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沆,肖 雁,官志忠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老年期癡呆的主要類型之一,是由一系列腦血管因素(腦組織梗死、低灌注或出血等)導致腦組織損害引起的以認知功能障礙為特征的綜合征[2]。關于血管性癡呆的眾多發(fā)病機制中鈣超載學說占主流地位,鈣超載后引起鈣信號通路的過度激活從而觸發(fā)了Ca2+依賴的級聯(lián)反應,導致神經元的損傷甚至死亡[3]。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是此通路中的一個關鍵酶,NOS 是催化L-精氨酸產生NO 和L-胍氨酸的專一酶[4],NOS 有2 種類型:誘導型NOS(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結構型NOS(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cNOS),有研究表明iNOS 參與了VaD 引起的遲發(fā)性腦損傷[5]。本實驗首先觀察NOS 和NO 在VaD 模型大鼠和假手術大鼠血清及海馬中的表達,然后對造模后1月組和造模后2 月組的NOS 和NO 結果進行分析,探討NOS 和NO 在造模不同時間段的表達差異,探討其在VaD 發(fā)病進程中的作用機制。
1.1 材料
1.1.1 動物 成年健康SD 大鼠60 只(購自重慶第三軍醫(yī)大),體重200~250g,雌雄各半,隨機分為模型組和假手術組。
1.1.2 試劑 NOS、NO 試劑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提供。鼠抗β-actin 單克隆抗體、鼠抗NOS 單克隆抗體、HRP 標記的抗鼠二抗購自美國Santa Cruz 公司。5×蛋白上樣緩沖液,RIPA 裂解液,SDS-PAGE 凝膠配制試劑盒均購于碧云天生物試劑公司。聚乙烯二氟(PVDF)膜、ECL-Plus 發(fā)光試劑、高效顯影膠片購于Amersham 公司。顯影液、定影液購于柯達公司。BCA 法蛋白定量測試盒購于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動物篩選及分組 60 只SD 大鼠,雌雄各半。適應性喂養(yǎng)1w 后,進行Morris 水迷宮定向航行實驗和空間探索實驗[6],第1~4 天進行定向航行試驗:每日將大鼠按Ⅰ、Ⅱ、Ⅲ、Ⅳ象限順序從各入水點靠池壁放入水中,記錄60s 內大鼠從入水到爬上平臺(固定于第象限)所需時間即逃避潛伏期。每只大鼠每天訓練4 次。第5 天撤去平臺,進行空間探索實驗:記錄大鼠2min 內穿過原站臺位置的次數。選取學習、記憶力相近的大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與VaD模型組,模型組再分1 月組及2 月組,每組15 只。
1.2.2 大鼠VaD 模型的制備[7]大鼠術前12h 禁食,4h 禁水。大鼠稱重后用10% 水合氯醛(0.3ml/100g)腹腔注射,麻醉成功后俯臥位固定、備皮、碘伏和75%乙醇消毒,行背側頸正中切口,暴露雙側第一頸椎橫突翼小孔,用直徑0.5mm 電凝針插入雙側翼小孔凝閉雙側椎動脈,逐層整理好皮下組織,局部傷口縫合前涂以適量青霉素粉以防止感染,間斷縫合皮膚。24h 后行頸前正中切口,分離各層組織暴露雙側頸動脈后穿線待用,拉起穿線用微動脈夾夾閉雙側頸總動脈5min,共夾閉3 次,每次間隔1h。假手術組只分離椎動脈和頸總動脈,不進椎動脈凝閉和夾閉。1 月后大鼠死亡12 只,存活18 只,其中假手術組10 只,模型組8 只。2 月后大鼠死亡15 只,存活15 只,其中假手術組9 只,模型組6 只。
1.2.3 學習記憶能力測定 分別于造模后1月、2 月,用Morris 水迷宮檢測模型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方法同1.2.1。
1.2.4 組織樣本的制備 水迷宮測試結束后進行取材。將大鼠脫頸處死,冰盤上快速剖取全腦,棄去嗅球及小腦,取海馬組織,用冰生理鹽水沖洗血液,再用濾紙拭干,電子天平稱重后迅速投入1.5ml的EPP 管中,加入9 倍冷生理鹽水,在玻璃勻漿器中研磨成10% 勻漿,低溫高速離心機上4℃、12000r/min 離心5min,提取上清液,-80℃凍存待檢。以10%水合氯醛(0.3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后,立即股動脈取2ml 血液于肝素抗凝管中,再將抗凝管中血液迅速離心分離出血漿,-80℃凍存待檢。
1.2.5 tNOS、iNOS 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測定 取出血漿,用NOS 和NO 測定試劑盒對其進行測定。于550nm 測定NO 含量;530nm 波長下測定吸光度,根據吸光度大小可計算NOS 活力。根據cNOS 依賴鈣而iNOS 不依賴鈣進行分型。具體步驟參照試劑盒說明操作。
1.2.6 海馬NOS 蛋白水平 取海馬組織,加入冰預冷的RIPA 裂解液(PMSF 和裂解液比例為1∶100)用電動勻漿器于冰上制成10%的腦組織勻漿。并置于冰上1h[8],使腦組織細胞充分溶解。12000r/min 4℃離心25min,小心吸取上清液至1.5 ml 的EPP 管中,BCA 法蛋白定量測試盒對上清液進行蛋白定量,操作按照蛋白定量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取10%海馬組織勻漿進行Western blotting 檢測NOS 和β-actin 蛋白表達。
1.2.7 結果分析 Western blotting 結果用GDS-8000 型UVP 凝膠成像系統(tǒng)照相,以Labworks軟件分析結果,以β-actin 蛋白條帶作為內參照,以NOS 蛋白條帶與β-actin 蛋白條帶像素灰度的百分比值作為NOS 蛋白質表達的相對水平。
