問題也涌現(xiàn)出來,這已為很多臨床婦產科醫(yī)生和助產士敲響了警鐘。剖宮產能夠明顯降低產婦產時疼痛及分娩后尿潴留等,但是也有其缺點,產婦易出現(xiàn)出血、感染及臟器粘連等近期、遠期并發(fā)癥,而新生兒易出現(xiàn)呼吸窘迫綜合征、病理性黃疸等[1-2]。高齡初產婦是指足35歲以上初次孕妊和分娩的婦女。這一人群較易發(fā)生妊娠并發(fā)癥,窒息新生兒是其中嚴重的類型,該病具有病情重、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基礎護理多,發(fā)生各種不良事件的頻率高等特點[3-5]。本研究筆者隨機選擇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婦產科住院治療的100例高齡產婦(觀察組)和同期同齡在我院婦產科住院治療的100例經產婦(對照組)為研究對象,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孕婦不同分娩方式對新生兒窒息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擇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婦產科住院治療的100例高齡產婦(觀察組)和同期同齡在我院婦產科住院治療的100例經產婦(對照組)為研究對象。
1.1.1 觀察組患者:本研究觀察組患者均符合以下情況:孕婦均為初產婦;孕婦妊娠孕周>37周;患者小學以上文化程度,能夠與醫(yī)務工作者正常交流;本研究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所有患者排除以下情況:患者孕雙胎或者以上;患者合并高血壓、慢性腎炎、妊娠期糖尿病及腎病綜合征等其他內科疾病;患者合并急性闌尾炎等外科疾病;患者為過敏體質。其中,年齡35~40歲,平均(37.28±2.16)歲;孕周37~41周,平均(39.54±2.15)周;體重55~65kg,平均(58.75 ±4.28)kg。
1.1.2 對照組患者:本研究對照組患者均滿足以下情況:孕婦均為經產婦;孕婦妊娠孕周>37周;患者小學以上文化程度,能夠與醫(yī)務工作者正常交流;本研究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所有患者排除以下情況:患者孕雙胎或者以上;患者合并高血壓、慢性腎炎、妊娠期糖尿病及腎病綜合癥等其他內科疾病;患者合并急性闌尾炎等外科疾病;患者為過敏體質。其中,年齡35~40歲,平均(37.21±2.21)歲;孕周37~41周,平均(39.28±2.32)周;體重55~65 kg,平均(58.69 ±4.23)kg。
對照組和觀察組孕婦在年齡、孕周和體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觀察指標:收集對照組和觀察組組孕婦的一般資料,并記錄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分娩過程中檢測孕婦的生命特征、胎動及胎心率監(jiān)測等。新生兒生后1 min Apgar評分0~3分則認為新生兒重度窒息;1 min Apgar評分4~7分則認為新生兒輕度窒息;新生兒出生1 min如果1min Apgar評分正常,但是5 min Apgar評分≤7分仍診斷新生兒窒息,如果5 min Apgar評分在5分以下則認為新生兒重度窒息。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本研究所有資料均由同一個人錄入EXCEL,并由同一人負責核實,確保所有資料的準確無誤。將數(shù)據建立的EXCEL數(shù)據庫導入SPSS16.0軟件,然后采用SPSS16.0軟件對各變量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和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絕對值及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和觀察組孕婦不同分娩方式比較:在觀察組100例孕婦中,56例孕婦剖宮產,剖宮產率為56.00%,而在100例對照組孕婦中,48例孕婦剖宮產,剖宮產率為51.00%,對照組和觀察組孕婦剖宮產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對照組和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率比較:在觀察組100例孕婦中,8例新生兒出現(xiàn)窒息,新生兒窒息率為8.00%,而在100例對照組孕婦中,6例新生兒出現(xiàn)窒息,新生兒窒息率為6.00%,對照組和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觀察組孕婦不同分娩方式對新生兒窒息的影響:在觀察組100例孕婦中,56例孕婦剖宮產,新生兒窒息人數(shù)為5例,新生兒窒息率為8.93%,而44例孕婦自然分娩,新生兒窒息人數(shù)為3例,新生兒窒息率為6.82%,剖宮產和自然分娩新生兒窒息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大量研究表明[6-7]:剖宮產在許多地區(qū)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剖宮產帶來優(yōu)勢的同時也帶來新的問題,產婦易出現(xiàn)出血、感染和臟器粘連等近期和遠期并發(fā)癥,而新生兒則易出現(xiàn)暫時呼吸過速和病理性黃疸等。因此,如何正確選擇分娩方式是廣大學者們和臨床醫(yī)師關注的焦點領域之一。目前,關于高齡初產婦不同分娩方式對新生兒窒息的影響如何的文獻所見甚少。
本研究筆者隨機選擇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婦產科住院治療的100例高齡產婦(觀察組)和同期同齡在我院婦產科住院治療的100例經產婦(對照組)為研究對象,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孕婦不同分娩方式對新生兒窒息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在觀察組100例孕婦中,56例孕婦剖宮產,剖宮產率為56.00%,而在100例對照組孕婦中,48例孕婦剖宮產,剖宮產率為51.00%,對照組和觀察組孕婦剖宮產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在觀察組100例孕婦中,8例新生兒出現(xiàn)窒息,新生兒窒息率為8.00%,而在100例對照組孕婦中,6例新生兒出現(xiàn)窒息,新生兒窒息率為6.00%,對照組和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在觀察組100例孕婦中,56例孕婦剖宮產,新生兒窒息人數(shù)為5例,新生兒窒息率為8.93%,而44例孕婦自然分娩,新生兒窒息人數(shù)為3例,新生兒窒息率為6.82%,剖宮產和自然分娩新生兒窒息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8]??梢姡瑢τ诟啐g初產婦選擇何種分娩方式,應根據產婦自身情況來定。加強產前監(jiān)測,陰道分娩時加強監(jiān)護,一旦出現(xiàn)胎兒窘迫及時處理,高齡初產不能成為剖宮產的惟一指征。嚴格剖宮產指征,降低剖宮產率以達到 WHO規(guī)定剖宮產率要控制在15%以下,以確保母嬰安全。
[1]溫瑞英,王 維,李建梅,等.深圳市寶安區(qū)剖宮產指征及影響因素[J]. 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9):2954.
[2]姜正霞,孫曉珍.5年剖宮產指征變化及剖宮產率增高原因分析[J]. 河北醫(yī)學,2011,17(9):1219.
[3]郭特鎏,鄭放超,許亞紅,等.新生兒窒息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09,24(2):149.
[4]黃 濤,溫永順,高紅英,等.井岡山地區(qū)新生兒窒息流行現(xiàn)狀及其危險因素[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29):4230.
[5]許亞紅,周鐵英,郭特鎏,等.新生兒窒息的臨床研究[J]. 西南國防醫(yī)藥,2010,20(8):862.
[6]廖革紅.剖宮產率升高的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19):136.
[7]衛(wèi)曉霞.產婦分娩選擇剖宮產手術的原因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10):1613.
[8]李慶梅,肖相云,李氏天.高齡初產婦不同分娩方式對新生兒窒息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2011,4(7A):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