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竟
云南省曲靖市婦幼醫(yī)院產二科,云南 曲靖 655000
諾和銳與諾和靈-R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觀察
楊承竟
云南省曲靖市婦幼醫(yī)院產二科,云南 曲靖 655000
目的:探討諾和銳與諾和靈-R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比較情況。方法:分析我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依據治療方式不同進行分組,諾和銳組20例和諾和靈-R組20例。結果:諾和銳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FPG、PPG、FIns、2hIns、FCP、2hCP、HbAIC、胰島素用量、達標時間均優(yōu)于諾和靈-R組,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諾和銳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可在較短時間內將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效果優(yōu)于諾和靈-R,值得臨床借鑒應用。
諾和銳;諾和靈-R;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發(fā)生的糖尿病,屬于妊娠期常見并發(fā)癥,其發(fā)生率在近年來呈現增高的趨勢[1]。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危害較大,可能引起胎兒窘迫、胎死宮內、難產等,逐漸引起臨床的廣泛重視。選擇合適的治療措施,保證母嬰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產科臨床研究的熱點問題。筆者對我院妊娠期糖尿病病例40例臨床治療效果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婦產科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0例臨床資料進行匯總分析,依據治療方式不同進行分組,諾和銳組20例,年齡24~33歲,平均年齡(27.5±3.0)歲,諾和靈-R組20例,年齡25~34歲,平均年齡(27.9±3.2)歲,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參照美國糖尿病協會和WHO糖尿病診斷標準進行確診。兩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般資料通過比較,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 兩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飲食、運動治療相同的情況下進行下列藥物治療。諾和銳組:每天早、中、晚餐前共皮下注射諾和銳30U;諾和靈-R組:每天早、中、晚餐前15-30min共皮下注射諾和靈30U。兩組患者起始劑量為0.3-0.5U/kg·d,每周對患者血糖譜進行監(jiān)測,兩組患者根據血糖的情況調整胰島素的劑量,當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作為達標標準。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FPG、PPG、空腹和餐后2h胰島素(FIns、2hIns)、C肽(FCP、2hCP)水平、HbAIC、胰島素用量、達標時間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數據采用SPSS 15.0建立數據庫,采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通過t檢驗分析,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FPG、PPG、FIns、2hIns、FCP、2hCP、HbAIC、胰島素用量、達標時間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FPG、PPG、FIns、2hIns、FCP、2hCP、HbAIC、胰島素用量、達標時間情況比較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早產、流產、妊娠高血壓、羊水過多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正常孕婦[2]。懷孕期間對于血糖控制顯得尤為重要[3]。諾和靈-R是預混人胰島素,其中含有30%短效胰島素和70%的中效胰島素[4]。諾和銳是生物合成的新型雙時相胰島素類似物,其含有30%的可溶性門冬胰島素和70%的精蛋白結合的結晶門冬胰島素,其中可溶性門冬胰島素不會像短效胰島素那樣形成六聚體,其可以在門冬胰島素分子中B28位置上的脯氨酸被門冬氨酸代替,從而大大降低了人胰島素聚集成六聚體的趨勢,其可以更快的吸收入血,更加快速的餐時胰島素的分泌高峰,平均的起效時間只有15min,在注射后1-4h內可以達到最強作用時間,使其在降低餐后2h血糖的效果更加明顯。另外精蛋白結合的結晶門冬胰島素可以緩慢的釋放,使其起效的時間更加延長,在替代基礎胰島素的同時,其形成的模式和正常人胰島素分泌模式更加接近,在控制血糖和減少低血糖發(fā)生方面的效果更加明顯。筆者通過分析我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依據治療方式不同進行分組,諾和銳組20例和諾和靈-R組20例,結果表明,諾和銳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FPG、PPG、FIns、2h Ins、FCP、2hCP、HbAIC、胰島素用量、達標時間均優(yōu)于諾和靈-R組。綜上所述,諾和銳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可在較短時間內將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效果優(yōu)于諾和靈-R,值得臨床借鑒應用。
[1]朱艷玲,錢林,趙霞,諾和銳30與諾和靈30R臨床療效的比較[J].河北醫(yī)藥,2011,33(6):846-847.
[2]陳金星,陳振新,姚奇棋,諾和靈R特充治療妊娠糖尿病34例療效觀察[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9,31(2):36-37.
[3]蘇健民,武革,劉付貞.諾和銳30聯用拜唐蘋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09,30(5):428-429.
[4]羅蓓,梁勇前.2種預混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益分析[J].今日藥學,2010,20(14):54-56.
R714.256
A
1007-8517(2013)10-0091-01
201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