1.2.8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參數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行為學結果 模型1 月組大鼠平均逃避潛伏期明顯長于對照組(P<0.05),表明VaD 大鼠定向航行能力降低,第5 天,觀察空間探索時移走平臺,以在原平臺象限(第1 象限)的活動時間為指標,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第1 次穿越平臺所用時間延長(P<0.05),穿越站臺次數明顯減少(P<0.05)。表明VaD 大鼠學習能力降低。1 月組和2月組之間無統(tǒng)計差異(P>0.05)(見表1)。
2.2 血漿NO 和海馬組織NO 表達含量 與假手術相比較,1 月和2 月模型組大鼠血漿和海馬組織中的NO 含量明顯增高(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模型組中NOS 活性高于假手術組的結果相符。對比1 月組和2 月組NO 情況可見,1 月組NO 的含量明顯多于2 月組,差異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2.3 血漿和海馬組織tNOS 和iNOS 酶活性對1 月組和2 月組進行血漿及海馬組織tNOS 和iNOS 酶活性的測定發(fā)現,與假手術組相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漿和海馬組織中tNOS 和iNOS 酶活性明顯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 月模型組和假手術組血漿及海馬組織tNOS 和iNOS 活性和2 月組分別進行對比,顯示1 月組tNOS 和iNOS 活性高于2 月組,差異明顯(P<0.01),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2.4 模型組和對照組海馬NOS 蛋白表達水平與對照組相比較 模型組海馬組織NOS 蛋白表達水平明顯偏高(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1 月組海馬NOS 蛋白表達高于2 月組(P<0.05)(見圖1)。
表1 VAD 組及假手術組大鼠定向航行實驗及空間探索實驗結果的比較(±s)
表1 VAD 組及假手術組大鼠定向航行實驗及空間探索實驗結果的比較(±s)
與假手術組比較* P<0.05
表2 血漿和海馬組織NO 表達情況(血漿NO 單位:μmol/L;海馬組織NO 單位:μmol/g prot)
表3 1 月組和2 月組血漿及海馬組織tNOS 和iNOS 酶活性(血漿 單位:U/ml;海馬單位:U/mg prot)
圖1 NOS 蛋白表達水平
VaD 是老年癡呆最常見病因之一,而關于VaD的發(fā)病機制有多種學說。鈣超載被認為是VaD 發(fā)病機制中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但是鈣超載在VaD 記憶和認知功能低下中的機制尚未闡明。近年來,一氧化氮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成為神經科學的研究熱點之一,有研究發(fā)現一氧化氮可參與突觸可塑性、神經元興奮毒性及炎癥損害等多種過程,且與學習和記憶密切相關。VaD 發(fā)病時興奮性氨基酸釋放增多,激活N-甲基-D-天門冬氨酸(NMDA)受體,使海馬神經元細胞內Ca2+濃度超載,NOS被大量激活并產生過量NO,過量的NO 不僅參與了腦損害,且在癡呆發(fā)病機制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9]。
NO 性質活潑,半衰期極短,在體內生物半衰期僅數秒鐘,是一種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存在的信息分子,在維持神經元功能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最近研究更表明,NO 在神經系統(tǒng)內既有潛在的腦保護作用又有神經毒性的危害作用,猶如一把雙刃劍[10]。NO的作用與NOS 水平密切相關[11],對NOS 蛋白表達變化的研究是對NO 進行深入探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NOS 主要有2 種類型,結構型(cNOS)和誘導型(iNOS),它們執(zhí)行不同的生理和病理功能,cNOS 是生理存在形式,依賴Ca2+或鈣調蛋白,作用快速短暫,生成NO 少;iNO 在腦缺血狀態(tài)下過度表達,作用時間長,NO 生成量多[12]。腦缺血發(fā)生后,NOS 短暫急劇升高,此時的NOS 主要來源于cNOS。cNOS 平時以非活性形式存在,并受Ca2+/CaM 調節(jié),cNOS 的大量激活引起NO 的升高。但隨著缺血時間的延長,腦組織中O2和L-精氨酸供給減少,NOS 活性會逐漸下降。而由iNOS 介導引起的神經毒性作用,主要參與VaD 引起的缺血晚期腦損傷。隨著時間的延長,可使iNOS 激活,而iNOS 一旦生成就會持續(xù)產生NO而不受胞內Ca2+濃度的影響,過量的iNOS 產生大量具有神經毒性作用的NO,在海馬遲發(fā)型神經元凋亡和癡呆形成中均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NO 作為細胞內信使參與長時程增強(LTP)的誘導和形成,NOS與NO 可影響學習記憶等過程,iNOS 被認為是影響學習記憶的關鍵酶[13]。
本研究不僅對血管性癡呆大鼠血漿及腦組織內NOS 活性和一氧化氮進行了研究,還對比分析了癡呆大鼠缺血后1 月和2 月血漿和海馬組織內NOS、NO 的活性含量,探索了NOS 以及NO 在癡呆發(fā)病中的一個動態(tài)變化情況。結果顯示,經4-VO 造模后,血管性癡呆模型大鼠平均逃避潛伏期明顯長于假手術組,撤去平臺后,模型組第1 次穿越平臺所用時間延長,穿越站臺次數明顯減少,表明VaD 大鼠模型構建良好,但是1 月組和2 月組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模型1 月組和2 月組血漿和海馬組織NOS 酶活性及NO 含量顯著高于假手術組,并且與行為學上的變化相一致。大鼠缺血2 月后血漿和海馬組織iNOS 的活性仍然比較高,推測隨著缺血時間的延長,NOS 主要來源于iNOS。iNOS 活性持續(xù)時間較長,可引起長時間的NO 的晚期釋放。通過對比1 月組和2 月組血漿和海馬組織NOS 和NO 含量發(fā)現,1月組血漿和海馬組織NOS 活性和NO 含量均高于2月組,表現為隨著病程的延長,2 月組的NOS 活性和NO 含量趨于下降,這一方面可能與前期釋放的cNOS 活性的下降導致tNOS 的總活性減弱有關,另外也可能與自身缺血疾病的緩慢緩解和改善有關。
綜上所述,NOS 活性和NO 含量可能與腦缺血后引起的神經損傷密切相關,可能在血管性癡呆疾病形成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1]李文東,姜洪波,連曉清,等.Pulsinelli 四血管法大鼠全腦缺血模型制作方法的改進[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0,27(3):237-239.
[2]Benisty S.Current concepts in vascular dementia[J].Geriatr Psychol Neuropsychiatr Vieil,2013,11(2):171-180.
[3]Szdnoki Z,Havasi V,Bene J,et al.Endothelial nitricoxide synthase gene in teractions and the risk of ischaemie stroke[J].Acta Neurol Scand,2005:3(1):29-33
[4]Seyidova D,Aliyev A,Rzayev N,et al.The role of nitric oxid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rain lesion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J].In Vivo,2004,18(3):325-333.
[5]Aliev G,Palacios HH,Lipsitt AE,et al.Nitric oxide as an initiator of brain lesion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tox Res,2009,16(3):293-305.
[6]況時祥,劉繼剛,肖 燕,等.腦通膠囊對血管性癡呆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及腦組織NO、SOD 含量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0,19(8):1368-1370.
[7]肖 雁,吳昌學,官志忠.血管性癡呆大鼠海馬神經型膽堿能受體的變化[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9,22(6):426-429.
[8]肖 雁,王曉亮,鄧 婕,等.腦通復方對大鼠海馬尼古丁受體的影響[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21(6):1305-1307.
[9]Aliyev A,Seyidova D,Rzayev N,et al.Is nitric oxide a key targe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rain lesion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l Res,2004,26(5):547-553.
[10]Min D,Guo F,Zhu S,et al.The alterations of Ca2+/calmodulin/CaMKII/CaV1.2 signaling in experimental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J].Neurosci Lett,2013,22(538):60-65.
[11]Van Oijen M,Witteman JC,Hofman A,et al.Fibrinogen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Alzheimer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J].Stroke,2005,36(12):2637-2641.
[12]Salerno L,Sorrenti V,Di Giacomo C,et al.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lec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NOS)inhibitors[J].Curr Pharm Des,2002,8(3):177-200.
[13]Kullmann DM,Lamsa KP.LTP and LTD in cortical GABAergic interneurons:emerging rules and roles[J].Neuropharmacology,2011,60(5):712-719.